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起升式工程机械转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64168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机械起升式工程机械转移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辅助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机械起升式工程机械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工程机械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工程机械是放置在地面上的,有时需要对工程机械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便于更加方便地使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使用叉车等大型设备进行位置移动,这种操作方式较为麻烦,难以根据需要随时移动,给施工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起升式工程机械转移装置,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5]—种机械起升式工程机械转移装置,包括:
[0006]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固定部和至少三个运输腿,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设置在机械本体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机械本体通过法兰盘可拆卸连接,所述法兰盘包括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第一法兰盘用于焊接在所述机械本体的外壁,所述固定部的靠近所述机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运输腿的数量与所述固定部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运输腿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部的高度,所述运输腿的顶端与所述固定部铰接,所述运输腿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在地面上行走的万向轮,每个所述运输腿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两个中转件,每个所述运输腿上的两个所述中转件的高度不同;
[0007]起升机构,所述起升机构包括调节件和两根相互平行的连接丝杆,所述调节件包括外壳和两个转动件,两个转动件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分为两半,两半所述外壳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将两半所述外壳分开后,能过将所述转动件取出或放入,两个所述转动件的外壁均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其中一个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伸出所述外壳,所述转动件的伸出所述外壳的一端为伸出端,所述伸出端设置有转动手柄,每个所述转动件的内部均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丝杆啮合,两根所述连接丝杆的旋向相同,两根所述连接丝杆的端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运输腿通过中转件转动连接,转动所述转动手柄时,两根所述连接丝杆反向运动并使相邻的两个所述运输腿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0008]此处所说的机械本体可以是粉碎机等各种机械,只要是体积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抬起并移动即可,机械本体不属于机械起升式工程机械转移装置的组成部分,只是为了便于描述转移装置的结构和作用,机械起升式工程机械转移装置和机械起升式粉碎机等是两个不同的客体,可以认为机械起升式粉碎机是将机械起升式工程机械转移装置组装到粉碎机上得到的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机械本体放置在地面上,运输机构和起升机构可以从机械本体上卸下,当需要移动机械本体时,首先将运输腿分别安装在固定部上,运输腿可以绕固定部在竖直面内转动。运输腿的长度大于固定部的长度是为了使运输腿转动到一定角度后,万向轮可以接触地面并行走;外壳将两个转动件包覆,限定转动件的位置,转动件只能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其中一个转动件为主动件,另外一个转动件为从动件,主动件转动时能够带动从动件转动,主动件的旋转方向和从动件的旋转方向相反;转动件能够沿连接丝杆的轴向方向相对运动,从而改变转动件在连接丝杆上的位置。
[0009]使用时,首先使一个调节件上的两个转动件分别套在两个连接丝杆上,两个连接丝杆相互平行,然后调节运输腿的位置,并将两个连接丝杆的端部分别连接在两个运输腿上的中转件上,连接丝杆可以绕中转件转动。然后,转动转动手柄,转动手柄使主动件绕连接丝杆的轴心线转动并带动从动件同步转动,主动件和从动件在连接丝杆上的位置同时发生变化。
