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活塞结构多重密封分体式固定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1264发布日期:2020-03-27 19:41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双活塞结构多重密封分体式固定球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球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活塞结构多重密封分体式固定球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cn201810734195.0公开的一种大口径双活塞顶装式固定球阀,包括阀体、球体、单活塞阀座、单活塞阀座密封圈、双活塞阀座、阀座支撑圈、以及橡胶o形圈,其特征在于:双活塞阀座及阀座支撑圈安装在阀体相应的阀座凹槽内,阀座背部压簧孔装有特定数量的压簧,使得双活塞阀座始终与球体紧密贴合,形成初始密封,当管线有介质压力时,在橡胶o形圈与双活塞阀座密封圈形成压力差,保证密封;当阀门中腔有介质压力时,介质进入阀座支撑圈与双活塞阀座之间的间隙里,在橡胶o形圈与双活塞阀座密封圈形成压力差,保证密封,从而阀座实现双向密封双活塞效应。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当管道有不干净或颗粒杂质时阀门密封面极易损伤,从而造成泄露;由于球体的底部与阀体底部相对应支撑,阀杆承受阀体的力矩,当管道介质增加时,阀杆受力,易造成损伤;当进口端发作发生泄露,出口端阀座的密封性能同时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双活塞结构多重密封分体式固定球阀,从而实现球阀内多重密封结构,确保阀门密封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双活塞结构多重密封分体式固定球阀,包括分隔相对设置的阀体、设于阀体内的球体、设于阀体的上下两端的端盖、连接球体顶部旋转地阀杆,所述球体两端与阀体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密封阀座装置,密封阀座装置用于弹性紧密贴合支撑球体表面,使球体的底部与阀体间隔悬空设置,所述端盖与阀杆之间设有密封端盖装置,所述阀体的外壁设有延伸至其内部的注脂装置,球体旋转后其通道开口边缘与阀体内壁对接缝隙处注入密封脂。

具体的,所述阀体的一端设有进口,其另一端设有出口,进口与出口之间形成横向的流道,阀体内开设有竖直贯穿并容置球体的腔体。

具体的,所述球体可旋转的设于阀体内,球体内设有与阀体的流道相对应的通道。

具体的,所述球体的两端中心位置分别设有凸部,所述阀体的内侧设有位于腔体顶部和底部的对称的支撑板,支撑板内设有定位孔,所述凸部的外周套设有与定位孔对接的轴承。

具体的,所述密封阀座装置包括设于阀体内侧的阶梯部上的阀座、设于阀座的支撑面上的支撑圈和三角圈。

具体的,所述阀座的侧边与阶梯部的对接处设有压簧、防火圈和若干第一o型圈。

具体的,所述阀座的支撑面与球体的表面相对应设置。

具体的,所述阀座内还设有压块,压块的侧边贴合三角圈,压块的表面与支撑面相对应设置,压块的侧边留有三角圈形变的空间。

具体的,位于所述阀体顶部的端盖内设置竖直贯穿其中心位置的阀杆。

具体的,所述密封端盖装置包括设于阀杆和端盖之间的上盖、设于上盖顶部的连接盘,设于上盖和阀杆之间的若干第二o型圈,设于阀杆内的静电弹簧,以及配合静电弹簧贴合上盖的静电钢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双活塞结构多重密封分体式固定球阀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通过密封阀座装置内的阀座配合支撑圈和三角圈,有效支撑球体,使得支撑板上不承受球体的自重,有效防止阀门长期使用,因球体下沉导致的阀门泄露问题;密封阀座装置内阀座的支撑面与球体形成初级密封,支撑圈与球体的密封形成二级密封,三角圈配合压块形成三级密封,有效隔离颗粒性杂质,保证阀门的密封性能,提高使用寿命;当进口阀座发生泄露时,球体内介质压力其抱紧出口的阀座进行密封;密封端盖装置内上盖和阀杆之间设有若干密封圈和填料,在阀门的开启过程中,阀杆只承受启闭的力矩,不承受介质作用力,增强阀杆的强度,实现低扭矩操作,保证阀杆外周的密封性;阀杆内静电弹簧配合静电钢球有效进行防静电处理;在阀体上设置注脂装置,当球体转动后其通道口与阀体内壁的连接缝隙处发生泄露,通过注入密封脂,使得缝隙处密封,设置止回阀,避免外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注脂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密封阀座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支撑圈作用球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密封端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阀体、11球体、12端盖、13阀杆、14进口、15出口、16腔体、17凸部、2支撑板、21轴承、22圆柱销、23螺柱、24缠绕垫、25支脚、3阶梯部、31阀座、32支撑面、33支撑圈、34三角圈、35压簧、36防火圈、37第一o型圈、38压块、4上盖、41连接盘、42第二o型圈、43静电弹簧、44静电钢球、45填料、46螺钉、47驱动装置、5注脂阀、51止回阀、5截断球阀、51泄放阀、52排污阀、53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照图1-6所示,本实施例是双活塞结构多重密封分体式固定球阀,包括分隔相对设置的阀体1、设于阀体1内的球体11、设于阀体1的上下两端的端盖12、连接球体11顶部旋转地阀杆13;球体11两端与阀体1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密封阀座装置,密封阀座装置用于弹性紧密贴合支撑球体11表面,使球体11的底部与阀体1间隔悬空设置,端盖12与阀杆13之间设有密封端盖装置,阀体1的外壁设有延伸至其内部的注脂装置,球体11旋转后其通道开口边缘与阀体1内壁对接缝隙处注入密封脂。

