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片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1746阅读:1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片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片制品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片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金属片制品如模型、器件、工艺美术品和某些工业产品,由若干金属片通过连接而成。现有连接的方式通常为焊接、粘接和卡扣式连接等。采用焊接方式时,两金属片的连接处必然留有焊缝,焊缝的焊疤和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形,变色等,会严重影响外观。采用粘接方式时,两金属片的连接处很容易受到粘合剂的污染,也存在影响外观的问题,或者上胶不匀而出现脱胶。卡扣式连接能克服上述问题。现有卡扣式连接方式是在两金属片连接边预设梯形连接面,并在其中一金属片的梯形连接面的边缘设置连接片,连接时将连接片弯折而扣住另一金属片的梯形连接面。这样的连接方式有以下不足:(1)连接不紧密,(2)接缝明显,(3)特别是成品金属制品金属片之间会出现松动、轻微位移等情况,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金属片连接结构,连接简单快速,采用本实用新型金属片连接结构制造的金属片制品,金属片之间连接紧密,接缝小,外观漂亮,质量优良。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属片连接结构,所述连接为两金属片于连接边的山折连接或谷折连接,所述两金属片中仅一金属片的连接边设有梯形连接面,所述梯形连接面的底边与连接边相连,所述梯形连接面与连接边之间设有折线A,在所述梯形连接面内底边处设有插孔,所述两金属片中未设梯形连接面的另一金属片的连接边上设有与所述插孔相对应的插片,所述插片与连接边之间设有折线B,在所述梯形连接面的顶边外设有连接部Ⅰ,所述连接部Ⅰ与插片顶部连接部Ⅱ匹配连接,所述连接部Ⅰ与梯形连接面的连接边处设有卡槽A,所述连接部Ⅱ包括卡扣A和凹槽,所述卡扣A与卡槽A匹配连接,连接时,所述卡槽A的两侧边卡于连接部Ⅱ的凹槽内,所述连接部Ⅰ中间纵向设有折线C,所述折线C以外部分形成折片,通过折片折弯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折线C设置于连接部Ⅰ正面或反面,所述折线C设于连接部Ⅰ正面时,所述连接部Ⅰ的顶边外还设有卡扣B,所述卡扣B与连接部Ⅱ的卡槽过盈连接。

所述折线A为山折线或谷折线,所述山折线设置于金属片的反面,所述谷折线设置于金属片的正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梯形连接面上设有螺孔,相应的,所述插片上设有与梯形连接面上所设螺孔相对应的螺孔。螺孔的设置是为了防止连接部无法正常连接时增设的备用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金属片的连接是通过将插片插入插孔,使得插片顶部边的卡扣A卡于卡槽A中,且卡槽A两侧边卡于连接部Ⅱ的凹槽内,并通过折片折弯固定,折片通过折线C设置于连接部Ⅰ正面或反面来实现向上或向下折弯。本实用新型金属片连接结构具有杠杆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在于,金属片连接结构连接简单快速,可批量生产,连接牢固,紧密,服贴,接缝小,可广泛适用于制作模型、器件、工艺美术品和某些工业产品,金属片制品外观美观,质量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金属片A-1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金属片A-1的反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金属片A-2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金属片A-2的反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两金属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金属片B-1的反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金属片B-2的反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两金属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折线C设于连接部Ⅰ正面的两金属片连接结构。

该连接结构由金属片A-1和金属片A-2连接而成,如图5所示。

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金属片连接结构,金属片A-1的连接边设有梯形连接面1,梯形连接面1的底边与连接边相连;梯形连接面1与连接边之间设有折线A2,折线A2为山折线,设置于金属片A-1的反面,在所述梯形连接面1内底边处设有插孔3,金属片A-2的连接边上设有与所述插孔3相对应的插片4,所述插片4与连接边之间设有折线B14;在所述梯形连接面1的顶边外设有连接部Ⅰ,所述连接部Ⅰ与插片4顶部连接部Ⅱ匹配连接,所述连接部Ⅰ与梯形连接面1的连接边处设有卡槽A5,所述连接部Ⅱ包括卡扣A6和凹槽7,所述卡扣A6与卡槽A5匹配连接,连接时,所述卡槽A5的两侧边卡于连接部Ⅱ的凹槽7内,所述连接部Ⅰ正面中间纵向设有折线C8,所述折线C8以外部分形成折片9,通过折片9向下折弯固定,折片9向下折弯后,所述连接部Ⅰ的顶边外的卡扣B10与连接部Ⅱ的卡槽11过盈连接,有效防止脱扣。

在所述梯形连接面上还设有螺孔12,所述插片上设有与梯形连接面上所设螺孔相对应的螺孔13。

实施例2:折线C设于连接部Ⅰ反面的两金属片连接结构。

连接结构由金属片B-1和金属片B-2连接而成,如图8所示。

结合图6、图7所示,另一种金属片连接结构,金属片B-1的连接边设有梯形连接面1,梯形连接面1的底边与连接边相连;梯形连接面1与连接边之间设有折线A2,折线A2为山折线,设置于金属片B-1的反面,在所述梯形连接面1内底边处设有插孔3,金属片B-2的连接边上设有与所述插孔3相对应的插片4,所述插片4与连接边之间设有折线B14;在所述梯形连接面1的顶边外设有连接部Ⅰ,所述连接部Ⅰ与插片4顶部连接部Ⅱ匹配连接,所述连接部Ⅰ与梯形连接面1的连接边处设有卡槽A5,所述连接部Ⅱ包括卡扣A6和凹槽7,所述卡扣A6与卡槽A5匹配连接,连接时,所述卡槽A5的两侧边卡于连接部Ⅱ的凹槽7内,所述连接部Ⅰ反面中间纵向设有折线C8,所述折线C8以外部分形成折片9,通过折片9向上折弯固定。

在所述梯形连接面上还设有螺孔12,所述插片上设有与梯形连接面上所设螺孔相对应的螺孔13。

实施例3:第三种金属片连接结构,折线A为谷折线,设置于金属片A-1的正面,其他与实施例相同。

实施例4:第四种金属片连接结构,折线A为谷折线,设置于金属片B-1的正面,其他与实施例相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