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透气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390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驱动装置、透气构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驱动装置、透气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一种使安装于车辆的轮毂电机的内压维持固定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其具备以下的结构。即,该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具备:电机部,其旋转驱动电机侧旋转构件;减速部,其使电机侧旋转构件的旋转减速并传递给车轮侧旋转构件;外壳,其保持电机部以及减速部;轮毂,其被固定连接在车轮侧旋转构件;第二外壳,其与外壳连通;和内压调整手段,其在朝向第二外壳的径向的壁面调整外壳的内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472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具备减速部的轮毂电机等驱动装置中,油被封存于收容减速部的壳体的内部。因此,在驱动装置的工作过程中,存在如下隐患:随着由减速部的工作等而引起的发热,收容减速部的壳体的内侧的压力上升,从壳体的内侧向外侧漏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从壳体的内侧向外侧漏油的驱动装置、透气构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基于该目的,本发明是一种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具备:电机(100);减速部(200),其通过存于该减速部(200)中的油顺畅地工作,使所述电机(100)的转速减速;壳体(400),其收容所述减速部(200);和透气体(510),其被安装在所述壳体(400)并形成有多个孔(511),该多个孔(511)捕集从该壳体(400)的内侧趋向该壳体(400)的外侧的油,并且允许气体在该内侧与该外侧之间流通。

此处,所述透气体(510)只要是多个孔(511)三维连续的多孔体即可。

另外,所述透气体(510)只要使所捕集的油通过自重,经由多个孔(511)连通的连通孔排出到所述壳体(400)的内侧即可。

另外,所述透气体(510)只要在至少所述外侧的部位实施了防油处理即可。

从其它视角来理解,本发明是一种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具备:驱动机构(200),其通过存于该驱动机构(200)中的油顺畅地工作,并且通过工作而发热;壳体(400),其收容所述驱动机构(200);和透气体(510),其被安装在所述壳体(400)并形成有多个孔(511),该多个孔(511)捕集从该壳体(400)的内侧趋向该壳体(400)的外侧的油,并且允许气体在该内侧与该外侧之间流通。

另外,从其它视角来理解,本发明是一种透气构件(500),其特征在于,具备:透气体(510),其形成有多个孔(511),该多个孔(511)捕集从收容驱动机构(200)的壳体(400)的内侧趋向该壳体(400)的外侧的油,并且允许气体在该内侧与该外侧之间流通,该驱动机构(200)通过存于该驱动机构(200)中的油顺畅地工作并且通过工作而发热;和安装部(520),其将所述透气体(510)安装于所述壳体(400)。

此处,所述透气体(510)只要是多个孔(511)三维连续的多孔体即可。

另外,所述透气体(510)只要使所捕集的油通过自重,经由多个孔(511)连通的连通孔排出到所述壳体(400)的内侧即可。

另外,所述透气体(510)只要在至少所述外侧的部位实施了防油处理即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从壳体的内侧向外侧漏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轮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的(a)是减速部的局部放大图。图2的(b)是图2的(a)的iib-iib部的剖面图。

图3是从轴心方向观察润滑装置的图。

图4是透气构件的剖面图。

图5是图4中的v部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透气构件的安装位置的其它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轮驱动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图。

车轮驱动装置1是例如适用于电动汽车且每个车轮都具有电动电机的、采用了通常所说的轮毂电机方式的装置。

车轮驱动装置1具备:轮胎2;轮辋3,装配了轮胎2;和轮毂电机驱动装置10(以下,有时简称为“驱动装置10”。),配置在轮辋3的内周侧。

〈驱动装置10的结构〉

以下,对驱动装置10进行详述。

驱动装置10具备:电机部100,产生驱动力;减速部200,使电机部100的旋转减速并输出;和传递部300,将来自减速部200的输出传递给轮辋3。另外,驱动装置10具有:壳体400,收容电机部100和减速部200;和透气构件500,调整壳体400的内侧的压力。

《壳体400的结构》

壳体400具有:电机部侧壳体410,配置在电机部100侧;减速部侧壳体420,配置在减速部200侧;和中间壳体430,配置在电机部侧壳体410与减速部侧壳体420之间。另外,壳体400具有可旋转地支承减速部200的后述外侧销234的外侧销支承部440。

