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减振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273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汽车减振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减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减振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所汽车的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汽车通常具有较低的车身高度以减小离地间隙,提高汽车行驶的平稳性,有利于提高车速。然而,当汽车行驶在越野路面时,或者汽车遇到过坑、过坎、涉水等特殊工况时,车身高度较低、离地间隙较小,导致汽车通过性及越野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减振器及汽车,能够提高整车的离地间隙,进而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汽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桶,所述储油桶内设有工作缸,所述工作缸内插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伸入所述工作缸的尾端设有底阀,所述底阀上开设有多个阀孔;所述底阀的下方设有可滑动的底阀盖,所述底阀盖用于与所述底阀配合,以将所述工作缸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且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不能流通;所述工作缸的尾端还与伺服液压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桶和所述工作缸的首端通过油封连接;所述油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阀盖上设有与所述阀孔配合的阀堵。

进一步地,所述底阀盖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底阀盖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主体和电机轴,所述电机轴连接在所述底阀盖与所述电机主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减振器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机主体连接,以控制所述电机主体正转或者反转。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桶上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内穿设有油管,所述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伺服液压泵及工作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液压泵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伺服液压泵。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减振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机主体和伺服电机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桥与车身,所述车桥与车身之间连接有汽车减振器,其中,所述汽车减振器为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减振器。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减振器及汽车,在特殊工况下,底阀盖能够朝向底阀移动并与底阀配合,以将工作缸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且上腔体和下腔体不能流通,通过与工作缸连接的伺服液压泵向下腔体施加高压油液,使得下腔体具有高于上腔体的压力,以推动连杆向上移动,从而托起车身,提高整车的离地间隙,进而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汽车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汽车减振器中底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汽车减振器中底阀盖、电机轴及电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汽车减振器中连杆、底阀、底阀盖、电机轴及电机主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汽车减振器中连杆、底阀、底阀盖、电机轴及电机主体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储油桶;2-工作缸;3-连杆;4-油封;5-底阀;51-阀孔;6-底阀盖;61-阀堵;71-电机轴;72-电机主体;8-伺服液压泵;9-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首”、“尾”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悬架系统是汽车的车身与车桥之间的一切力连接装置的总成,通常由弹性元件以及汽车减振器等组成;悬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传递车身和车桥之间的力和力扭,缓冲由不平路面传递给车身的冲击力,并且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汽车能够平顺地行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汽车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汽车减振器中底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汽车减振器中底阀盖、电机轴及电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减振器,包括:储油桶1,储油桶1内设有工作缸2,工作缸2内插设有连杆3,连杆3伸入工作缸2的尾端设有底阀5,底阀5上开设有多个阀孔51;底阀5的下方设有可滑动的底阀盖6,底阀盖6用于与底阀5配合,以将工作缸2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且上腔体和下腔体不能流通;工作缸2的尾端还与伺服液压泵8连接。

具体地,储油桶1及工作缸2均可以呈圆柱状,且储油桶1与工作缸2可以同轴设置。底阀5上沿圆周均匀设有多个阀孔51;底阀盖6可以呈板状,当底阀盖6与底阀5配合时,底阀盖6可以封堵底阀5上的阀孔51,以使上腔体和下腔体不能流通。或者,底阀5的尾端开设有收容空间,底阀盖6能够收容在该收容空间中并封堵底阀5上的阀孔51。其中,朝向工作缸2首端的为上腔体,朝向工作缸2尾端的为下腔体。可以理解的是,连杆3可以穿过底阀5、底阀盖6及驱动件。

汽车减振器的首端即连杆3的首端可以与车身连接,汽车减振器的尾端即储油桶1的尾端可以与车桥连接;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系统中的汽车减振器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以衰减振动;当车身和车桥之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汽车减振器内的连杆3上下移动,且工作缸2内的油液反复地通过阀孔51流动,此时,阀孔51的孔壁与油液之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的振动能力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汽车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减振器,在特殊工况下,底阀盖6能够朝向底阀5移动并与底阀5配合,以将工作缸2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且上腔体和下腔体不能流通,通过与工作缸2连接的伺服液压泵8向下腔体施加高压油液,使得下腔体具有高于上腔体的压力,以推动连杆3向上移动,从而托起车身,提高整车的离地间隙,进而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进一步地,储油桶1和工作缸2的首端通过油封4连接;油封4开设有安装孔,连杆3穿过安装孔。本实施例中,对油封4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油封4只要能够实现其连接、密封储油桶1和工作缸2的首端的功能即可;油封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油封4结构。

