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4541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以及用于该电子设备的转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比如笔记本电脑常采用转轴结构连接显示部分和主机部分。显示部分可通过转轴结构相对于主机部分进行翻折。现有技术中,转轴结构一般包括转轴和轴座,轴座上设有与转轴相匹配的轴孔,转轴插入轴孔内并可以与轴孔的孔壁过渡配合,以使转轴可以相对于轴座转动。其中,电子设备的显示部分上可以设有上述的转轴,主机部分上可以设有上述的轴座,这样显示部分就可以通过转轴插入轴座的轴孔内,并可相对于主机部分进行翻折。然而,具体在实施时,前述的转轴与轴座装配时,转轴结构上的孔隙较多,灰尘等杂质容易通过孔隙进入电子设备内部,从而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使电子设备工作效率降低,甚至无法工作;另外,转轴结构安装于电子设备后,电子设备从整体上看为三段式,不具有整体式的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及电子设备,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转轴结构的防尘性能,提高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轴结构,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通过所述转轴结构翻折,所述转轴结构包括:转轴本体,所述转轴本体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包覆件,所述转轴本体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包覆有所述包覆件;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包覆件为弹性包覆件,所述包覆件包括形变区域,所述形变区域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两者相对翻折时发生弹性形变的区域,所述包覆件于所述形变区域设有凹槽。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凹槽基于所述包覆件的表面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转轴本体的旋转中心线的方向同向。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形变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第二子区域和第三子区域,所述第一子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和所述第三子区域均为沿所述转轴本体的旋转中心线方向延伸的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为置于所述形变区域中间部位的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包括第三端以及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一端为同一侧端,所述第四端和所述第二端为同一侧端;所述第一子区域置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第三端侧;所述第三子区域置于所述第二子区域的第四端侧;所述包覆件至少于所述第二子区域设有所述凹槽。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包覆件于所述第二子区域设置的所述凹槽的数量多于或等于所述包覆件于所述第一子区域设置的所述凹槽的数量;所述包覆件于所述第二子区域设置的所述凹槽的数量多于或等于所述包覆件于所述第三子区域设置的所述凹槽的数量。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包覆件于所述第一子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和所述第三子区域上开设的所述凹槽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包覆件于所述第二子区域上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包覆件于所述第一子区域上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间隙;所述包覆件于所述第二子区域上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包覆件于所述第三子区域上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间隙。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包覆件于所述形变区域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所述第一表面设有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表面设有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交错设置。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包覆件包括由第一材料制成的第一层和由第二材料制成的第二层;所述第一材料的韧性大于所述第二材料的韧性;所述第一材料的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材料的强度。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材料为硅胶或橡胶;所述第二材料为铜或铝。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填充件;所述包覆件是由第三材料制成;所述填充件是由第四材料制成;所述第四材料的韧性大于所述第三材料的韧性。前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凹槽的开口的边沿所形成的面为平面;所述填充件的外表面与所述平面重合。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转轴结构;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转轴结构的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转轴结构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通过所述转轴结构翻折。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主体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主体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包覆件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且能够沿所述第一限位槽滑动;所述包覆件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且能够沿所述第二限位槽滑动。