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123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带压堵漏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是燃气企业的生命线,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是燃气企业效益、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管线的逐渐老化、城市改造、拆迁活动的日益频繁,因管道腐蚀或第三方破坏而导致的管道失效事件发生频率增加。

带压快速封堵技术是指在发现生产系统中的介质泄漏后,在无需停车和降低操作压力及温度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封堵操作。现有技术中的带压堵漏技术大致具有以下三种:注剂式(带压注胶)带压堵漏技术、紧固式(带压打卡)带压堵漏技术和带压焊接堵漏技术。现在对上述三种带压堵漏技术进行具体介绍:

1、注剂式(带压注胶)带压堵漏技术

在泄漏部位建立一个封闭的空腔,或者利用泄漏部位原有的空腔,用注射工具将具有塑性、流动性、固化性、能耐泄漏介质腐蚀和温度的密封剂注入并充满整个空腔,使其具有足够的密封比压,以堵塞泄漏孔腔和通道,挡住介质外泄。同时密封剂在介质温度的作用下迅速固化,在原泄漏部位上建立起一个固定的、新的密封结构,泄漏被消除,并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保持不泄露。

2、紧固式(带压打卡)带压堵漏技术

制作一个特制卡具,借助于止漏垫片(如石棉橡胶垫片、橡胶板、铅板等)先把泄漏止住,再用密封胶在止漏垫片周围进行修补加固。

3、带压焊接堵漏技术

在泄漏点周围堆起焊肉,逐步向内孔收缩,凿子反复敲击焊肉,用焊肉将泄漏空堵住,边焊边凿,一直焊到泄漏消除。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带压堵漏技术都存在操作流程复杂的特点,这就对工人的技术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如果工人不熟练掌握封堵的工艺,极易造成封堵失败,而且现有技术中的带压封堵技术施工时间长,无法实现快速封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该管道带压堵漏装置的结构简单,堵漏效果好,并能够实现快速堵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管道形状相适配的弧形盖板,所述弧形盖板与管道外壁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板,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弧形盖板和环形密封板固定在管道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弧形盖板、所述管道外壁和所述环形密封板围成一个用于容纳管道泄漏流体的引流空腔,所述弧形盖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引流空腔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用于将其封堵的封堵头,所述通孔的孔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封堵头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上述的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头包括用于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的螺杆和用于带动所述螺杆旋转的驱动头。

上述的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盖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的延伸筒,所述延伸筒与所述通孔相通,所述延伸筒的筒壁设置有用于所述封堵头的螺杆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上述的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缠绕有隔膜。

上述的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由生胶带制成。

上述的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捆绑带,两个所述捆绑带分别位于所述通孔的两侧。

上述的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盖板上开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捆绑带的两个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槽和两个所述捆绑带一一对应。

上述的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绑带包括捆绑带本体、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捆绑带本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捆绑带本体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通过穿过其上所述螺纹孔的螺栓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绑带为尼龙扎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引流空腔,进而能够容纳管道的泄漏点泄漏出的高压流体,利用引流空腔对所述高压流体进行有效的降压,随后再利用封堵头将所述通孔封堵,此时封堵通孔时,由于流体的压力下降,能够使封堵作业顺利进行,实现快速封堵。另外,通过引流空腔和通孔,能够将集中布设的多个泄漏点集中通过封堵一个通孔来完成带压封堵,避免对多个泄漏点进行一一封堵。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封堵头与通孔孔壁的螺纹连接,利用这种螺纹连接配合,一方面能够实现对通孔良好的封堵效果,另一方面还利用了螺纹的密封作用,避免从管道泄漏出的流体从通孔孔壁和封堵头之间泄出,这样能够确保该管道带压堵漏装置的封堵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延伸筒,作为对通孔孔壁的延伸,这样能够使得封堵头的螺杆长度增加,即在螺杆与通孔孔壁螺纹配合的基础上再加上螺杆与延伸筒筒壁的螺纹配合,充分利用了螺纹连接配合,进一步增强了对所述通孔的密封效果,同时,还确保了封堵头的连接强度。

