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用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8946发布日期:2018-12-08 05:2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核电用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核电用止回阀。

背景技术

核电用止回阀是指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瓣,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又称逆止阀、单向阀、逆流阀、和背压阀,核电用止回阀对止回阀的密封要求比较高,如何提高核电用止回阀的密封性,人们一直在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用止回阀,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电用止回阀,包括阀体和阀盖,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密封连接,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延伸至阀体的内部形成进气端,所述进气端的上方固定有支架,正对所述进气端的位置设置有阀瓣,所述阀瓣和所述进气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固定于所述阀瓣上;所述阀瓣固定于所述阀杆上,所述阀杆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上,铰接位置设置有扭簧;所述进气端的内侧设置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内侧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的边缘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位于所述通气孔的内侧,第二边缘位于所述通气孔的外侧,第一边缘凸出所述第二边缘与第二边缘形成台阶,与密封垫相抵,第二边缘与阀体为一体的。

可选的,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为法兰口。

可选的,还包括辅助阀体,所述辅助阀体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辅助出气口和第二辅助出气口,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和所述第二辅助出气口之间形成辅助出气通道,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密封连接;所述辅助出气通道内固定有防回流结构,所述防回流结构包括:固定于辅助出气通道内壁上的阻挡体,所述阻挡体靠近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端,所述阻挡体远离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内设置有第一通孔;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端固定于辅助出气通道内,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从所述弹簧的内部穿过;所述活动件靠近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沉孔配合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阻挡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配合的封闭部,所述密封部上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的直径由靠近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侧至远离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侧逐渐变小,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与第一孔连通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的直径等于第一孔的最小直径;所述第二孔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未与所述活塞连接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二孔固定于所述辅助出气通道内;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第二孔内的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活塞的直径,且大于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第二孔外的部分的直径;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孔连通的第三孔,所述第三孔为倾斜的,靠近所述第二孔的一侧至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的距离小于远离所述第二孔的一侧至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进气端为倾斜的,顶部至进气口的距离小于底部至进气口的距离;所述阀杆上设置有弧形连接杆,所述阀体内安装有第一支承轴,所述第一支承轴上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能够以第一支承轴为中心转动,所述转轮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承轴,所述第二支撑轴上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弧形连接杆未与所述阀杆连接的一端通过第二支承轴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阀体内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延伸出所述滑槽外,一端与第一连杆未与所述第二支撑轴连接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未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的一端连接有弧形封板,所述阀体内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端一体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封板配合的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出气孔;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的位置与所述弧形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承轴,所述第三连杆与第三支承轴连接,并且能够以第三支承轴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三连杆是倾斜的,靠近所述弧形挡板一端的高度大于远离所述弧形挡板一端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度为30-60°。

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杆的倾斜角度为25-35°。

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用止回阀在使用时,气流从进气口流入,在气流的压力作用下将阀瓣顶开上翻,扭簧蓄能,气流可通过核电用止回阀,当停止供气时,在扭簧的恢复力的作用下,阀瓣恢复原来的位置封住进气端,在阀瓣复位后,密封垫在封住密封端的同时封住第一边缘,形成两层密封,密封效果更好,此外密封端和第一边缘之间由于台阶的存在因此有空间,密封垫变形会在右侧边缘位置填充部该空间,反向气体想通过两层密封,必须拐弯进入该空间再拐弯出该空间才能通过,因此,大大增提高了核电用止回阀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核电用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辅助阀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图2中的阻挡部的右侧视图;

图4是辅助阀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辅助阀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发明的核电用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倾斜槽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在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详细描述。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用止回阀,参见图1,包括阀体11和阀盖12,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密封连接,一般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形式,比如通过螺栓连接的形式,以便于维修使用,当然也可以焊接在一起,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此处不做具体限定,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气口111和出气口112,所述进气口延伸至阀体的内部形成进气端113,所述进气端的上方固定有支架13,正对所述进气端的位置设置有阀瓣14,所述阀瓣和所述进气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5,所述密封垫固定于所述阀瓣上;所述阀瓣固定于所述阀杆16上,所述阀杆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上,铰接位置设置有扭簧;所述进气端的内侧设置第二密封部a,所述第二密封部内侧设置有通气孔b,通气孔的边缘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边缘c和第二边缘d,第一边缘位于所述通气孔的内侧,第二边缘位于所述通气孔的外侧,第一边缘凸出所述第二边缘与第二边缘形成台阶,与密封垫相抵,第二边缘与阀体为一体的。