前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转轴本体的所述侧面设有凸起;所述包覆件的中间部位设有定位槽;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定位槽内,且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壁过渡配合。前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笔记本电脑或翻盖手机等。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转轴结构及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包覆件,转轴本体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包覆有该包覆件,包覆件使转轴本体的侧面具有连续的外观表面,从而可以有效阻止灰尘等杂质进入转轴结构内部,进而使具有该转轴结构的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较佳。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含有转轴结构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有包覆件的电子设备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括有包覆件的电子设备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括有包覆件的电子设备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括有包覆件的电子设备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覆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覆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覆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括有包覆件的电子设备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括有包覆件的电子设备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覆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转轴结构,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2和第二主体2可以通过该转轴结构翻折。比如,当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时,第一主体1可以为笔记本电脑的显示部分,第二主体2可以为笔记本电脑的主机部分,显示部分和主机部分可以通过转轴结构开合(即前述的翻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结构包括转轴本体3和包覆件4。如图2所示,转轴本体3包括第一端32以及与第一端32相对的第二端33,此处的“相对”是指第一端32与第二端33两者的方向相反,比如当第一端32为转轴本体3的上端,则第二端33为转轴本体3的下端;反之亦然,当第一端32为转轴本体3的下端,则第二端33为转轴本体3的上端。其中,第一端32可以与电子设备的第一主体1连接,第二端33可以与电子设备的第二主体2连接,从而第一主体1、转轴本体3以及第二主体2可以形成一个整体,并且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以通过转轴本体翻折。转轴本体3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包覆有前述的包覆件4,带有这样的技术效果:转轴本体3的侧面上被包覆件4包覆的部分具有连续的外观表面,从而可以有效阻止灰尘等杂质进入转轴结构内部,进而使具有该转轴结构的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较佳。从上文的描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转轴结构的防尘性能,如图2所示,前述转轴本体3的整个侧面上可以均包覆上前述的包覆件4,当转轴本体3安装于电子设备后,转轴本体3整体被包覆件4隐藏,即从电子设备外部观察不可见,带有这样的效果:转轴结构整体从外形上看更加简洁,防尘、防水性能较高。具体在实施时,为了不影响转轴本体的功能,使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以通过转轴本体翻折,前述的包覆件4可以为弹性包覆件,即当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通过转轴本体3翻折时,转轴本体3的结构形态会发生变化,相应的,包覆件4也需要发生形变,比如受拉伸长或受压缩短。如图4所示,包覆件4包括形变区域40,形变区域40配置为在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两者相对翻折时发生弹性形变的区域,包覆件4于形变区域40设有凹槽41,带有这样的技术效果:当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两者相对翻折时,包覆件4随着一起翻折,包覆件4在弯曲受压缩时形变区域40内的材料向凹槽41内偏移,从而使得包覆件4在翻转的过程中不易出现折痕和折皱,转轴结构的外观表面从外形上看会更加流畅,并且形变区域40上所受到的应力也较小,包覆件4的使用寿命较长。具体在实施时,如图1至图3所示,前述的凹槽41可以基于包覆件4的表面沿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转轴本体3的旋转中心线31方向同向,带有这样的效果:当包覆件4受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外力发生弯曲时,包覆件4受到的拉伸力或者压缩力均与第一方向垂直,从而使得当包覆件4受压时,形变区域40内的材料更容易向凹槽41内偏移,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形变区域40上的应力集中,进一步提高了包覆件4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凹槽41可以为沿旋转中心线31方向在包覆件4的表面上开设的贯通的槽。然而,在一个替代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凹槽41也可以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子槽组成,该多个子槽整体从外形上看呈一条直线,并沿旋转中心线31的方向延伸,带有这样的效果:可以保证包覆件4既具有较好的韧性,也具有较好的强度。