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辐加强型旋压皮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8558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轮辐加强型旋压皮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压皮带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辐加强型旋压皮带轮。
技术背景皮带轮是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零部件。传统的皮带轮是采用铸造工艺制造皮带轮毛坯,再经表面切削加工形成皮带轮,其缺点是重量大,用材多,制造成本高,强度低。近年来,皮带轮旋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旋压技术制成的皮带轮,结构轻,材料省,表面机械强度较高,并且尺寸精度高。但是,采用旋压技术加工的皮带轮,是由等厚钢板在旋压机上一体旋压成型,旋压出的轮缘和轮辐的厚度是一致的,当皮带轮对轮辐厚度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皮带轮轮辐厚度,只能采用较厚的坯料进行加工,这就增加了皮带轮的整体重量,也增大了皮带轮在工作时转动惯量,加大能量的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轮辐加强型旋压皮带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轮辐加强型旋压皮带轮,包括外层轮缘、内层轮缘和轮辐,在轮辐中间设有轮辐中心孔,在外层轮缘平面圆周壁上旋压出V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轮缘和轮辐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漏斗状上沿体,在漏斗状上沿体底端平面上挤压进带有加强垫中心孔的加强垫。所述加强垫为加强垫中心孔与轮辐中心孔等径的平垫。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皮带轮对轮辐厚度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较薄的坯料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对轮辐单独增厚,因而减轻了皮带轮的整体重量,且用材省,强度高,制造成本低。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外层轮缘1,内层轮缘2和轮辐3,在轮辐3中间设有轮辐中心孔7,所述内层轮缘2和轮辐3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漏斗状上沿体,在漏斗状上沿体底端平面上挤压进带有加强垫中心孔5的加强垫4,在外层轮缘I平面圆周壁上旋压出V型槽6。[0012]所述外层轮缘I、内层轮缘2和轮辐3用钢板在旋压机上一体旋压成型,所述加强垫4在旋压前挤压到漏斗状上沿体底端平面上。具体制作步骤如下I.落料将板料放入冲压机的落料模具中,加工出符合需要尺寸的圆形平面毛坯;2.拉伸将圆形平面毛坯料放入冲压机的上模与下模之中进行拉伸,使圆形平面毛坯料形成几型坯料;3.挤压加强板在拉伸后的几型坯料底端平面上放入加强板,用冲压机挤压,将加强板与几型坯料过盈连为一体,达到轮辐增厚目的;4.成型将加强板与几型坯料过盈连为一体的坯料放入旋压机中,在上、下成型模具压紧坯料旋转的情况下,预成型轮沿径向进给,在平面圆周壁上形成轮辐加强型旋压皮带轮产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轮辐加强型旋压皮带轮,包括外层轮缘、内层轮缘和轮辐,在轮辐中间设有轮辐中心孔,在外层轮缘平面圆周壁上旋压出V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轮缘和轮辐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漏斗状上沿体,在漏斗状上沿体底端平面上挤压进带有加强垫中心孔的加强垫。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轮辐加强型旋压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垫为加强垫中心孔与轮辐中心孔等径的平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辐加强型旋压皮带轮,涉及旋压皮带轮技术领域,包括外层轮缘、内层轮缘和轮辐,在轮辐中间设有轮辐中心孔,在外层轮缘平面圆周壁上旋压出V型槽,内层轮缘和轮辐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漏斗状上沿体,在漏斗状上沿体底端平面上挤压进带有加强垫中心孔的加强垫。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皮带轮对轮辐厚度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较薄的坯料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对轮辐单独增厚,因而减轻了皮带轮的整体重量,且用材省,强度高,制造成本低。
文档编号F16H55/40GK202674235SQ2012203196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4日
发明者樊增辉, 樊勇, 陈宜冲, 魏文春, 张涛, 吴伟 申请人:安徽信盟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