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轮间差速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780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轮间差速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速器总成,特别涉及一种车用轮间差速器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差速器总成及被动锥齿轮的安装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先采用一周圈分布的六角头螺栓将左右差速器壳安装起来,再用一周圈分布的六角头螺栓将被动锥齿轮与右差速器壳安装起来。第二种是:用六角头螺栓穿过左右差速器壳周圈分布连接光孔,与被动锥齿轮螺纹连接安装。采用第一种方式,需要在右差速器壳外缘再开设一圈被动锥齿轮安装孔,结构较为复杂,采用第二种方式,被动锥齿轮设置在右差速器壳体外侧,整个差速器总成结构不够紧凑,被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壳体之间连接强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装配简单,各部件连接强度高的车用轮间差速器总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种车用轮间差速器总成,包括:左差速器壳、右差速器壳、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行星齿轮组和被动锥齿轮,该车用轮间差速器总成的特征在于:被动锥齿轮的圆环内侧设有一圈凸台,该凸台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通孔,该左、右差速器壳的外缘上均设有一圈凹台,该凹台上设有若干第二连接通孔,当左、右差速器壳连接在一起时,两个壳体外缘上形成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一圈凹槽,所述凸台设置在该凹槽中,螺栓穿过第二连接通孔和第一连接通孔,将左、右差速器壳和设置在其间的被动锥齿轮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通孔沿左、右差速器壳周向均匀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通孔沿凸台周向均匀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结构紧凑的差速器总成,采用夹心结构,被动锥齿轮安装在左右差壳之间,通过一周圈分布六角头螺栓连接安装。不但装配简单,各部件连接强度高,结构稳固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轮间差速器总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所示,该种车用轮间差速器总成,包括:左差速器壳1、右差速器壳2、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行星齿轮组和被动锥齿轮3,该被动锥齿轮3的圆环内侧设有一圈凸台31,该凸台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通孔,该左、右差速器壳的外缘上均设有一圈凹台,每圈凹台上均沿周向均匀设有若干第二连接通孔,当左、右差速器壳连接在一起时,两个壳体外缘上形成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一圈凹槽11,所述凸台31设置在该凹槽11中,螺栓4依次穿过右差速器壳上的第二连接通孔、第一连接通孔和左差速器壳上的第二连接通孔,将左、右差速器壳和设置在其间的被动锥齿轮固定在一起。该种结构紧凑的差速器总成,采用夹心结构,被动锥齿轮安装在左右差壳之间,通过一周圈分布六角头螺栓连接安装。不但装配简单,各部件连接强度高,结构稳固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轮间差速器总成,包括:左差速器壳(I)、右差速器壳(2)、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行星齿轮组和被动锥齿轮(3),该车用轮间差速器总成的特征在于:被动锥齿轮(3)的圆环内侧设有一圈凸台(31),该凸台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通孔,该左、右差速器壳的外缘上均设有一圈凹台,该凹台上设有若干第二连接通孔, 当左、右差速器壳连接在一起时,两个壳体外缘上形成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一圈凹槽(11 ),所述凸台(31)设置在该凹槽(11)中,螺栓穿过第二连接通孔和第一连接通孔,将左、右差速器壳和设置在其间的被动锥齿轮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轮间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沿左、右差速器壳 周向均匀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通孔沿凸台周向均匀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轮间差速器总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装配简单,各部件连接强度高的车用轮间差速器总成。该种车用轮间差速器总成,包括左差速器壳、右差速器壳、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行星齿轮组和被动锥齿轮,该车用轮间差速器总成的特征在于被动锥齿轮的圆环内侧设有一圈凸台,该凸台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通孔,该左、右差速器壳的外缘上均设有一圈凹台,该凹台上设有若干第二连接通孔,当左、右差速器壳连接在一起时,两个壳体外缘上形成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一圈凹槽,所述凸台设置在该凹槽中,螺栓穿过第二连接通孔和第一连接通孔,将左、右差速器壳和设置在其间的被动锥齿轮固定在一起。
文档编号F16H48/06GK203162034SQ20132011836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周群辉, 刘中锋, 刘华敏 申请人: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