从上文的描述,如图4所示,前述的形变区域40可以包括第一子区域401、第二子区域402和第三子区域403。第一子区域401、第二子区域402和第三子区域403均为沿转轴本体3的旋转中心线31方向延伸的区域,并且第一子区域401、第二子区域402和第三子区域403均从包覆件4的第一侧边延伸至第二侧边,该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对。第二子区域402位于第一子区域401和第三子区域403之间。第二子区域402为位于形变区域40中间部位的区域。第二子区域402包括第三端(图中未标示)以及与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图中未标示),此处的“相对”是指第三端与第四端两者的方向相反,比如当第三端为第二子区域的左端,则第四端为第二子区域的右端;反之亦然,当第三端为第二子区域的右端,则第四端为第二子区域的左端。其中,第三端和前述的第一端32为同一侧端,第四端和前述的第二端33为同一侧端。比如,当第一端32为转轴本体3的左端,则第三端也为包覆件4的左端;反之亦然,当第一端32为转轴本体3的右端,则第三端也为包覆件4的右端。同样的道理,当第二端33为包覆件4的左端,则第四端也为包覆件4的左端;反之亦然,当第二端33为转轴本体3的右端,则第四端也为包覆件4的右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区域置401于第二子区域402的第三端侧,第三子区域403置于第二子区域402的第四端侧。包覆件4至少于第二子区域402上设有凹槽41,带有这样的效果:包覆件4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子区域402位于形变区域40的中间部位,导致包覆件4于第二子区域402的弹性形变量最大,通过在该弹性形变量最大的区域设置凹槽41,可以将包覆件4在翻转过程中出现的折痕和折皱现象降至最低,从而使转轴结构的外观更具美观。从上文的描述,如图5所示,前述的包覆件4于第二子区域402上设置的凹槽41的数量多于或等于包覆件4于第一子区域401上设置的凹槽41的数量。并且,包覆件4于第二子区域402上设置的凹槽41的数量多于或等于包覆件4于第三子区域403上设置的凹槽41的数量。带有这样的效果:由于包覆件4在翻转的过程中,包覆件4于第二子区域402的弹性形变量最大,通过在第二子区域402设置较多的凹槽41,可以缓解包覆件4在翻转过程中出现的折痕和折皱现象;同时,由于包覆件4于第一子区域401和第三子区域403设置的凹槽41的数量相对较少,从而保证了包覆件4整体的强度不至于过小。从上文的描述,如图6所示,前述的包覆件4于第一子区域401、第二子区域402和第三子区域403上开设的凹槽41的数量可以均为多个,该多个凹槽41依次间隔设置。包覆件4于第二子区域402上相邻两个凹槽41之间的间隙L2小于包覆件4于第一子区域401上相邻两个凹槽41之间的间隙L1,并且,包覆件4于第二子区域402上相邻两个凹槽41之间的间隙L2小于包覆件4于第三子区域403上相邻两个凹槽41之间的间隙L3。换句话说:包覆件4于第二子区域402上设置的凹槽41较为密集,包覆件4于第一子区域401和第三子区域403上设置的凹槽41较为稀疏,带有这样的效果:由于包覆件4在翻转的过程中,包覆件4于第二子区域402的弹性形变量最大,通过在第二子区域402设置较为密集的凹槽41,可以有效缓解包覆件4在翻转过程中出现的折痕和折皱现象;同时,由于包覆件4于第一子区域401和第三子区域403设置的凹槽41较为稀疏,从而保证了包覆件4整体的强度不至于过小。具体在实施时,如图7所示,前述的凹槽41可以包括第一凹槽411和第二凹槽412。包覆件4于形变区域40包括第一表面404以及第二表面405,第一表面404与第二表面405相对设置,比如,当第一表面404为包覆件4于形变区域40的上表面时,则第二表面405为包覆件4于形变区域40的下表面;反之亦然,当第一表面404为包覆件4于形变区域40的下表面时,则第二表面405为包覆件4于形变区域40的上表面。第一表面404设有第一凹槽411,第二表面405设有第二凹槽412。第一凹槽411与第二凹槽412交错设置,带有这样的效果:包覆件4的强度较好,不易断裂。其中,如图7所示,第一凹槽411和第二凹槽412可以为相同的凹槽41,比如尺寸和形状均相同;第一凹槽411和第二凹槽412也可以为不同的凹槽41,比如尺寸和/或形状不同。在一个替代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凹槽411和第二凹槽412也可以相对设置,第一表面404上的第一凹槽411与第二表面405上的第二凹槽412一一对应。具体在实施时,如图9所示,前述的包覆件4包括由第一材料制成的第一层5和由第二材料制成的第二层6。第一材料的韧性大于第二材料的韧性;第一材料的强度小于第二材料的强度,带有这样的效果:由于包覆件4由具有较好韧性的第一材料和具有较好强度的第二材料组成,使得包覆件4既具有较好的韧性,又具有较好的强度,包覆件4不易磨损,使用寿命较长。从上文的描述,前述的第一材料可以为硅胶或橡胶等。硅胶(Silicagel;Silica)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一般来说,硅胶按其性质及组分可分为有机硅胶和无机硅胶两大类。按其组成形状分为挤出硅胶和模压硅胶。无机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通常是用硅酸钠和硫酸反应,并经老化、酸泡等一系列后处理过程而制得。硅胶属非晶态物质,其化学分子式为mSiO2.nH2O。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各种型号的硅胶因其制造方法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微孔结构。硅胶的化学组份和物理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许多其它同类材料难以取代的特点: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有机硅胶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习惯上也常把那些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物。橡胶(Rubber)是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橡胶是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橡胶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其中,硅胶和橡胶都具有较好的韧性,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其中选取使用。前述的第二材料可以为铜或铝等。其中,铜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密度为8.92克/立方厘米。铜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铝(Aluminium)的英文名出自明矾(alum),即硫酸复盐KAl(SO4)2·12H2O。铝是银白色轻金属。有延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的重量轻和耐腐蚀,是其性能的两大突出特点。