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密封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6667发布日期:2020-12-04 13:5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密封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密封柜。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很多设备或者工件都需要都用到密封结构以保证其自身能够正常工作,尤其是一些放置在户外的设备更加需要达到较好的密封性能才可以保证其正常工作。而现有的密封结构虽然采用密封垫圈等密封件来密封,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但是其仍然不能达到较佳的防水性和气密性,不能完全实现防水、防风、防尘、防虫、防腐蚀,非常容易因为外界环境影响造成内部设备的故障,不能够达到户外工作的密封要求。

尤其是安装在户外用于盛放电子件的柜子,因其密封性能不足,极易造成漏水等事件发生,进而损坏电子件,造成运维成本的极大浪费。且有些柜体与柜盖之间的锁紧力不足,在二者之间会存在少许的间隙或者断点,更加突出了密封性不足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密封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结构,用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接处的密封,包括:

密封槽,设置于第一连接件上与第二连接件相接的第一接触面;

密封件,为中空结构,且其具有弹性,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

凸台,设置于第二连接件上与第一连接件相接的第二接触面;其中,

所述凸台嵌入所述密封槽挤压所述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凹陷并与所述凸台的至少两个不同的连续外表面相接。

可选地,所述密封槽具有长度且其首尾相接设置,所述密封槽沿第一接触面的外缘设置。

可选地,所述密封件为柱状结构且所述密封件沿其中心线连续设置于所述密封槽内。

可选地,所述密封件为首尾相接的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凸台的截面为梯形。

可选地,所述密封槽的至少一侧槽壁与第一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导向台,所述凸台能够沿所述导向台进入所述密封槽。

一种密封柜,包括:

第一柜体,具有第一接触面;

第二柜体,具有第二接触面;

枢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柜体与所述第二柜体,能够使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相抵或分离从而使密封柜封闭或打开;

锁紧组件,能够锁紧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相抵的所述第一柜体和所述第二柜体;以及

以上所述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槽开设于所述第一接触面,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二接触面。

可选地,所述枢接组件包括:

至少1个第一枢接件,一体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柜体的第一侧边;

与所述第一枢接件数量相同的第二枢接件,一体式设置于所述第二柜体的第一侧边,且所述第二枢接件与所述第一枢接件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

锁紧扣,设置于所述第一柜体上与其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

卡凸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柜体上,与所述锁紧扣卡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柜体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柜体厚度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槽,设置于第一连接件上与第二连接件相接的第一接触面;密封件,为中空结构,且其具有弹性,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凸台,设置于第二连接件上与第一连接件相接的第二接触面;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凸台嵌入所述密封槽挤压所述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凹陷并与所述凸台的至少两个不同的连续外表面相接,能够形成不同的密封面,扩大了密封面积,从而达到较佳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密封柜的第一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密封柜的第一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4为密封柜的第二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5为密封柜的第二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中1、密封槽;2、密封件;3、凸台;4、导向台;5、第一柜体;6、第二柜体;7、第一枢接件;8、第二枢接件;9、锁紧扣;10、卡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结构,用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接处的密封,如图1~5所示,包括:

密封槽1,

密封槽1设置于第一连接件上与第二连接件相接的第一接触面,具体的,密封槽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密封件2,

密封件2为中空结构,且其具有弹性,设置在所述密封槽1内。

凸台3,

设置于第二连接件上与第一连接件相接的第二接触面;其中,在需要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密封时,将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对接,使所述凸台3嵌入所述密封槽1,并使凸台3挤压所述密封件2,所述密封件2因受外力作用而变形凹陷,凹陷部分的密封件2与所述凸台3的至少两个不同的连续外表面相接,具体的,凹陷部分的密封件2与凸台3上的三个面紧密接触,其中一个面为凸台3首先与密封件2相接的顶面,其余两个面为与上述的顶面相邻的侧面,凸台3上的三个面均与密封件2相接触,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佳的密封效果;

