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滚动组合皮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359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向滚动组合皮带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零件的改进。
组合式皮带轮通常用在皮带传动中实现无级变速。这种皮带轮的槽形角由两个轮盘构成,变速时两个轮盘在轴向上产生相对位移,使其工作直径发生变化,从而达到使传动系统无级变速的目的。以往的组合式皮带轮,两个轮盘之间多采用爪型连接,例如摩托车皮带传动系统中的被动轮,即属此类。变速时,沿着芯爪与传动爪间的咬合界面产生很大的磨损。同时,传动爪也因轴向移动而失去导向,不能平稳运动而产生强烈噪声。这些都影响了摩托车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在两个轮盘间增加双列滚子轴向滚动结构,使原有的组合式皮带轮得到了改进,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如附图。图中〔1〕、〔2〕分别为滚道的内套与外套,〔3〕为保持架,〔4〕为滚子。〔5〕为压紧弹簧,〔6〕为外套端盖,而〔7〕为弹簧压盖,〔8〕为锁紧垫圈。图中的〔9〕,〔10〕则分别为内轮盘与外轮盘。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组合皮带轮的内外轮盘通过轴向滚动结构连接起来。内套装在外轮盘的芯轴上,而外套则通过螺钉与内轮盘连接成一体。内外套上均带有矩形或弧形滚道槽,并且沿着园周方向均匀分布。这样,就在内外套之间形成了利于滚子自由滚动的轴向槽型滚道。滚子通过保持架装在滚道中,与滚道槽的游隙一般不大于0.1毫米。皮带传动的扭矩是通过内外套的滚道槽壁与滚子做中介进行传递的。当需要变速时,内轮盘将在皮带的作用下,带动滚子在滚道槽中沿轴向左右滚动。滚道槽中有足够的间隙,用以填充润滑脂,使滚动平稳自如。
当传动扭矩较大时,滚子应为滚柱,滚道槽宜为矩形;传动扭矩较小时,滚子可为滚珠,滚道槽也可为弧形槽。
本发明与原有的组合式皮带轮相比,具有传动平稳,变速自如,磨损轻微、噪声低和维修方便等优点。发明人曾将其安装在摩托车的皮带传动系统中,结果使噪声大为降低,变速灵敏,运行寿命从原有的5000公里左右提高到50000公里左右。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轴向滚动和压紧装置的由内轮盘[9]与外轮盘[10]构成的组合式皮带轮,其特征为内外轮盘之间装有双列滚子轴向滚动装置,它由滚道内外套、保持架及滚子等组成。保持架连同滚子装在内外套之间的槽型滚道中。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组合式皮带轮,其特征为所说的内外套上的滚道槽分别沿其园周方向均布。
3.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组合式皮带轮。其特征为内外套上的滚道槽是矩形的或弧形的。
4.如权利要求
1中所述的组合式皮带轮。其特征为所说的滚子是滚柱或者滚珠。
5.按照权利要求
1-4所说的组合式皮带轮,其特征在于内轮盘在轴向上的位移,由弹簧〔5〕及外套端盖〔6〕予以调整。
专利摘要
一种改进的组合式皮带轮,将原有的爪型联接结构改为双列滚子轴向滚动结构。滚子通过保持架在内外套之间的槽型滚道中自由滚动,使皮带轮的内外轮盘产生轴向位移,从而改变其工作直径,达到无级变速的目的。这种结构的组合式皮带轮,变速平稳自如,显著降低了嗓声和磨损。皮带传动的扭矩则通过滚柱(或滚珠)作为介体而在内外套间传递,具有抗冲击、承载能力大等优点。本发明用在摩托车皮带传动系统中做被动轮,使嗓声大为降低,运行寿命较前提高了十倍。
文档编号F16H55/32GK85201764SQ85201764
公开日1986年3月5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29日
发明者李瑞志 申请人:李瑞志, 冀坤兰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