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油型润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9382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节油型润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节油型润滑装置,属于润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进油口、油槽和出油口,进油口、出油口分别对应设置于基座两侧,基座内设置有若干个油缸,相邻油缸的缸体之间通过油槽以串联方式连通,靠近进油口的油缸与进油口连通,靠近出油口的油槽与出油口连通。将本发明应用于机械设备,具有控制精度高、针对性好、供油效率高、检测方便等优点。
【专利说明】节油型润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节油型润滑装置,属于润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几乎在所有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为避免轴与轴套,导轨之间相对位移等而引起的机械磨损所带来的设备损毁,都会在设备上配备相应的润滑装置,常规的润滑装置主要有手动或机械油泵,分配器,油路、油嘴(出油口)构成。润滑油经油泵增压,过分配器由油路输送至油嘴处,再由油嘴对相应的部位进行润滑。这种加油装置,通常会有多个油路并联而成,即从分配器出来的润滑油同时进入不同的油路中,再由各油路分别经其对应的油嘴输送到设备的不同部位,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油路结构简单,给油快捷,然而其缺陷也比较明显,具体如下:
首先,采用并联集中供油的方式,由于一台设备一般只采用一台手动或机械油泵,各需要润滑的机械部位离油泵的距离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油路的长短各有差异,油经油路到达油嘴的时间也有先后,往往是近的先到,远的后到,一旦远距离的润滑完毕,距离近的早已过多过剩了,造成润滑油的浪费。
[0003]其次,在供油的过程中,油路管壁对油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即使在油嘴、待润滑的机械部位通畅的情况下,离油泵越远的部位由于油压的减小越不容易被润滑到,这就需要提高油泵压力和延长润滑时间,因此在离油泵近的部位就产生了更大的浪费
再次,由于采用并联供油的方式,机械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自然摩损会堵塞油槽,使喷嘴对其需要润滑的部位无法供油,但此时油泵工作仍正常,也无法检测到哪个部位没有润滑,长期运转对机械设备会造成严重损坏,还有可能引发事故。
[0004]第四,由于过度润滑不但造成润滑油的巨大浪费,而且对机械的清洁也很受影响,严重的直接影响到生产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串联方式,节油效率高,润滑精度好、可控性强,又便于检测的节油型润滑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节油型润滑装置,包括基座、进油口、油槽和出油口。进油口、出油口分别对应设置于基座两侧,基座内设置有若干个小油缸,相邻油缸的缸体之间通过背面的油槽以串联方式连通,靠近进油口的油缸与进油口连通,靠近出油口的油槽与出油口连通。所述的油缸包括油缸内腔即缸体、缸体入口、T形活塞盖、下弹簧、活塞、油槽口、上弹簧和缸体出口,缸体置于基座内,活塞、T形活塞盖、上弹簧、下弹簧置于缸体内,其中,活塞的外径与缸体内径零配合,T形活塞盖的外径略小于缸体内径,活塞中间设置有一通孔,其直径略大于T形活塞盖柄的直径,活塞上端和下端分别套有上弹簧和下弹簧,油槽口设置于缸体中部,油槽口的直径不大于活塞直径,缸体能通过油槽口与背面的油槽连通,缸体出口处安装油嘴,便于与润滑部位连接,缸体入口与进油口或油槽连通。
[0007]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缸体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套装于下弹簧外,起密封作用。
[0008]所述的上弹簧弹性系数较下弹簧弹性系数大,这样可以确保:当油剂经缸体入口进入后,T形活塞盖向上移动,此时,上弹簧变形,下弹簧不发生变形,当下弹簧行至通孔内时,T型活塞盖将通孔堵住,油压进一步持续上升,下弹簧发生形变。
