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可调式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256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主动可调式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衰减重型卡车驾驶室座椅在车辆运动过程 中振动的主动可调式减振器。
背景技术
重型卡车座椅减振器的行程短、运动速度低,但在比较苛刻的路面上要求在较低速度下 的阻尼力较大,目前的座椅减振器在满足大阻尼力状态下的阻尼特性时,车辆在平缓路面行 驶时座椅的舒适性就很差。重型卡车在长途物流运输过程中,驾驶员容易疲劳驾驶,因此驾 驶员对驾驶室乘座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主动可调式减振器,能提供多种路面状况下驾驶 员对车辆驾驶室座椅的舒适性要求所需要的阻尼性能。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动可调式减振器,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 器由活塞杆组件、贮油筒组件、工作缸和底阀组件组成,在所述活塞杆组件上的活塞杆上还 设置有调节管,调节机构控制调节管与活塞杆相对转动;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调节阻尼力的 流通孔;在所述活塞杆组件上的导向座与所述调节管配合的定位孔内壁开有常通槽,在所述 导向座上设置有挡圈组件,所述挡圈组件套在所述活塞杆组件的调节管上;在所述底阀组件 上设置有单向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调节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适合的阻尼性能,从而满 足不同路面状况下所需的阻尼性能。本发明主要用作座椅减振器,用于衰减重型卡车驾驶室 座椅在车辆运动过程中的振动,让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比较舒适,不易疲劳,从而达到驾驶 员乘坐舒适性和平顺性的良好统一。


图l是本发明的主动可调式减振器处于硬状态的局部剖视图2是本发明的主动可调式减振器处于软状态的局部剖视图3是图1的局部剖视左视图4是本发明的活塞杆组件的局部剖视图5是本发明的活塞杆分组件的局部剖视图6是本发明的贮油筒组件的局部剖视图7是本发明的底阀组件的局部剖视图8是本发明的导向座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l、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主动可调式减振器由调节机构和阻尼器两部份组成, 通过上连接环20、下连接环21分别与卡车驾驶室座椅机构的上、下安装销进行安装固定。
调节机构是用来控制减振器阻尼性能软、硬状态转换的,由拉索l、支架2、摇臂3、连 接杆7和定位销22组成。支架2焊接在上连接环20上,拉索1卡在支架2的开口槽中,并利用第 一挡圈18固定在支架2上,摇臂3安装在支架2的定位销22上,并利用第二挡圈19限位,拉索l 内的钢丝钩住摇臂3上的小孔,摇臂3通过连接杆7与调节管4上的拔叉5连接起来。
阻尼器由活塞杆组件、贮油筒组件、工作缸24和底阀组件组成。活塞杆组件包括活塞杆 分组件、调节组件、调节阀14、导向座9、活塞6及调整阻尼力的阀片25,如图4所示,活塞 两端的阀片25分别产生复原和压縮阻尼力;活塞杆分组件由带流通孔l3的活塞杆12、上连接 环20、定位块26及装在活塞杆12上环形槽中的0型密封圈27组成,上连接环20和活塞杆12都 与定位块26焊接在一起,如图5所示;调节组件由调节管4和拔叉5组成,如图4所示;贮油筒 组件包括贮油筒28、底阀座29和下连接环21,底阀座29和下连接环21焊接在一起,如图6所 示;底阀组件上设置有单向阀8,如图7所示,底阀组件不仅有定位工作缸的作用,也起到了 单向补油的作用,活塞杆组件向上运动时,底阀组件的补偿阀因油压差打开,减振油顺利流 进工作缸24;活塞杆组件向下运动时,油压差让补偿阀压的更紧,减振油只能流经活塞6, 推开阀片25,产生压縮阻尼力。
本发明在活塞杆12上设置有调节阻尼力的流通孔13,在活塞杆12上还设置有调节管4, 构成本发明特有的双层管结构,如图4所示,调节管4与活塞杆12可以相对转动,通过转动调 节管4来拔动调节阀14,达到调节活塞杆12上的流通孔l3与调节阀14上的通槽之间的流通面 积的大小,从而起到调节阻尼力大小的作用。