5、本实用新型通过捆绑的方式将弧形盖板和环形密封板固定在管道上,这种方式简单、方便,操作起来非常快捷,能够有效的节约对管道堵漏时所用的时间。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纵剖局部放大图(未示出固定装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形盖板、环形密封板和延伸筒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封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捆绑带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弧形盖板; 1-1—通孔; 1-2—定位槽;

2—环形密封板; 3—管道; 3-1—泄漏点;

4—封堵头; 4-1—螺杆; 4-2—驱动头;

5—延伸筒; 6—捆绑带; 6-1—捆绑带本体;

6-2—第一连接块; 6-3—第二连接块; 6-4—螺栓;

7—引流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管道带压堵漏装置,包括用于与管道3形状相适配的弧形盖板1,所述弧形盖板1与管道3外壁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板2,所述管道3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弧形盖板1和环形密封板2固定在管道3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弧形盖板1、所述管道3外壁和所述环形密封板2围成一个用于容纳管道3泄漏流体的引流空腔7,所述弧形盖板1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引流空腔7相通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的孔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通孔1-1内安装有用于将其封堵的封堵头4。

本实施例中,该管道带压堵漏装置通过由弧形盖板1、管道3外壁和环形密封板2围成的引流空腔7,进而能够容纳管道3的泄漏点3-1泄漏出的高压流体,利用引流空腔7对所述高压流体进行有效的降压,随后再利用封堵头4将所述通孔1-1封堵,此时封堵通孔1-1时,由于流体的压力下降,能够使封堵作业顺利进行,实现快速封堵。另外,通过所述引流空腔7和通孔1-1,能够将集中布设的多个泄漏点3-1集中通过封堵一个通孔1-1来完成带压封堵,避免对多个泄漏点3-1进行一一封堵。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密封板2采用橡胶制成,所述弧形盖板1的四个侧面和环形密封板2的四个侧面相平齐。

如图2所示,所述通孔1-1的孔壁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封堵头4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本实施例中,通过封堵头4与通孔1-1孔壁的螺纹连接,利用这种螺纹连接配合,一方面能够实现对通孔1-1良好的封堵效果,另一方面还利用了螺纹的密封作用,避免从管道3泄漏出的流体从通孔1-1孔壁和封堵头4之间泄出,这样能够确保该管道带压堵漏装置的封堵效果。并且,这种螺纹连接配合,其操作简单、快捷,方便了施工。另外,这种螺纹连接配合在操作时比较安全,有效的避免了当管道3内运输易燃物品在焊接连接时产生的安全事故。

如图4所示,所述封堵头4包括用于与所述通孔1-1螺纹连接的螺杆4-1和用于带动所述螺杆4-1旋转的驱动头4-2。

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堵头4的螺杆4-1用来与通孔1-1孔壁螺纹连接,所述驱动头4-2设置在所述螺杆4-1的一端,通过扳手旋转驱动头4-2,进而带动所述螺杆4-1旋进所述通孔1-1,这样就方便、快捷的实现了所述封堵头4的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头4-2为四方头或六方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弧形盖板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通孔1-1位置相对应的延伸筒5,所述延伸筒5与所述通孔1-1相通,所述延伸筒5的筒壁设置有用于所述封堵头4的螺杆4-1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延伸筒5,作为对通孔1-1孔壁的延伸,这样能够使得封堵头4的螺杆4-1长度增加,即在螺杆4-1与通孔1-1孔壁螺纹配合的基础上再加上螺杆4-1与延伸筒5筒壁的螺纹配合,充分利用了螺纹连接配合,进一步增强了对所述通孔1-1的密封效果,同时,还确保了封堵头4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杆4-1上缠绕有隔膜,通过在螺杆4-1上缠绕隔膜,从而将螺杆4-1和延伸筒5的筒壁相隔离,避免在旋转封堵头4时,由于螺杆4-1与延伸筒5的筒壁金属接触而产生火花,从而确保了安全。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膜由生胶带制成。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做法是,所述延伸筒5和弧形盖板1构成一体式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捆绑带6,两个所述捆绑带6分别位于所述通孔1-1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通过捆绑的方式将弧形盖板1和环形密封板2固定在管道3上,这种方式简单、方便,操作起来非常快捷,能够有效的节约对管道堵漏时所用的时间。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弧形盖板1上开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捆绑带6的两个定位槽1-2,两个所述定位槽1-2和两个所述捆绑带6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槽1-2,有效的实现了对捆绑带6的定位作用,避免捆绑带6在安装过程中或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产生偏移而造成对弧形盖板1的固定失效。