[0010]由于两个丝杆的螺纹旋向相同,而两个转动件的转向相反,并且两个转动件分别从两个连接丝杆的相互靠近的一端套入,因此两个转动件使得两个连接丝杆的运动方向相反,进而拉动相邻的两个运输腿相互靠近,运输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发生变化,即运输腿的底端朝内收缩,也就是说运输腿的底端逐渐靠近机械本体,多个起升机构同时工作时,起升机构将机械本体抬起,机械本体脱离地面后,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可以使机械本体在地面上运动,从而实现机械本体的位置移动。
[0011]当机械本体的位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反向旋转转动手柄即可使机械本体落下。当然,在安装起升机构时,也可以先将连接丝杆的端部固定在中转件上,然后再通过调整运输腿的位置将调节件套在连接丝杆上。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锁紧固定装置,所述锁紧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齿环、扣合盖和复位压簧,所述外壳的靠近所述伸出端的一侧设置有管状的定位段,所述固定齿环和所述扣合盖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段的外侧,所述复位压簧套设在所述定位段的外侧,所述复位压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外壳和所述扣合盖,所述固定齿环的外侧圆周面设置有嵌入槽,所述转动手柄与所述伸出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手柄能够转动至嵌入所述嵌入槽内,所述扣合盖设置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最大内径大于所述固定齿环的外径,所述阶梯孔的最小内径小于所述固定齿环的外径,所述扣合盖的台阶面能够在所述复位压簧的作用下抵住所述固定齿环,所述转动手柄能够伸入所述扣合盖内并在所述扣合盖和所述嵌入槽的作用下固定。
[0013]在转动转动手柄使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并使机械本体脱离地面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相邻的两根运输腿存在相互远离的趋势,可能会导致转动件非正常转动并与连接丝杆发生相对滑动,存在机械本体掉落的危险。因此,使用锁紧固定装置对转动手柄进行固定,转动手柄的位置固定后,转动件无法转动,因此,转动件和连接丝杆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降低安全隐患。
[0014]锁紧固定装置的具体锁紧方式为:对机械本体的位置调节完成后,保持转动件固定,拉动扣合盖,扣合盖朝向远离固定齿环的方向移动,复位压簧压缩,固定齿环露出,固定齿环的结构可以参照齿盘等,即固定齿环的圆周面具有多个嵌入槽,转动转动手柄,转动手柄的轴心线与连接丝杆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化,直至转动手柄的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嵌入至嵌入槽内。然后松开扣合盖,复位压簧推动扣合盖靠近固定齿环,最终扣合盖将固定齿环包围,转动手柄的端部位于扣合盖内,扣合盖和固定齿环共同作用,对转动手柄进行限位,转动手柄无法脱离,由于锁紧固定装置和外壳连接,外壳固定不动,则转动手柄的位置无法发生转动,进而实现转动件无法相对于外壳转动,并且由于连接丝杆无法转动,使得转动件和连接丝杆的位置固定,维持运输机构的结构稳定,避免在机械本体的重力作用下导致的运输腿活动,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0015]进一步地,所述阶梯孔的台阶面设置有环状的扩展槽,所述转动手柄的远离所述伸出端的一端伸入所述扩展槽内。此处的扩展槽可以是直接在台阶面上凹陷的环形槽,也可以是不规则槽,最好是使扩展槽靠近阶梯孔的直径较大的内壁。
[0016]若转动手柄的长度较长,转动手柄的端部伸入扣合盖内后可能会抵住扣合盖的台阶面,导致扣合盖无法与固定齿环紧密贴合,进而导致锁紧固定装置不稳定。在阶梯孔内设置有扩展槽后,即使转动手柄较长,其端部也会伸入扩展槽内,扣合盖可以与固定齿环的侧壁紧密贴合,结构更加稳定,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001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手柄为至少两个,所述转动手柄分别与所述伸出端铰接,所述转动手柄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连接丝杆的轴心线垂直,所述伸出端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转动手柄的轴心线与所述连接丝杆的轴心线垂直的位置限定件,所述外壳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转动手柄逐渐转动至与所述连接丝杆平行的收拢件,收拢后的所述转动手柄能够从两个所述连接丝杆之间通过。当然,转动手柄不是必须转动至自身轴心线与连接丝杆的轴心线平行才可以,只要转动手柄的倾斜角度满足其能够从两个连接丝杆之间的间隙穿过即可,并且,此处最好是朝向远离锁紧固定装置的方向转动。
[0018]众所周知,若两根平行的连接丝杆之间的间距小于转动手柄的长度,当转动手柄转动至一定位置后,连接丝杆会阻挡转动手柄继续转动,导致无法继续调节机械本体的高度,影响使用效果。通过设置多个转动手柄,当一个转动手柄(以下简称“待通过手柄”)到达靠近连接丝杆的位置时接触收拢件,使用其他的转动手柄(以下简称“操作手柄”)进行操作,转动操作手柄的过程中,待通过手柄会继续转动,在此过程中,待通过手柄会在收拢件的挤压作用下转动,待通过手柄的转动轴心线与连接丝杆的轴心线垂直,即待通过手柄的轴心线与连接丝杆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发生变化,直至待通过手柄与连接丝杆的方向大致相同,待通过手柄可以从两个连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