传统减振器密封方式为圆周油密封方式,占用空间较大。本发明中的阻尼器密封采用端 面油密封结构,如图8所示。油封外径与导向座9的沉孔相配合,油封内径与活塞杆12上的调 节管4的外径配合,油封固定在导向座9内,贮油筒组件收口后压住油封凸起的橡胶密封圈16 ,从而起到密封作用,使贮油筒内部与外界隔开,密封圈16在端面封住减振油,最大限度地 满足了座椅减振器短行程要求。
在导向座9与调节管4配合的内孔上开有与调节管4的轴线平行的常通槽17,在导向座9上
设置有挡圈组件IO,挡圈组件10套在活塞杆组件的调节管4上,如图8所示。当活塞杆组件下 压时,由于挡圈组件10同活塞杆组件的调节管4摩擦而离开导向座9,但被限位圈ll挡住,于 是常通槽17打开,形成通道;当活塞杆组件向上拉时,由于挡圈组件10同调节管4摩擦就贴 住导向座9,常通槽17就被关闭。因此,随着活塞杆组件的上下运动,套在调节管4上的挡圈 组件就起到限制减振油流动的单向阀功能。
本发明中的阻尼器是双筒式结构,工作缸24与底阀组件采用过盈配合,底阀组件的阀体 的锥面与贮油筒组件的底阀座的锥面贴合定位;活塞杆组件上的导向座9与工作缸24的内孔 采用过盈配合,与贮油筒组件的内孔采用间隙配合,与活塞杆12上的调节管4采用间隙配合 ;活塞6固定在活塞杆12上并与工作缸24的内孔采用间隙配合,通过活塞环15起到圆周密封 作用;贮油筒组件收口压住油封凸起的橡胶密封圈16同时也压紧导向座9,将工作缸24、底 阀组件及贮油筒组件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活塞杆组件则可以在工作缸24及导向座9的 共同导向下往复运动。
本发明的阻尼器的复原阻尼力和压縮阻尼力全部在活塞阀系中产生,这需要底阀组件上 的单向阀8及导向座9上的单向阀结构来配合在工作缸24内,活塞6将工作缸24分为上、下 两个腔,当活塞杆12向阻尼器内运动时,工作缸24的上腔体积增加,下腔的体积减少,活塞 6上的力加在工作缸24下腔的减震油上,使下腔的油压增大,底阀组件中的单向阀8由于油压 作用更加贴紧阀体,密封更好,减震油不能从底阀组件排出,只能通过活塞6两端的压力差 推开活塞6上端面的阀片25进入到工作缸24的上腔中,从而产生压縮阻尼力。此时,相对于 整个工作缸24来说,其内增加的活塞杆12及调节管4的体积将会使减震油向工作缸24外排出 ,这时导向座9上的单向阀结构就起了作用,挡圈组件10由于与活塞杆组件上的调节管4磨擦 ,在调节管4同活塞杆12—起向下运动时也跟着向下运动,从而离开导向座9,这样就使导向 座9内孔上的常通槽17处于畅通状态,减震油就能从这个通道顺利排出到工作缸24与贮油筒 之间的空间,同时挡圈组件10接触到限位圈11时也被挡住,限制了它的行程,达到控制其行 程范围以保证活塞杆12往回拉(活塞杆向外运动)时没有大的阻尼力空程;当活塞杆12向上 拉伸时,活塞6也向上运动,工作缸24上腔的体积减少,下腔体积增加,调节管4上的挡圈组 件10由于磨擦与活塞杆12—起向上运动,由于挡圈组件10离导向座9很近,从而很快贴住导 向座9内孔下端面,挡住了导向座9内孔的常通槽17,使工作缸24的上腔在导向座9和活塞6之 间形成一个密室,活塞6向上运动,将力加在了工作缸24上腔的减震油上,从而使上腔的油 压快速增加,在活塞6的两端形成压差,这样减震油内能推开活塞6下端面的阀片25进入到工 作缸24的下腔,从而形成复原阻尼力。此时,相对于整个工作缸24来说,活塞杆12的拉出使
工作缸24内的活塞杆12的体积在减少,这就需要减震油来补充,实际上就是在工作缸24的下 腔产生了负压,工作缸24与贮油筒之间的减震油油压大于工作缸24下腔的减震油油压,从而 推开底阀组件上的单向阀8,进入到工作缸24下腔,保证了工作缸24下腔的油量充足,不产
生空程。
本发明的调节机构工作时,来回拉动拉索l中的钢丝时,摇臂3绕支架2的定位销22转动, 并一起拉动连接杆7,带动拔叉5和调节管4绕活塞杆12转动,与活塞杆22焊接在一起的定位 块26限制了调节管4的工作区间,即减振器的硬、软状态位置,当减振器从硬状态位置到软 状态位置相互转换时,调节管4就带动调节阀14绕活塞杆12转动。如果调节阀14上的通槽与 活塞杆12上的流通孔13错开时,减振器的复原阻尼力和压縮阻尼力就完全通过活塞6两端的 阀片25来产生,从而得到硬状态下较大的阻尼力;当调节阀14上的通槽与活塞杆12上的流通 孔13对正时,工作缸24的上、下腔由于流通孔13的泄压,活塞6两端的压力差大幅度减少, 因而阻尼力就大幅度地降低,形成软状态下的较小的阻尼力。