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机械传输链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2008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设计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机械传输链轮。

技术背景

矿山机械是直接用于矿物开采和富选等作业的机械,其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输送装置,其中既包括链轮,链轮是以带嵌齿式扣链齿的轮子,用以与节链环或缆索上节距准确的块体相啮合以传递运动的机械零件。由于矿山机械一般都用于荒郊野外,维修更换零件不易,一旦链轮轮齿因磨损产生故障时,无法及时更换,而且拆卸下整个链轮进行更换也费时费力。

现有技术中(CN 104495238 A)公开了一种可以进行轮齿与轮体进行更换的链轮,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轮齿在复杂环境下进行传输和工作,轮齿不但要收到径向的作用力,受到阻碍物时,还会受到侧向作用力,如何保证轮齿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不会受到这两个力而导致轮齿脱落或断裂是值得研究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山机械传输链轮,通过在轮齿上设置卡扣部位与轮体进行卡接并设置轮盖进行压紧,是得轮齿不会与轮体脱落,并且易于安装更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山机械传输链轮,包括轮体和轮齿,所述轮齿与轮体分离,所述轮齿镶嵌在轮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轮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每一个凹槽内设置一个可以分离的轮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轮体每一个凹槽的轴心线穿过轮体的圆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内沉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轮齿的形状与凹槽相匹配,轮齿前端小于后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轮齿与凹槽接触面上设置有凸起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凸起部的大小与凹槽内沉孔相匹配,且轮齿的凸起部插入沉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链轮上还包括轮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轮盖与轮体同圆心,轮盖的边缘覆盖住每一个轮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轮盖的直径不大于轮体的直径,轮盖与轮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有益效果于:

与传统的轮齿相比,本发明的轮齿与轮体是可分离的,在实用过程中,即使其中一个或多个轮齿损耗,也不需要进行对链轮的整体进行更换,只需要更换损坏的轮齿即可;

本发明中为保证轮齿在受力工作过程中不会与轮体脱落,通过在轮齿上设置凸起部和在轮体上设置沉孔,是得两者卡和在一起,增加了轮齿受力的作用面积,也保证了轮齿与轮体之间的稳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的保证轮齿与轮体之间的固定,通过设置轮盖,通过紧固轮盖与轮体是得轮盖紧紧的压在轮齿上,是得轮齿与轮体的连接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轮体,2是轮盖,3是轮齿,4是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链轮主要包括两部分,轮体和轮齿,轮体与轮齿两者是相互对立分开的,在轮体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每一个凹槽的轴心线与轮体的直径重合,凹槽的设置为从圆周边缘向着圆心方向从小变大;同样的效果每一个轮齿的结构与凹槽的解决相匹配,每一个轮齿设置在一个凹槽内,是得轮齿与轮体形成一个完整的链轮。

为了保证每一个轮齿在于轮体镶嵌完成后不会出现掉落现象,在每一个凹槽内设置一个沉孔,而相应的在轮齿与凹槽的接触面上设置一个凸起部,凸起部的位置与大小均与沉孔的大小位置相匹配;是得凸起部能插入到沉孔内。这样设置不但可以是得轮齿与凹槽的连接更加紧固,并且增加轮齿的受力面积,是得跟多的受力可以通过凸起部传递到轮体上。

考虑到齿轮在受力过程中,轮齿不但要受到径向的作用力,当出现阻碍物时,也会受到部分的侧向力,在上述的设置就会出现轮齿脱落轮体的现象,为了避免该现象的出现,在轮体上设置一个轮盖,轮盖与轮体为同心圆,且轮盖的直径不大于轮体的直径,轮体与轮盖之间通过螺栓紧固,使得轮盖的边缘能够覆盖所用的轮齿,将轮齿牢牢的紧固在轮盖与轮体之间。

本发明中所用的轮齿等距均匀设置在轮体的圆周上,轮体与轮齿接触的边缘需要倒圆角,减小轮体与轮齿之间的刚性接触,减小刚性压力;为了进一步达到效果,可以在轮齿与轮体接触面之间设置橡胶垫层,增加轮体与轮齿之间的弹性缓冲力,增加轮齿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