本申请提供的核电用止回阀在使用时,气流从进气口流入,在气流的压力作用下将阀瓣顶开上翻,扭簧蓄能,气流可通过核电用止回阀,当停止供气时,在扭簧的恢复力的作用下,阀瓣恢复原来的位置封住进气端,在阀瓣复位后,密封垫在封住密封端的同时封住第一边缘,形成两层密封,密封效果更好,此外密封端和第一边缘之间由于台阶的存在因此有空间,密封垫变形会在右侧边缘位置填充部该空间,反向气体想通过两层密封,必须拐弯进入该空间再拐弯出该空间才能通过,因此,大大增提高了核电用止回阀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为法兰口。

实施例2,为了进一步提升核电用止回阀的密封性能,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申请人还做了如下设计,参见图2和图3,该核电用止回阀还包括辅助阀体21,所述辅助阀体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辅助出气口211和第二辅助出气口212,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和所述第二辅助出气口之间形成辅助出气通道,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密封连接;所述辅助出气通道内固定有防回流结构,所述防回流结构包括:固定于辅助出气通道内壁上的阻挡体22,所述阻挡体靠近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端,所述阻挡体远离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沉孔221,所述沉孔内设置有第一通孔222;弹簧23,所述弹簧远离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端固定于辅助出气通道内,一般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辅助出气通道内壁上,比如通过金属块或金属杆等焊接在辅助出气通道内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件24,所述活动件从所述弹簧的内部穿过;所述活动件靠近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沉孔配合的阻挡部241,所述阻挡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一般与阻挡部固定,比如粘接或镶嵌在阻挡部上,当然也可以设置于沉孔的底面,所述阻挡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配合的封闭部242,所述密封部上设置有第一孔243,所述第一孔的直径由靠近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侧至远离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侧逐渐变小,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与第一孔连通的第二孔244,所述第二孔的直径等于第一孔的最小直径;所述第二孔内设置有活塞245,所述活塞上设置有活塞杆246,所述活塞杆未与所述活塞连接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二孔固定于所述辅助出气通道内,一般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辅助出气通道内壁上,比如通过金属块或金属杆等焊接在辅助出气通道内壁上;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第二孔内的部分的直径略小于所述活塞的直径,且大于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第二孔外的部分的直径,以便于支撑活塞并且不与第三孔接触;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孔连通的第三孔247,所述第三孔为倾斜的,靠近所述第二孔的一侧至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的距离小于远离所述第二孔的一侧至所述第一辅助出气口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孔也可以设置成如图4或图5所示的形式,尤其是将活塞杆的未与活塞连接的一端设置在活塞和第一辅助出气口之间时,反向气流更不容易通过活塞。

该结构在使用时,流过出气口的气流经第一辅助出气口进入辅助阀体内,在气流压力的作用下弹簧收缩带动活动件右移,第一通孔露出,并且活塞露出第一孔,部分气流通过第一通孔沿弹簧与活动件之间的空间流过,另一部分经第一孔进入第二孔经第三孔流过,第一孔设置成直径由靠近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侧至远离第一辅助出气口的一侧逐渐变小一是为了方便活塞退回,二是方便气流从活塞四周沿第一孔进入第二孔,当停止供气时,弹簧复位,活塞将第二孔封住,由于活塞杆是固定的,因此如果有反向流动的气流进入第三孔时不会带动活塞运动,并且,在弹簧的作用下,阻挡部与阻挡体配合将辅助出气通道封住。该结构配合实施例1结构,可以将反向气流层层阻挡,气密性更好,并且在正向气流流过时尽可能增大气体流动面积。

