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弹簧用缓冲垫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6774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弹簧用缓冲垫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垫圈,具体说是安装在减震用的螺旋弹簧的相邻两圈之间起缓冲作用的垫圈。
背景技术
螺旋弹簧的减震器广泛用于各种车辆底盘上,在减震器的相邻两圈螺旋弹簧之间安装缓冲垫圈可以克服螺旋弹簧的疲软问题,保护减震器和悬挂系统,消涂颠簸感等优点。申请号为200520008583.9的螺旋弹簧用缓冲垫圈具有承载力强,受力均匀,安装方便等优点。但在长时间的使用后,缓冲垫圈会沿弹簧圈之间滑动到弹簧底部,因而降低垫圈的缓冲功能,且易于挤压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装固定牢固,不会在弹簧圈之间滑动,且使用寿命长的螺旋弹簧用缓冲垫圈。
本实用新型螺旋弹簧用缓冲垫圈,包括具有开口,且上、下端面分别设有上、下弧形凹槽的本体,在本体的中心部位圆周上具有均分布的、垂直于轴心线的、相对于开口对称地有4个缓冲通孔;其中,在本体开口处的两竖直端面上,沿弧形凹槽方向分别设有上、下各2个连接体,弧形凹槽分别向两端延伸贯穿所述上、下连接体。
本实用新型螺旋弹簧用缓冲垫圈,其中在本体中,沿竖直方向,位于上、下弧形凹槽和缓冲通孔之间填充有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螺旋弹簧用缓冲垫圈,其中在本体的外侧面为中心向处突起圆弧面,且上、下两端均向外突起。
本实用新型螺旋弹簧用缓冲垫圈安装方便,且安装在螺旋弹簧的中部上,不会因长时间的运行中沿弹簧圈之间滑动到弹簧底部,增强弹簧的承载力,减缓震动,消除颠簸带来的疲劳。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弹簧用缓冲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其中一端为嵌有加强筋的断面);
图3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号为200520008583.9的螺旋弹簧用缓冲垫圈结构为具有开口,其上、下两端面上分别具有弧形凹槽,其内、外表面分别向内、外突起呈圆弧状,且在其中心部位圆周上具有均分布的、垂直于轴心线的、相对于开口对称地有4个缓冲通孔;本实用新型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提高。
由图1~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在本体2开口处的两竖直端面上,沿上、下弧形凹槽1、1′方向分别设有上、下各2个连接体3、3′,弧形凹槽1、1′分别向两端延伸贯穿上、下连接体3、3′,弹簧圈应完全嵌进上、下弧形凹槽1、1′内。使用时,缓冲垫圈安装在减震螺旋弹簧中部,使相邻两螺旋弹簧圈分别完全嵌进上、下弧形凹槽1、1′内,再用系绳分别将连接体3、3′和弹簧圈系紧,这样缓冲垫圈本体2就不会向下移动,始终处在最佳的缓冲状态。
同时,在本体2中,沿竖直方向,位于上、下弧形凹槽1、1′和缓冲通孔4之间填充有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加强筋5,增强缓冲垫圈的强度。本体2的外侧面为中心向处突起圆弧面,且上、下两端均向外突起,使产品更美观实用。
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弹簧用缓冲垫圈,包括具有开口,且上、下端面分别设有上、下弧形凹槽(1、1′)的本体(2),在本体(2)的中心部位圆周上具有均分布的、垂直于轴心线的、相对于开口对称地有4个缓冲通孔(4);其特征是在所述本体(2)开口处的两竖直端面上,沿所述弧形凹槽(1、1′)方向分别设有上、下各2个连接体(3、3′),所述弧形凹槽(1、1′)分别向两端延伸贯穿所述上、下连接体(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弹簧用缓冲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中,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上、下弧形凹槽(1、1′)和所述缓冲通孔(4)之间填充有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加强筋(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弹簧用缓冲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外侧面为中心向处突起圆弧面,且上、下两端均向外突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垫圈,具体说是安装在减震用的螺旋弹簧的相邻两圈之间起缓冲作用的垫圈。包括具有开口,且上、下端面分别设有上、下弧形凹槽的本体,在本体的中心部位圆周上具有均分布的、垂直于轴心线的、相对于开口对称地有4个缓冲通孔;其中,在本体开口处的两竖直端面上,沿弧形凹槽方向分别设有上、下各2个连接体,弧形凹槽分别向两端延伸贯穿所述上、下连接体。本实用新型螺旋弹簧用缓冲垫圈安装方便,且安装在螺旋弹簧的中部上,不会因长时间的运行中沿弹簧圈之间滑动到弹簧底部,增强弹簧的承载力,减缓震动,消除颠簸带来的疲劳。
文档编号F16F1/04GK2846884SQ20052013270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1日
发明者范兴旺 申请人:范兴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