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的变速器的离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9374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用于汽车的变速器的离合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变速器的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带有至少一个摩擦离合器,其中,所述摩擦离合器一方面与发动机轴相连,另一方面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其中,所述摩擦离合器具有盘片支架和布置在所述盘片支架上的摩擦片组,并且其中,支承件、尤其支承盘有效地通过至少一个止挡支承在所述盘片支架上。
【背景技术】
[0002]从文献DE 10 2010 044 379 Al中已知一种用于汽车的变速器的离合器、也即用于自动或半自动的双离合器变速系统的、带有两个摩擦离合器的双离合器。这两个摩擦离合器分别一方面与发动机轴相连,而另一方面与第一或第二变速器输入轴相连。所述摩擦离合器分别具有盘片支架,其中,在所述盘片支架上布置有摩擦片组。现在,支承件被设计为两个支承环的形状。支承件有效地沿轴向支承在盘片支架的止挡上。这两个支承环具有环形区域,其中,在所述环形区域的外周侧上设计有齿部。盘片支架被设计为波纹状的,并且在齿啮合区域上和相应的侧边区域上具有用于贯穿钩状齿的嵌合孔。所述嵌合孔从盘片支架的内侧延伸到外侧,其中,所述齿部贯穿嵌合孔并且使盘片支架支承在其外侧上。这两个支承环沿轴向支承摩擦片组。所述齿部沿周向延伸,其中,所述支承环可在盘片支架的轴向槽中滑移,并且随后通过沿两个可能的旋转方向之一的旋转而嵌合进嵌合孔中。齿部被设计为钩状的。在此,嵌合孔还提供了对齿部沿周向的止挡。通过旋转进嵌合孔中使得支承环利用其齿部沿轴向支承在嵌合孔的壁部上。第一和第二支承环沿不同的旋转方向旋进嵌合孔中。为了防止回旋,通过插入抗扭装置避免了在相邻布置的支承环之间的相对旋转。
[0003]该类型的离合器的设计尚不优化。相应地波纹状盘片支架至少由深冲制成。这需要盘片支架的强烈变形。尤其在制造工艺最后进行盘片支架连同相应齿部区域(摩擦片的齿部可以插入所述齿部区域中)的波纹形状的成型。位于波纹之间的“波谷”或者说槽区域在此被从外向内按压。此后进行对相应的嵌合孔或者说固定槽的切割,支承环或者说支撑件可以插进在所述嵌合孔中。因为要切割嵌合孔需要支撑部,盘片支架的径向向外突出的齿部区域必须还沿轴向更远地成型,以便为工具提供相应的支撑部。此外,齿部还必须相应地连同槽区域沿轴向更远地成型,由此提供相应的嵌合孔、尤其是相应的固定槽以供使用。该制造工艺复杂,而且在嵌合孔或固定槽的制造过程中尤其需要轴向的加工空间。

【发明内容】

[0004]由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设计和改进一种前述的离合器,从而使离合器能被简单且成本低廉地制造,并且该离合器的部件能被简单地装配。
[0005]在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一种用于汽车的变速器的离合器、优选用于自动化或自动双离合变速器的双离合器解决的,所述离合器或双离合器带有至少一个摩擦离合器,其中,所述摩擦离合器一方面与发动机轴相连,另一方面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其中,所述摩擦离合器具有盘片支架和布置在所述盘片支架上的摩擦片组,并且其中,支承件、尤其支承盘有效地通过至少一个止挡支承在所述盘片支架上,其中,在所述盘片支架上构成至少一个突出部、尤其多个突出部,其中,一个或多个突出部被用作所述支承件的止挡。在此,在盘片支架上构成多个突出部,其中,所述突出部被用作止挡。突出部尤其可以通过突出的舌状件构成。这种舌状件还可以被称作“转接件”。突出部尤其可以通过对盘片支架的冲压制成。也可以考虑使用铣削工艺进行制造。此外,相应制成的舌状件由盘片支架的材料成型,从而使舌状件的端面构成用于相应的支承件、尤其支承片的止挡。盘片支架尤其可以被设计为外盘片支架,其中,舌状件则沿径向向内成型,并由此提供相应的止挡。在一种备选设计方式中,盘片支架可以被设计为内盘片支架,其中,舌状件则沿径向向外成型,并且由此提供相应的止挡。舌状件尤其布置在盘片支架的齿部区域中。突出部被设计在轻微变形的区域、也即盘片支架的齿部区域中。由此,盘片支架的材料被较少地磨损。此外,突出部的设计、尤其呈舌状件形状的突出部的设计的优点在于,盘片支架的齿部区域的可用轴向长度被更好地利用。突出部尤其可以成型在盘片支架的端侧端部附近。