实施例3,为了进一步提升核电用止回阀的密封性能,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申请人还做了如下设计,参见图7,所述进气端为倾斜的,倾斜角度一般在15-30°,顶部至进气口的距离小于底部至进气口的距离;所述阀杆上设置有弧形连接杆25,所述阀体内安装有第一支承轴26,所述第一支承轴上安装有转轮27,所述转轮能够以第一支承轴为中心转动,可以通过在第一支承轴上安装轴承,将转轮固定于轴承上,也可以将转轮中心的孔直径设置为比第一支承轴直径略大一点,在第一支承轴上设置阻挡防止转轮脱离第一支承轴,所述转轮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二支承轴28,所述第二支撑轴上连接有第一连杆29,所述弧形连接杆未与所述阀杆连接的一端通过第二支承轴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可以通过在第二支承轴上安装两个轴承,将弧形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分别固定于两个轴承上,也可以将弧形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套在第二支撑轴上的孔直径设置为比第二支承轴直径略大一点,在第二支承轴上设置阻挡防止弧形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脱离第二支承轴;所述阀体内安装有滑槽30,滑槽优选竖直设置,所述滑槽上安装有滑块31,所述滑块上固定有第二连杆32,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延伸出所述滑槽外,一端与第一连杆未与所述第二支撑轴连接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杆33,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角度最好在30-60°之间,所述第三连杆未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的一端连接有弧形封板34,所述阀体内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端一体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封板配合的弧形挡板35,所述弧形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出气孔36;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的位置与所述弧形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承轴37,所述第三连杆与第三支承轴连接,并且能够以第三支承轴为中心转动,可以通过在第三支承轴上安装轴承,将点三连杆固定于轴承上,也可以将第三连杆中心的孔直径设置为比第三支承轴直径略大一点,在第三支承轴上设置阻挡防止第三连杆脱离第三支承轴;所述第三连杆是倾斜的,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一般可设置在25-35°之间,靠近所述弧形挡板一端的高度大于远离所述弧形挡板一端的高度。

参照图7,这种结构,在阀瓣顶开上翻的时候,能够带动弧形连接杆推动转轮逆时针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推动第二连杆沿滑槽方向上移,第三连杆沿第三支承轴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弧形封板沿弧形挡板的内侧下移,气流能够沿出气孔经出气口流通,当停止供气时,弹簧复位,活塞将第二孔封住的同时,弧形封板复位,将出气孔堵住,即使有反向气流,首先被弧形封板第一次堵住,即使有极少量反向气流经过弧形封板,其流动速度和压力以大大减小,因此不容易再通过阀瓣的密封,另外,反向气流在弧形封板处的压力使弧形封板压缩第三连杆,进而通过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以及弧形连接杆将压力传递给阀杆,压缩阀瓣使密封垫密封性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进气端也可以是支撑竖直的,只是效果相对倾斜的略微差一点,实施例2和实施例3也可以结合形成新的方案。

参见图7和图8,本申请中,还可以在所述密封垫的边缘位置周向设置有倾斜槽17,倾斜槽的倾斜角度一般相对水平面设置在25-45°之间,所述倾斜槽内侧至所述进气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外侧至进气端之间的距离,所述阀瓣上设置有与所述倾斜槽对应的倾斜孔18;所述密封垫与所述阀瓣接触的一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拱形凸起19,拱形凸起的直径最好等于进气口的直径,所述阀瓣上设置有与所述共形凸起对应的凹陷20,所述拱形凸起与所述凹陷之间有间隙。这种结构,在阀瓣复位后,在阀瓣的压力作用下,密封垫的边缘由于倾斜槽的存在,变形相对较大,因此边缘位置密封较好,并且由于密封垫的边缘变形相对较大,进一步使拱形凸起拱起,使密封垫的边缘位置不容易翘起,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核电用止回阀的密封性。

上述实施例只是发明的例示,不应当以说明书及附图的例示性实施例描述限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作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