[0009]所述的油缸包括油缸一、油缸二和油缸三,喷嘴对应的包括喷嘴一、喷嘴二和喷嘴三,油槽包括油槽一、油槽二和油槽三;油缸一由缸体一、缸体入口一、下弹簧一、油槽口一、上弹簧一、活塞一、τ形活塞盖一和缸体出口一构成,进油口与缸体入口一连通,喷嘴一安装于缸体出口一处,油槽口一设置于缸体一中部;油缸二由缸体二、缸体入口二、下弹簧二、油槽口二、上弹簧二、活塞二、T形活塞盖二和缸体出口二构成,油槽一的一端通过油槽口一与缸体一连通,另一端通过缸体入口二与缸体二连通,喷嘴二安装于缸体出口二处,油槽口二设置于缸体二中部;油缸三由缸体三、缸体入口三、下弹簧三、油槽口三、上弹簧三、活塞三、T形活塞盖三和缸体出口三构成,油槽二的一端通过油槽口二与缸体二连通,另一端通过缸体入口三与缸体三连通,喷嘴三安装于缸体出口三处;油槽三的一端通过油槽口三与缸体三连通,另一端连通到出油口处。
[0010]所述的油缸下端于缸体入口处设置有检测活塞,检测活塞用于检测该处是否有压力油通过,以判断机械活动部位的油槽是否堵塞:当压力油从进油口进入,将检测活塞压入缸体入口处,如果检测活塞出现反弹现象,说明润滑正常;反之,则说明机械活动部位的油槽堵塞,从而有效的可以对堵塞现象进行排查。
[0011]所述的出油口可以直接与手动或机械油泵的油池相连,使未使用的过剩润滑油得以重新利用;在出油口还安装有电子监测装置,一旦出油口有油流出,机械油泵即停止工作,进入下一个润滑周期;在进油口加装一个压力控制装置,当油泵输出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油泵关闭并报警,提醒维修人员使用检测活塞排除故障。
[0012]将本发明作为润滑装置应用于机械设备上,油剂经进油口进入,先进入油缸一:通过缸体入口一进入缸体一中,在压力油的作用下,T形活塞盖向上移动堵住通孔并带动活塞一继续向上移动,由于活塞一的外径不小于油槽口一的孔径,因此,活塞一会堵住油槽口一,油剂仅能在缸体一内运动,并经缸体出口一进入喷嘴一中,喷嘴一对其所对应的部位进行润滑;当进油口中油剂量继续增加,油压继续升高时,活塞一继续向上移动至活塞一的下端面高于油槽口一,此时,油槽口一与缸体一连通,喷嘴一润滑结束,油剂经油槽口一进入油槽一,并通过油槽一和缸体入口二进入缸体二中,在油压的作用下,活塞二向上移动,当活塞二下端面低于油槽口二时,缸体二中的油剂仅使喷嘴二供油,当活塞二下端面高于油槽口二时,喷嘴二停止供油,缸体二通过油槽口二与油槽二连通,油槽二通过缸体入口三与缸体三连通,此时,油剂依次经缸体一、油槽一、缸体二、油槽二进入缸体三,此时,喷嘴三开始对相应部位供油,当活塞三的下端面高于油槽口三时,喷嘴三停止供油。油剂经油槽口三进入油槽三中,并从出油口排出。当进油口停止进油,由于T形活塞盖外径小于缸体内径,T形活塞盖竖直部分即活塞盖柄外径小于通孔内径,此时,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T形活塞盖下方的油剂由活塞盖柄与通孔之间的间隙渗入活塞内,下弹簧和上弹簧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并推动活塞向下移动,直至活塞复位,完成一个周期。本发明仅例供了可以润滑三个部位的情景,需要更多部位可以串接安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油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状态示意图。
[0014]图中标号:1.基座;2.进油口;3.喷嘴;31.喷嘴一;32.喷嘴二;33.喷嘴三;4.油槽;41.油槽一;42.油槽二;43.油槽三;5.出油口;6.油缸;6a.缸体入口;6b.T形活塞盖;6c.下弹簧;6d.密封圈;6e.活塞;6f.油槽口;6g.上弹簧;6h.缸体;61.通孔;61.油缸一 ;61a.缸体入口一 ;61b.T形活塞盖一 ;61c.下弹簧一 ;61d.密封圈一;61e.活塞一;61f.油槽口一;61g.上弹簧一;61h.缸体一;62.油缸二;62a.缸体入口二;62f.油槽口二;62h.缸体二;63.油缸三;63a.缸体入口三;63f.油槽口三;63h.缸体三;71.检测活塞一;72.检测活塞二;73.检测活塞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本实施例节油型润滑装置,结合图1,包括基座1、进油口 2、油槽4和出油口 5。进油口