〔电机部侧壳体410的结构〕

电机部侧壳体410是有底圆筒状的构件,其具有:大致圆盘状的圆盘状部411;和大致圆筒状的圆筒状部412,从圆盘状部411的外径侧的端部沿轴心cl方向突出。

在圆盘状部411的中央部嵌入有轴承413。

在圆筒状部412的内周面安装有后述的定子120。作为在圆筒状部412安装定子120的方法,能例示出过盈配合嵌入法、粘合剂接合法、通过螺栓等紧固件来紧固的方法等。

〔减速部侧壳体420的结构〕

减速部侧壳体420具有:大致圆盘状的圆盘状部421,在轴心cl的周围即中央部具有开口;大致筒状的圆筒状部422;连接部423,连接圆盘状部421的外径侧的端部与圆筒状部422的轴心cl方向的端部;和储油室424,设置在圆筒状部422以及连接部423的下方。

在圆盘状部421的中央部的开口,嵌入有传递部300。

连接部423是以如下方式形成的部位:从圆盘状部421到圆筒状部422,内径以及外径逐渐增大。而且,在从图1所示的剖面图观察的情况下,连接部423相对于轴心cl倾斜大致45度。在连接部423形成有连通减速部侧壳体420的内侧与外侧的贯穿孔425,而且在贯穿孔425的内周面形成有紧固透气构件500的内螺纹426。

储油室424在从图1所示的剖面图观察的情况下,是与圆筒状部422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一起以形成大致凹字状一样的在圆盘状部421侧开口的部位。储油室424由盖427封闭。

在圆筒状部422的下端部形成有连通圆筒状部422的内侧与位于圆筒状部422的外侧的储油室424的排油孔428。

在圆筒状部422的内侧固定有外侧销支承部440。外侧销支承部440在以轴心cl为中心的圆周上等间距地具有多个保持后述的外侧销234的保持部。各个保持部经由后述的轴承234a保持外侧销234,外侧销234以相对于减速部侧壳体420可旋转地被支承。

〔中间壳体430的结构〕

中间壳体430是在轴心cl的周围即中央部具有开口的大致圆盘状的构件,在中央部的开口嵌入有轴承431。另外,中间壳体430在轴心cl的周围具有从减速部侧壳体420侧的端面开始凹陷的凹部432,在凹部432配置有后述的泵260。在中间壳体430的内部形成有吸油路433,该吸油路433连通储油室424与凹部432,将储存在储油室424的油导向凹部432。另外,在中间壳体430的内部形成有排油路434,该排油路434连通凹部432与减速部侧壳体420的圆筒状部422的内侧的上部,将从泵260排出的油向圆筒状部422的内侧的上部排出。

在如上构成的壳体400中,减速部侧壳体420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紧固,从而被固定于中间壳体430。另外,中间壳体430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紧固,从而被固定于电机部侧壳体410。

而且,驱动装置10通过使电机部侧壳体410安装于车辆主体,从而被安装在车辆主体。

《电机部100的结构》

电机部100具有:旋转的转子(rotor)110;定子(stator)120,与转子110相互作用而产生旋转力矩;和电机部旋转轴130,保持转子110而且与转子110一起绕轴心cl旋转。

〔转子110的结构〕

转子110具有:层叠的多块电磁钢板111,固定于电机部旋转轴130;和多个永磁铁112,固定于电磁钢板111的外周。多块电磁钢板111以及多个永磁铁112被构成为圆筒状。

转子110被固定于电机部旋转轴130。

〔定子120的结构〕

定子120具有:铁芯121,由层叠的电磁钢板形成;和线圈122,卷入于形成于铁芯121的各个齿部。铁芯121被构成为圆筒状。

定子120连接有用于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的配线(未图示)。

定子120被固定于电机部侧壳体410。

〔电机部旋转轴130的结构〕

电机部旋转轴130经由安装于电机部侧壳体410的轴承413以及安装于中间壳体430的轴承431,以相对于壳体400可绕轴心cl旋转的方式被支承。轴承413、轴承431能够例示出滚珠轴承或滚柱轴承。

电机部旋转轴130形成为中空,并在轴心cl方向的减速部200侧的端部的内周面形成有用于连接后述的减速部旋转轴210的花键。

《减速部200的结构》

图2的(a)是减速部200的局部放大图。图2的(b)是图2的(a)的iib-iib部的剖面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速部200是众所周知的摆线减速机构。

