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自动定量的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0799发布日期:2019-04-09 22:03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进行自动定量的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弧炉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进行自动定量的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电弧炉是利用电极电弧产生的高温熔炼矿石和金属的电炉。气体放电形成电弧时能量很集中,弧区温度在3000℃以上。对于熔炼金属,电弧炉比其他炼钢炉工艺灵活性大,能有效地除去硫、磷等杂质,炉温容易控制,设备占地面积小,适于优质合金钢的熔炼,电弧炉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到补水装置来进行水分的补充。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补水装置采用直接注水的补水方式,往往采用人工手动控制补水量,无法进行自动定量补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进行自动定量的补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补水装置采用直接注水的补水方式,往往采用人工手动控制补水量,无法进行自动定量补水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手柄带动浮动组件升降调整位置高度,并通过浮球在水中的浮力来控制压块触发或脱开限位开关,以此来对电控阀的开闭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实现补水过程中的自动定量控制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进行自动定量的补水装置,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底部侧面固定有连接片,所述水箱本体前面内嵌安装有观察窗,所述水箱本体顶部固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固定有封盖,所述水箱本体底面固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电控阀,所述水箱本体内壁顶部固定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底部设置有浮动组件;

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连杆和保护壳,所述连杆顶端固定有手柄,所述连杆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两端通过卡钩连接有轮架,所述轮架外端内侧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上设置有滚轮,所述保护壳固定安装在所述水箱本体内壁上,所述保护壳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外缘与所述滚轮边缘接触,所述凸块均匀分布,所述凸块之间的间隙不小于所述滚轮的半径;

所述浮动组件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均固定在所述连杆侧面且上下对应,所述顶板底面固定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电控阀电连接,所述底板顶面固定有护套,所述护套内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通过卡钩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内侧固定有支柱,所述支柱顶面固定有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限位开关上下对应,所述支柱底端固定有浮球。

采用上述一种可进行自动定量的补水装置,在使用时,先将所述水箱本体通过所述连接片内加装螺栓的方式固定在电弧炉的使用位置,后打开所述封盖向所述水箱本体内注水,注水过程中应确保水位不能高于所述浮球的位置高度,此过程可通过所述观察窗观察控制,电弧炉日常运作过程中需要补水时,先根据单次补水量调整所述浮动组件的位置高度,调整方式为:手持所述手柄带动所述连杆下降,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浮动组件下降至水内,同时所述连杆在下降过程中通过所述轮架带动所述滚轮在所述凸块边缘自由滚动,当所述滚轮滚过所述凸块的最高点时,所述压簧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通过自身弹力将所述滚轮卡入所述凸块之间,从而能够在所述浮动组件的位置高度调整完成时通过所述滚轮卡入所述凸块之间的方式自锁,当所述浮动组件进入水内时,所述浮球由于受到水的浮力而带动所述支柱上升,所述支柱带动所述压块上升压住所述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触发控制所述电控阀打开,水经所述出水管注入电弧炉的补水位置,同时所述支柱上升的过程中通过所述限位板带动所述弹簧压缩,当水位下降至所述浮球以下时,水对所述浮球的浮力消失,所述弹簧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通过所述限位板带动所述支柱下降,所述压块随之下降脱开所述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控制所述电控阀关闭,这样便完成了对单次补水量的自动定量控制,代替了人工手动操作的控制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片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连接片内开设有通孔,所述观察窗为有机玻璃。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封盖通过螺纹固定,所述手柄为实心环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为通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压簧间隙配合,所述压簧的压缩行程不小于所述凸块的轮廓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成对存在,所述滚轮与所述轮架通过所述销轴活动铆接。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槽的槽深不大于所述弹簧的压缩行程,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支柱过渡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压块为柔性材质,所述浮球为空心结构。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柄带动浮动组件升降调整位置高度,并通过浮球在水中的浮力来控制压块触发或脱开限位开关,以此来对电控阀的开闭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实现补水过程中的自动定量控制,代替了人工手动的控制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外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内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组件和浮动组件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水箱本体;101、观察窗;102、连接片;103、出水管;104、封盖;105、进水管;106、电控阀;2、调整组件;201、手柄;202、连杆;203、保护壳;204、凸块;205、销轴;206、滚轮;207、轮架;208、安装槽;209、压簧;3、浮动组件;301、顶板;302、限位开关;303、支柱;304弹簧;305、底板;306、浮球;307、压块;308、护套;309、缓冲槽;301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进行自动定量的补水装置,包括水箱本体1,水箱本体1底部侧面固定有连接片102,水箱本体1前面内嵌安装有观察窗101,水箱本体1顶部固定有进水管105,进水管105上固定有封盖104,水箱本体1底面固定有出水管103,出水管103上设置有电控阀106,水箱本体1内壁顶部固定有调整组件2,调整组件2底部设置有浮动组件3;

