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9299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圈2、内圈3、内滚道槽4-1和4-2、外滚道槽5-1和5-2、滚珠6-1和6-2、保持架7;轴1包括较大直径的轴部1-1和直径减小的轴部1-2,外圈2外侧面中段设有环状矩形凹槽9,较短的内圈3与较长的外圈2上口齐平,内圈3的内侧面与轴部1-2的圆柱面紧配,内圈3的外径与轴部1-1的直径相等,内滚道槽4-1设在内圈3的外侧面中间,内滚道槽4-2设在轴部1-1的圆柱面上,外滚道槽5-1和5-2分别设在外圈2两端的内侧,滚珠6-1和6-2同为钢质或陶瓷质且数量及球径均相等,挤压环8的内径小于凹槽9的外径,以便在挤压作业时能够嵌进凹槽9,并将外圈2的中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本发明用于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旋转部分,含有多套技术实施方案。
【专利说明】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新型机械产品配套件【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改进的轴承装置,尤其是 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用于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旋转部分,通过电 机作为驱动磁盘、光盘或硬盘的驱动器,或者作为计算机外围设备的摆动臂。
[0003] 现有技术的装置是将两只相同的滚珠轴承串在一起,来共同支承驱动轴,如图7 所示,广为驱动轴,2'为上滚珠轴承,3'为下滚珠轴承,4'为套住两只轴承的套筒,5' 为隔开两只轴承的隔离筒。现有技术的缺憾是,当轴承装置本身或是外部供给的热能作用 以及旋转或操作中产生的摩擦热,形成轴承温度的上升,同元器件的膨胀是不一致的,从而 影响轴承装置的转动质量,同时,由壳体共振产生的噪声也不好解决。
[0004] 本发明将现有的两只轴承串联改变为一套设有上下双排滚动阵列的、轴与滚珠轴 承紧密联接为一体的复合装置,克服了因温度上升顺序的不同造成部件膨胀的不均衡性, 同时,将较长的直筒形外圈收紧腰部向内弯出,使其适当的预负荷能够不断地施加在装置 的部件上,以改变共振频率,从而提高装置转动的准确度和静音性,延缓维修周期及使用寿 命。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本发明提高装置转动的准确度和静音性的目的, 特提供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的多套技术方案如下。
[0006]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圈2、内圈3、内滚 道槽4-1和4-2、外滚道槽5-1和5-2、滚珠6-1和6-2、保持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包 括具有较大直径的轴部1-1和直径减小的轴部1-2,所述外圈2较长,在其外侧面的中段设 有环状矩形凹槽9,所述内圈3较短,内圈3与外圈2上口齐平,内圈3的内侧面与轴部1-2 的圆柱面紧配,内圈3的外径与轴部1-1的直径相等,所述内滚道槽4-1设在内圈3的外侧 面中间,内滚道槽4-2设在轴部1-1的圆柱面上,所述外滚道槽5-1和5-2分别设在外圈2 两端的内侧,两槽的中线到外圈2上下端面的距离相等,且与内滚道槽4-1和4-2的中线分 别对应重合,所述滚珠6-1和6-2同为钢质或陶瓷质且数量及球径均相等;其特征还在于 : 所述挤压环8的壁厚等于凹槽9的深度、高度等于凹槽9的宽度、内径小于凹槽9底表面的 外径,以便在挤压作业时能够嵌进凹槽9,并将外圈2的中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0007]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圈2、内圈3、内滚 道槽4-1和4-2、外滚道槽5-1和5-2、滚珠6-1和6-2、保持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2 较长,在其外侧面的中段设有环状矩形凹槽9,所述内圈3较短,内圈3与外圈2上口齐平, 内圈3的内侧面与轴1的圆柱面紧配,所述内滚道槽4-1设在内圈3的外侧面中间,内滚道 