减速部200具有:减速部旋转轴210,与电机部旋转轴130(参照图1)连接并与电机部旋转轴130一起绕轴心cl旋转;和传递部侧旋转轴220,通过绕轴心cl旋转从而将减速部200的输出传递给传递部300。另外,减速部200具有:运动变换机构部230,使减速部旋转轴210的旋转运动减速并传递给传递部侧旋转轴220;稳定器240,使传递部侧旋转轴220的旋转稳定;和润滑装置250,向减速部200提供作为润滑油的一例的油(参照图1)。

〔减速部旋转轴210的结构〕

减速部旋转轴210经由形成于轴心cl方向上的电机部100侧的端部的外周面的稳定器,与电机部旋转轴130连接。另外,减速部旋转轴210通过:配置在该减速部旋转轴210的轴心cl方向的传递部300侧的端部与传递部侧旋转轴220之间的轴承215;与配置在该减速部旋转轴210的轴心cl方向的中央部与后述稳定器240之间的轴承216,从而绕轴心cl可旋转地被支承。轴承215、216能够例示出滚珠轴承或滚柱轴承。

另外,减速部旋转轴210具有偏心部211、212,设置在以偏离轴心cl的位置为中心的圆板状的部位且设置为相互错位180度相位。

〔传递部侧旋转轴220的结构〕

传递部侧旋转轴220具有:圆柱状的轴部221(参照图1);和圆板状的凸缘部222,设置在轴部221的轴心cl方向的减速部旋转轴210侧的端部(参照图1)。

传递部侧旋转轴220经由配置在其与外侧销支承部440之间的轴承225(参照图1),相对于壳体400可旋转地被支承。

在轴部221的轴心cl方向的传递部300侧的外周面形成有花键以及外螺纹。

在凸缘部222的以轴心cl为中心的圆周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用于固定后述的内侧销233的孔。

〔运动变换机构部230的结构〕

运动变换机构部230具有:板状的曲线板231,旋转自如地保持于减速部旋转轴210的偏心部211;和板状的曲线板232,旋转自如地保持于减速部旋转轴210的偏心部212。另外,运动变换机构部230具有:圆柱状的内侧销233,由形成于传递部侧旋转轴220的凸缘部222的多个孔支承。另外,运动变换机构部230具有:圆柱状的外侧销234,经由轴承234a被保持在固定于壳体400的内侧的指定位置的外侧销支承部440。另外,运动变换机构部230具有:曲线板231;和配重235,用于消除由曲线板232的旋转而产生的不平衡惯性力偶。

曲线板231在外周部形成有由圆外次摆线等次摆线类曲线构成的多个的波状纹。另外,曲线板231在中央部形成有作为轴心cl方向的贯穿孔的中央贯穿孔231a,并在中央部与外周部之间形成有作为轴心cl方向的贯穿孔的中间贯穿孔231b。中间贯穿孔231b在以减速部旋转轴210的偏心部211的中心为中心的圆周上等间距地形成有多个。

在中央部贯穿孔231a,经由轴承231c嵌入有减速部旋转轴210的偏心部211。在中间贯穿孔231b,经由轴承233a插入有内侧销233。中间贯穿孔231b的内径设置为比轴承233a的外径大规定量。

在曲线板232,与曲线板231同样,在外周部形成有由圆外次摆线等次摆线类曲线构成的多个波状纹,并在中央部形成有作为轴心cl方向的贯穿孔的中央贯穿孔232a,在中央部与外周部之间形成有作为轴心cl方向的贯穿孔的中间贯穿孔232b。中间贯穿孔232b在以减速部旋转轴210的偏心部212的中心为中心的圆周上等间距地形成有多个。在中央部贯穿孔232a,经由轴承232c嵌入有减速部旋转轴210的偏心部212。在中间贯穿孔232b,经由轴承233a插入有内侧销233。

内侧销233被固定于传递部侧旋转轴220的凸缘部222。内侧销233在以轴心cl为中心的圆周上等间距地配置有多个。在内侧销233的与轴心cl方向的曲线板231、曲线板232的中间贯穿孔231b、232b接触的位置,嵌入有轴承233a。轴承233a能够例示出滚针轴承。

