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孔双中心距的实体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364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兜孔双中心距的实体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持架,尤其是一种兜孔双中心距的实体保持架。
背景技术
目前轧钢机械用的双列或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保持架,其兜孔过樑两侧的兜孔壁表面与滚子圆柱的弧形表面基本相同,并且兜孔过樑在兜孔壁向内延伸的内锁口,将滚子固定在保持架的兜孔内。为了便于滚子能顺利地装入保持架的兜孔内,在轴承外圈端面的挡边上留有装滚子的缺口。由于有了这一缺口,使得外圈的加工难易程度变得复杂了许多, 其次也因为有了这一缺口极易发生滚子从缺口处脱落的现象。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兜孔双中心距的实体保持架,该兜孔双中心距的实体保持架具有既不留有装滚子的缺口,又能顺利地将滚子装入保持架的兜孔内,减轻了加工难度,而且滚子不易脱落的特点。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保持滚子的数个兜孔过樑及连接两端数个兜孔过樑的底环,相临的两个兜孔过樑之间形成兜孔,所述的兜孔沿底环均勻分布,所述的兜孔过樑侧面的兜孔壁包括相交的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所述的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相交形成内收的凸点,所述的凸点构成兜孔的锁口。所述的底环和兜孔过樑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兜孔双中心距的实体保持架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轴承外圈端面的挡边上不需要留有装滚子的缺口,使得轴承外圈的制造减省了一道难缠的工序;兜孔双中心距实体保持架虽然增加了一道工序,但它使金属实体保持架的重量减轻了许多,节约了制造成本;轴承装配时,滚子不必只能从一处(即一处缺口)装入兜孔,而是从每一个兜孔处装入,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1是兜孔双中心距的实体保持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所示的A-A视图;附图3是图1中所示的局部放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兜孔过樑,2、兜孔,3、底环,4、第二圆弧,5、凸点,6、第一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兜孔双中心距的实体保持架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兜孔双中心距的实体保持架,其结构包括保持滚子的数个兜孔过樑 1及连接两端数个兜孔过樑1的底环3,相临的两个兜孔过樑1之间形成兜孔2,所述的兜孔2沿底环均勻分布,所述的兜孔过樑1侧面的兜孔壁包括相交的第一圆弧6和第二圆弧4, 所述的第一圆弧6和第二圆弧4相交形成内收的凸点5,所述的凸点5构成兜孔的锁口。所述的底环3和兜孔过樑1为一体式结构。使用时,保证滚子不必从轴承外圈缺口装入兜孔2,而是直接从保持架的兜孔2处装入滚子,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兜孔过樑1侧面的内径圆周面处的锁口对圆柱滚子进行限位,避免了滚子从兜孔2中脱落。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兜孔双中心距的实体保持架,包括保持滚子的数个兜孔过樑及连接两端数个兜孔过樑的底环,相临的两个兜孔过樑之间形成兜孔,所述的兜孔沿底环均勻分布,其特征是所述的兜孔过樑侧面的兜孔壁包括相交的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所述的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相交形成内收的凸点,所述的凸点构成兜孔的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兜孔双中心距的实体保持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环和兜孔过樑为一体式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兜孔双中心距的实体保持架,属于保持架,其结构包括保持滚子的数个兜孔过樑及连接两端数个兜孔过樑的底环,相临的两个兜孔过樑之间形成兜孔,所述的兜孔沿底环均匀分布,所述的兜孔过樑侧面的兜孔壁包括相交的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所述的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相交形成内收的凸点,所述的凸点构成兜孔的锁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兜孔双中心距的实体保持架具有既不留有装滚子的缺口,又能顺利地将滚子装入保持架的兜孔内,减轻了加工难度,而且滚子不易脱落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F16C33/48GK201953827SQ20112007659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2日
发明者孙汝修, 崔胜年, 於先桥, 汪永卫 申请人:临清市中瑞轴承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