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9900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无级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装置, 该无级变速器具有输入轴和与该输入轴平行配置的输出轴,用于对输入至该输入轴的动力 无级地进行变速并输出至该输出轴。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动力传递装置提出了如下的结构,即,具有无级变速器,该无级变 速器构成为,将与输入轴相连接的圆锥构件和与输出轴相连接的圆锥构件相互平行地反向 配置,在圆锥构件上插入环形件,以二个圆锥构件夹压该环形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 该装置中,通过使环形件沿轴向移动,随着变速比的变更而将输入至输入轴的动力经环形 件输出至输出轴。专利文献1 JP特表2006-5014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类型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在二个圆锥构件之间夹压环形件,利用形成在该 二个圆锥构件与环形件之间的处于弹性流体润滑状态的油膜的剪切力来传递动力,因而为 了确保高牵引(traction)系数,需要使用具有高压力粘度系数的牵引用油。另一方面,为 了良好地润滑用于将圆锥构件支撑为自由旋转的轴承以及其他机械部分,还需要向这些机 械部分供给润滑用油。此时,可以考虑将牵引传递部、位于牵引传递部两端的轴承以及其他 机械部分区划为三个以上的空间,以对各空间填充相应的油,但这样将不得不使箱体的形 状变复杂,或会使整个装置大型化。另外,还考虑在牵引用油中添加用于轴承以及其他机械 部分的润滑的添加剂,但添加剂的添加会导致牵引性能的下降。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主要目的在于,使牵引性能和润滑性能两者均实现,并且 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采用以下手段。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具有无级变速器,该无级变速器具有输入轴和与该输入轴 平行配置的输出轴,用于将输入至该输入轴的动力无级地变速并输出至该输出轴,其特征 在于,该动力传递装置具有圆锥形状的输入构件,其包括所述输入轴;圆锥形状的输出构 件,其与所述输入构件大致相同,包括所述输出轴,并与所述输入构件反向配置;环状的传 递构件,其被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夹压,将来自所述输入构件的动力传递至所述 输出构件;滑动装置,其能够通过使所述传递构件滑动来变更变速比;第一轴承,其安装于 所述输入构件的一端侧,需要由润滑用油进行润滑;第二轴承,其安装于所述输入构件的另 一端侧,与所述第一轴承的类型不同,能够由扭矩传递用油进行润滑;第三轴承,其安装在 所述输出构件的与安装有所述第一轴承一侧同侧的一端侧,需要由润滑用油进行润滑;第 四轴承,其安装于所述输出构件的另一端侧,与所述第三轴承的类型不同,能够由扭矩传递 用油进行润滑;箱体,其用于容置构成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构件,与密封构件一起将该箱体
3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在所述第一空间中填充有扭矩传递用油,在所述 第二空间中填充有润滑用油,其中,所述第一空间中配置有所述输入构件、所述输出构件、 所述传递构件、所述滑动装置、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所述第二空间中配置有所述 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包含输入轴的圆锥形状的输入构件、包含输出轴并 与输入构件反向配置的与输入构件大致相同的圆锥形状的输出构件、被输入构件与输出构 件夹压并将来自输入构件的动力传递至输出构件的环状传递构件、以及通过使传递构件滑 动能够变更减速比的滑动装置,其中,在输入构件的一端侧安装有需要由润滑用油润滑的 第一轴承,在输入构件的另一端侧安装有与第一轴承类型不同并能够由扭矩传递用油润滑 的第二轴承,在输出构件的与安装有第一轴承一侧同侧的一端侧安装有需要由润滑用油润 滑的第三轴承,在输出构件的另一端侧安装有与第三轴承类型不同而能够由扭矩传递用油 润滑的第四轴承,构成箱体,该箱体容置构成动力传递装置的构件,与密封构件一起将该箱 体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其配置有输入构件、输出构件、传递构件、滑动装置、第二 轴承和第四轴承;第二空间,其配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在第一空间内填充有扭矩传 递用油,在第二空间内填充有润滑用油。由此,只要配置箱体和密封构件以形成用于填充扭 矩传递用油的第一空间和用于填充润滑用油的第二空间的二个空间即可,从而能够同时实 现牵引性能和润滑性能,而且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在这样的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为嫩够承受轴 向力的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为不能够承受轴向力的单纯转动的轴承。