槽4-2设在轴1的圆柱面上,所述外滚道槽5-1和5-2分别设在外圈2两端的内侧,两槽的 中线到外圈2上下端面的距离相等,且与内滚道槽4-1和4-2的中线分别对应重合,所述 滚珠6-1和6-2同为钢质或陶瓷质,滚珠6-1的球径大大小于滚珠6-2的球径;其特征还在 于:所述挤压环8的壁厚等于凹槽9的深度、高度等于凹槽9的宽度、内径小于凹槽9底表 面的外径,以便在挤压作业时能够嵌进凹槽9,并将外圈2的中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0008]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上下圈2-1和 2-1、内圈3、内滚道槽4-1和4-2、外滚道槽5-1和5-2、滚珠6-1和6-2、保持架7,其特征在 于:所述轴1包括具有较大直径的轴部1-1和直径减小的轴部1-2,所述外上圈2-1和外下 圈2-2上下对称且相等,外上圈2-1外侧面的下部设有向下的直角凹槽9-1,外下圈2-2外 侧面的上部设有向上的直角凹槽9-2,凹槽9-1和9-2尺寸相等,所述内圈3较短,内圈3与 外上圈2-1上口齐平,内圈3的内侧面与轴部1-2的圆柱面紧配,内圈3的外径与轴部1-1 的直径相等,所述内滚道槽4-1设在内圈3的外侧面中间,内滚道槽4-2设在轴部1-1的圆 柱面上,所述外滚道槽5-1和5-2分别设在外上圈2-1和外下圈2-2上下端的内侧,两槽 的中线到上下端面的距离相等,且与内滚道槽4-1和4-2的中线分别对应重合,所述滚珠 6-1和6-2同为钢质或陶瓷质且数量及球径均相等;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挤压环8的壁厚等 于凹槽9-1或9-2的径向长度、高度等于凹槽9-1加9-2的轴向长度、内径小于凹槽9-1或 9-2表面的外径,以便在挤压作业时能够嵌进凹槽9-1和9-2,并将外上下圈2-1和2-2的 结合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0009]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上下圈2-1和 2-2、内圈3、内滚道槽4-1和4-2、外滚道槽5-1和5-2、滚珠6-1和6-2、保持架7,其特征在 于:所述外上圈2-1和外下圈2-2上下对称且相等,外上圈2-1外侧面的下部设有向下的直 角凹槽9-1,外上圈2-2外侧面的上部设有向上的直角凹槽9-2,凹槽9-1和9-2尺寸相等, 所述内圈3较短,内圈3与外上圈2-1上口齐平,内圈3的内侧面与轴1的圆柱面紧配,所 述内滚道槽4-1设在内圈3的外侧面中间,内滚道槽4-2设在轴1的圆柱面上,所述外滚道 槽5-1和5-2分别设在外上圈2-1和外下圈2-2上下端的内侧,两槽的中线到上下端面的 距离相等,且与内滚道槽4-1和4-2的中线分别对应重合,所述滚珠6-1和6-2同为钢质或 陶瓷质,滚珠6-1的球径大大小于滚珠6-2的球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挤压环8的壁厚等 于凹槽9-1或9-2的径向长度、高度等于凹槽9-1加9-2的轴向长度、内径小于凹槽9-1或 9-2表面的外径,以便在挤压作业时能够嵌进凹槽9-1和9-2,并将外上下圈2-1和2-2的 结合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0010] 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圈2、内圈3、内滚 道槽4-1和4-2、外滚道槽5-1和5-2、滚珠6-1和6-2、保持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包 括具有较大直径的轴部1-1和直径减小的轴部1-2,所述内圈3较短,内圈3与外圈2上口 齐平,内圈3的内侧面与轴部1-2的圆柱面紧配,内圈3的外径与轴部1-1的直径相等,所 述内滚道槽4-1设在内圈3的外侧面中间,内滚道槽4-2设在轴部1-1的圆柱面上,所述外 滚道槽5-1和5-2分设在外圈2两端的内侧,两槽的中线到外圈2上下端面的距离相等,且 与内滚道槽4-1和4-2的中线分别对应重合,所述滚珠6-1和6-2同为钢质或陶瓷质且数 量及球径均相等;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外圈2的外侧面,设有与其等高和紧套的套筒10,所 述套筒10的内侧面中部设有较宽的环状矩形突起,以便在紧套作业时该突起能够将外圈2 的中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0011] 