阀体1的一端设有进口14,其另一端设有出口15,进口14与出口15之间流动有流体,进口14与出口15之间形成横向的流道。球体11可旋转的设于阀体1内,球体11内设有与阀体1的流道相对应的通道,通过旋转球体11将通道对接流道时,流体顺利流出,当旋转球体11将通道与流道错位时,流体被切断关闭。阀体1内开设有竖直贯穿并容置球体11的腔体16。

球体11的两端中心位置分别设有凸部17,阀体1的内侧设有位于腔体16顶部和底部的对称的支撑板2,支撑板2内设有定位孔(图中未标注),凸部17的外周套设有与定位孔对接的轴承21。支撑板2与阀体1之间通过圆柱销22连接。轴承21与支撑板2之间的作用面竖直设置,且支撑板2不支撑球体11的自重。

阀体1与端盖12之间通过螺柱23连接,阀体1与端盖12之间设有缠绕垫24,阀体1的底部设有支脚25。

密封阀座装置包括设于阀体1内侧的阶梯部3上的阀座31、设于阀座31相对球体11的支撑面32上的支撑圈33和三角圈34,阀座31的侧边与阶梯部3的对接处设有压簧35、防火圈36、若干第一o型圈37。支撑圈33的表面与球体11的表面完全贴合设置,有效防除隔离颗粒介质。

阀座31的支撑面32与球体11的表面相对应设置,支撑面32具有弧形表面,阀座31内还设有压块38,压块38的侧边贴合三角圈34,压块38的表面与支撑面32相对应设置,压块38的侧边留有三角圈34形变的空间,便于三角圈34弹性变形,不易磨损。

位于阀体1顶部的端盖12内设置竖直贯穿其中心位置的阀杆13,阀杆13的底部连接球体11,密封端盖装置包括设于阀杆13和端盖12之间的上盖4、设于上盖4顶部的连接盘41,设于上盖4和阀杆13之间的若干第二o型圈42,设于阀杆13内的静电弹簧43,以及配合静电弹簧43贴合上盖4的静电钢球44。上盖4、阀杆13和连接盘41的连接处设有填料45。连接盘41和上盖4内设有贯穿连接至端盖12的螺钉46。阀杆13的顶部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装置47。

注脂装置包括设于阀体1外部的注脂阀5,设于阀体1内部且连接注脂阀5的止回阀51;止回阀51的出口对位球体11通道开口边缘与阀体1内壁的连接缝隙处。

阀体1的外部还设有连通至其内部的若干截断球阀5。位于阀体1侧边的截断球阀5连接有泄放阀51和排污阀52,位于阀体1底部的截断球阀5连接有泄放阀51。截断球阀5通过接管53连接至阀体1内。当阀体1内压力增大,通过泄放阀51放出压力。

应用本实施例时,通过密封阀座装置内的阀座31配合支撑圈33和三角圈34,有效支撑球体11,使得支撑板2上不承受球体11的自重,有效防止阀门长期使用,因球体11下沉导致的阀门泄露问题;密封阀座装置内阀座31的支撑面32与球体11形成初级密封,支撑圈33与球体11的密封形成二级密封,三角圈34配合压块38形成三级密封,有效隔离颗粒性杂质,保证阀门的密封性能,提高使用寿命;当流道进口的阀座31发生泄露时,球体11内介质压力其抱紧出口的阀座31进行密封;密封端盖装置内上盖4和阀杆13之间设有若干密封圈和填料45,在阀门的开启过程中,阀杆13只承受启闭的力矩,不承受介质作用力,增强阀杆13的强度,实现低扭矩操作,保证阀杆13外周的密封性;阀杆13内静电弹簧43配合静电钢球44有效进行防静电处理;在阀体1上设置注脂装置,当球体11转动后其通道口与阀体1内壁的连接缝隙处发生泄露,通过注入密封脂,使得缝隙处密封,设置止回阀51,避免外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