由此更好地利用轴向的结构空间。摩擦片组优选具有这样的摩擦片,所述摩擦片的齿部形状与突出部相适配、也即所述齿部形状这样设计,从而使摩擦片组能插进盘片支架中。或者也可以这样处理,即这样设计摩擦片的齿高,从而在摩擦片的齿部的齿顶圆与盘片支架的齿部区域的齿根圆之间保留有大体上与突出部高度相应的间隙。在一种备选的、特别优选的设计方式中,摩擦片的齿部具有边缘开放的凹缺,其中,所述边缘开放的凹缺构成在突出部的区域中。所述凹缺或凹口还可以被称为“扇形凹口(scallop)”。支承件可以具有头部对中的齿部。支承件还必须在装配完成后不再进行轴向移动。通过头部对中实现了与突出部或止挡的特别大的接触面。此外,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需要独立的构件、例如止动环用于固定支承件,从而省去了其他装配步骤。支承件尤其用于支承操作活塞。操作活塞可以具有多个指状件,其中,支承件具有多个对应的开窗。所述指状件贯穿所述开窗,其中,至少一个弹簧件、尤其多个用于使操作活塞复位的弹簧组被布置在操作活塞与支承件之间。在一种备选的设计方式中可以考虑的是,支承件不具有开窗,而是被设计为闭合的盘状件,其中,所述盘状件尤其仅被用于支承。此外,在盘片支架的区域内实现了重量节约,这可以实现CO2排放的降低。在制造过程中避免了较大的构件要求,而且在必要时还能获得轴向的结构空间。由此避免了开头所述的弊端,并且获得了相应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6]在此还存在大量的对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进行设计和改进的可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相应的描述对本发明的优选设计方式进行更详尽的阐述。在附图中:
[0007]图1以示意性立体剖视图的方式示出带有外盘片支架的双离合器的一部分,所述外盘片支架带有摩擦片组和形状为支承板的支承件;
[0008]图2以示意性半部的剖视图的方式示出根据图1的双离合器的部件;
[0009]图3以示意性剖视放大图的方式示出带有止挡的盘片支架,其中,支承件贴靠在止挡上;
[0010]图4从外部斜向地以示意性立体剖视图的方式示出带有止挡的盘片支架的顶部区域;
[0011]图5从内部斜向地以示意性立体剖视图的方式示出带有止挡的盘片支架的顶部区域-M
[0012]图6以示意性正面放大图的方式示出盘片支架的顶部区域和摩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图1至图6中至少局部性地示出离合器1、也即尤其双离合器2。离合器1、2适用于与汽车的变速器进行连接。双离合器2适用于自动或自动化的双离合变速器(未示出)。
[0014]在此所示的双离合器2具有尤其两个摩擦离合器3,其中,在此仅示出一个摩擦离合器3。所述两个摩擦离合器3—方面与发动机轴(未示出)相连,并且另一方面与各自相对应的变速器输入轴(未示出)相连。摩擦离合器3具有盘片支架4。盘片支架4在此被设计为外盘片支架5。摩擦片组6布置在所述外盘片支架5上。摩擦片组6由交替地相互层叠的外摩擦片7和内摩擦片(未详细示出)组成。外摩擦片7在此被抗扭地、然而沿轴向可移动地布置在外盘片支架5上。
[0015]在图1和图2中可以清晰看出,盘片支架4具有尤其弯曲构成的侧壁8,其中,摩擦片组6支承在侧壁8上。盘片支架4的轴向区域9与侧壁8连接,其中,外摩擦片7布置在所述轴向区域9上。在所述轴向区域9上连接有另一侧壁10,所述另一侧壁10大体上沿径向向内延伸。
[0016]摩擦离合器3能借助操作活塞11被操作。操作活塞11布置在摩擦片组6的侧壁8的另一侧上。操作活塞11还可以被称为压力板。为了使操作活塞11复位而设有至少一个弹簧件、尤其弹簧组12。所述弹簧组12通过支承件13支承在盘片支架4上,所述支承件尤其可以被设计为支承片或支承板。支承件13尤其可以从盘片支架4的轴向区域9开始大体沿径向向内延伸,并且具有压弯区域14,其中,弹簧组12对中地支承在压弯区域14的内部。支承件13具有多个开窗15 (参照图1至3),其中,所述开窗15被操作活塞11利用相应成型的或者说弯曲的指状件16贯穿。指状件16用于操作摩擦片组16。支承件13用于直接将弹簧力传导至盘片支架4,并且此外还被用作用于操作活塞11和相应的弹簧组12的旋转同步件。为了将弹簧力传导至盘片支架4,盘片支架4具有至少一个止挡17,支承件13支承在所述止挡上。
[0017]为了实现对相应外摩擦片17和支承件13的旋转同步,盘片支架4的轴向区域9被设为波纹状的。在此,所述轴向区域9具有一方面(参照图4和5)沿轴向向外指向的齿部区域18,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