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圈2、内圈3、内滚 道槽4-1和4-2、外滚道槽5-1和5-2、滚珠6-1和6-2、保持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3 较短,内圈3与外圈2上口齐平,内圈3的内侧面与轴1的圆柱面紧配,所述内滚道槽4-1 设在内圈3的外侧面中间,内滚道槽4-2设在轴1的圆柱面上,所述外滚道槽5-1和5-2分 别设在外圈2两端的内侧,两槽的中线到外圈2上下端面的距离相等,且与内滚道槽4-1和 4-2的中线分别对应重合,所述滚珠6-1和6-2同为钢质或陶瓷质,滚珠6-1的球径大大小 于滚珠6-2的球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外圈2的外侧面,设有与其等高和紧套的套筒10, 所述套筒10的内侧面中部设有较宽的环状矩形突起,以便在紧套作业时该突起能够将外 圈2的中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0012] 尽管本发明的上述特定技术方案已经示出和描述,但各种变化和修改可以在不脱 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斟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第五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第六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两只轴承串联的装置纵向剖视视。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参看附图1,本发明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是:设置台 阶轴,将内圈3置于轴1较小直径的轴部1-2上,使内圈3的外径与轴1较大轴部1-1的直 径一致,有利于相同材质、数量、球径的滚珠6-1和6-2及其保持架组成的上下双排滚动阵 列对称设置在外圈2的上下端内侧,构成机轴与轴承融为一体的复合滚动装置;第二特征 是:设置挤压环8,将挤压环8通过使用压配合的收缩技术置于外圈2中部的凹槽9内,因 挤压环8的内径小于凹槽9的外径,故能将外圈2的中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但应注意外圈 2被挤压的变形量须在其所用材料的弹性极限内。
[0015] 参看附图2,本发明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是:不设台 阶轴,将内圈3置于轴1上,由于内圈3挤占了与外圈2之间的径向空间,使上滚珠6-1的 球径缩小,数量增多,但所有内外滚道槽的中线及上下两个滚动阵列的水平中线的对应重 合,以及滚珠6-1和6-2的材料同为钢质或陶瓷质,与第一实施方案完全一致;第二特征是: 设置挤压环8,将挤压环8通过使用压配合的收缩技术置于外圈2中部的凹槽9内,因挤压 环8的内径小于凹槽9的外径,故能将外圈2的中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但应注意外圈2被 挤压的变形量须在其所用材料的弹性极限内。
[0016] 参看附图3,本发明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是:设置台 阶轴,将内圈3置于轴1较小直径的轴部1-2上,使内圈3的外径与轴1较大轴部1-1的直 径一致,有利于相同材质、数量、球径的滚珠6-1和6-2及其保持架组成的上下双排滚动阵 列对称设置在外上圈2-1和外下圈2-2的上下端内侧,构成机轴与轴承融为一体的复合滚 动装置;第二特征是:将外圈2分为外上圈2-1和外下圈2-2,同时,设置挤压环8,将挤压环 8通过使用压配合的收缩技术置于外上圈2-1和外下圈2-2结合段的凹槽9-1和9-2内,因 挤压环8的内径小于凹槽9-1和9-2的外径,故能将外上圈2-1和外下圈2-2的结合段挤 压变弯向内突出。
[0017] 参看附图4,本发明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是:不设台 阶轴,将内圈3置于轴1上,由于内圈3挤占了与外上圈2-1之间的径向空间,使上滚珠6-1 的球径缩小,数量增多,但所有内外滚道槽的中线及上下两个滚动阵列的水平中线的对应 重合,以及滚珠6-1和6-2的材料同为钢质或陶瓷质,与所有的实施方案完全一致;第二特 征是:将外圈2分为外上圈2-1和外下圈2-2,同时,设置挤压环8,将挤压环8通过使用压 配合的收缩技术置于外上圈2-1和外下圈2-2结合段的凹槽9-1和9-2内,因挤压环8的 内径小于凹槽9-1和9-2的外径,故能将外上圈2-1和外下圈2-2的结合段挤压变弯向内 突出。