铝的密度很小,仅为2.7g/cm,虽然它比较软,但可制成各种铝合金,如硬铝、超硬铝、防锈铝、铸铝等。铝有较好的延展性(它的延展性仅次于金和银),在100℃~150℃时可制成薄于0.01mm的铝箔。铝的表面因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不易受到腐蚀。铝粉具有银白色光泽(一般金属在粉末状时的颜色多为黑色),常用来做涂料,俗称银粉、银漆,以保护铁制品不被腐蚀,而且美观。其中,铜、铝等金属都具有较好的强度,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其中选取使用。从上文的描述,前述的第一层5与第二层6可以压合在一起,或者通过胶水粘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稳定的包覆件4结构。进一步的,前述的包覆件4可以包括两个具有第一材料的第一层5,前述的第二层6位于两个第一层5之间,带有这样的效果:包覆件4整体的强度和韧性都较佳。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前述的凹槽41内填充有填充件7。包覆件4是由第三材料制成,填充件7是由第四材料制成。第四材料的韧性大于第三材料的韧性。具体在实施时,包覆件4在弯曲受压缩时形变区域40内的材料会挤压填充件7,由于填充件7的韧性要大于包覆件4的韧性,使得填充件7具有更大的压缩空间,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包覆件4在翻转的过程中出现的折痕和折皱现象;同时,由于包覆件4上的凹槽41被填充件7所填充,使得包覆件4的外表面不再具有孔洞等,从而使得包覆件4在外观上更加美观,用户的使用体验也较佳。从上文的描述,如图10所示,前述凹槽41的开口的边沿所形成的面可以为平面,填充件7的外表面与该平面重合。换句话说:填充件7可以刚好填充凹槽41所形成的空间,带有这样的效果:包覆件4从外形上看更加美观。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以及转轴结构。转轴结构包括转轴本体3和包覆件4,转轴本体3包括第一端32以及与第一端32相对的第二端33;转轴本体3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包覆有包覆件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转轴结构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所描述的转轴结构,具体的实现和工作原理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在实施时,如图11所示,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一端32连接,第二主体2与所述第二端33连接,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通过转轴结构翻折。从上文的描述,如图11所示,前述的第一主体1可以设有第一限位槽11,第二主体2可以设有第二限位槽21。包覆件4的一端插入第一限位槽11内,且能够沿第一限位槽11滑动。包覆件4的另一端插入第二限位槽21内,且能够沿第二限位槽21滑动。其中,包覆件4的两端均为自由端,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21均可以对包覆件4的自由度进行约束,以使包覆件4的两端能够沿设定的轨迹滑动。当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在翻转的过程中,包覆件4的两端可以分别沿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21滑动,从而当包覆件4在弯曲受压缩时形变区域40的材料可以向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21内发生偏移,进一步地减小了包覆件4在翻转的过程中出现折痕和折皱现象的几率。从上文的描述,如图11所示,前述的转轴本体3的侧面可以设有凸起8,包覆件4的中间部位设有定位槽(图中未标示),凸起8插入定位槽内且与定位槽的槽壁过渡配合。带有这样的效果:转轴本体3和包覆件4两者可以通过设置的凸起8和定位槽卡接固定,从而能够使转轴本体3和包覆件4两者保持相对固定,包覆件4不会发生晃动。当需要将包覆件4取下时,需要对包覆件4施加一个较大的力,以克服凸起8与定位槽之间的摩擦阻力。然而,在一个替换的实施例中,定位槽和凸起8的位置可以交换,换句话说,包覆件4可以设置凸起8,转轴本体3于相应的位置可以设有与凸起8相互配合的定位槽,这样也可以达到转轴本体3与包覆件4两者保持相对固定的技术效果。具体在实施时,前述的凹槽41的截面可以呈方形(如图12所示)、半圆形、U形或其它形状等,凹槽41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设置,在此不再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转轴本体3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实现。转轴本体3可以包括转轴(图中未标示)和轴座(图中未标示),第一主体1上设有转轴,第二主体2上设有轴座,轴座上设有与转轴相匹配的轴孔,当第一主体1上的转轴装配于第二主体2上的轴座时,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两者可以通过该转轴相互转动。然而,在一个替代的实施中,上述转轴和轴座的位置可以调换。在该替代的实施中,第一主体1上可以设置轴座,第二主体2上于相对应的位置可以设置与轴座相配合的转轴,这样也可以达到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两者转动连接的技术效果。然而,在另一个替代的实施中,转轴本体3也可以是一个柔性连接件,柔性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主体1连接,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主体2连接,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以通过该柔性连接件转动连接。其中,该柔性连接件可以为弹性塑胶件、铝件、铜件或具有弹性性质的化合物等,具体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设置。具体在实施时,前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笔记本电脑或翻盖手机等。比如,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时,第一主体1可以为笔记本电脑的显示部分,第二主体2为笔记本电脑的主机部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笔记本电脑或翻盖手机等仅为示例,并不用于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限制,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也都适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