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壳体结构与可挠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7532发布日期:2019-09-17 23:5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铰链、壳体结构与可挠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揭露的实施例涉及壳体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可挠式显示装置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电子元件的小型化、高速度化,其中可保有高性能且让显示器具有柔软性的可挠式显示技术被认为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可挠式显示技术包含电子纸、可挠式oled等。因应可携式电子装置在显示装置上对于弯曲、折叠、延展等机能的需求,可挠式显示技术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应用非常多元。而随着可挠式材料在电子显示领域的应用,使得电子显示装置既可以在伸展时以较大面积显示,又可以根据需要折叠以利于携带。

然而,对应于可挠式显示装置上的装置机构的伸展与折叠,可挠式显示装置上的柔性显示面板也会产生形状上的变化,例如,柔性显示面板可能相对于装置机构多出或减少一段长度,不仅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也可能使柔性显示面板偏离原来位置,而从装置机构上脱落。

因此,业内亟需对现有的可挠式显示装置的机构进行改进,以适应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揭露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结构,以解决可挠式显示装置上的柔性显示面板因为装置机构的形状变化而造成的长度变化问题,保持该柔性面板的平整,避免使用上的不便,也避免使柔性显示面板偏离原来位置而从装置机构上脱落。

本揭露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挠式显示装置。该可挠式显示装置包含一壳体结构以及一柔性面板。该壳体结构包含一铰链和二板体,该柔性面板围绕该铰链和该二板体。该铰链包含相互枢接的多个杆体,各该杆体的相对二端皆具有一头部和一尾部,该头部与该尾部分别沿该杆体的一纵向设置于该杆体的相对二侧。该二板体沿该杆体的一横向分别枢接于该铰链最外侧的二杆体上,并且可透过该铰链于一展开状态和一折叠状态往复翻转。其中,于该展开状态,该二板体相互远离,该多个杆体的该头部相互靠拢,且相邻的二该杆体的该尾部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以及于该折叠状态,该二板体相互靠拢,该多个杆体的该头部相互分离,且相邻的二该杆体的该头部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与该第一夹角的角度相对称。

选择性地,在该可挠式显示装置中,该杆体的该尾部宽度朝远离该头部的方向渐缩,并且在该横向上形成相对的一第一斜面和一第二斜面,该第一夹角介于相邻的二该杆体的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之间。

选择性地,在该可挠式显示装置中,该杆体的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相对称。

选择性地,在该可挠式显示装置中,于该折叠状态,该柔性面板面向该头部一侧的拉伸量相等于该柔性面板面向该尾部一侧的收缩量,使该柔性面板的一总长度在该折叠状态下和该展开状态下相同。

选择性地,在该可挠式显示装置中,各该杆体的相对二端皆还具有一第一轴孔座以及一第二轴孔座,该第一轴孔座和该第二轴孔座分别沿该横向设置于该杆体的相对二侧,在相邻的二该杆体中,其中一该杆体的该第一轴孔座与另一该杆体的该第二轴孔座同轴设置。

选择性地,在该可挠式显示装置中,该铰链还包含多个插栓,部分的该多个插栓的一端穿设于同轴设置的该第一轴孔座内,另一端穿设于同轴设置的该第二轴孔座内,另一部分的该多个插栓的一端穿设于该二板体,另一端穿设于该铰链最外侧相应的该二杆体上。

选择性地,在该可挠式显示装置中,该二板体各具有二枢接部,分别对应于该杆体的该第一轴孔座与该第二轴孔座,另一部分的该多个插栓的一端穿设于该二板体的该二枢接部,另一端穿设于该二杆体的该第一轴孔座或该第二轴孔座。

选择性地,在该可挠式显示装置中,各该板体还具有二凹槽,分别对应于该杆体的该第一轴孔座或该第二轴孔座,其中一该杆体的该第一轴孔座结合于其中一该板体的该凹槽内,另一该杆体的该第二轴孔座结合于另一该板体的该凹槽内。

