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减震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7698发布日期:2019-06-29 01:1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车辆减震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减震器和具有该车辆减震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减震器防尘罩盖是车辆减震器中的一个部件,盖设在减震器外筒上,其端面上设置有圆形开孔,供活塞杆穿过。在活塞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油蒸汽沿气流方向流动,并在减震器防尘罩盖的侧壁与减震器外筒之间循环,最终油蒸汽在减震器防尘罩盖的下端凝结,使减震器外筒污染。顾客看到此现象会误认为是减震器该部位漏油导致,会降低对该车辆减震器的信赖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减震器,该车辆减震器能够防止油蒸汽在防尘罩盖与减震器外筒之间循环,以避免因油蒸汽在防尘罩盖的下端凝结而污染减震器外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减震器,包括减震器外筒、防尘罩盖、活塞杆和油封,所述防尘罩盖罩设于所述减震器外筒的上端,所述活塞杆穿设于所述防尘罩盖,所述油封设置在减震器外筒的上端和所述活塞杆之间,所述防尘罩盖和所述油封之间形成围绕所述活塞杆的环形空间,所述防尘罩盖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环形空间和所述防尘罩盖的外侧的通风孔。

可选地,所述防尘罩盖包括顶壁和从所述顶壁的四周向下延伸的侧壁,所述活塞杆穿设于所述顶壁,所述侧壁套设在所述减震器外筒上,所述通风孔开设在所述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通风孔的位置与所述减震器外筒的上端齐平。

可选地,所述通风孔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风孔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防尘罩盖的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侧壁的内壁与所述减震器外筒的外壁贴合。

可选地,所述侧壁的内壁与所述减震器外筒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可选地,所述车辆减震器还包括橡胶防尘套,所述橡胶防尘套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防尘罩盖的侧壁的下端形成有垂直于所述侧壁的翻边,所述橡胶防尘套的下端抵接于所述翻边的上端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塞杆上、下运动时,油蒸汽能够经通风孔从环形空间中排出,使得油蒸汽在凝结之前即可排出,避免油蒸汽在防尘罩盖与减震器外筒之间循环,从而避免油蒸汽在防尘罩盖的下端凝结而污染减震器外筒。解决了原有减震器外筒污染的问题,能够消除顾客忧虑,提升客户对该车辆减震器的信赖度。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减震器。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橡胶防尘套;

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减震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公开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减震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减震器外筒 2 防尘罩盖

21 通风孔 22 顶壁

23 侧壁 24 翻边

3 活塞杆 4 环形空间

5 密封垫 6 橡胶防尘套

10 车辆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以相应附图的图面方向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减震器,该车辆减震器10 包括减震器外筒1、防尘罩盖2、活塞杆3和油封,防尘罩盖2罩设于减震器外筒1的上端,活塞杆3穿设于防尘罩盖2,油封设置在减震器外筒1的上端和活塞杆3之间,防尘罩盖2和油封之间形成围绕活塞杆3的环形空间 4,防尘罩盖2上开设有连通环形空间4和防尘罩盖2的外侧的通风孔21。这样,当活塞杆3上、下运动时,油蒸汽能够经通风孔21从环形空间4中排出,使得油蒸汽在凝结之前即可排出,避免油蒸汽在防尘罩盖2与减震器外筒1之间循环,从而避免油蒸汽在防尘罩盖2的下端凝结而污染减震器外筒1。解决了原有减震器外筒1污染的问题,能够消除顾客忧虑,提升客户对该车辆减震器10的信赖度。

其中,防尘罩盖2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 2和图3所示,防尘罩盖2包括顶壁22和从顶壁22的四周向下延伸的侧壁 23,活塞杆3穿设于顶壁22,侧壁23套设在减震器外筒1上,通风孔21 开设在侧壁23上。

进一步地,为了尽量保证环形空间4中的油蒸汽能够经通风孔21完全排出,在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通风孔21在侧壁23上的位置与减震器外筒1的上端齐平,即通风孔21设置在环形空间4的底部以避免因油蒸汽长时间停留在环形空间4中而导致油蒸汽从防尘罩盖2的侧壁23 和减震器外筒1的内壁之间通过,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油蒸汽在防尘罩盖2的下端凝结。

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上述通风孔21可为多个,并且多个通风孔 21可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在防尘罩盖2的侧壁23上,以提升油蒸汽排出效率。另外,除了本实施方式的在环形空间4的下端设置通风孔21,为了进一步提升油蒸汽排出效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另外在环形空间4的中部和/ 或上部设置通风孔,即在防尘罩盖2的侧壁23的上部和/或顶壁22上设置通风孔。

在本公开中,为了防止油蒸汽从防尘罩盖2的侧壁23和减震器外筒1 之间通过,如图3所示,在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在侧壁23的内壁与减震器外筒1的外壁之间设置密封垫5,以保证侧壁23的内壁与减震器外筒 1的外壁之间的气密性。另外,如图4所示,在本公开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不设置密封垫5,而将侧壁23的内壁与减震器外筒1的外壁紧密贴合,以阻绝油蒸汽。

另外,在本公开中,如图1所示,车辆减震器10还包括橡胶防尘套6,橡胶防尘套6套设在活塞杆3上,防尘罩盖2的侧壁23的下端形成有垂直于侧壁23的翻边24,橡胶防尘套6的下端抵接于翻边24的上端面。其中,从环形空间4中排出的油蒸汽可以从橡胶防尘套6与翻边24的连接处排放至外界。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减震器10。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