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84260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等速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等速接头,该等速接头插设在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用于将旋转驱动动力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递到所述第二传动轴。
【背景技术】
[0002]机动车被布置成通过诸如驱动轴等的驱动动力传动轴将由内燃机、电动机等产生的旋转驱动动力传递给轮胎。在这种情况下,当轮胎借助所传递的旋转驱动动力而旋转时驱动机动车。
[0003]在驱动动力传动轴之间插设有等速接头。等速接头将驱动动力传动轴互连,使得驱动动力传动轴可以绕其相应的轴线旋转。
[0004]—个已知类型的等速接头是三脚式等速接头。该三脚式等速接头包括具有有底杯部的外构件以及装配至驱动动力传动轴的远端的内构件。被内构件的保持件保持的辊在限定于有底杯部的内壁面中的相应引导槽内旋转的同时进行滑动。当驱动动力传动轴倾斜预定工作角度时,响应于内构件在外构件内的倾斜,保持件相对于辊在引导槽内倾斜。
[0005]如果辊相对于保持件的倾斜以跟随的关系倾斜,则在引导槽的壁面与辊之间会出现滑移,由此导致滑动阻力增加。为了避免该问题,已提出其中即使保持件倾斜也保持辊相对于引导槽的姿势的结构。例如,在日本专利N0.3984816中公开了一种等速接头,在该等速接头中,各辊(在日本专利N0.3984816中称为“环”)的内壁面与各保持件的侧壁面在一区域上布置成接触,而辊的内壁面与保持件的侧壁面在另一区域上彼此间隔开,从而在该另一区域处形成间隙。辊的内壁面与保持件的侧壁面之间的接触部位通常设定在环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处。另外,保持件能够绕接触部位倾斜。

【发明内容】

[0006]近来,已有对减少机动车部件的尺寸和重量的需求。由于通过满足这样的需求,减少了驱动机动车所需的能量,因此也可以降低燃料消耗等。
[0007]基于此,提出了减少等速接头的尺寸和重量的构思。但是,如果要减少日本专利N0.3984816中描述的结构的尺寸,则形成在保持件与辊之间的间隙也会变小。为此,预料到难以使保持件倾斜。
[0008]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等速接头,在该等速接头中在保持件与辊之间形成有足够的间隙。
[000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等速接头,在该等速接头中可以容易地进行保持件的倾斜。
[001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等速接头,该等速接头插设在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并且将旋转驱动动力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递到所述第二传动轴。该等速接头包括:联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构件,所述外构件具有限定在该外构件的侧壁面中的多个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彼此以预定间隔分隔开并且沿着所述外构件的轴向方向延伸;内构件,该内构件具有环形构件以及从所述环形构件分别伸入所述引导槽中的多个保持件,所述环形构件具有插入孔,所述第二传动轴插入穿过所述插入孔,所述内构件插入到所述外构件中;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保持件上的多个辊组件,所述辊组件在所述引导槽内旋转。各所述辊组件均包括内辊以及借助滚动构件安装在所述内辊的外部的外辊。另外,在各所述保持件从靠近所述环形构件的那一侧朝向远离所述环形构件的那一侧被划分为由近端部、中间部和远端部构成的三个相等部分的情况下,所述内辊的内壁面仅接触所述近端部的侧壁面。
[0011]更具体地,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等速接头,当从靠近所述环形构件的那一侧将构成所述等速接头的所述内构件的保持件假想地划分为由近端部、中间部和远端部构成的三个相等部分时,所述内辊的内壁面仅接触靠近所述环形构件的所述近端部的侧壁面。另一方面,所述内辊的内壁面不与位于从接触点更远端侧(即,在远离环形构件的那一侧)的中间部和远端部处的保持件的侧壁面接触。因此,在保持件的侧壁面与内辊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相对较大的间隙。
[0012]因而,即使等速接头的尺寸减小,也可以确保在内辊的内壁面与中间部和远端部的侧壁面之间形成足够的间隙。因此,即使对于减小尺寸的等速接头,当内构件连同第二传动轴的预定操作角度而经受倾斜时,保持件也可以在内辊的内部容易地经历倾斜。结果,内构件可以按相对于第二传动轴的操作角度跟随的关系而容易地倾斜。
[0013]另外,为了使内辊的内壁面仅接触近端部的侧壁面,内辊的内径在与近端部的侧壁面接触的接触点处最小。更具体地,内辊的壁厚在近端部侧较大而在远端部侧较小。因此,内辊的重心朝向环形构件偏移,导致所谓的低重心。因而,使辊组件的周向摆动最小。结果,减少了摩擦阻力,从而能减少推力阻力。
[0014]此外,在从靠近所述环形构件的那一侧朝向远离所述环形构件的那一侧将所述近端部假想地划分为两个相等部分的情况下,所述内辊的内壁面例如接触所述近端部的侧壁面的中间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内辊可以具有足够低的重心。