选择性地,在该可挠式显示装置中,该第一轴孔座和该第二轴孔座系在该杆体的轴心方向上错位配置。

选择性地,在该可挠式显示装置中,各该板体上设置有多个容纳槽,分别设置于该板体的相对二侧面上,并且分别对应于该杆体的相对二端,该柔性面板两侧边缘分别嵌入于该等容纳槽中。

选择性地,在该可挠式显示装置中,该板体与该铰链上相应的杆体之间具有一第三夹角,该第三夹角的角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

选择性地,在该可挠式显示装置中,另一该板体与该铰链上相应的杆体之间具有一第四夹角,该第四夹角的角度小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

本揭露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结构。该壳体结构包含一铰链和二板体。该铰链包含相互枢接的多个杆体,各该杆体的相对二端皆具有一头部和一尾部,该头部与该尾部分别沿该杆体的一纵向设置于该杆体的相对二侧。该二板体沿该杆体的一横向分别枢接于该铰链最外侧的二杆体上,并且可透过该铰链于一展开状态和一折叠状态往复翻转。其中,于该展开状态,该二板体相互远离,该多个杆体的该头部相互靠拢,且相邻的二该杆体的该尾部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以及于该折叠状态,该二板体相互靠拢,该多个杆体的该头部相互分离,且相邻的二该杆体的该头部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与该第一夹角的角度相对称。

选择性地,在该壳体结构中,该杆体的该尾部宽度朝远离该头部的方向渐缩,并且在该横向上形成相对的一第一斜面和一第二斜面,该第一夹角介于相邻的二该杆体的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之间。

选择性地,在该壳体结构中,该杆体的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相对称。

选择性地,在该壳体结构中,各该杆体的相对二端皆还具有一第一轴孔座以及一第二轴孔座,该第一轴孔座和该第二轴孔座分别沿该横向设置于该杆体的相对二侧,在相邻的二该杆体中,其中一该杆体的该第一轴孔座与另一该杆体的该第二轴孔座同轴设置。

选择性地,在该壳体结构中,该铰链还包含多个插栓,部分的该多个插栓的一端穿设于同轴设置的该第一轴孔座内,另一端穿设于同轴设置的该第二轴孔座内。

选择性地,在该壳体结构中,该第一轴孔座和该第二轴孔座系在该杆体的轴心方向上错位配置。

本揭露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铰链,该铰链可于一展开状态和一折叠状态往复翻转,该铰链包含相互枢接的多个杆体,各该杆体的相对二端皆具有一头部和一尾部,该头部与该尾部分别沿该杆体的一纵向设置于该杆体的相对二侧。其中,于该展开状态,该多个杆体的该头部相互靠拢,且相邻的二该杆体的该尾部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以及于该折叠状态,该多个杆体的该头部相互分离,且相邻的二该杆体的该头部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与该第一夹角的角度相对称。

选择性地,在该铰链中,该杆体的该尾部宽度朝远离该头部的方向渐缩,并且在该杆体的一横向上形成相对的一第一斜面和一第二斜面,该第一夹角介于相邻的二该杆体的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之间。

选择性地,在该铰链中,该杆体的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相对称。

选择性地,在该铰链中,各该杆体的相对二端皆还具有一第一轴孔座以及一第二轴孔座,该第一轴孔座和该第二轴孔座分别沿该横向设置于该杆体的相对二侧,在相邻的二该杆体中,其中一该杆体的该第一轴孔座与另一该杆体的该第二轴孔座同轴设置。

