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主动润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2100发布日期:2019-06-15 00:5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主动润滑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润滑阀,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主动润滑阀。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变速箱多采用传统的被动曲轴飞溅润滑方式。现因双离合器变速箱的大量应用及技术提升,国内主机厂开始使用变速箱主动润滑系统,其工作过程为变速箱油底壳内变速箱润滑油经油泵作用,通过输油管到达各润滑点对变速箱内齿轮润滑。如果只有一个润滑点,润滑点处流量取决于油泵的流量。但当多个润滑点时,需要对各润滑的流量进行控制:既要保证各润滑点出齿轮的正常润滑,也要保证极限工况下变速箱内的冷却。双回路润滑系统,油泵出油后一条回路通往电机处,另外一条回路通往齿轮箱,主动润滑阀设置于电机齿轮润滑回路上,电机齿轮润滑回路一端连接电机,一端连接油泵,齿轮箱润滑回路一端连接齿轮箱,一端连接油泵,油泵连接变速箱油。当极限工况油泵输油量最大时,为保证齿轮箱的正常润滑及冷却,需对双离合器电机处齿轮润滑点流量进行限制,保证该处正常润滑情况下流量尽可能的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润滑效率高且使用寿命长的双离合器变速箱主动润滑阀。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主动润滑阀,包括前壳体、后壳体以及位于所述的前壳体与所述的后壳体之间的密封部件,所述的前壳体、所述的后壳体和所述的密封部件围成阀腔,所述的阀腔内设置有柱塞和弹性部件,所述的柱塞的内腔通过所述的弹性部件与所述的后壳体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的柱塞的前端端面或/和前端肩部设置有至少一条供润滑油由所述的前壳体进油口进入所述的柱塞侧壁外周的过流槽,所述的柱塞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供外周润滑油进入所述的柱塞内腔的流量孔,其中一条所述的流量孔的孔隙随着所述的柱塞的轴向移动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

所述的柱塞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条供外周润滑油进入所述的柱塞内腔的主流量孔,所述的主流量孔的孔隙随着所述的柱塞的轴向移动逐渐变大至完全打开或逐渐变小至仅小部分打开。

所述的流量孔包括主流量孔和旁流量孔,所述的主流量孔随着所述的柱塞的轴向移动打开和闭合,所述的旁流量孔为常开孔且位于所述的柱塞的前段侧壁或者位于所述的柱塞的顶部。

所述的主流量孔位于所述的柱塞的前段侧壁,所述的柱塞的后段侧壁与所述的后壳体的小孔内壁配合连接,所述的柱塞轴向后移至最大极限时,所述的主流量孔与所述的后壳体小孔内壁完全接触闭合,所述的柱塞轴向前移至最大极限时,所述的主流量孔与所述的后壳体小孔内壁完全脱离打开。主流量孔与后壳体配合,起到主油路通、断的作用。

所述的柱塞的前端端面中央设置有用于对润滑油起导流作用的圆台型凸起。避免润滑油湍流和回流。

所述的柱塞的前端肩部限位抵接在所述的前壳体内的斜壁上,所述的柱塞的前段侧壁与所述的后壳体的大孔内壁形成环形间隙,所述的柱塞的后段侧壁与所述的后壳体的小孔内壁过隙配合连接,所述的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的柱塞的内腔台阶面抵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的后壳体内侧连接,。

所述的前壳体和所述的后壳体通过设置在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连接。

所述的密封部件为o型圈,所述的弹性部件为调压弹簧,所述的柱塞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