2、出油口 5分别对应设置于基座I两侧,基座I内设置有若干个油缸6,相邻油缸6之间通过油槽4以串联方式连通,靠近进油口 2的油缸与进油口 2连通,靠近出油口 5的油槽与出油口 5连通,每个油缸6末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喷嘴3 ;结合图2,油缸6包括缸体6h、缸体入口 6a、下弹簧6c、油槽口 6f、上弹簧6g、活塞6e、T形活塞盖6b和缸体出口,缸体6h设置于基座I内,活塞6e为中空圆柱状,其下方配合安装有T形活塞盖6b。T形活塞盖6b、上弹簧6g、下弹簧6c、活塞6e均位于缸体6h内,其中,活塞6e的外径与缸体6h内径零配合,使活塞6e配合安装于缸体6h内,活塞6e上端和下端分别套装有上弹簧6g和下弹簧6c ;T形活塞盖6b的外径略小于缸体内径,活塞6e中间设置有通孔6i,通孔6i的直径略大于T形活塞盖的竖直部分即盖柄的直径,油槽口 6f设置于缸体6h中部,油槽口 6f的孔径不大于活塞6e外径,缸体6h通过油槽口 6f与背面的油槽4连通,缸体出口处安装喷嘴3。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油缸6包括油缸一 61、油缸二 62和油缸三63,喷嘴3对应的包括喷嘴一 31、喷嘴二 32和喷嘴三33,油槽4包括油槽一 41、油槽二 42和油槽三43 ;油缸一 61由缸体一61h、缸体入口一 61a、T形活塞盖一 61b、下弹簧一 61c、油槽口一 61f、上弹簧一 61g、活塞一61e和缸体出口一构成,进油口 2与缸体入口一 61a连通,喷嘴一 31安装于缸体出口一处,油槽口一 61f设置于缸体一 61h中部;油缸二 62由缸体二 62h、缸体入口二 62a、下弹簧二、油槽口二 62f、上弹簧二、活塞二、T形活塞盖二和缸体出口二构成,油槽一 41的一端通过油槽口一 61f与缸体一 61h连通,另一端通过缸体入口二 62a与缸体二 62h连通,喷嘴二 32安装于缸体出口二处,油槽口二 62f设置于缸体二 62h中部;油缸三63由缸体三63h、缸体入口三63a、下弹簧三、油槽口三63f、上弹簧三、活塞三、T形活塞盖三和缸体出口三构成,油槽二 42的一端通过油槽口二 62f与缸体二 62h连通,另一端通过缸体入口三63a与缸体三63h连通,喷嘴三33安装于缸体出口三处;油槽三43的一端通过油槽口三63f与缸体三63h连通,另一端连通到出油口 5处。
[0016]将本发明作为加油润滑装置应用于机械设备上,油剂经进油口 2进入,先进入油缸一 61:结合图3,通过缸体入口一 61a进入缸体一 61h中,并在油压作用下,推动T形活塞盖一 61b向上移动,使下弹簧一 61c进入通孔一内,随着油压的增加,油剂继续推动活塞一61e向上移动,此时,上弹簧一 61g开始进入压缩状态,由于活塞一 61e的外径不小于油槽口一 61f的孔径,因此,活塞一 61e会堵住油槽口一 61f,油剂仅能在缸体一 61h内运动,活塞一 61e上部的油剂经缸体出口一进入喷嘴一 31中,对喷嘴一 31所对应的位置进行给油润滑;当进油口 2中油剂量继续增加,油压继续上升时,活塞一 61e继续向上移动,当活塞一 61e的下端面高于油槽口一 61f,此时,结合图4,喷嘴一 31不再向外供油,而油槽口一61f与缸体一 61h连通,油剂则经由油槽口一 61f进入油槽一 41,并经油槽一 41到缸体入口二 62a进而进入缸体二 62h中,在油压的作用下,推动T形活塞盖二向上移动,使下弹簧二进入通孔二内并堵住通孔随后继续推动活塞二向上移动,当活塞二下端面低于油槽口二62f时,缸体二 62h中的油剂仅供应给喷嘴二 32,此时,仅喷嘴二 32向外给油;当活塞二下端面高于油槽口二 62f时,结合图5,缸体二 62h通过油槽口二 62f与油槽二 42连通,油槽二42通过缸体入口三63a与缸体三63h连通,此时,油剂依次经缸体一 61h、油槽一 41、缸体二 62h、油槽二 42进入缸体三63h,喷嘴二 32停止供油,油剂供应给喷嘴三33 ;当活塞三的下端面高于油槽口三63f时,油剂经油槽口三63f进入油槽三43中,并经油槽三43输入给出油口 5,此时喷嘴一 31、喷嘴二 32和喷嘴三33均不对外供油;当进油口 2停止进油时,由于T形活塞盖6b的水平部分即活塞盖外径小于缸体6h,T形活塞盖6b的竖直部分即活塞盖柄直径小于通孔6i直径,因此,在下弹簧6c、上弹簧6g的弹性作用下,活塞盖下方的油剂由活塞盖柄与通孔6i之间的间隙渗入活塞6e内,下弹簧6c和上弹簧6g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并推动活塞6e向下移动,直至活塞6e复位至图3状态。
[0017]本实施例中,各油缸6以串联方式连通,不管油泵运转时间加长,压力加高,每润滑一次所排出的油剂量仅是油槽口与缸体出口之间的油缸容积,每个待润滑的部位所得到的润滑油量恒定,因此,喷嘴3处的进油量精确可控,避免了传统粗放并联润滑方式所存在的润滑精度差、润滑油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缺陷。