[0015]所述内辊的内径从与所述近端部的侧壁面接触的接触部位向面朝所述远端部的那一侧逐渐扩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内辊的内径优选地还从与所述近端部的侧壁面接触的接触部位向面朝所述环形构件的那一侧逐渐扩径。更具体地,所述内辊的内壁面优选地形成为使其接触部位向外隆起的弧形形状。
[0016]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内辊的内壁面相对于保持件的侧壁面点接触。因而,接触面积较小。因此,保持件适于更容易地倾斜。
[0017]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中将更明白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以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等速接头的横截面视图,沿着与等速接头的轴向方向垂直的线剖取而得到该视图;
[0019]图2是沿着等速接头的轴向方向的等速接头的不完整的剖视侧视图;
[0020]图3是其上安装有辊组件的耳轴的俯视图;
[0021]图4是处于拆卸状态的辊组件和耳轴的分解立体图;
[0022]图5是沿图3的线V-V剖取的剖视图;
[0023]图6是沿图3的线V1-VI剖取的剖视图;
[0024]图7是沿图3的线VI1-VII剖取的剖视图;
[0025]图8是用于描述传动轴相对于有底孔的相位的示意图,该有底孔形成在构成等速接头的外构件中;
[0026]图9A至图9C是示出了在0°、90°和180°相位处的内构件的倾斜姿势的不完整的剖视侧视图;以及
[0027]图10是示出了内构件的倾斜姿势从90°相位至180°相位的变化的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等速接头。
[0029]图1以横截面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等速接头10,沿着与等速接头的轴向方向垂直的线剖取而得到该视图。图2沿着等速接头的轴向方向以不完整的剖视侧视图示出了等速接头。在图1中,箭头X表示外构件12的宽度方向或横向方向。在图2中,箭头Y表示等速接头10的纵向方向。X方向和Y方向彼此垂直。
[0030]等速接头10包括外构件12和内构件14。外构件12具有有底杯部16以及从有底杯部16的底部的外表面伸出的未示出的轴。例如第一传动轴(未示出,诸如变速器的旋转轴)联接至外构件12的轴。另一方面,有底杯部16中限定有有底孔18,该有底孔沿着图2所示的Y方向(即,沿着等速接头10的纵向方向)延伸。有底孔18包括三个限定在其内周侧壁面中的引导槽20 (参见图1)。引导槽20彼此分隔开预定间隔并且沿着外构件12的轴向方向延伸。
[0031]如图2所示,内构件14装配在第二传动轴22 (例如驱动轴)的远端上,并插入有底孔18中。更具体地,内构件14包括环形构件24,在该环形构件中限定有作为插入孔的孔26,并且第二传动轴22压配合到插入孔26中。插入孔26由环形构件24的形成有未示出的齿的内壁面限定。第二传动轴22具有侧壁面,该侧壁面上也形成有未示出的齿。环形构件24的内壁面上的齿和第二传动轴22的侧壁面上的齿保持彼此啮合地接合。
[0032]内构件14还包括三个耳轴28 (参见图1),这三个耳轴接合至环形构件24并用作分别伸入三个引导槽20中的保持件。辊组件30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耳轴28上。
[0033]图3以俯视图示出了可旋转地安装有辊组件30的其中一个耳轴28。图4以分解立体图示出了处于拆卸状态的耳轴28和辊组件30。图3和图4中所示的X方向和Y方向分别对应于图1和图2中所示的X方向和Y方向。
[0034]下面将详细地描述耳轴28的形状。耳轴28包括顺次布置的第一突出部32、第一凹部34、第二突出部36、第二凹部38、第三突出部40、第三凹部42、第四突出部44和第四凹部46。更具体地,突出部和凹部交替布置。耳轴28沿其径向方向具有成波状的外侧壁面,使得耳轴28在俯视图中观察时具有大致十字形形状(参见图3)。
[0035]仅耳轴28的第一突出部32、第二突出部36、第三突出部40和第四突出部44的弯曲侧面抵靠辊组件30的内辊48的内壁面。另一方面,耳轴28的限定第一凹部34、第二凹部38、第三凹部42和第四凹部46的表面与内辊48的内壁面间隔开。更具体地,第一突出部32、第二突出部36、第三突出部40和第四突出部44用作抵靠内辊48的内壁面的接触区,而第一凹部34、第二凹部38、第三凹部42和第四凹部46用作远离内辊48的内壁面(即,保持不抵靠内辊48的内壁面)的非接触区。
[0036]如图3所示,与第一突出部32、第二突出部36、第三突出部40和第四突出部44相切地绘制假想切线L1、L2、L3、L4。相对于第一突出部32的假想切线L1和相对于第三突出部40的假想切线L3平行于Y方向延伸,而相对于第二突出部36的假想切线L2和相对于第四突出部44的假想切线L4平行于X方向延伸。由于X方向垂直于Y方向,因此假想切线L2、L4垂直于Y方向。
[0037]如从上述理解的,第一突出部32和第三突出部40用作平行区,在该平行区,假想切线Ll、L3平行于引导槽20的纵向方向(轴向方向)延伸。另一方面,第二突出部36和第四突出部44用作垂直区,在该垂直区,假想切线L2、L4垂直于引导槽20的纵向方向延伸。结果,在耳轴28中,用作平行区的第一突出部32和第三突出部40以及用作垂直区的第二突出部36和第四突出部44抵靠内辊48的内壁面。
[0038]图5、图6和图7分别是沿图3的线V_V、线V1-VI和线VI1-VII剖取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所有的线V-V、V1-VI和VI1-VII都经过耳轴28的上端面上的中心点0。另外,如从图5可以看出的,用作非接触区的第一凹部34和第三凹部42远离内辊48的内壁面。
[0039]如图7所示,可以沿着耳轴28的延伸方向从靠近环形构件24的那一侧朝向远离环形构件24的那一侧(或者另有说明)假想地将耳轴28划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