进一步地,底阀盖6上设有与阀孔51配合的阀堵61。本实施例中,底阀盖6可以包括板状本体及阀堵61,阀堵61为板状本体上形成的凸柱结构,阀堵61的个数与底阀5上的阀孔51的数量相同;当底阀盖6与底阀5配合时,阀堵61与阀孔51配合,以将工作缸2分为不能相互流通的上腔体和下腔体。

进一步地,底阀盖6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底阀盖6沿连杆3的轴向滑动。本实施例中,底阀盖6的尾端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主要用于驱动底阀盖6朝向底阀5移动或者返回;本实施例对于驱动件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只要能够实现其驱动底阀盖6滑动的功能即可,例如驱动件可以为液压缸或者气动缸等。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汽车减振器中连杆、底阀、底阀盖、电机轴及电机主体的爆炸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汽车减振器中连杆、底阀、底阀盖、电机轴及电机主体的安装示意图。

请参照图8-9,进一步地,驱动件可以包括电机主体72和电机轴71;电机轴71连接在底阀盖6与电机主体72之间,以将电机主体72的输出传递给底阀盖6。其中,电机主体72的正转可以对应于底阀盖6朝向底阀5运动,电机主体72的翻转可以对应于底阀盖6远离底阀5运动。本实施例中,底阀盖6及驱动件的径向尺寸小于工作缸2的内径,以使底阀盖6可以顺利滑动,节约能源。

进一步地,汽车减振器还可以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电机主体72连接,以控制电机主体72正转或者反转。控制开关可以设置在汽车的中控台上,以便于驾驶员操作。

本实施例中,按动一次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可以维持在相应的状态;例如:当遇到特殊工况时,驾驶员第一次按动控制开关,控制开关接收驾驶员输入的提高离地间隙的指令,控制开关控制电机主体72正转,并驱动底阀盖6朝向底阀5运动,以使底阀盖6与底阀5配合将工作缸2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以实现提高离地间隙;当脱离特殊工况时,驾驶员第二次按动控制开关,控制开关控制电机主体72反转,并驱动底阀盖6远离底阀5运动,使汽车减振器实现其正常的衰减振动的功能。

此外,还可以在底阀5的阀孔51处设有行程开关,当底阀盖6上的阀堵61接触行程开关时,接通伺服电机与电源的连接,以使伺服电机驱动伺服液压泵8。

进一步地,储油桶1上开设有过孔,过孔内穿设有油管9,油管9的两端分别与伺服液压泵8及工作缸2连接。

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底阀盖6与底阀5配合后,伺服液压泵8与下腔体连通。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减振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能够使得减振器在其最大长度下工作,即,使悬架系统在下跳极限状态下工作,可以使整车盖度提升60毫米至70毫米,提高了整车的最小离地间隙,从而大大提高这车的通过性能。

进一步地,伺服液压泵8与伺服电机连接,伺服电机用于驱动伺服液压泵8。本实施例中,伺服电机驱动伺服液压泵8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油液,以使油液在伺服液压泵8中形成压力油并输送至工作缸2的下腔体中。

进一步地,汽车减振器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电机主体72和伺服电机连接。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为单片机或者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电机主体72正转或者反转,且用于控制伺服电机驱动伺服液压泵8。

具体地,控制器可以与控制开关连接,驾驶员通过控制开关输入控制指令,控制开关将该控制指令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电机主体72正转或者反转。

例如:由于在汽车减振器正常执行其减振功能时,底阀盖6与底阀5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则根据该预设距离及电机转速可以确定底阀盖6移动至与底阀5配合的位置的所需时间;控制开关接收驾驶员输入的提高离地间隙的指令之后,控制器可以向电机主体72发出正转指令后,间隔预设时间后,控制器可以向伺服电机发出驱动伺服液压泵8的指令,预设时间大于等于所需时间;控制开关接收驾驶员输入的减小离地间隙的指令之后,控制器向伺服电机发出停止驱动伺服液压泵8的指令,下腔体内的油液可以流向液压油箱,同时,控制器可以向电机主体72发出反转指令,以使底阀盖6远离底阀5运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桥与车身,车桥与车身之间连接有汽车减振器,其中,汽车减振器为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汽车减振器。

汽车减振器的结构、功能与前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在特殊工况下,底阀盖6能够朝向底阀5移动并与底阀5配合,以将工作缸2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且上腔体和下腔体不能流通,通过与工作缸2连接的伺服液压泵8向下腔体施加高压油液,使得下腔体具有高于上腔体的压力,以推动连杆3向上移动,从而托起车身,提高整车的离地间隙,进而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