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总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8758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合器总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总泵,尤其涉及一种带支撑环结构的离合器总泵,属于汽车离合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离合器总泵设置于离合器脚踏板与离合器助力器之间,其作用是通过采集踏板的行程信息来控制助力器内的进油量、进气量,进而控制离合器的锁紧和分离。

现有离合器总泵如图1所示,包括泵体1′以及安置于泵体1′腔体内的中心阀2′、活塞5′、回位弹簧8′,泵体1′的腔体由套设于活塞5′上的第一密封圈3′和第二密封圈6′分割成工作腔7′和液压腔10′,工作腔7′通过管道与离合器助力器相连通,液压腔10′通过溢流孔4′与油壶连通,泵体1′的腔体内设有用于对活塞5′进行限位的限位螺钉9′。当踩下离合器踏板时,与踏板固定的推杆推动活塞5′运动,回位弹簧8′被压缩,待泵体1′腔体内的轴向空行程被完全消除后,中心阀2′关闭,工作腔7′内建立油压,继续踩踏板(回位弹簧8′被继续压缩),工作腔7′中的油液通过管路流入到离合器助力器油缸中;当松开离合器踏板时,活塞5′在油压与回位弹簧力8′的作用下回位,直到中心阀2′开启,油液通过活塞5′与中心阀2′之间的缝隙及中心阀2′上的油道回流至油壶。

上述离合器总泵与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719043 U,授权公告日:2013年02月06日,名称为:离合器总泵”的原理完全相似,现有结构存在如下缺陷:a、限位螺钉与活塞刃口会因摩擦产生铁屑,铁屑会导致总泵内橡胶密封件的破损;b、活塞在泵体内无支撑结构,活塞在工作过程中会因受不平衡的径向力而与泵体发生偏磨,导致活塞密封件、泵体提前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离合器总泵密封件破损失效和活塞偏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离合器总泵,它不仅能解决磨屑导致密封件破损失效的问题,亦能显著地改善活塞偏磨问题,降低油路进气风险,提高离合器总泵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离合器总泵,包括泵体以及轴向顺次安置于泵体腔体内的活塞、中心阀、回位弹簧;所述活塞滑动安置于泵体的腔体内,所述泵体的腔体被套设于活塞上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割成工作腔和液压腔;所述活塞侧壁上的环形凹槽与泵体的内壁形成液压腔,所述液压腔通过进油孔与油壶连通,所液压腔通过设置于活塞内部的油孔和中心阀的油道与工作腔相连通;所述的中心阀和回位弹簧位于工作腔内,所述工作腔通过管道与离合器助力器相接通;所述活塞上套设有两个外圈侧壁与泵体的内壁滑动配合的支撑环。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支撑环分别安置于活塞的头部和尾部。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环由耐磨尼龙材料制造而成。

优选的,所述中心阀通过回位弹簧抵靠在活塞头部端面的油孔处,所述活塞尾部的端面上垫设有弹性挡圈。

优选的,所述中心阀与活塞之间垫设有弹性元件;当踩踏踏板使活塞压缩回位弹簧时,该弹性元件被压缩,活塞与中心阀之间的补偿孔关闭,中心阀关闭;当踏板撤去踩踏力,回位弹簧恢复长度时,该弹性元件回弹伸长,活塞与中心阀之间的补偿孔打开,中心阀开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活塞杆的头部和尾部分别设置有支撑环,该支撑环外圈的侧壁与泵体内壁滑动配合,该支撑环可对活塞进行有效的定位,可有效改善活塞在运动过程中易与泵体发生偏磨,活塞密封件、泵体提前失效的情况,有效延长离合器总泵的使用寿命;同时,支撑环的设计还有效解决了因偏磨问题而导致的操纵系统卡滞故障,提升了离合器总泵操纵的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中心阀和活塞通过抵靠在中心阀上回位弹簧和抵靠在活塞尾部端面上的弹性挡圈实现了在泵体腔体内的安置定位,取消了限位螺钉的设计,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制造维护成本低的优点,同时还避免了限位螺钉与活塞因摩擦产生铁屑,导致活塞密封件破损的缺陷,有效延长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离合器总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泵体1′,中心阀2′,第一密封圈3′,溢流孔4′,活塞5′,密封圈6′,工作腔7′,回位弹簧8′,限位螺钉9′,液压腔10′;

图2中:泵体1,中心阀2,补偿,3,进油孔4,油壶5,支撑环6,工作腔7,回位弹簧8,第一密封圈9,液压腔10,活塞11,第二密封圈12,弹性挡圈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2,一种离合器总泵,包括泵体1以及轴向顺次安置于泵体1腔体内的活塞11、中心阀2、回位弹簧8;活塞11滑动安置于泵体1的腔体内,泵体1的腔体被套设于活塞11上的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2分割成工作腔7和液压腔10;活塞11侧壁上的环形凹槽与泵体1的内壁形成液压腔10,液压腔10通过进油孔4与油壶5连通,液压腔10通过设置于活塞11内部的油孔和中心阀2的油道与工作腔7相连通;中心阀2和回位弹簧8位于工作腔7内,工作腔7通过管道与离合器助力器相接通;活塞11上套设有两个外圈侧壁与泵体1的内壁滑动配合的支撑环6。

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支撑环6分别安置于活塞11的头部和尾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支撑环6由耐磨尼龙材料制造而成。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心阀2通过回位弹簧8抵靠在活塞11头部端面的油孔处,活塞11尾部的端面上垫设有弹性挡圈13,中心阀2和活塞11通过回位弹簧8和弹性挡圈13紧密抵靠在一起。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心阀2与活塞11之间垫设有弹性元件;当踩踏踏板使活塞11压缩回位弹簧8时,该弹性元件被压缩,活塞11与中心阀2之间的补偿孔3合拢,中心阀2关闭;当踏板撤去踩踏力,回位弹簧8恢复长度时,该弹性元件回弹伸长,活塞11与中心阀2之间的补偿孔3打开,中心阀2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自由状态下,油壶5通过进油孔4、液压腔10、活塞中的油孔、中心阀的油孔以及补偿孔3与工作腔7相连通;初始状态下(脚踏板未施加给活塞11压力时),第一密封圈9与补偿孔3之间的轴向距离为离合器总泵活塞的死行程(一般0.5毫米~1毫米),推杆与活塞的间隙约为毫米左右。空行程=死行程+推杆间隙。

离合器总泵工作时,踩下离合器踏板,离合器总泵推杆推动活塞11向左运动,第一密封圈9越过补偿孔3(活塞11与中心阀2之间的补偿孔3合拢),中心阀2受压关闭,工作腔7中建立油压,继续踩踏板,工作腔7中的制动液通过管路被压入到离合器助力器的油腔中,推动离合器分离。松开离合器踏板,在油压与回位弹簧8的作用力下活塞11向右移动,此时活塞回位速度快于管路中制动液的回流速度,油路形成负压,中心阀2开启(活塞11与中心阀2之间的补偿孔3打开),工作腔7中的制动液通过液压腔10回流至油壶[5]中。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简单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