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增强PP‑R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347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增强PP-R管。



背景技术:

无规共聚聚丙烯管(即:PP-R管)因其具备良好的耐高温耐压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内冷热水管道系统,包括工业及民用冷热水、饮用水和采暖系统。但由于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即:PP-R材料)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等微观结构,决定了无规共聚聚丙烯管在低温时表现出一定的脆性,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B/T50349-2005中特别提到:“在冬季施工时,应注意无规共聚聚丙烯管的低温脆性”,所以当温度低于0℃应停止施工,或无规共聚聚丙烯管用于室外时要做好防冻保护措施。这样既给施工带来困难,又限制了应用范围。

为克服PP-R管的低温脆性,现有技术是在PP-R材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增韧剂。众所周知,增韧剂在提高低温状态下PP-R管的柔韧性,增加抗冲击力,防止易碎易裂的同时,降低了PP-R管的静液压强度和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研究表明,含有增韧剂的PP-R管很难达到静液压试验中95℃,1000h,3.5Mpa无破裂、无渗漏的要求,更达不到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试验中110℃,8760h,1.9Mpa无破裂、无渗漏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因在改善PP-R管低温脆性时引起管材静液压强度和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等缺陷,提供一种复合增强PP-R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复合增强PP-R管,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一内层、一中内层、一中外层、一外层,所述中内层包覆所述内层的外表面,所述中外层包覆所述中内层的外表面,所述外层包覆所述中外层的外表面,且所述内层、所述中内层、所述中外层、所述外层之间一体成型;

所述内层和所述中外层的材料均为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所述中内层的材料为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所述外层的材料为共聚聚丙烯材料。

较佳地,所述外层的厚度为0.5~0.7mm。

较佳地,所述中外层的厚度为0.5~1.7mm。

较佳地,所述中内层的厚度为0.6~2.2mm。

较佳地,所述内层的厚度为0.7~2.5mm。

较佳地,所述外层的厚度为0.6mm,所述中外层的厚度为0.7mm,所述中内层的厚度为0.9mm,所述内层的厚度为0.9mm。

较佳地,所述外层的厚度为0.6mm,所述中外层的厚度为1.0mm,所述中内层的厚度为1.1mm,所述内层的厚度为1.2mm。

较佳地,所述外层的厚度为0.6mm,所述中外层的厚度为1.2mm,所述中内层的厚度为1.4mm,所述内层的厚度为1.5mm。

较佳地,所述外层的厚度为0.6mm,所述中外层的厚度为1.6mm,所述中内层的厚度为1.7mm,所述内层的厚度为2.0mm。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层的材料采用共聚聚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低温冲击性能,防止管材的低温脆性,可在零下10℃进行安装施工。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外层和所述内层的材料均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静液压性能。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内层的材料采用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弯曲强度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层、所述中内层、所述中外层、所述外层之间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具有很好的融合性,提高了复合增强PP-R管的耐低温冲击性能,同时也提高了耐高温静液压强度和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1-4的复合增强PP-R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外层 1

中外层 2

中内层 3

内层 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复合增强PP-R管,其包括有内层4、中内层3、中外层2、外层1,内层4和中外层2的材料均为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即:PP-R材料),使得内层4和中外层2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静液压性能。中内层3的材料为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即:纤维增强PP-R复合材料),使得中内层3具有良好的弯曲强度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外层1的材料为共聚聚丙烯材料(即:PP-B材料),使得外层1具有良好的耐低温冲击性能,防止管材的低温脆性,可在零下10℃进行安装施工。

其中,中内层3包覆内层4的外表面,中外层2包覆中内层3的外表面,外层1包覆中外层2的外表面,且内层4、中内层3、中外层2、外层1之间一体成型。优选地,内层4、中内层3、中外层2、外层1之间一次共挤成型。使得内层4、中内层3、中外层2、外层1之间具有很好的融合性,提高了复合增强PP-R管的耐低温冲击性能,同时也提高了耐高温静液压强度和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使用寿命长。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PPR管材国家标准(即:GB/T18742.2-2002)对复合增强PP-R管的厚度设置为,外层1的厚度为0.6mm,中外层2的厚度为0.7mm,中内层3的厚度为0.9mm,内层4的厚度为0.9mm。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2中的复合增强PP-R管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相同部分不再复述,仅对不同之处作说明。不同之处为,根据PPR管材国家标准(即:GB/T18742.2-2002)对复合增强PP-R管的厚度设置为,外层1的厚度为0.6mm,中外层2的厚度为1.0mm,中内层3的厚度为1.1mm,内层4的厚度为1.2mm。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3中的复合增强PP-R管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相同部分不再复述,仅对不同之处作说明。不同之处为,根据PPR管材国家标准(即:GB/T18742.2-2002)对复合增强PP-R管的厚度设置为,外层1的厚度为0.6mm,中外层2的厚度为1.2mm,中内层3的厚度为1.4mm,内层4的厚度为1.5mm。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4中的复合增强PP-R管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相同部分不再复述,仅对不同之处作说明。不同之处为,根据PPR管材国家标准(即:GB/T18742.2-2002)对复合增强PP-R管的厚度设置为,外层1的厚度为0.6mm,中外层2的厚度为1.6mm,中内层3的厚度为1.7mm,内层4的厚度为2.0mm。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PPR管材国家标准(即:GB/T18742.2-2002)对复合增强PP-R管的厚度设置为,外层1的厚度选择范围为0.5~0.7mm;中外层2的厚度选择范围为0.5~1.7mm;中内层3的厚度选择范围为0.6~2.2mm;内层4的厚度选择范围为0.7~2.5mm。

在上述实施例中,内层4和中外层2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中内层3的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外层1的共聚聚丙烯材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材料,比如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可以为韩国晓星公司的R200P,共聚聚丙烯材料可以为韩国LG公司的M910,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是性能必须符合行业标准CJ/T258-2007中关于纤维增强PP-R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GB/T18742对实施例1-4的复合增强PP-R管进行低温冲击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实施例1-4的简支梁冲击试验,在零下5℃破损率均为0。

根据国家标准GB/T6111对实施例1-4的复合增强PP-R管进行静液压强度测试,测试结果:实施例1-4的静液压强度:95℃,1000h,3.5Mpa均无渗漏、无破裂。

根据国家标准GB/T6111对实施例1-4的复合增强PP-R管进行在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实施例1-4的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试验:110℃,8760h,1.9Mpa均无渗漏、无破裂。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增强PP-R管具有良好的耐低温冲击性能,防止管材的低温脆性,可在零下10℃进行安装施工。同时四层材料融合为一体,提高了复合增强PP-R管的耐低温冲击性能,也提高了耐高温静液压强度和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使用寿命长。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