在该 情况下,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为 圆柱滚子轴承。另外,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在所述第二空间内配置有旋转切换机构,该旋 转切换机构由齿轮构成,且伴随着正转与反转的切换而将所输入的动力输出至所述输入 轴。这样一来,能够更良好地进行旋转切换机构的润滑。进而,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在所述第二空间内配置有差动机构,该差动机 构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并将该输出轴的动力输出至两个其他轴。这样一来,能够更良好地 进行差动机构的润滑。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动力传递装置20的结构概略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CVT30的变速状况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比较例的动力传递装置20B的结构概略的结构图。图4是表示夹压力调节机构50的结构概略的结构图。图5是部分放大夹压力调节机构50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实施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作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动力传递装置20的结构概略的结构图。实施例 的动力传递装置20构成为,能够将自装载于车辆中的发动机(未图示)经起步装置(例如液力变矩器等)输入的动力变速,并传递至左右前轮的变速驱动桥(transaxle)装置,如图 所示,具有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4,其与起步装置的输出轴22相连接,伴随正转与反转的切 换将来自起步装置的动力进行输出;作为无级变速器的CVT30,其具有与前进后退切换机 构24相连接的输入轴32和与该输入轴32平行配置的输出轴38,将输入至输入轴32的动 力无级地变速并输出至输出轴38 ;差动齿轮(differential gear) 28,其经减速齿轮26与 CVT30的输出轴38相连接,并且与左右前轮相连接;上述这些构件均被容置在由变速驱动 桥壳体21a、转换器(converter)壳体21b和后罩21c构成的箱体21内。此外,在该箱体 21的内部设置有间隔板21d,用于将配置有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4和差动齿轮28的空间与 配置有CVT30的空间隔开。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4包括双小齿轮的行星齿轮机构、制动器Bl以及离合器Cl。 双小齿轮的行星齿轮机构具有外齿齿轮的太阳轮24a ;内齿齿轮的齿圈24b,其配置为与 该太阳轮24a呈同心圆;行星架24c,其将多个第一小齿轮以及多个第二小齿轮连接起来, 并将多个第一小齿轮和多个第二小齿轮保持为可自由自转且公转,其中,多个第一小齿轮 与太阳轮24a相啮合,多个第二小齿轮与上述第一小齿轮相啮合并且与齿圈24b相啮合,输 出轴22与太阳轮24a相连接,CVT30的输入轴32与行星架24c相连接。行星齿轮机构的齿 圈24b通过制动器Bl与箱体21相连接,通过制动器Bl的接合或分离(ON-OFF),可使齿圈 24b自由旋转,或者被禁止旋转。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24a与行星架24c通过离合器Cl 连接起来,通过离合器Cl的接合或分离,使太阳轮24a与行星架24c连接或断开。前进后 退切换机构24通过使制动器Bl分离(OFF),并且使离合器Cl接合(ON),而将输出轴22的 旋转直接传递至CVT30的输入轴32,从而使车辆前进;或者,通过使制动器B 1接合(ON), 并且使离合器Cl分离(OFF),而将输出轴22的旋转变换为反向,并传递至CVT30的输入轴 32,从而使车辆后退。另外,也可以通过使制动器Bl分离,并且使离合器Cl分离,而使输出 轴22与CVT30的输入轴32断开。此外,在实施例中,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4包括双小齿轮 的行星齿轮机构、制动器Bl和离合器Cl,但也可以由单小齿轮的行星齿轮机构代替双小齿 轮的行星齿轮机构,也可以为其他结构。CVT30具有圆锥形状的输入锥形件34,与输入轴32 —体地形成;输出锥形件36, 其形状与输入锥形件34大致相同,与输入锥形件34呈反向地与输出轴38相连接;环形件 60,其配置为被输入锥形件34插入,由输入锥形件34与输出锥形件36夹持;滑动导向部 (sliding guide)(未图示),其将环形件60支撑为自由旋转,并可使环形件60滑动;夹压 力调节机构50,其用于调节施加至位于输入锥形件34与输出锥形件36之间的环形件60上 的夹压力;通过由滑动导向部使环形件60滑动,而将来自输入轴32的动力无级地变速并输 出至输出轴36。图2表示CVT30的变速状况。