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主动可调式减振器,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由活塞杆组件、贮油筒组件、工作缸(24)和底阀组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杆组件上的活塞杆(12)上还设置有调节管(4),调节机构控制调节管(4)与活塞杆(12)相对转动;所述活塞杆(12)上设置有调节阻尼力的流通孔(13);在所述活塞杆组件上的导向座(9)与所述调节管(4)配合的定位孔内壁开有常通槽(17),在所述导向座(9)上设置有挡圈组件(10),所述挡圈组件(10)套在所述活塞杆组件的调节管(4)上;在所述底阀组件上设置有单向阀(8)。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主动可调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 构由拉索(1)、支架(2)、摇臂(3)和连接杆(7)组成,所述支架(2)连接在所述活 塞杆组件上的上连接环(20)上,所述拉索(1)和摇臂(3)安装在支架(2)上,所述拉 索(1)内的钢丝连接在摇臂(3)上,所述摇臂(3)通过连接杆(7)与调节管(4)上的 拔叉(5)连接起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可调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 焊接在上连接环(20)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可调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 1)卡在所述支架(2)的开口槽中,并利用第一挡圈(18)固定在支架(2)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可调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3) 安装在所述支架(2)的定位销(22)上,并利用第二挡圈(19)限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可调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 1)内的钢丝钩住所述摇臂(3)上的小孔。
7.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主动可调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 采用端面油密封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可调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油 密封结构的油封外径与所述导向座(9)的沉孔相配合,油封内径与所述调节管(4)的外径 配合,油封固定在导向座(9)内。
9.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主动可调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通槽 (17)与调节管(4)的轴线平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可调式减振器,能提供多种路面状况下驾驶员对车辆驾驶室座椅的舒适性要求所需要的阻尼性能。主动可调式减振器,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由活塞杆组件、贮油筒组件、工作缸和底阀组件组成,在所述活塞杆组件上的活塞杆上还设置有调节管,调节机构控制调节管与活塞杆相对转动;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调节阻尼力的流通孔;在所述活塞杆组件上的导向座与所述调节管配合的定位孔内壁开有常通槽,在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挡圈组件,所述挡圈组件套在所述活塞杆组件的调节管上;在所述底阀组件上设置有单向阀。本发明通过调节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适合的阻尼性能,从而满足不同路面状况下所需的阻尼性能。
文档编号F16F9/34GK101387327SQ20081030541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7日
发明者兰宗太, 张国刚, 燕 林, 伟 陈 申请人:四川宁江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