外侧销234经由轴承234a可旋转地被支承在固定于减速部侧壳体420的外侧销支承部440。轴承234a能够例示出滚针轴承。外侧销234在以轴心cl为中心的圆周上等间距地配置有多个。外侧销234通过与曲线板231、曲线板232在公转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与形成于外周部的由次摆线类曲线构成的多个波状纹卡合,从而使曲线板231、曲线板232发生自转运动。

配重235在与减速部旋转轴210的偏心部211、212分别相邻的位置,与偏心部211、212错开180度相位进行配置。配重235为圆板状,并在偏离轴心cl的位置形成有与减速部旋转轴210嵌合的贯穿孔,配重235经由该贯穿孔被固定在减速部旋转轴210。

〔稳定器240的结构〕

稳定器240具有:中央部开口的圆环状的圆环部241;和圆筒部242,从圆环部241的内径侧的端部开始沿轴心cl方向突出成圆筒状。

稳定器240经由配置在其与外侧销支承部440之间的轴承245,相对于壳体400可旋转地被支承。

在圆环部241,在以轴心cl为中心的圆周上等间距地形成有多个贯穿轴心cl方向的贯穿孔。在这些贯穿孔中插入有内侧销233的轴心cl方向的端部。在曲线板231、曲线板232做公转运动的情况下,由曲线板231、曲线板232施加给一部分内侧销233的载荷经由稳定器240由所有的内侧销233来支承。由此,减少了作用于内侧销233的应力,内侧销233的耐用性提高。

〔润滑装置250的结构〕

图3是从轴心cl方向观察泵260的图。

润滑装置250具有:泵260,抽出并输送储存在储油室424(参照图1)的油。

泵260具备:内转子261,利用传递部旋转轴220的旋转而旋转;外转子262,随着内转子261的旋转而旋转;泵室263;吸入口264,连通储油室424;和排出口265,排出油。

内转子261在外周面具有:齿状纹,由凸部261a的形状为外摆线、凹部261b的形状为内摆线的摆线构成。内转子261嵌入于稳定器240的圆环部241(参照图2)的外周面,与稳定器240一起旋转。

外转子262在内周面具有:齿状纹,由凸部262a的形状为内摆线、凹部262b的形状为外摆线的摆线构成。外转子262由中间壳体430可旋转地支承。外转子262绕与内转子261的旋转中心相异的旋转中心而旋转。另外,外转子262的齿数在将内转子261的齿数设为n的情况下,设置为n+1。图3所示的例子中n=5。

泵室263是内转子261与外转子262之间的空间,形成有多个泵室263。在内转子261利用传递部侧旋转轴220的旋转而旋转的情况下,外转子262则从动旋转。此时,由于内转子261以及外转子262分别绕不同的旋转中心而旋转,因此泵室263的容积连续地发生变化。

吸入口264经由形成在减速部侧壳体420以及中间壳体430的吸油路433,与储油室424连通。

排出口265经由形成在中间壳体430的排油路434,与壳体400的内侧的收容有运动变换机构部230的空间相连通。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润滑装置250中,储油室424的油从吸入口264流入容积因内转子261以及外转子262的旋转连续变化的泵室263,并从排出口265排出。如此,油被提供到收容在壳体400的内侧的运动变换机构部230,并在壳体400的内侧循环。

《传递部300的结构》

传递部300具备:轮毂310,固定连接于传递部侧旋转轴220;轮毂轴承320,相对于壳体400可旋转地支承轮毂310;和轴承保持部330,保持轮毂轴承320。

轮毂310具有:中央部开口的圆环状的圆环部311;和圆筒部312,从圆环部311的内径侧的端部沿轴心cl方向突出成圆筒状。

在圆环部311,在以轴心cl为中心的圆周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贯穿轴心cl方向的贯穿孔。在这些贯穿孔固定有螺栓313。经由螺栓313,轮辋3被固定连接于轮毂310。

在圆筒部312的内周面形成有花键。轮毂310与传递部侧旋转轴220通过如下方式连接:使形成在圆筒部312的花键与形成在传递部侧旋转轴220的轴部221的花键相咬合,而且使传递部侧旋转轴220的顶端部通过螺母314来紧固。由此,传递部侧旋转轴220的旋转被传递到轮毂310。

轮毂轴承320具备:内圈321,嵌入轮毂310的外周面;外圈322,嵌入轴承保持部330的内周面;多个滚珠323,配置在内圈321与外圈322之间;和保护罩324,配置在轴心cl方向的两端部。