选择性地,在该铰链中,该铰链还包含多个插栓,部分的该多个插栓的一端穿设于同轴设置的该第一轴孔座内,另一端穿设于同轴设置的该第二轴孔座内。

选择性地,在该铰链中,该第一轴孔座和该第二轴孔座系在该杆体的轴心方向上错位配置。

本揭露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结构,该包含一铰链和二板体。该铰链包含一杆体,该杆体的相对二端皆具有一头部和一尾部,该头部与该尾部分别沿该杆体的一纵向设置于该杆体的相对二侧。该二板体沿该杆体的一横向分别枢接于该杆体上,并且可透过该铰链于一展开状态和一折叠状态往复翻转。其中,于该展开状态,该二板体相互远离,并且与该杆体的该头部相互靠拢,以及与该杆体的该尾部之间分别具有一夹角;于该折叠状态,该二板体相互靠拢,并且与该杆体的该头部相互分离,其中该二板体与该头部之间具有另一夹角,该另一夹角的角度与该夹角的角度相对称。

选择性地,该杆体的相对二端皆还具有一第一轴孔座以及一第二轴孔座,该第一轴孔座和该第二轴孔座分别沿该横向设置于该杆体的相对二侧,其中一该板体枢接于该第一轴孔座,另一该板体枢接于该第二轴孔座。

选择性地,该铰链还包含多个插栓,该多个插栓的一端穿设于该第一轴孔座或该第二轴孔座,另一端穿设于相应的该板体。

附图说明

当搭配附图阅读时,依据以下详细说明可最佳地理解本揭露的态样。应注意,根据行业中的标准实践,各种构件未按比例绘制。实际上,为论述清晰起见,可任意地增大或减小各种构件的尺寸。

图1是根据本揭露一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揭露一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装置的壳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壳体结构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壳体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壳体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壳体结构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7和图8分别是图6不同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壳体结构的左板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6所示壳体结构的右板体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揭露的精神,以下结合本揭露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说明。虽然已通过下述实施例描述并说明了本揭露,但下述描述及说明并不限制本揭露。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如由所附权利要求保护的本揭露的真实精神及范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改变且可替代等效物。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确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揭露实施例的目的。

在本揭露的各个实施例中,左右和上下各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本揭露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左右是参照水平方向,上下是参照垂直方向。然而,当观测者的观测方向不同时,左右和上下可以互换,本揭露不以此为限。

图1是根据本揭露一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装置10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挠式显示装置10包含:一壳体结构11以及一柔性面板25。壳体结构11包含一铰链40和二板体20、30,柔性面板25围绕铰链40和二板体20、30。

图2是根据本揭露一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装置10的壳体结构11的立体示意图。如图2所示,铰链40包含相互枢接的多个杆体41-45,铰链40连接左板体20和右板体30。左板体20的右端连接铰链40,铰链40的右端再连接右板体30,其整体构成一种具有壳体结构11的可挠式显示装置10。二板体20、30可透过铰链40于一展开状态和一折叠状态往复翻转。

图3是图2所示壳体结构11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了更清楚显示结构,图3亦略去了柔性面板25。一般而言,柔性面板25可经由左板体20的显示装置配置区24和右板体30的显示装置配置区34围绕可挠式显示装置10。

如图3所示,可挠式显示装置10完全折叠,亦即左板体20和右板体30间完全重叠。在传统的结构中,板体和板体间的连接结构的整体所构成的周围的总长度会因为折叠而增加。然而,在本揭露中,左板体20、铰链40和右板体30整体构成的周围的总长度可以在折叠状态下和展开状态下皆保持不变,详如下述。

图4是图2所示壳体结构1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铰链40的杆体41-45藉由位在各自相邻边上的第一轴孔座42c、43c、44c彼此连接,其中杆体41以第一轴孔座41c连接左板体20,杆体45以第一轴孔座45c连接右板体30。基本上,铰链40的每一杆体41-45的形状和结构相同。例如,杆体41可包含一外边41a和一内边41b,在壳体结构11的折叠状态(如图5所示)中,外边41a位于外侧,内边41b则位于内侧。外边41a具有一外边长l1,而内边41b具有一内边长l2,内边长l2小于外边长l1。由外边41a至轴孔座41c的轴心具有一外边轴距l3,由内边41b至轴孔座41c的轴心具有一内边轴距l4。藉由控制外边长l1、内边长l2、外边轴距l3、内边轴距l4的长度或比例,使铰链40的外侧长度s1和内侧长度s2的总长度可以在展开状态下(如图4所示)和折叠状态下(如图5所示)皆保持不变,即总长度仍为「s1加s2」。进一步来说,在图3的实施例中,因为有五个外边长为l1的杆体,故「s1加s2」的总长度约等于「十个l1」。