如图所示,通过使环形件60向图中的跟前侧 滑动,而将来自输入锥形件34的动力以较小的减速比进行变速,并传递至输出锥形件36 ; 通过使环形件60向图中的里侧滑动,而将来自输入锥形件34的动力以较大的减速比变速, 并传递至输出锥形件36。输入锥形件34和输入轴32在图1中的右端被轴承41支撑为可自由旋转,并且, 在图1中的左端被轴承42支撑为可自由旋转,其中,该轴承41作为圆锥滚子轴承而形成, 安装于间隔板21d上,能够承受轴向力;该轴承42作为圆柱滚子轴承而形成,安装于变速驱 动桥壳体21a上,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力但无法承受轴向力。另一方面,输出锥形件36在图1中的右端被轴承45支撑为可自由旋转,并且,在图1中的左端被轴承46支撑为可自由 旋转,其中,该轴承45作为圆柱滚子轴承而形成,安装于间隔板21d上,该轴承46作为圆柱 滚子轴承而形成,安装在变速驱动桥壳体21a上。另外,与输出锥形件36相连接的输出轴 38在图1中的右端被轴承49支撑为可自由旋转,该轴承受49作为圆锥滚子轴承而形成,安 装于转换器壳体21b上。在间隔板21d上,在比配置输入锥形件34的轴承41的位置更靠CVT30侧(图1 中的左侧)安装有油封43,并且,在比配置输出锥形件36的轴承45的位置更靠CVT30侧 (图1中的左侧)安装有油封47。由此,箱体21的内部空间被划分为由变速驱动桥壳体 21a、后罩21c和间隔板21d形成的空间(第一空间)、和由变速驱动桥壳体21a、转换器壳 体21b和间隔板21d形成的空间(第二空间),在第一空间中填充有用于润滑配置在该第一 空间内的轴承42、46及/或传递CVT30的扭矩的牵引油,在第二空间中填充有用于润滑配 置在该第二空间内的轴承41、45、49、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4、差动齿轮28等机械部分的润滑 油。因此,第一空间形成牵引油室,第二空间形成齿轮油室。因为该CVT30是利用形成在输 入锥形件34以及输出锥形件36与环形件60之间的处于弹性流体润滑状态的油膜的剪切 力来传递动力的机构,所以牵引油采用与润滑油相比具有高压力粘度系数的特殊油。对于 该牵引油,根据其粘度系数,无法用于对因轴向力而伴有滑动的作为圆锥滚子轴承形成的 轴承41以及轴承49进行润滑,但能够用于对未伴有滑动而单纯转动的作为圆柱滚子轴承 的轴承42以及轴承46进行润滑。下面,与比较例进行比较,来说明将作为圆锥滚子轴承而 形成的轴承41、49配置在齿轮油室内并以润滑油来润滑,将作为圆柱滚子轴承而形成的轴 承42、46配置在牵引油室内并以牵引油来润滑的理由。图3是表示比较例的动力传递装置20B的结构概略的结构图。在比较例的动力传 递装置20B中,对与实施例的动力传递装置20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重 复的说明。在比较例的动力传递装置20B中,输入锥形件34和输入轴32在图3中的右端 被作为圆柱滚子轴承而形成的轴承41B的支撑为可自由旋转,并且,在图3中的左端被作为 圆锥滚子轴承而形成的轴承42支撑为可自由旋转。如上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受到轴向力的 作用而伴有滑动,因而难以使用牵引油来润滑,需要使用润滑油来润滑。在比较例的动力传 递装置20B,在变速驱动桥壳体21a上安装有用于对作为圆锥滚子轴承形成的轴承42与输 入锥形件34主体之间的部位进行密封的油封44,并且还安装有用于对轴承46与输出锥形 件36主体之间的部位进行密封的油封48,由此将润滑油填充于由后罩21c和变速驱动桥壳 体21a形成的空间(第三空间)中而使该空间作为齿轮油室形成,以润滑轴承42、46。这样 的比较例的动力传递装置20B也能够同时实现牵引性能和润滑性能,但由于需要用于安装 上述油封44、48的空间,因此与实施例的动力传递装置20相比增大了轴向的尺寸,并使整 个装置大型化。在实施例中,需要以润滑油润滑的作为圆锥滚子轴承形成的轴承41、49被 配置在第一空间内并使用润滑油来润滑,也能够用牵引油润滑的作为圆柱滚子轴承形成的 轴承42、46被配置在第二空间内并使用牵引油润滑,由此同时实现牵引性能和润滑性能, 并且使油封的配置为所需最小限度,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未图示的滑动导向部构成为,能够将环形件60支撑为自由旋转并使其沿着形成 于变速驱动桥壳体21a上的导轨滑动。在滑动导向部的上端部形成有可沿着导轨滑动地安 装的滑块,在滑动导向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形成有用于将环形件60保持为自由旋转的一对二组的辊。另外,作为滑动机构具有杆(rod),可滑动地插入与导轨平行地形成在 滑动导向部的下端部的贯通孔中;杠杆(lever),其安装于杆的前端,并且在中央部形成有 固定在变速驱动桥壳体21a上的旋转轴,并且在另一端形成有呈U字形状的U字部;马达, 其在相对旋转轴偏心的位置安装有插入到杠杆的U字部中的凸部;通过驱动马达旋转,使 杆上下倾斜而使滑动导向部滑动。即,当驱动马达旋转时,其由马达的相对旋转轴偏心的凸 部使杠杆以旋转轴为中心摆动,由此使与杠杆相连接的杆向上下方向倾斜,而使环形件60 滑动。夹压力调节机构50内置于输出锥形件36中,利用机械机构来调节由输入锥形件 34与输出锥形件36作用于环形件60上的夹压力。