[0018] 参看附图5,本发明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是:设置台 阶轴,将内圈3置于轴1较小直径的轴部1-2上,使内圈3的外径与轴1较大轴部1-1的直 径一致,有利于相同材质、数量、球径的滚珠6-1和6-2及其保持架组成的上下双排滚动阵 列对称设置在外圈2的上下端内侧,构成机轴与轴承融为一体的复合滚动装置;第二特征 是:设置套筒10,套筒10镶套在外圈2的外侧面,与外圈2等高,在套筒10的内侧面中部 设有较宽的环状矩形突起,镶套作业时,该突起能将外圈2的中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0019] 参看附图6,本发明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第六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是:不设台 阶轴,将内圈3置于轴1上,由于内圈3挤占了与外上圈2-1之间的径向空间,使上滚珠6-1 的球径缩小,数量增多,但所有内外滚道槽的中线及上下两个滚动阵列的水平中线的对应 重合,以及滚珠6-1和6-2的材料同为钢质或陶瓷质,与所有的实施方案完全一致;第二特 征是:设置套筒10,套筒10镶套在外圈2的外侧面,与外圈2等高,在套筒10的内侧面中 部设有较宽的环状矩形突起,镶套作业时,该突起能将外圈2的中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0020]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关于滚动结构方面,第一、三、五例为 设置台阶轴类型,内圈3套在减小的轴部1-2上,其外径与较大的轴部1-1相等,致上下双 排滚动阵列相同,第二、四、六例为不设台阶轴类型,内圈3挤占了与外圈2之间的径向空 间,使滚珠6-1大大小于6-2,故上下双排滚动阵列水平中线相同而球径、数量不等;关于挤 压外圈变形方面,第一、二例为完整外圈2受挤压环8挤压成形,技术难度很大,第三、四例 为分段外圈2-1、2-2受挤压环8挤压成形,技术难度较大,第五、六例为外圈2受套筒10中 部突起挤压成形,技术难度一般。
【权利要求】
1. 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圈2、内圈3、内滚道槽4-1和4-2、外滚道槽 5-1和5-2、滚珠6-1和6-2、保持架7 ;所述轴1包括较大直径的轴部1-1和直径减小的轴 部1-2,所述外圈2外侧面的中段设有环状矩形凹槽9,所述内圈3与外圈2上口齐平,内圈 3的内侧面与轴部1-2的圆柱面紧配,内圈3的外径与轴部1-1的直径相等,所述内滚道槽 4-1设在内圈3的外侧面中间,内滚道槽4-2设在轴部1-1的圆柱面上,所述外滚道槽5-1 和5-2分别设在外圈2两端的内侧,两槽的中线到外圈2上下端面的距离相等,且与内滚道 槽4-1和4-2的中线分别对应重合,所述滚珠6-1和6-2同为钢质或陶瓷质且数量及球径 均相等;所述挤压环8的壁厚等于凹槽9的深度、高度等于凹槽9的宽度、内径小于凹槽9 的外径,以便在挤压作业时能够嵌进凹槽9,并将外圈2的中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2. -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圈2、内圈3、内滚道槽4-1和4-2、外滚道槽5-1 和5-2、滚珠6-1和6-2、保持架7 ;所述外圈2外侧面的中段设有环状矩形凹槽9,所述内圈 3与外圈2上口齐平,内圈3的内侧面与轴1的圆柱面紧配,所述内滚道槽4-1设在内圈3 的外侧面中间,内滚道槽4-2设在轴1的圆柱面上,所述外滚道槽5-1和5-2分别设在外圈 2两端的内侧,两槽的中线到外圈2上下端面的距离相等,且与内滚道槽4-1和4-2的中线 分别对应重合,所述滚珠6-1和6-2同为钢质或陶瓷质,滚珠6-1的球径小于6-2 ;所述挤 压环8的壁厚等于凹槽9的深度、高度等于凹槽9的宽度、内径小于凹槽9的外径,以便在 挤压作业时能够嵌进凹槽9,并将外圈2的中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3. -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上下圈2-1和2-1、内圈3、内滚道槽4-1和 