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的差速器总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5454发布日期:2019-10-19 03:0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的差速器总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驱动车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的差速器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汽车驱动车桥中,多采用四个行星齿轮偏置于差速器右壳的差速器总成结构。差速器总成中,从动锥齿轮采用中心通孔(中心通孔位于螺纹分布孔的内侧)与差速器右壳的外止口配合定位,差速器左壳与差速器右壳的定位止口位于差速器总成的内部。此种结构,为实现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右壳之间的止口定位,增加了从动锥齿轮的中心孔重量,增加了差速器右壳的外止口重量;为实现差速器左壳与差速器右壳之间的止口定位,增加了差速器左壳的外止口重量,增加了差速右壳内止口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汽车驱动车桥中,由于采用从动锥齿轮采用中心通孔与差速器右壳的外止口配合定位,采用差速器左壳与差速器右壳的定位止口位于差速器总成的内部,导致从动锥齿轮重量增加,差速器左壳重量增加,差速器右壳重量增加,差速器总成成本增加等问题,提供一种轻量化的差速器总成结构,降低重量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轻量化的差速器总成结构,从动锥齿轮的齿面朝下置于工作台上,差速器右壳的外轴径与从动锥齿轮的内止口配合且端面贴合;差速器左壳的内止口与差速器右壳的外轴径配合且端面贴合;螺栓依次穿过差速器左壳和差速器右壳的螺纹分布孔后,旋入从动锥齿轮的螺纹盲孔并拧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内止口结构位于螺纹分布孔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从动锥齿轮、差速器左壳的定位止口置于分布孔的外侧,降低了差速器总成的重量和成本。具体为:通过加大从动锥齿轮的中心孔,降低从动锥齿轮的重量;通过取消差速器右壳的外止口结构,降低差速器右壳的重量;通过取消差速器右壳开口端的内止口结构,降低加工成本;通过取消差速器左壳的内止口结构,降低差速器左壳的重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的差速器总成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从动锥齿轮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差速器右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差速器左壳视图;

图中:1.从动锥齿轮,2.差速器左壳,3.螺栓,4.差速器右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轻量化的差速器总成结构,从动锥齿轮1的齿面朝下置于工作台上,差速器右壳4的外轴径与从动锥齿轮1的内止口配合(内止口位于螺纹分布孔的外侧)且端面贴合;差速器左壳2的内止口与差速器右壳4的外轴径配合且端面贴合;螺栓3依次穿过差速器左壳2和差速器右壳4的分布孔,旋入从动锥齿轮1的螺纹盲孔并拧紧固定。

如图2所示,从动锥齿轮加大中心孔,保证齿轮强度的同时,降低了重量;采用螺纹分布孔结构与差速器左壳2、差速器右壳4螺接;内止口结构位于螺纹分布孔的外侧,与差速器右壳的外轴径配合定位。

如图3所示,差速器右壳采用外轴径结构与从动锥齿轮的内止口配合定位,并与差速器左壳的内止口配合定位;取消原与从动锥齿轮配合的外止口结构,降低了重量;采用分布圆孔结构,用于穿过螺栓3。

如图4所示,差速器左壳采用分布圆孔结构,用于穿过螺栓3;采分布圆孔的外侧设置内止口结构,用于与差速器右壳4的外轴径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