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径厚壁直缝圆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493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口径厚壁直缝圆管,属于钢结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管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于自行车制造业的兴起、19 世纪初期石油的开发、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舰船、锅炉、飞机的制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火电锅炉的制造,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石油天然气的钻采和运输等,都有力地推动着钢管工业在品种、产量和质量上的发展。

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用钢管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和机械支架,可以减轻重量,节省金属20~40%,而且可实现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用钢管制造公路桥梁不但可节省钢材、简化施工,而且可大大减少涂保护层的面积,节约投资和维护费用。

钢管产品的钢种与品种规格极为繁多,其性能要求也是各种各样的,所有这些应随着用户要求或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加以区分。通常钢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圆形管可以输送更多的流体。此外,圆环截面在承受内部或外部径向压力时,受力较均匀。目前的圆管在生产过程中,带钢经平整、卷曲后采用高频焊方式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在其外表面形成一条焊缝。但是这种方式不适用于小口径厚壁圆管的生产,其原因是小口径厚壁圆管的材料较厚,容易造成焊不透的情况,并且焊接后期表面焊缝需要经过打磨,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小口径厚壁直缝圆管,它采用多次埋弧焊的方式形成多段焊缝,不存在气孔,焊缝质量好,保证了最终的产品质量,同时后续无需进行打磨作业,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口径厚壁直缝圆管,它包括圆管本体,所述圆管本体上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处自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外焊缝、过渡焊缝和内焊缝,所述过渡焊缝位于圆管本体壁厚中心线偏内侧位置,所述过渡焊缝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外焊缝包括深度相等的内外两段,所述外焊缝的外段开口大于内段开口,所述内焊缝的截面形状与外焊缝内段的截面形状相同。

所述外焊缝、过渡焊缝和内焊缝的深度之比为2: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口径厚壁直缝圆管,它采用多次埋弧焊的方式形成多段焊缝,不存在气孔,焊缝质量好,保证了最终的产品质量,同时后续无需进行打磨作业,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口径厚壁直缝圆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圆管本体1

接头2

外焊缝3

过渡焊缝4

内焊缝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小口径厚壁直缝圆管,它包括圆管本体1,所述圆管本体1上设置有接头2,所述接头2处自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外焊缝3、过渡焊缝4和内焊缝5,所述过渡焊缝4位于圆管本体1壁厚中心线偏内侧位置,所述过渡焊缝4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外焊缝3包括深度相等的内外两段,所述外焊缝3的外段开口大于内段开口,所述内焊缝5的截面形状与外焊缝3内段的截面形状相同;

所述外焊缝3、过渡焊缝4和内焊缝5的深度之比为2:1:1。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