[0018]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缸体入口一 61a、缸体入口二62a、缸体入口三63a处分别设置有检测活塞一 71、检测活塞二 72和检测活塞三73:当压力油从进油口 2进入,将检测活塞压入缸体入口处,如果出现检测活塞反弹现象,说明此处有压力油通过,表明从进油口 2到该点的管路工作正常;如果将检测活塞推入缸体入口,压力油进入时不出现反弹现象,则说明它的上一级发生了故障。如:将检测活塞二 72推入缸体入口 62a时,活塞二 72受压力油的作用被推离缸体入口 62a,则说明缸体61正常,喷嘴31是供油的;反之,则说明被喷嘴31润滑的部位堵塞,无法润滑。
【权利要求】
1.节油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进油口、油槽和出油口,进油口、出油口分别对应设置于基座两侧,基座内设置有若干个油缸,相邻油缸之间通过油槽以串联方式连通,靠近进油口的油缸与进油口连通,靠近出油口的油槽与出油口连通,每个油缸末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喷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油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包括缸体、缸体入口、下弹簧、油槽口、上弹簧、活塞、T形活塞盖和缸体出口,缸体置于基座内,活塞、T形活塞盖、上弹簧、下弹簧置于缸体内,其中,活塞的外径与缸体内径零配合,T形活塞盖的外径小于缸体内径,活塞中间设置有一通孔,其直径大于T形活塞盖的活塞盖柄的直径,活塞上端和下端分别套有上弹簧和下弹簧,油槽口设置于缸体中部,油槽口的直径不大于活塞直径,缸体能通过油槽口与背面的油槽连通,缸体出口处安装喷嘴,缸体入口与进油口或油槽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油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套装于上弹簧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油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弹簧弹性系数较下弹簧弹性系数大。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节油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包括油缸一、油缸二和油缸三,喷嘴对应的包括喷嘴一、喷嘴二和喷嘴三,油槽包括油槽一、油槽二和油槽三;油缸一由缸体一、缸体入口一、下弹簧一、油槽口一、上弹簧一、活塞一、T形活塞盖一和缸体出口 一构成,进油口与缸体入口 一连通,喷嘴一安装于缸体出口 一处,油槽口一设置于缸体一中部;油缸二由缸体二、缸体入口二、下弹簧二、油槽口二、上弹簧二、活塞二、T形活塞盖二和缸体出口二构成,油槽一的一端通过油槽口一与缸体一连通,另一端通过缸体入口二与缸体二连通,喷嘴二安装于缸体出口二处,油槽口二设置于缸体二中部;油缸三由缸体三、缸体入口三、下弹簧三、油槽口三、上弹簧三、活塞三、T形活塞盖三和缸体出口三构成,油槽二的一端通过油槽口二与缸体二连通,另一端通过缸体入口三与缸体三连通,喷嘴三安装于缸体出口三处;油槽三的一端通过油槽口三与缸体三连通,另一端连通到出油口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油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下端设置有检测活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油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油口与手动或机械油泵的油池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油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出油口还安装有电子监测装置,该电子检测装置与机械油泵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油型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口装设有压力控制装置,该压力控制装置与机械油泵相连接。
【文档编号】F16N7/38GK104180141SQ201410396321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孙佳乐, 孙建洪 申请人:绍兴县滨海塑料制品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