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均为片状结构,能够实现密封是依靠相连接的两个连接件之间的挤压,此时,如果实现较佳的密封性能需要施加加大的挤压力或者增大两个连接件与密封圈的接触面积,而当增大两个连接件与密封圈的接触面积时,会造成密封结构部分的径向尺寸较大,浪费材料且不美观,而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结构是依靠不同的平面进行密封,共同实现密封效果,在增大了密封性的同时还能减小密封结构的径向尺寸,节省了材料。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槽1具有长度且其首尾相接设置,使密封槽1形成一封闭的回路,能够保证密封的连续性,使密封效果更佳,且所述密封槽1沿第一接触面的外缘设置,能够保证足够的密封空间。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密封件2为柱状结构且所述密封件2沿其中心线连续设置于所述密封槽1内,具体的,密封件2为圆柱状结构,能够使密封件2受挤压变形时在矩形密封槽1内有变形空间,能够保证密封结构的密封可靠性;

同时,密封件2连续设置,能够保证密封的全程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密封件2为首尾相接的一体式结构,能够使所有密封处均不会出现断点,不会在个别的部分出现漏水等情况,使密封性更加可靠。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凸台3的截面为梯形,能够使被挤压的密封件2更加紧密的与凸台3两侧面相接触,进一步保证了密封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槽1的至少一侧槽壁与第一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导向台4,所述凸台3能够沿所述导向台4进入所述密封槽1,能够避免凸台3和密封槽1之间有位置偏差时不能配合的问题。

一种密封柜,包括:

第一柜体5,

第一柜体5具有第一接触面,具体的,第一柜体5为具有一开口的壳体,第一接触面位于壳体的开口处。

第二柜体6,

第二柜体6具有第二接触面,具体的,第二柜体6为具有一开口的壳体,第二接触面位于壳体的开口处,两个壳体开口处相对,能够在两壳体之间形成密封空间。

枢接组件,

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柜体5与所述第二柜体6,能够使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相抵或分离从而使密封柜封闭或打开。

锁紧组件,

锁紧组件能够锁紧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相抵的所述第一柜体5和所述第二柜体6;以及

以上所述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槽1开设于所述第一接触面,所述凸台3设置于所述第二接触面,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柜能够保证良好的密封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枢接组件包括:

至少1个第一枢接件7,

第一枢接件7一体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柜体5的第一侧边,能够保证第一枢接件7的尺寸稳固性,使相枢接的两部分不会产生大幅度的相对错动,具体的,第一枢接件7安装于第一柜体5上靠近第一接触面的侧壁上,第一枢接件7上具有枢接孔。

与所述第一枢接件7数量相同的第二枢接件8,

第二枢接件8一体式设置于所述第二柜体6的第一侧边,能够保证第二枢接件8的尺寸稳定性,使相枢接的两部分不会产生大幅度的相对错动,且所述第二枢接件8与所述第一枢接件7相适配,具体的,第一枢接件7安装于第一柜体5上靠近第一接触面的侧壁上,第二枢接件8上具有枢接轴,枢接轴能够插设到枢接孔,枢接轴能够在枢接孔内转动,从而实现第一柜体5与第二柜体6之间的相对转动;进一步的,枢接组件均安装于靠近接触面的侧壁上以及枢接件的结构,能够保证第一柜体5与第二柜体6闭合后,两接触面能够紧密接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锁紧组件包括:

锁紧扣9,

锁紧扣9设置于所述第一柜体5上与其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

卡凸部10,

卡凸部10设置于所述第二柜体6上,与所述锁紧扣9卡接,具体的,锁紧扣9为手板式锁紧,将锁紧扣9用手扳至于卡突部相卡,就能够与枢接组件相配合,完全锁紧第一柜体5与第二柜体6,能够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打开密封柜,便于操作人员对密封柜内的设备进行维护,其中的锁紧部与卡突部的相关具体结构可以为多种结构,且其具体结构以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柜体6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柜体5厚度的二分之一,能够增加相锁紧的第一柜体5与第二柜体6的刚度,避免二者刚度差距较小进而在锁紧时任一柜体产生较大变形,进而使密封性能下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