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随动总成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4978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刹车随动总成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胀刹结构,具体涉及胀刹结构中的随动总成。
背景技术
刹车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也是行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部件之一。目前市场上提供的随动刹,由于它优良的刹车性能,无噪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随动刹中,随动总成工作是否良好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目前市场上提供的随动刹由于它设计上存在问题随动柱工作是在刹车外壳的随动孔中左右运动的。当刹车时,左蹄块长期受向上的力的作用,随动柱就和刹车外壳摩擦,造成刹车外壳的摩损以及随动柱的摩平,从而增大了两者的接触面。最后造成随动总成不能工作和右蹄块的失效,严重影响刹车效果和刹车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随动柱和刹车外壳之间的摩擦,提高胀刹使用寿命的胀刹结构中的刹车随动总成改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刹车随动总成改良结构,包括随动柱,随动柱穿过刹车外壳的随动孔,所述的随动柱和刹车外壳的随动孔之间还设有滚动柱。通过在随动柱和刹车外壳的接触面的中间加装滚动柱,使其摩擦方式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提高随动总成和胀刹的整体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的滚动柱的高度小于刹车外壳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随动柱和刹车外壳的随动孔之间设置有与两者相配合的滚动柱。通过在随动柱和刹车外壳的接触面的中间加装滚动柱,使其摩擦方式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提高随动总成和胀刹的整体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胀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刹车外壳上的随动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随动总成中的随动柱4分为上下两部分,随动柱4的上端依次连接右蹄块3和左蹄块2,左蹄块2上再垫上一块垫片后通过螺母10和随动柱4连接在一起。随动柱4的下端穿过刹车外壳6的随动孔14,如图4所示,与相应的随动碗7、螺帽8以及螺帽盖9连接在一起,在随动柱4和刹车外壳6的接触面的中间加装有滚动柱5,滚动柱5的高度小于刹车外壳的厚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当刹车时,曲杆11带动偏心轮12运动,进而使得随动总成13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左蹄块2受向上力的作用,随动柱4在刹车外壳6的随动孔14中左右运动,由于在两者之间加装了滚动柱5,使其摩擦方式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了摩擦和刹车外壳6的摩损,使得左蹄块2和右蹄块3长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随动总成13和整个胀刹结构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刹车随动总成改良结构,包括随动柱(4),随动柱的下端穿过刹车外壳的随动孔(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随动柱和刹车外壳的随动孔(14)之间还设有滚动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随动总成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柱(5)的高度小于刹车外壳(6)的厚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胀刹结构,具体涉及胀刹结构中的随动总成。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刹车随动总成改良结构,包括随动柱,随动柱穿过刹车外壳的随动孔,所述的随动柱和刹车外壳的随动孔之间还设有滚动柱。通过在随动柱和刹车外壳的接触面的中间加装滚动柱,从而减少摩擦,提高随动总成和胀刹的整体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D51/18GK2929324SQ200620102888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0日
发明者许志明, 许文涛 申请人:许志明, 许文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