轴承保持部330具有:中央部开口的圆环状的圆环部331;和圆筒部332,从圆环部331的内径侧的端部沿轴心cl方向突出成圆筒状。

在圆环部331,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贯穿轴心cl方向的贯穿孔。轴承保持部330经由穿过这些贯穿孔的螺栓333,被紧固在减速部侧壳体420。

在圆筒部332的内周面嵌入有轮毂轴承320的外圈322。

另外,在圆筒部332的内周面与传递部侧旋转轴220的外周面之间安装有密封壳体400的内侧的油封334。

具有上述结构的驱动装置10的壳体400的内部空间s由油封334密封。由此,阻止了水之类的液体、粉尘之类的固体从壳体400的外侧进入壳体400的内侧(内部空间s)。另外,阻止油经由减速部200与传递部300之间的间隙,从壳体400的内侧(内部空间s)向壳体400的外侧泄漏。

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装置10经由透气构件500来调整壳体400的内侧(内部空间s)的压力。以下,对透气构件500进行详述。

《透气构件500的结构》

图4是透气构件500的剖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图4表示将图1所示的透气构件500绕顺时针方向旋转45度后的状态下的透气构件500。

透气构件500具有作为形成有多个孔的透气体的一例的透气膜510,该多个孔捕集从壳体400的内侧趋向壳体400的外侧的油,而且允许气体在壳体400的内侧与壳体400的外侧之间流通。

另外,透气构件500具有:支承构件520,作为支承透气膜510的安装部的一例;和罩体构件530,以在其与透气膜510之间形成气体流通的透气路r的方式覆盖透气膜510周围。

另外,透气构件500具有:保护构件540,比透气膜510配置在更外侧,阻止从壳体400的外侧趋向壳体400的内侧的固体到达透气膜510;和o型圈550,密封支承构件520与壳体400之间。

〔透气膜510〕

透气膜510形成为圆盘状。而且,透气膜510在透气构件500被安装在壳体400的状态下,一方的平面与壳体400的内侧(内部空间s)对置,另一方的平面与壳体400的外侧对置。

图5是图4的v部的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气膜510是多个孔511三维连续的多孔体。更具体地说,透气膜510是多个孔511相互连通的具有连续泡孔结构的多孔体。多个孔511相互连通的状态是指气体能够在相邻的孔511之间流通的状态。换而言之,是指相邻的孔511彼此形成连续空间的状态。图5示出多个孔511二维连续的状态,在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上也如图5所示,多个孔511连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透气膜510只要多个孔511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连通即可。换而言之,可以不是所有的孔511都连通。另外,也可以是多个孔511与一个孔511连通。

孔511的形状只要为球形、椭圆体、纺锤体、多角形体之类的能大致视为颗粒状的形状即可,不特别限定形状。

透气膜510的材质能够例示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树脂(a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树脂(abs树脂)、聚丙烯、聚碳酸酯、聚甲醛之类的热塑性树脂。

在这些材料中,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气膜510考虑到强度、耐热性等,采用了pbt。

另外,透气膜510的厚度t(参照图5)能够例示出1mm以上。通过使透气膜510的厚度t为1mm以上,可以足够长久地确保多个孔511是三维连通的连续泡孔结构。

另外,透气膜510的厚度能够例示出10mm以下。在透气膜510的厚度t厚于10mm的情况下,由于从壳体400的内侧到壳体400的外侧的距离变长,因此排出气体所需的时间变长。

另外,形成于透气膜510的孔511的孔径d(参照图5)优选为0.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范围。在孔径d小于0.1μm的情况下,促进气体流通的效果可能不足,在孔径d为100μm以上的情况下,存在透气膜510的强度低下的隐患。一个孔511的孔径d既可以与其它孔511的孔径d相同,也可以不同。

优选对透气膜510的表面,至少对外侧部分实施防水处理、防油处理之类的防液处理。通过对透气膜510实施防液处理,抑制了污物等附着于透气膜510。其结果是,抑制了透气膜510的堵塞。

透气膜510的防液处理能够通过对其表面涂敷例如以下的防液剂来进行,该防液剂由支链含有氟饱和了的碳化氢(全氟烃基),主链为丙烯酸系、异丁烯系、硅酮系之类的化合物组成。对透气膜510的表面涂敷防液剂的方法不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凹版涂敷、喷雾涂层、吻涂、浸渍之类的方法。