所述的过流槽位于所述的柱塞的前端端面且横向贯通所述的柱塞的前端端面。

所述的过流槽位于所述的柱塞的前端肩部且从所述的柱塞的前端端面延伸至所述的柱塞的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主动润滑阀,适用于油泵后双润滑回路系统,将该阀装配在其中通往电机的润滑回路中。正常情况下,该阀处于开启状态,通往电机处润滑油及通往齿轮箱中轮滑油均能起到良好的润滑及冷却的功能。但是当变速箱工作频繁或处于极限工况下,为保证齿轮箱内齿轮的正常润滑及冷却,必须将通往电机的润滑油流量限定在一定的流量下,该阀的应用确保了双润滑油回路系统在车辆正常行驶中齿轮箱及电机处的齿轮均能得到有效的润滑及冷却;在变速箱频繁换挡及极限工况下,确保了齿轮箱中齿轮的润滑及冷却,防止因润滑油不足造成的齿轮损坏等问题。该阀体结构紧凑,在流量压力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下,该阀件能在不借助其他辅助装置的情况下通过感受系统压力变化自动调节系统中介质的流量大小,使流量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简单可靠,免维护,能长期稳定工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双离合器变速箱主动润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柱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双离合器变速箱主动润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柱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双离合器变速箱主动润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4双离合器变速箱主动润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5双离合器变速箱主动润滑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主动润滑阀,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以及位于前壳体1与后壳体2之间的密封部件3,前壳体1、后壳体2和密封部件3围成阀腔,阀腔内设置有柱塞4和弹性部件5,柱塞4的内腔通过弹性部件5与后壳体2的出油口连通,柱塞4的前端肩部设置有至少一条供润滑油由前壳体1进油口进入柱塞4侧壁外周的过流槽6,柱塞4上设置有用于供外周润滑油进入柱塞4内腔的主流量孔7和旁流量孔8,主流量孔7随着柱塞4的轴向移动打开和闭合,旁流量孔8为常开孔且位于柱塞4的前段侧壁或者位于柱塞4的顶部(图中未显示)。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主流量孔7位于柱塞4的前段侧壁,柱塞4的后段侧壁与后壳体2的小孔内壁配合连接,柱塞4轴向后移至最大极限时,主流量孔7与后壳体2的小孔内壁完全接触闭合,柱塞4轴向前移至最大极限时,主流量孔7与后壳体2的小孔内壁完全脱离打开。柱塞4的前端端面中央设置有用于对润滑油起导流作用的圆台型凸起9。柱塞4的前端肩部限位抵接在前壳体1内的斜壁上,柱塞4的前段侧壁与后壳体2的大孔内壁形成环形间隙,柱塞4的后段侧壁与后壳体2的小孔内壁过隙配合连接,弹性部件5的一端与柱塞4的内腔台阶面抵接且其另一端与后壳体2内侧连接。密封部件3为o型圈,弹性部件5为调压弹簧。前壳体1和后壳体2通过设置在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连接。柱塞4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过流槽6从柱塞4的前端端面延伸至柱塞4的侧壁。

上述双离合器变速箱主动润滑阀工作过程如下:装配情况下调压弹簧5因柱塞4及前壳体1的相对位置关系处于压缩状态,柱塞4因调压弹簧5的预紧力处于图1最左端位置。柱塞4中主流量孔7处于开启状态,便于润滑油通过。在变速箱正常工作情况下,润滑油从左端进油口进入,通过过流槽6、主流量孔7及旁流量孔8,经右侧出油口流出。当油泵流量增大时,流进该阀体的润滑油流量加大,作用于柱塞4断面的压力也增加,油压小于调压弹簧5预紧力时,柱塞4不运动,主流量孔7继续开启,润滑油通过主流量孔7及旁流量孔8流出。当油泵流量继续增大,作用于柱塞4断面的油压作用力大于调压弹簧5的预紧力时,柱塞4向右移动,主流量孔7孔隙逐渐变小,但仍有润滑油通过主流量孔7流出。当油泵流量足够大时或油泵处于极限状态,柱塞4继续右行,后壳体2内壁完全覆盖主流量孔7,进而主流量孔7关闭,即主流量通道关闭,仅小流量润滑油通过旁流量孔8流出继续起润滑冷却作用。这样可保证在油泵额定流量一定的情况下,齿轮箱润滑回路的流量始终保持在合理的流量范围内,同时保证电机润滑回路的流量尽可能的小,确保变速箱极限工况下齿轮箱内齿轮正常润滑及冷却,避免齿轮箱内齿轮过早损坏。

实施例2

同上述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将柱塞4的前端肩部的过流槽6替换为设置在柱塞4的前端端面,且过流槽6横向贯通柱塞4的前端端面。

实施例3

同上述实施例2,其区别在于:如图5所示,取消柱塞4的前端端面中央设置的圆台型凸起9。

实施例4

同上述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柱塞4上仅设置有一条用于供外周润滑油进入柱塞4内腔的主流量孔7且未设置旁流量孔8,主流量孔7的孔隙随着柱塞4的轴向移动逐渐变大至完全打开或逐渐变小至仅小部分打开。

实施例5

同上述实施例4,其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将柱塞4的前端肩部的过流槽6替换为设置在柱塞4的前端端面,且过流槽6横向贯通柱塞4的前端端面。

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