图4是表示夹压力调节机构50的结构 概略的结构图,图5是部分放大夹压力调节机构50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夹压力调节 机构50具有固定构件52,其与形成在输出轴38的前端部上的花键进行花键嵌合,并且相 对输出轴38不能够沿轴向移动地被固定;移动构件54,其与形成在输出锥形件36的内周 面上的花键进行花键嵌合,并且形成为相对输出轴38能够与输出锥形件36 —起沿轴向移 动;多个球56,其配置在形成于固定构件52上的多个半球状的球承受部52a与形成在移动 构件54上的多个半球状的球承受部54a之间;弹簧58,其设置在固定构件52与移动构件 54之间,将固定构件52作为弹簧承受件而对移动构件54向轴向施力;支撑构件59,其安装 于输出锥形件36上,将输出锥形件36支撑为相对输出轴38能够沿轴向移动;通过将作用 于输出轴38上的扭矩变换为轴向的力并使其作用于输出锥形件36上,以调节环形件60的 夹压力。如图5所示,当输出轴38未受到扭矩的作用时,固定构件52的球承受部52a与移 动构件54的球承受部54b位于正对的位置,移动构件54也未受到来自球56的任何力的作 用(参照图5(a));当输出轴38受到扭矩的作用时,固定构件52的球承受部52a与移动构 件54的球承受部54a之间发生扭转,利用来自固定构件52的反作用力产生了由球56推压 移动构件54的力(参照图5(b))。如上所述,输出锥形件36安装在移动构件54上,因而随 着移动构件54的移动使输出锥形件36也受到推压。此时,作用于输出轴38的扭矩越大, 推压输出锥形件36的力就越大,由此调节环形件60的夹压力。根据如上所述实施例的动力传递装置20,在箱体2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配置 CVT30的第一空间与配置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4和差动齿轮28的第二空间隔开的间隔板 21d,并且,将轴承42、46配置在第一空间内,将轴承41、轴承49以及轴承45配置在第二空 间内,并利用油封43、47来密封,对第一空间填充牵引油,并且对第二空间填充润滑油,因 而只要将箱体21内部区划为二个空间,便能够利用牵引油确保CVT30的牵引性能,并且能 够确保需润滑油润滑的轴承41、49 (圆锥滚子轴承)、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4和差动齿轮28 的润滑性能,其中,轴承42、46作为圆柱滚子轴承而形成,单纯地转动,用于分别将输入锥 形件34和输出锥形件36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并不能承受轴向力,轴承41作为圆锥滚子 轴承而形成,用于将输入轴32的一端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并能够承受轴向力,轴承49作 为圆锥滚子轴承而形成,用于将输出轴38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并能够承受轴向力,轴承 45将输出锥形件36—端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另外,可以无需在牵引油中添加会降低牵引 性能的添加剂。其结果,能够同时实现牵引性能和润滑性能,并且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在实施例的动力传递装置20中,将配置在第一空间(牵引油室)内的轴承42、46 作为圆柱滚子轴承来形成,并且将配置在第二空间(齿轮油室)内的轴承41、49作为圆锥滚子轴承来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轴承42、46,只要能够由牵引油润滑即可,可以采用 其他任何的轴承来支撑;作为轴承41、轴承49,只要能够承受轴向力并需要润滑油润滑即 可,可以采用其他任何的轴承来自由旋转地进行支撑。另外,在实施例的动力传递装置20中,作为夹压力调节机构50,包括安装于输出 轴38上的固定构件52、安装于输出锥形件36上的移动构件54、配置在形成于固定构件52 上的多个半球状的球承受部52a与形成于移动构件54上的多个半球状的球承受部54a之 间的多个球56,但夹压力调节机构50只要是能够将作用于输出轴38上的扭矩变换为轴向 的力而作用到输出锥形件36上的机构即可,可以由任何机构构成。另外,在实施例的动力 传递装置20中,夹压力调节机构50被内置于输出锥形件36中,但也可以将其内置于输入 锥形件34内以替代内置于输出锥形件36内。在实施例的动力传递装置20中,使输入轴32与输入锥形件34 —体地形成,但也 可以分开独立地形成。在该情况下,若将夹压力调节机构设置在输入锥形件34上以代替设 置在输出锥形件36上,则可以使输出轴38与输出锥形件36 —体地形成。在此,对实施例及变形例的主要要素与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技术方案中的主要要 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在实施例中,输入轴32和输入锥形件34相当于“输入构件”, 输出轴38和输出锥形件36相当于“输出构件”,环形件60相当于“传递构件”,沿着导轨69 滑动的滑动导向部和滑动机构相当于“滑动装置”,将输入锥形件34的一端(输入轴32)支 撑为自由旋转的作为圆锥滚子轴承而形成的轴承41相当于“第一轴承”,将输入锥形件34 的另一端支撑为自由旋转的作为圆柱滚子轴承而形成的轴承42相当于“第二轴承”,将输 出轴38支撑为自由旋转的作为圆锥滚子轴承而形成的轴承49相当于“第三轴承”,将与输 出轴38相连接的输出锥形件36支撑为自由旋转的作为圆柱滚子轴承而形成的轴承46相 当于“第四轴承”,利用油封43、47划分为容置CVT30及轴承42、46的牵引油室和容置轴承 41、49及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4、差动齿轮28的齿轮油室这二个空间的由变速驱动桥壳体 21a、转换器壳体21b、后罩21c和间隔板21d构成的箱体21相当于“箱体”。