如上构成的透气膜510捕集从壳体400的内侧趋向外侧的油,而且允许气体在壳体400的内侧与壳体400的外侧之间流通。油的捕集是指将油吸收到形成于透气膜510的多个孔511的内部,使之不透过透气膜510。

另外,透气膜510使捕集的油通过自重经由多个孔511连通的连通孔返回壳体400的内侧。例如,形成在透气膜510的孔511内的油相互碰撞或者相互融合,油通过自重向下方移动并穿过孔511,向透气膜510的外部排出。由此,一度吸收至透气膜510的内部的油再次返回到壳体400的内侧。

〔支承构件520〕

支承构件520如图4所示,呈内径相同但外径相异的两个圆筒状部沿圆筒的中心线方向排列的形状,并具有:作为外径大的圆筒状部的第一圆筒状部521;和作为外径小的圆筒状部的第二圆筒状部522。

支承构件520支承透气膜510的同时被安装在壳体400,而且其内部作为透气路r的一部分发挥功能。

透气膜510被支承在第一圆筒状部521的圆筒的中心线方向的一侧(没有配置第二圆筒状部522侧)的端面。透气膜510以密封支承构件520的开口部的方式被配置。作为将透气膜510支承于第一圆筒状部521的方法,能够例示出热焊、粘合剂粘合。

在第二圆筒状部522的圆筒的中心线方向的另一侧(没有配置第一圆筒状部521侧)的端面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槽522a。通过将形成于第二圆筒状部522的槽522a旋入形成于壳体400的减速部侧壳体420的内螺纹426,透气构件500被固定在壳体400。

另外,在第二圆筒状部522的圆筒的中心线方向的一侧(配置有第一圆筒状部521侧)的端面的外周面,安装有o型圈550。o型圈550通过由第一圆筒状521的圆筒的中心线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和壳体400的外侧的部位挤压,从而与第二圆筒状部522的外周面、第一圆筒状部521的圆筒的中心线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面以及壳体400的外侧的部位接触,密封支承构件520与壳体400之间的间隙。

支承构件520的材料能够例示出容易成型的热塑性树脂。例如,能够例示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苯硫醚(pps)、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聚乙烯(pe)、abs树脂、热塑性弹性体或这些材料的复合材等。另外,作为支承构件520的材料,出了上述的热塑性树脂之外,还可以使用在热塑性树脂中复合了玻璃纤维、碳纤维之类的强化材、金属等的提高了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刚性等的复合材料。

支承构件520的成型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例示出例如通过注塑成型、切削等来进行。

〔罩体构件530〕

罩体构件530具有:大致圆筒状的侧壁部531;大致圆盘状的顶部532,覆盖侧壁部531的一方的开口部;和突起533,从侧壁部531以及顶部532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成板状。

突起533具有:半径方向突起533a,从侧壁部531的内周面朝向圆筒的中心线(内)突出;和中心线方向突起533b,从顶部532的内周面朝向圆筒的中心线突出。突起533在圆周方向的多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处)按一定的角度间隔被配置。

罩体构件530的多个突起533的半径方向突起533a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端面通过与支承构件520的第二圆筒状部522的外周面接触而被保持在支承构件520。即,连结多个突起533的半径方向突起533a的半径方向内侧的端面的圆的直径成型为比支承构件520的第二圆筒状部522的外周面的直径小,多个突起533的半径方向突起533a夹住支承构件520的第二圆筒状部522的外周面。

罩体构件530通过从侧壁部531的开口部侧沿中心线方向被压入从而嵌入于支承构件52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罩体构件530容易地嵌入支承构件520,在半径方向突起533a的侧壁部531的开口部侧的端部且在半径方向内侧形成有锥部533c。

罩体构件530的多个突起533的中线线方向突起533b的中心线方向的端面沿中心线方向被压入,直到与保护构件540接触为止。保护构件540通过夹在罩体构件530与透气膜510之间从而被保持于罩体构件530的内侧。

而且,罩体构件530以被保持在支承构件520的状态,覆盖透气膜510以及保护构件540的周围,而且覆盖支承构件520的第一圆筒状部521的周围的一部分。

罩体构件530的材料能够例示出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bs之类的不具有橡胶弹性的硬质热塑性树脂。另外,罩体构件530的材料也可以是具有橡胶弹性的热塑性弹性体。