4-2、外滚道槽5-1和5-2、滚珠6-1和6-2、保持架7 ;所述轴1包括较大直径的轴部1-1和 直径减小的轴部1-2,所述外上圈2-1和外下圈2-2上下对称且相等,外上圈2-1外侧面的 下部设有向下的直角凹槽9-1,外下圈2-2外侧面的上部设有向上的直角凹槽9-2,所述内 圈3与外上圈2-1上口齐平,内圈3的内侧面与轴部1-2的圆柱面紧配,内圈3的外径与轴 部1-1的直径相等,所述内滚道槽4-1设在内圈3的外侧面中间,内滚道槽4-2设在轴部 1-1的圆柱面上,所述外滚道槽5-1和5-2分别设在外上圈2-1和外下圈2-2上下端的内 侦牝两槽的中线到上下端面的距离相等,且与内滚道槽4-1和4-2的中线分别对应重合,所 述滚珠6-1和6-2同为钢质或陶瓷质且数量及球径均相等;所述挤压环8的壁厚等于凹槽 9-1或9-2的径向长度、高度等于凹槽9-1加9-2的轴向长度、内径小于凹槽9-1或9-2的 外径,以便在挤压作业时能够嵌进凹槽9-1和9-2,并将外上下圈2-1和2-2的结合段挤压 变弯向内突出。
4. 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上下圈2-1和2-2、内圈3、内滚道槽4-1和4-2、 外滚道槽5_1和5_2、滚珠6_1和6_2、保持架7 ;所述外上圈2_1和外下圈2_2上下对称且 相等,外上圈2-1外侧面的下部设有向下的直角凹槽9-1,外上圈2-2外侧面的上部设有向 上的直角凹槽9-2,所述内圈3与外上圈2-1上口齐平,内圈3的内侧面与轴1的圆柱面紧 配,所述内滚道槽4-1设在内圈3的外侧面中间,内滚道槽4-2设在轴1的圆柱面上,所述 外滚道槽5-1和5-2分别设在外上圈2-1和外下圈2-2上下端的内侧,两槽的中线到上下 端面的距离相等,且与内滚道槽4-1和4-2的中线分别对应重合,所述滚珠6-1和6-2同为 钢质或陶瓷质,滚珠6-1的球径小于6-2 ;所述挤压环8的壁厚等于凹槽9-1或9-2的径向 长度、高度等于凹槽9-1加9-2的轴向长度、内径小于凹槽9-1或9-2的外径,以便在挤压 作业时能够嵌进凹槽9-1和9-2,并将外上下圈2-1和2-2的结合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5. -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圈2、内圈3、内滚道槽4-1和4-2、外滚道槽 5-1和5-2、滚珠6-1和6-2、保持架7 ;所述轴1包括较大直径的轴部1-1和直径减小的轴 部1-2,所述外圈2与内圈3上口齐平,内圈3的内侧面与轴部1-2的圆柱面紧配,内圈3的 外径与轴部1-1的直径相等,所述内滚道槽4-1设在内圈3的外侧面中间,内滚道槽4-2设 在轴部1-1的圆柱面上,所述外滚道槽5-1和5-2分设在外圈2两端的内侧,两槽的中线到 外圈2上下端面的距离相等,且与内滚道槽4-1和4-2的中线分别对应重合,所述滚珠6-1 和6-2同为钢质或陶瓷质且数量及球径均相等;所述外圈2的外侧面,设有等高和紧套的套 筒10,所述套筒10的内侧面中部设有较宽的环状矩形突起,以便在紧套作业时该突起能够 将外圈2的中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6. -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圈2、内圈3、内滚道槽4-1和4-2、外滚道槽5-1 和5-2、滚珠6-1和6-2、保持架7 ;所述内圈3与外圈2上口齐平,内圈3的内侧面与轴1的 圆柱面紧配,所述内滚道槽4-1设在内圈3的外侧面中间,内滚道槽4-2设在轴1的圆柱面 上,所述外滚道槽5-1和5-2分别设在外圈2两端的内侧,两槽的中线到外圈2上下端面的 距离相等,且与内滚道槽4-1和4-2的中线分别对应重合,所述滚珠6-1和6-2同为钢质或 陶瓷质,滚珠6-1的球径小于6-2 ;所述外圈2的外侧面,设有等高和紧套的套筒10,所述套 筒10的内侧面中部设有较宽的环状矩形突起,以便在紧套作业时该突起能够将外圈2的中 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文档编号】F16C19/02GK104088898SQ201410340216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方锡元, 陈文 , 陈华为, 李韶军, 周铸成, 王燕 申请人:安徽枞晨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