如图4所示,依据杆体42的实施例,杆体42的相对两端分别具有一头部42g以及一尾部42h。杆体42的尾部42h宽度朝远离头部42g的方向渐缩,并且在横向上形成相对的一第一斜面42e和一第二斜面42f。相邻的二杆体44、45的第一斜面45e与第二斜面44f之间形成一第一夹角θ1。选择性地,杆体42的尾部42h的第一斜面42e与第二斜面42f相对称。

于图4所示的展开状态中,二板体20、30相互远离,铰链40的多个杆体41-45的头部相互靠拢,且相邻的二杆体的尾部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θ1。板体30与铰链40上相应的杆体45之间具有一第三夹角θ3,另一板体20与铰链40上相应的杆体41之间具有一第四夹角θ4。图5是图3所示壳体结构1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于图5所示的折叠状态中,二板体20、30相互靠拢,铰链40的多个杆体41-45的头部41g-45g相互分离,且相邻的二杆体的头部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θ2,第二夹角θ2与图4所示的第一夹角θ1的角度相对称。图4所示的第三夹角θ3的角度大于或等于图5所示的第二夹角θ2的角度,图4所示的第四夹角θ4的角度小于图5所示的第二夹角θ2的角度。

当二板体20、30由图4的展开状态改变为图5的折叠状态,铰链40的长度的内侧长度由s2减短为s4(约等于五个的图4所示之内边长l2)。但外侧长度却相应的由s1增长为s3(大于五个的图4所示的外边长l1),藉由图4的控制外边长l1、内边长l2、外边轴距l3、内边轴距l4的长度或比例,可以使外侧长度s3加内侧侧长度s4仍等于「s1加s2」。进一步来说,在图5的实施例中,因为有五个外边长为l1的杆体,故「s1加s2」的总长度亦为「十个l1」。亦即,铰链40的外侧长度与内侧长度的总长度保持不变。以杆体41为例,于折叠状态中,柔性面板25面向杆体41的头部41g一侧的拉伸量相等于柔性面板25面向杆体41的尾部41h一侧的收缩量,使柔性面板25的一总长度在折叠状态下和展开状态下相同。在前述图4和图5的实施例中,铰链40包含5个杆体,即杆体41-45,然而铰链40可包含多于或少于5个杆体。

图6是图2所示壳体结构11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如图6所示,壳体结构11包含一左板体20和一右板体30,左板体20和右板体30间藉由铰链40连接,左板体20和右板体30沿杆体41-45的一横向分别枢接于铰链40最外侧的二杆体41、45上,并且可透过铰链40于一展开状态和一折叠状态往复翻转。在图6的实施例中,铰链40的每一杆体包含二端,每一端可包含一第一轴孔座和一第二轴孔座。例如,杆体41包含二端,每一端包含一第一轴孔座41c和一第二轴孔座41d。此外,左板体20包含一第一枢接部22,右板体30包含一第二枢接部32。左板体20、右板体30和铰链40间的连接方式将进一步参照图7和图8说明。