另外,罩体构件530能够例示出通过注塑成型来成型。

〔保护构件540〕

保护构件540如图4所示,层叠在透气膜510的外侧(与内部空间s相反侧)的面。保护构件540只要能阻止从壳体400的外侧趋向壳体400的内侧的固体到达透气膜510即可,不特别限制材料、结构、形状,但优选比透气膜510的孔径大而透气性好。而且,保护构件540能够例示出网状或纤维状的布、树脂或金属。例如,能够例示出纺布、无纺布、树脂网、纱、海绵、金属多孔体,金属网。在要求耐热性的情况下,保护构件540的材料优选布、聚酯、聚酰胺、芳纶树脂、聚酰亚胺、氟树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金属等。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护构件540层叠在透气膜510的单面,也可以层叠在透气膜510的双面。另外,保护构件540既可以与透气膜510接合,也可以不接合。在保护构件540与透气膜510不接合的情况下,保护构件540只要通过由罩体构件530和透气膜510或支承构件520夹住的方式保持于罩体构件530的内侧即可。

〔透气构件500的作用、效果〕

在如上构成的驱动装置10中,在由于减速部200的工作所致的摩擦、向定子120的线圈122的通电等而引起发热的情况下,壳体400的内侧(内部空间s)的空气膨胀。而且,在因膨胀的空气而使壳体400的内侧的压力相对于壳体400的外侧的压力上升的情况下,壳体400的内侧的空气经由透气构件500排向壳体400的外侧。由此,抑制了空气从油封334的唇部等排出。

另外,透气构件500的透气膜510在将壳体400的内侧的空气排向壳体400的外侧时,捕集从壳体400的内侧趋向壳体400的外侧的油。因此,透气构件500阻止了填充于壳体400的内侧的油向壳体400的外侧泄漏。另外,由透气膜510捕集的油通过自重而返回到壳体400的内侧,抑制了透气膜510被油堵塞。

另一方面,在减速部200的工作、向定子120的线圈122的通电停止,驱动装置10的工作停止的情况下,壳体400的内侧的空气收缩。而且,壳体400的内侧的压力相对于壳体400的外侧的压力成为负压,壳体400的外侧的空气经由透气构件500被吸入壳体400的内侧。

在将壳体400的外侧的空气导向壳体400的内侧时,透气构件500的透气膜510阻止了液体以及固体从壳体400的外侧进入壳体400的内侧。因此,透气构件500阻止了水、粉尘等进入壳体400的内侧。

而且,透气构件500通过使形成在支承透气膜510的支承构件520的第二圆筒状部522的槽522a紧固于形成在壳体400的减速部侧壳体420的内螺纹426而被固定于壳体400。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装置10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来实现减轻基于壳体400的内侧的温度变化的压力变化,防止液体以及固体进入壳体400的内侧而且防止壳体400的内侧的油泄漏到壳体400的外侧。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气构件500由于在透气膜510的外侧具有保护构件540,因此阻止了从壳体400的外侧趋向壳体400的内侧的固体到达透气膜510。因此,抑制了例如因生成自与轮毂310一起旋转的制动盘的制动器粉而导致透气膜510损坏。另外,透气构件500由于在透气膜510以及保护构件540的周围具有罩体构件530,因此液体以及固体难道到达透气膜510。其结果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气构件500能够长期发挥防止液体以及固体进入壳体400的内侧而且防止壳体400的内部的油向壳体400的外侧泄漏的作用。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气构件500安装在减速部侧壳体420的轴心cl的上方。即,与透气构件500安装在轴心cl的下方的情况相比远离路面。因此,即使路面上有泥水,泥水也难以到达透气构件500。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气构件500能够长期发挥防止液体以及固体进入壳体400的内侧而且防止壳体400的内部的油向壳体400的外侧泄漏的作用。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气构件500由于安装在相对于轴心cl倾斜45度的连接部423,因此透气膜510的面也相对于轴心cl倾斜45度而且与图1的纸面正交。因此,透气膜510能使捕集的油通过自重返回壳体400的内侧。另外,透气膜510的外侧的面即使沾上了泥水之类的液体、尘埃之类的固体,该液体或固体也能够通过自重落到下方。

