改进的阀门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024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阀门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保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阀门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阀门保温装置是由直接包裹在阀门上的隔热层和套在隔热层外表面上的外硬质防水保护层组成的;现有的阀门保温装置存在的缺陷是a.由于其必须针对每一个阀门由内至外依次进行安装,所以其安装不方便;b.由于其中的隔热层不能原样重复使用,所以每次维修或更换阀门时均需要重新设置隔热层,其使用成本较高;c.由于其中的隔热层是直接包裹在阀门之上的,所以当阀门发生泄漏时,隔热层会因为被浸湿而丧失隔热作用;d.由于其中的隔热层没有固定的空间,所以隔热层的厚度会因其受到的外力影响,而变得厚薄不均,从而导致隔热效果变差;e.由于其只能从降低对流散热和传导散热的角度进行保温,而不能降低辐射散热,所以其保温效果不完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方便、可以重复使用、保温效果不受阀门泄漏影响、隔热层厚度不会变化和能够同时降低对流散热、传导散热及辐射散热的改进的阀门保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阀门保温装置,包括外硬质防水保护层和隔热层,其还包括有用表面光洁的金属板制成的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其中在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上设置有一个T形凹槽,在T形凹槽中水平槽段的两个相对的端面之上设置有呈半圆弧形的管道开口,在T形凹槽中竖直槽段的独立端面上设置有呈半圆弧形的阀杆开口;外硬质防水保护层的形状与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的形状相仿,外硬质防水保护层的整体尺寸大于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的整体尺寸,外硬质防水保护层和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通过其边沿上的翻边固定连接在一起;隔热层设置在外硬质防水保护层和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之间形成的空腔之中。
本实用新型是两个为一组在一起使用的;安装时只需将阀门扣合在本实用新型中的T形凹槽中后用扎带、铁丝或连接扣等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一起即可,拆卸时只需将扎带、铁丝或连接扣松开即可拆开,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拆装方便的特点;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外硬质防水保护层、隔热层和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是固定设置在一起的所以本实用新型中的隔热层可以重复使用;且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隔热层内侧设置有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所以本实用新型中的隔热层不会因为阀门的泄漏而失效;同时,由于隔热层是设置在由外硬质防水保护层和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构成的形状固定的空腔之中,所以本实用新型中隔热层的厚度不会发生变化;另外,由于用表面光洁的金属板制成的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具有一个光洁的表面,其可以有效地阻隔辐射散热,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降低对流散热、传导散热及辐射散热,其保温效果更好。对比试验表明,当阀体温度为150℃时,现有的阀体保温装置的外表面温度为50℃,而本实用新型的外表面温度为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左视图图6为图1的后视图图7为图1的俯视图图8为图1的使用状态图图9为图8的D-D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件7-外硬质防水保护层2-阀杆开口 8-阀杆3-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9-管道4-T形凹槽 10-阀门5-管道开口 11-管道接口法兰盘6-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一种改进的阀门保温装置,包括外硬质防水保护层7和隔热层6,其还包括有用表面光洁的金属板制成的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3;因为光洁表面对辐射散热具有良好的阻隔作用,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阻隔辐射散热;所述光洁表面即可以是由抛光后的金属板表面构成的,也可以是由镀在金属板表面上的金属膜构成的,金属膜的材质可以是铝、铜、锌、铬、金、银等;当然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3也可以用其它具有相性能的材料制造;其中在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3上设置有一个T形凹槽4,在T形凹槽4中水平槽段的两个相对的端面之上设置有呈半圆弧形的管道开口5,在T形凹槽4中竖直槽段的独立端面上设置有呈半圆弧形的阀杆开口2;外硬质防水保护层7的形状与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3的形状相仿,外硬质防水保护层7的整体尺寸大于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3的整体尺寸,外硬质防水保护层7和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3通过其边沿上的翻边固定连接在一起;隔热层6设置在外硬质防水保护层7和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3之间形成的空腔之中;因为由外硬质防水保护层7和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3形成的用于容纳隔热层6的空腔的形状是固定的和不透水的,所以设置在空腔中的隔热层6的形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并且隔热层6中不会进水,所以其保温效果稳定。
外硬质防水保护层7可以是用金属、玻璃钢、碳纤维和/或塑料制成的;当然,外硬质防水保护层7也可以是用其它具有相同性能的材料制成的。
隔热层6可以是用聚氨酯、复合硅酸盐、石棉、发泡硅酸盐、玻璃纤维等隔热保温材料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制造时,其中T形凹槽4中水平槽段的内径应与用其保温的阀门10上的管道接口法兰盘11的直径相配合;T形凹槽4中的管道开口5的直径应同连接在用其保温的阀门10上的管道9的直径相互配合;T形凹槽4中的阀杆开口2的直径应与用其保温的阀门10上的阀杆8的直径相互配合。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两个为一组在一起使用的;安装时只需将阀门10扣合在两个本实用新型中的T形凹槽4中后用扎带、铁丝等将扣合在一起的两个本实用新型捆扎固定在一起即可;被扣合在T形凹槽4中的阀门10的阀杆8和与阀门10连接的管道9分别通过本实用新型上的阀杆开口2和管道开口5伸出于本实用新型之外;当需要维修或更换阀门10时,只需将捆扎本实用新型的扎带、铁丝等去掉,即可将本实用新型完整地从阀门10之上拆卸下来,以备后用。
当然,为了进一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拆装,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对接扣合面上加装连接件1,这样就可以通过连接件1来连接固定扣合在一起的两个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件1可以是如箱包上常用的卡扣或者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阀门保温装置,包括外硬质防水保护层(7)和隔热层(6),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用表面光洁的金属板制成的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3);其中在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3)上设置有一个T形凹槽(4),在T形凹槽(4)中水平槽段的两个相对的端面之上设置有呈半圆弧形的管道开口(5),在T形凹槽(4)中竖直槽段的独立端面上设置有呈半圆弧形的阀杆开口(2);外硬质防水保护层(7)的形状与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3)的形状相仿,外硬质防水保护层(7)的整体尺寸大于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3)的整体尺寸,外硬质防水保护层(7)和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3)通过其边沿上的翻边固定连接在一起;隔热层(6)设置在外硬质防水保护层(7)和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3)之间形成的空腔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阀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硬质防水保护层(7)是由金属、玻璃钢、碳纤维和/或塑料制成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阀门保温装置,包括外硬质防水保护层和隔热层,其还包括有用表面光洁的金属板制成的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其中在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上设置有一个T形凹槽,在T形凹槽中水平槽段的两个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呈半圆弧形的管道开口,在T形凹槽中竖直槽段的独立端面上设置有呈半圆弧形的阀杆开口;外硬质防水保护层的形状与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的形状相仿,外硬质防水保护层的整体尺寸大于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的整体尺寸,外硬质防水保护层和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通过其边沿上的翻边固定连接在一起;隔热层设置在外硬质防水保护层和内硬质防水防辐射层之间形成的空腔之中;本实用新型具有拆装方便、可重复使用、保温效果好的特点。
文档编号F16L59/16GK2704738SQ20042006955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6日
发明者潘文丽 申请人:潘文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