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熔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9360发布日期:2019-06-29 01:20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熔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连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熔管接头。



背景技术:

电熔管道是指可以通过电流所产生的温度而熔化实现连接的一种管材配件。

通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215885U公开了一种电热熔三通管,包括第一管体、自第一管体弯折延伸的第二管体及第三管体,第一、第二、第三管体均由塑料制成,第二管体的内壁设有与第二管体一体成型的第一电热丝,第三管体的内壁设有与第三管体一体成型的第二电热丝,第二管体的内壁设有与第一电热丝相连接的第一接线柱,第三管体的内壁设有与第二电热丝相连接的第二接线柱,第二管体与第三管体通过连接部相连接,连接部的外侧设有凹陷部。该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接线柱通电后,电阻丝将发热熔化通管内壁从而实现通管与管的连接。

该三通管只有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上设有电热丝,即第一管体并不能起到连接的作用,或需其他的电熔管道来配合第一管体,导致该三通管并无三向连接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熔管接头,三通管可用于连接三个方向的管道,实现三向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熔管接头,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所述第一管和第三管呈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管垂直于第一管和第三管,所述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内壁分别设有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和第三电热丝,所述第一管外壁设有穿过第一管连接第一电热丝一端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之间设有位于第一管和第二管内且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的第一导电丝,所述第二电热丝和第三电热丝之间设有位于第二管和第三管内且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电热丝和第三电热丝的第二导电丝,所述第三管外壁设有穿过第三管连接第三电热丝远离第一电热丝一端的第二连接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可将需连接的管道插入到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内,然后将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在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上,使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和第三电热丝通电发热,进而加热插入该管接头内的管道,使管道和管接头稳定连接在一起。实现管接头可三向连接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热丝和第三电热丝均呈螺旋设置,所述第二电热丝包括若干个沿第二管轴向设置的电热圈和用于连接所以电热圈的电热杆,所述电热杆设有两个且电热杆靠近第一管一端凸出于电热圈,所述电热圈和电热杆一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和第三电热丝所占体积尽可能小,不会出现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和第三电热丝凸设在管接件内,导致管道无法顺利的插入该管接件内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热丝两端均位于第一管靠近第一连接柱一侧,所述第三电热丝两端均位于第三管靠近第二连接柱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减小第一导电丝和第二导电丝所需的长度,使第一导电丝和第二导电丝可更顺利的连接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和第三电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内均设有用于覆盖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和第三电热丝的抗氧化热熔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和第三电热丝通电发热后可使抗氧化热熔胶层熔化,从而使抗氧化热熔胶层可粘接管道,使管接件和管道更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均包括用于导电的金属芯柱和用于绝缘的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固定连接于第一管和第三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套可保护金属芯柱,减小了不使用时,由于外力导致金属芯柱破损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开口端均设有用于封闭其开口端的封闭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使用该管接件时,封闭盖封闭管接件,减少了由于灰尘等异物进入到管接件内,导致管接件破损失效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盖包括用于嵌设于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开口端内的密封塞和用于方便对密封塞施力且固定连接于密封塞一端的施力盖,所述施力盖和密封塞均呈柔性设置且一体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拔开密封塞时,可通过施力盖对密封塞施力,使密封塞被拔离管接件,方便封闭盖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内壁均设有用于限位管道插入长度的限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管道与该管接件连接时,可直接将管道插入管接件,直至管道抵接到限位环为止,此时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和第三电热丝一定与管道充分接触,不会出现由于管道插接不到位导致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和第三电热丝对管道的加热面积不够,导致管接件和管道连接不稳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所述第二管和第三管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第一管和第二管、以及第二管和第三管之间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减小了管接件破损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可稳定将三个方向的管道连接在一起;2、不易破损,结构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管;2、第二管;3、第三管;4、第一连接柱;5、金属芯柱;6、绝缘套;7、第一电热丝;8、第二电热丝;9、电热圈;10、电热杆;11、第三电热丝;12、抗氧化热熔胶层;13、封闭盖;14、施力盖;15、密封塞;16、限位环;17、第二导电丝; 18、第二连接柱;19、第一导电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熔管接头,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1、第二管2和第三管3,第三管3平行于第一管1,且第二管2垂直于第一管1和第三管3。第一管1和第二管2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第二管2和第三管3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如图1所示,第一管1外壁设有穿过第一管1的第一连接柱4,第一连接柱4包括用于导电的金属芯柱5和用于绝缘的绝缘套6。绝缘套6套设于金属芯柱5外,且金属芯柱5 远离第一管1一端位于绝缘套6内。金属芯柱5穿入第一管1内。第三管3外壁设有穿过第三管3的第二连接柱18,第二连接柱18包括用于导电的金属芯柱5和用于绝缘的绝缘套 6。绝缘套6套设于金属芯柱5外,且金属芯柱5远离第三管3一端位于绝缘套6内。金属芯柱5穿入第三管3内。

如图1所示,第一管1内壁设有沿螺旋方向设有第一电热丝7,第一电热丝7两端均位于第一管1靠近第一连接柱4一侧。第二电热丝8包括若干个沿第二管2轴向设置的电热圈9和用于连接所以电热圈9的电热杆10,电热杆10设有两个且电热杆10靠近第一管1 一端凸出于电热圈9。电热杆10一体设置。第三管3内壁设有沿螺旋方向设有第三电热丝11,第三电热丝11两端均位于第三管3靠近第三连接柱一侧。第一电热丝7和第二电热丝 8之间设有第一导电丝19,第一导电丝19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电热丝7一端和第二电热丝8一端,且第一导电丝19位于第一管1内和第二管2内设置。第二电热丝8和第三电热丝11之间设有第二导电丝17,第二导电丝17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电热丝8一端和第三电热丝11一端。且第二导电丝17位于第二管2内和第三管3内设置。

如图1所示,第一管1、第二管2和第三管3内均设有用于覆盖第一电热丝7、第二电热丝8和第三电热丝11的抗氧化热熔胶层12。第一管1、第二管2和第三管3内壁均设有用于限位管道插入长度的限位环16。

在使用时,可将需连接的管道插入到第一管1、第二管2和第三管3内,直至管道抵紧限位环16,然后将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在第一连接柱4和第二连接柱18上,使第一电热丝7、第二电热丝8和第三电热丝11通电发热,进而加热抗氧化热熔胶层12,使抗氧化热熔胶层12熔化粘接于管道外壁插,使管道和管接头稳定连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在不使用管接件时,管道内进入杂质,第一管1、第二管2和第三管3开口端均设有用于封闭其开口端的封闭盖13。封闭盖13包括用于嵌设于第一管 1、第二管2和第三管3开口端内的密封塞15和用于方便对密封塞15施力的施力盖14,施力盖14固定连接于密封塞15。施力盖14和密封塞15均呈柔性设置且一体制成。在不使用该管接件时,封闭盖13封闭管接件,减少了由于灰尘等异物进入到管接件内,导致管接件破损失效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