如图5所示的一种捆绑带6的结构形式,具体的,所述捆绑带6包括捆绑带本体6-1、第一连接块6-2和第二连接块6-3,所述捆绑带本体6-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块6-2上,所述捆绑带本体6-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块6-3上,所述第一连接块6-2和第二连接块6-3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块6-2和第二连接块6-3通过穿过其上所述螺纹孔的螺栓6-4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这种捆绑带6在使用时,将所述捆绑带本体6-1套在管道3上并放置在定位槽1-2内,通过旋转所述螺栓6-4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接块6-2和第二连接块6-3相互靠近,从而实现对捆绑带6的张紧,进而实现将弧形盖板1和环形密封板2固定在管道3上。这种结构的捆绑带6适合于孔径较大的管道或较大的弧形盖板1。

如图6所示,所述捆绑带6为尼龙扎带。采用尼龙扎带作为捆绑带6,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方便,适用于孔径较小的管道。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道带压堵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环形密封板2放置在管道3的泄漏点3-1;

在步骤一中,确保管道3泄漏点3-1位于环形密封板2之内。

步骤二、将弧形盖板1压在所述环形密封板2上,使弧形盖板1、环形密封板2和管道3外壁围成一个用于容纳管道3泄漏流体的引流空腔7;

步骤三、使用捆绑带6将所述弧形盖板1和环形密封板2固定在管道3上;

步骤四、将封堵头4螺纹连接在所述弧形盖板1上的通孔1-1内。

本实施例中,该堵漏方法中,先放置环形密封板2,再放置弧形盖板1,从而在环形密封板2内、管道3外壁和弧形盖板1之间形成引流空腔7,然后再通过捆绑带6将所述环形密封板2和弧形盖板1固定在管道3上,最后再通过封堵头4将弧形盖板1上的通孔1-1封堵,整个堵漏过程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能够对管道3的泄漏点3-1实现快速封堵。其巧妙的利用了引流空腔7,将对管道3泄漏点3-1泄出的高压流体进行有效的降压,随后再利用封堵头4将所述通孔1-1封堵,此时封堵通孔1-1时,由于流体的压力下降,能够使封堵作业顺利进行,实现快速堵漏。

综上所述,该堵漏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减小了对工人施工难度的要求。另外,通过将封堵头4螺纹连接在所述弧形盖板1上的通孔1-1内,这种螺纹连接配合,利用螺纹密封作用的同时,进一步使得该堵漏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减小了对工人施工难度的要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管道带压堵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环形密封板2粘结固定在弧形盖板1的下表面上;

步骤S2、将粘结有环形密封板2的弧形盖板1放置在管道3的泄漏点3-1;

步骤S3、使用捆绑带6将安装有环形密封板2的弧形盖板1固定在管道3上;

步骤S4、将封堵头4螺纹连接在所述弧形盖板1上的通孔1-1内。

本实施例中,该堵漏方法先将环形密封板2粘结固定在弧形盖板1上,然后再将弧形盖板1放置在管道3的泄漏点3-1,接下来进行弧形盖板1和环形密封板2在管道3上固定,最后再通过封堵头4对弧形盖板1上的通孔1-1进行螺纹封堵,这种堵漏方法首先将环形密封板2粘结固定在弧形盖板1上,这样使得该堵漏方法再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节省了施工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