另外,前进后 退切换机构24相当于“旋转切换机构”。进而,差动齿轮28相当于“差动机构”。此外,关 于实施例及变形例的主要要素与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技术方案的主要要素的对应关系,由 于实施例是具体说明用于实施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技术方案的最佳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 因而并不是对在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技术方案的要素的限定。即,对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 技术方案解释应基于其记载来进行,实施例不过是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具体一 个例子。以上,使用实施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丝毫 不会局限于这样的实施例中,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理应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施。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应用到汽车产业等上。
权利要求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具有无级变速器,该无级变速器具有输入轴和与该输入轴平行配置的输出轴,用于将输入至该输入轴的动力无级地变速并输出至该输出轴,其特征在于,该动力传递装置具有圆锥形状的输入构件,其包括所述输入轴;圆锥形状的输出构件,其与所述输入构件大致相同,包括所述输出轴,并与所述输入构件反向配置;环状的传递构件,其被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夹压,将来自所述输入构件的动力传递至所述输出构件;滑动装置,其能够通过使所述传递构件滑动来变更变速比;第一轴承,其安装于所述输入构件的一端侧,需要由润滑用油进行润滑;第二轴承,其安装于所述输入构件的另一端侧,与所述第一轴承的类型不同,能够由扭矩传递用油进行润滑;第三轴承,其安装在所述输出构件的与安装有所述第一轴承一侧同侧的一端侧,需要由润滑用油进行润滑;第四轴承,其安装于所述输出构件的另一端侧,与所述第三轴承的类型不同,能够由扭矩传递用油进行润滑;箱体,其用于容置构成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构件,与密封构件一起将该箱体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在所述第一空间中填充有扭矩传递用油,在所述第二空间中填充有润滑用油,其中,所述第一空间中配置有所述输入构件、所述输出构件、所述传递构件、所述滑动装置、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所述第二空间中配置有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为能够承受轴向力的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为不能够承受轴向力的单纯转动的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空间内配置有旋转切换机构,该旋转切换机构由齿轮构成,并且,伴随着正 转与反转的切换而将所输入的动力输出至所述输入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空间内配置有差动机构,该差动机构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并将该输出轴 的动力输出至两个其他轴。
全文摘要
在箱体(2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配置有CVT(30)的第一空间与配置有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4)和差动齿轮(28)的第二空间分隔开的间隔板(21d),将用于分别支撑输入锥形件(34)和输出锥形件(36)的单纯转动的作为圆柱滚子轴承形成的轴承(42、46)配置在第一空间内,将用于支撑输入轴(32)的一端并能够承受轴向力的作为圆锥滚子轴承形成的轴承(41)、用于支撑输出轴(38)并能够承受轴向力的作为圆锥滚子轴承形成的轴承(49)、用于支撑输出锥形件(36)一端的轴承(45)配置在第二空间内,并使用油封(43、47)密封,在第一空间中填充牵引油,并且在第二空间中填充润滑油。
文档编号F16H57/021GK101874166SQ20098010111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31日
发明者山下贡, 神谷美纱纪, 高桥昭次 申请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