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器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4086发布日期:2020-09-18 20:02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差速器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差速器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差速器中,设置有行星齿轮,行星齿轮通过行星齿轮轴容置在差速器壳体内。

然而,现有的行星齿轮轴的固定方式如下:

现有技术1:行星齿轮轴一端通过固定销固定在差速器壳体上。这种技术方案,无法保证在行星齿轮轴失效时,对未固定段行星齿轮轴的约束。

现有技术2:轴套组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行星齿轮轴上,轴套组件被构造成在行星齿轮轴朝向行星齿轮中的任一个移动时与行星齿轮接触已限定行星齿轮轴的轴向位移。该技术方案需在行星齿轮轴上开径向螺纹孔,降低了轴的刚强度,设计结构相对复杂,装配工艺水平要求高,成本增加明显。

现有技术3:将两个行星齿轮垫圈上的一段卡挂部的卡合爪与行星齿轮轴的端面卡合,限制行星齿轮轴的轴向移动。该技术方案由于与齿轮垫圈是一体的,与差壳等为配合间隙,定会造成齿轮垫圈偏磨现象,影响差速器寿命,且设计结构相对复杂,装配工艺水平要求高,成本增加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未能提供安全且结构简单的差速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差速器总成及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壳体、容置在所述差速器壳体内的行星齿轮轴、嵌装在所述行星齿轮轴外周上的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两管穿孔中穿出,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两管穿孔中穿出,并将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因此,可防止行星齿轮轴突然失效,行星齿轮轴从差速器壳体内掉出,提高了差速器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根设置在所述差速器壳体内的固定销、以及设置在所述差速器壳体外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销穿过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一端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所述固定螺栓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轴另一端的轴线延长线上。

本实施例的行星齿轮轴一端通过固定销固定,另一端被固定螺栓限位。可防止行星齿轮轴断裂后远离固定销侧脱出造成安全隐患。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通过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的差速器齿圈,所述固定螺栓一端依次插入所述差速器齿圈和所述差速器壳体,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轴另一端的轴线延长线上。

本实施例的固定螺栓即用于固定差速器齿圈,又对行星齿轮轴限位,有效的提高了行车安全的同时,还节省材料。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根设置在所述差速器壳体内的固定销,两根所述固定销分别穿过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端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

本实施例通过两根固定销分别固定行星齿轮轴的两端,结构简单且安全。

更进一步地,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销通孔,两根所述固定销分别穿过两所述固定销通孔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

本实施例结构改动极小,只需在差速器壳和行星齿轮轴上加工一个通孔,改善了差速器的动平衡。通过对行星齿轮轴两端固定,提高了差速器使用的安全性。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容置在所述差速器壳体内与所述行星齿轮轴啮合的半轴齿轮。

本实施例增加半轴齿轮,以便将动力分配到半轴齿轮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以及如前所述的差速器总成,所述差速器总成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两管穿孔中穿出,并将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因此,可防止行星齿轮轴突然失效,行星齿轮轴从差速器壳体内掉出,提高了差速器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差速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一种差速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差速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差速器壳体1、容置在所述差速器壳体1内的行星齿轮轴2、嵌装在所述行星齿轮轴2外周上的行星齿轮3,所述行星齿轮轴2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差速器壳体1的两管穿孔11中穿出,所述行星齿轮轴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速器壳体1固定。

具体来说,行星齿轮轴2,其被收纳于差速器壳体1内,并且被插穿于形成在差速器壳体1上的管穿孔11中。行星齿轮3,优选为一对,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嵌装在行星齿轮轴2的外周上。行星齿轮轴2两端固定在差速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两管穿孔中穿出,并将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因此,可防止行星齿轮轴突然失效,行星齿轮轴从差速器壳体内掉出,提高了差速器使用的安全性。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种差速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差速器壳体1、容置在所述差速器壳体1内的行星齿轮轴2、嵌装在所述行星齿轮轴2外周上的行星齿轮3、容置在所述差速器壳体1内与所述行星齿轮轴2啮合的半轴齿轮5、一根设置在所述差速器壳体1内的固定销4、以及通过固定螺栓6与所述差速器壳体1固定连接的差速器齿圈7,所述行星齿轮轴2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差速器壳体1的两管穿孔11中穿出,所述行星齿轮轴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销通孔,一根所述固定销4穿过所述行星齿轮轴2的所述固定销通孔与所述差速器壳体1固定,所述固定螺栓6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轴2另一端的轴线延长线上,对所述行星齿轮轴2另一端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的行星齿轮轴一端通过固定销固定,另一端被固定螺栓限位。可防止行星齿轮轴断裂后远离固定销侧脱出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固定螺栓即用于固定差速器齿圈,又对行星齿轮轴限位,有效的提高了行车安全的同时,还节省材料。最后,本实施例增加半轴齿轮,以便将动力分配到半轴齿轮上。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一种差速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差速器壳体1、容置在所述差速器壳体1内的行星齿轮轴2、嵌装在所述行星齿轮轴2外周上的行星齿轮3、容置在所述差速器壳体1内与所述行星齿轮轴2啮合的半轴齿轮5、以及两根设置在所述差速器壳体1内的固定销4,所述行星齿轮轴2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差速器壳体1的两管穿孔11中穿出,所述行星齿轮轴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销通孔,两根所述固定销4分别穿过所述行星齿轮轴2的两所述固定销通孔与所述差速器壳体1固定。

本实施例通过两根固定销分别固定行星齿轮轴的两端,结构简单且安全。结构改动极小,只需在差速器壳和行星齿轮轴上加工一个通孔,改善了差速器的动平衡。通过对行星齿轮轴两端固定,提高了差速器使用的安全性。最后,本实施例增加半轴齿轮,以便将动力分配到半轴齿轮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以及如前所述的差速器总成,所述差速器总成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两管穿孔中穿出,并将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因此,可防止行星齿轮轴突然失效,行星齿轮轴从差速器壳体内掉出,提高了差速器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