调整组件2包括连杆202和保护壳203,连杆202顶端固定有手柄201,连杆202中部开设有安装槽208,安装槽208内设置有压簧209,压簧209两端通过卡钩连接有轮架207,轮架207外端内侧设置有销轴205,销轴205上设置有滚轮206,保护壳203固定安装在水箱本体1内壁上,保护壳203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块204,凸块204外缘与滚轮206边缘接触,凸块204均匀分布,凸块204之间的间隙不小于滚轮206的半径;

浮动组件3包括顶板301和底板305,顶板301和底板305均固定在连杆202侧面且上下对应,顶板301底面固定有限位开关302,限位开关302与电控阀106电连接,底板305顶面固定有护套308,护套308内开设有缓冲槽309,缓冲槽309内通过卡钩与弹簧304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304的另一端通过卡钩连接有限位板3010,限位板3010内侧固定有支柱303,支柱303顶面固定有压块307,压块307与限位开关302上下对应,支柱303底端固定有浮球306。

作为优选,连接片102的数量为四个,连接片102内开设有通孔,如此设置,便于通过连接片102内加装螺栓的方式固定水箱本体1至电弧炉上,观察窗101为有机玻璃,如此设置,便于观察了解水箱本体1内的水量情况。

进水管105与封盖104通过螺纹固定,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封盖104控制进水管105的打开或关闭,手柄201为实心环状结构,如此设置,便于手持手柄201时施力。

安装槽208为通槽,安装槽208与压簧209间隙配合,如此设置,便于压簧209在安装槽208内自由伸缩,压簧209的压缩行程不小于凸块204的轮廓高度,如此设置,便于滚轮206能够通过凸块204的最高点。

滚轮206成对存在,滚轮206与轮架207通过销轴205活动铆接,如此设置,便于滚轮206在轮架207边缘自由滚动。

缓冲槽309的槽深不大于弹簧304的压缩行程,如此设置,便于防止弹簧304到达自身的极限压缩行程而失效,限位板3010与支柱303过渡配合,如此设置,便于限位板3010和支柱303同步升降。

压块307为柔性材质,如此设置,便于压块307柔性压紧限位开关302,浮球306为空心结构,如此设置,便于浮球306在水中具有足够的浮力。

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先将水箱本体1通过连接片102内加装螺栓的方式固定在电弧炉的使用位置,后打开封盖104向水箱本体1内注水,注水过程中应确保水位不能高于浮球306的位置高度,此过程可通过观察窗101观察控制,电弧炉日常运作过程中需要补水时,先根据单次补水量调整浮动组件3的位置高度,调整方式为:手持手柄201带动连杆202下降,连杆202带动浮动组件3下降至水内,同时连杆202在下降过程中通过轮架207带动滚轮206在凸块204边缘自由滚动,当滚轮206滚过凸块204的最高点时,压簧209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通过自身弹力将滚轮206卡入凸块204之间,从而能够在浮动组件3的位置高度调整完成时通过滚轮206卡入凸块204之间的方式自锁,当浮动组件3进入水内时,浮球306由于受到水的浮力而带动支柱303上升,支柱303带动压块307上升压住限位开关302,限位开关302触发控制电控阀106打开,水经出水管103注入电弧炉的补水位置,同时支柱303上升的过程中通过限位板3010带动弹簧304压缩,当水位下降至浮球306以下时,水对浮球306的浮力消失,弹簧304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通过限位板3010带动支柱303下降,压块307随之下降脱开限位开关302,限位开关302控制电控阀106关闭,这样便完成了对单次补水量的自动定量控制,代替了人工手动操作的控制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