〈透气构件500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将透气构件500安装于壳体400的方法,例示出了将透气构件500紧固在形成于壳体400的内螺纹426的方法,但是相关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通过将透气构件500的支承构件520压入连通壳体400的内侧(内部空间s)与壳体400的外侧的贯穿孔425从而将透气构件500安装于壳体400。

另外,也可以不通过支承构件520来支承透气膜510,而以堵塞形成在壳体400的贯穿孔425的方式将透气膜510通过粘结之类的方法而粘贴在壳体40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形成有多个捕集从壳体400的内侧趋向壳体400的外侧的油而且允许气体在壳体400的内侧与壳体400的外侧之间流通的孔的透气体的一例,例示出了透气膜510,但并不限于透气膜510。只要是多个孔511三维连续的多孔体,是通过多个孔511来捕集油而且使捕集到的油通过自重排出到壳体400的内部的成型体,透气体的形状就不局限于圆盘状,能够根据安装透气构件500的壳体400的形状而适宜地选择。例如,透气体的形状也可以是四角柱之类的多角柱形状、球形等。另外,支承透气体的支承构件520的形状也不限于上述的圆筒形状,能够根据透气构件500的形状、壳体400的形状而适宜地选择。进而,透气体也可以不经由支承构件520等而直接安装于壳体400的开口。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10具备一个透气构件500,但是并不限于一个,也可以具备多个透气构件500。通过具备多个透气构件500,驱动装置10在一个透气构件500损坏或堵塞了的情况下,其它的透气构件500发挥上述的作用,从而能够更长时间地防止液体以及固体进入壳体400的内侧而且防止壳体400的内侧的油向壳体400的外侧泄漏。

另外,透气膜510也可以是在厚度方向上双层结构的多孔体。例如,能够例示出壳体400的内侧的层是上述的透气膜510那样的多个孔三维连续的多孔体,壳体400的外侧的层是形成有多个阻止液体及固体透过而且允许气体透过的孔的多孔体。壳体400的外侧的层能够例示出聚四氟乙烯(ptfe)多孔膜。这些壳体400的内侧的层和壳体400的外侧的层既可以形成为一体,也可以分体。

图6是表示透气构件500的安装位置的其它变形例的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透气构件500被安装于壳体400所具有的电机部侧壳体410、减速部侧壳体420以及中间壳体430中的减速部侧壳体420,但透气构件500也可以被安装在电机部侧壳体410或中间壳体430。

在图6中示出了透气构件500安装在电机部侧壳体410的实施方式。在图6所示的车轮驱动装置1中,在电机部侧壳体410的圆盘状部411的轴心cl的上方的部位形成有连通电机部侧壳体410的内侧与外侧的贯穿孔415,而且在贯穿孔415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416。而且,透气构件500通过紧固于内螺纹416而被安装在电机部侧壳体41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减速部200例示出了摆线减速机构,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该机构,能够采用任意的减速机构。例如,减速部200也可以是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平行轴齿轮减速机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透气构件500被安装在壳体400,该壳体400收容作为发热体的一例的通过向减速部200、线圈122的通电而旋转从而发热的转子110、定子120,但透气构件500也能够通过安装在收容其它的发热体的壳体而发挥上述的作用。

其它的发热体能够例示出包括齿轮、轴并构成将动力源的动力转换力矩、转速、旋转方向并传递给驱动轴的变速器的部件组。透气构件500通过安装在收容这些部件组的变速箱,能减轻基于由部件组的工作而引起的摩擦而引发的温度变化的变速箱内部的压力变化,并防止液体以及固体进入壳体的内侧而且防止壳体的内侧的油向外侧泄漏。

在这种情况下,变速器是如下的驱动装置的一例,该驱动装置具备:驱动机构(部件组),通过存于其中的油而顺畅地工作而且因工作而发热;变速箱,收容所述驱动装置;和透气膜510,被安装在变速箱并形成有多个孔,该多个孔捕集从变速箱的内侧趋向外侧的油而且允许气体在变速箱的内侧与外侧之间流通。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轮驱动装置,2…轮胎,3…轮辋,10…轮毂电机驱动装置,100…电机部,200…减速部,300…传递部,400…壳体,500…透气构件,510…透气膜,520…支承构件,530…罩体构件,540…保护构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