图7所示是图6所示壳体结构11的立体爆炸示意图的左侧局部放大图。如图6与图7所示,杆体42的相对二端皆具有一头部42g和一尾部42h,头部42g与尾部42h分别沿杆体42的一纵向设置于杆体42的相对二侧。杆体41、42的相对二端皆还具有一第一轴孔座41c、42c以及一第二轴孔座41d、42d。第一轴孔座41c、42c和第二轴孔座41d、42d系在杆体41、42的轴心方向上错位配置。第一轴孔座41c、42c和第二轴孔座41d、42d分别沿横向设置于杆体41、42的相对二侧。在相邻的二杆体41、42中,其中一杆体42的第一轴孔座42c与另一杆体41的第二轴孔座41d同轴设置。铰链40还包含多个插栓50-55、60-65,部分的多个插栓51-54、61-64的一端穿设于同轴设置的第一轴孔座42c-45c内,另一端穿设于同轴设置的第二轴孔座内41d-44d。

左板体20具有二凹槽21,对应于相邻杆体41的第一轴孔座41c。杆体41的第一轴孔座41c结合于板体20的凹槽21内,右板体30亦具有二凹槽,对应于相邻杆体45的第二轴孔座45d。左板体20具有二第一枢接部22,对应于杆体41的第一轴孔座41c。另一板体30具有二第二枢接部32,对应于杆体45的第二轴孔座45d。

另一部分的多个插栓50、60的一端穿设于一板体20的二第一枢接部22,另一端穿设于铰链40最外侧相应杆体41的第一轴孔座41c上。又一部分的多个插栓55、65的一端穿设于另一板体30的二第二枢接部32,另一端穿设于铰链40最外侧相应的杆体45的第二轴孔座45d上。

如图7所示,第一枢接部22在重合铰链40的杆体41的一第一轴孔座41c后,藉由将一插栓50插入第一枢接部22和第一轴孔座41c,使左板体20能可旋转地连接杆体41。而后,依此类推,在重合杆体41的第二轴孔座41d与一下一杆体42的一第一轴孔座42c后,藉由将下一插栓51插入杆体41的第二轴孔座41d与下一杆体42的一第一轴孔座42c后,杆体41便能可旋转地连接下一杆体42。

图8所示是图6所示壳体结构11的立体爆炸示意图的右侧局部放大图。如图8所示,第二枢接部32在重合铰链40的一杆体45的一第二轴孔座45d后,藉由将一插栓55插入第二枢接部32和第二轴孔座45d,右板体30便能可旋转地连接杆体45。

在图7和图8的实施例中,左板体20、右板体30和铰链40的第二枢接部和第二轴孔座系在垂直上错位,因此不同元件间的第二枢接部和第二轴孔座能够配接和重合。

图9所示是图6所示壳体结构11的左板体20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左板体20的右端具有二第一枢接部22,用以可旋转地连接铰链40。此外,左板体20亦具有一上盖板26和一下盖板28,用以于左板体20的相对二侧面上形成多个容纳槽23,和在上盖板26和下盖板28间形成一显示装置配置区24,以容纳一柔性面板25。

图10所示是图6所示壳体结构11的右板体30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右板体30的右端具有二第二枢接部32,用以可旋转地连接铰链40。此外,右板体30亦具有一上盖板36和一下盖板38,用以于右板体30的相对二侧面上形成多个容纳槽33,和在上盖板36和下盖板38间形成形成一显示装置配置区34,以容纳柔性面板25。

本揭露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揭露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揭露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揭露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揭露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所涵盖。

【符号说明】

10可挠式显示装置

11壳体结构

20板体

21凹槽

22第一枢接部

23容纳槽

24显示装置配置区

25柔性面板

26上盖板

28下盖板

30板体

32第二枢接部

33容纳槽

34显示装置配置区

36上盖板

38下盖板

40铰链

41-45杆体

41a-45a外边

41b-45b内边

41c-45c第一轴孔座

41d-45d第二轴孔座

41e-45e第一斜面

41f-45f第二斜面

41g-45g头部

41h-45h尾部

50-55插栓

60-65插栓

θ1第一夹角

θ2第二夹角

θ3第三夹角

θ4第四夹角

l1外边长

l2内边长

l3外边轴距

l4内边轴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