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93725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驱动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驱动齿轮装置,详细而言,涉及能够将旋转运动或动力(转矩)分为两 个路径进行传递的驱动齿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提出了为了控制向机动车的驱动轮分配的转矩和/或转速而使用的各种装 置。
[0003]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图25的结构图所示的差动齿轮装置510。该差动齿轮 机构510具备两组行星齿轮机构52〇3、52013,行星齿轮机构52(^、52013的外齿太阳齿轮构件 523a、523b彼此经由内结合构件522而结合。在各个行星齿轮机构520a、520b的内齿轮构件 526a、526b上结合外结合构件527a、527b,在外结合构件527a、527b的轴直角端面上形成与 齿轮构件529啮合的齿轮部528a、528b。当向内结合构件522输入驱动力时,从行星轮架 525a、525b输出驱动力。通过齿轮构件529的旋转/停止,能够控制驱动力的分配和/或转速。
[0004]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图26的立体图所示的正齿轮差动装置。该正齿轮差动装置 具备第一及第二太阳齿轮603、605和相互啮合的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607、609。第一行星齿 轮607仅与第一太阳齿轮603啮合,第二行星齿轮609仅与第二太阳齿轮605啮合。第一及第 二太阳齿轮603、605彼此的齿数相同,齿顶圆直径相互不同。对第一及第二太阳齿轮603、 605中的一方实施正的变位,对另一方实施负的变位。
[0005]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图27的结构图所示的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在输出轴716、 717之间具备与输出轴716、717分别结合的行星齿轮组718、719、移动机构722。移动机构722 能够向移动位置S 1、S2切换,在移动位置S 1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同方向旋转且应对制动、 驱动,在移动位置S2的情况下,左右轴能够反转运行。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4530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0245012说明书
[0010]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0323838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0011]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2] 图25的差动齿轮装置510由于齿轮构件529相对于行星齿轮机构520a、520b的中心 轴非平行地配置,因此构造上变得复杂且制造成本升高,而且由于齿轮构件529与外结合构 件527a、527b的齿轮部528a、528b的啮合而产生摩擦损失。而且,齿轮构件529相对于行星齿 轮机构520a、520b的中心轴沿径向配置,扭转转矩会作用于外结合构件527a、527b,所以难 以小型轻量化。
[0013] 图26的正齿轮差动装置是作为允许车辆的左右轮的旋转差的简单的差动齿轮机 构发挥作用的不同级的行星齿轮机构。为了变更转矩分配或使转速差产生,需要使将第一 行星齿轮607和第二行星齿轮609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轮架旋转。这种情况下,用于使轮架旋 转的结构复杂且变大,也产生摩擦损失。
[0014] 图27的传动装置中,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组718、719的结构不同,为左右非对称的 复杂结构,摩擦损失变大。
[0015]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意图提供一种驱动齿轮装置,其为简单的结构且能 够容易进行小型轻量化,摩擦损失少。
[0016]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7]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如下那样构成的驱动齿轮装置。
[0018] 驱动齿轮装置具备:(a)壳体;(b)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具有形 成有外齿太阳齿轮的外齿太阳齿轮构件、形成有与所述外齿太阳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的行 星齿轮构件、形成有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的内齿的内齿轮构件以及将所述行星齿轮构件支 承为能够绕所述外齿太阳齿轮公转且能够自转的行星轮架,所述外齿太阳齿轮构件、所述 内齿轮构件以及所述行星轮架旋转自如;(c)结合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第 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外齿太阳齿轮构件和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 机构的所述内齿轮构件中的任一方的第一对构件结合,使所述第一对构件各自的转速及旋 转方向相同;及(d)反向旋转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 述外齿太阳齿轮构件和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内齿轮构 件中的另一方的第二对构件结合,使所述第二对构件各自的旋转方向彼此相反。输入到所 述结合构件的转矩被向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分配,并从所述行 星轮架输出。
[0019] 在上述结构中,在结合构件结合有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外齿太阳齿轮构件 的情况下,通过反向旋转构件使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内齿轮构件彼此向反方向旋 转,因此输入到结合构件的转矩能够均等地分配给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架。 在结合构件结合有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内齿轮构件的情况下,通过反向旋转构件使 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外齿轮太阳齿轮构件彼此向反方向旋转,因此输入到结合构件 的转矩能够均等地分配给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架。
[0020] 根据上述结构,反向旋转构件不传递输入到结合构件的驱动力。而且,反向旋转构 件不需要公转。因此,驱动齿轮装置的结构简单,能够容易进行小型化,在驱动齿轮装置中 产生的摩擦损失少。
[0021] 优选的是,还具备控制用电动机,所述控制用电动机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 所述第二构件、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二构件以及所述反向旋转构件中的至少一 个旋转。
[0022] 这种情况下,使用控制用电动机,使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二构件彼此向 反方向旋转,能够控制向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架分配的转矩和/或转速之差。 为了传递转矩而旋转的部分与为了控制转矩的分配和/或转速之差而通过控制用电动机进 行旋转的部分完全分离,因此控制性极其良好。此外,在对控制用电动机进行驱动的电力系 统和/或传递控制用电动机的旋转的机构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仅仅是无法使第一及第二 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二构件彼此向反方向旋转,通过反向旋转构件而转矩被均等地分配给第 一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架,转矩的分配不会成为异常状态。因此,即使发生故障也 安全,分配转矩的机械动作得以维持。
[0023] 优选的是,所述结合构件将作为所述第一对构件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 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外齿太阳齿轮构件同轴结合。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第 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内齿轮构件形成有外齿。所述驱动齿轮装置具备:(a)第一辅助齿轮 构件,同轴地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内齿轮构件的所述外齿啮合的第一外 齿、及第二外齿,且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及(b)第二辅助齿轮构件,同轴地形 成有与所述第一辅助齿轮构件的所述第二外齿啮合的第三外齿和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 构的所述内齿轮构件的所述外齿啮合的第四外齿,且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 所述第一辅助齿轮构件及所述第二辅助齿轮构件作为所述反向旋转构件发挥功能。
[0024] 这种情况下,当第一及第二辅助齿轮构件与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外齿太阳 齿轮构件的旋转中心轴平行地配置时,向第一及第二辅助齿轮构件的第一及第二齿轮不传 递驱动力,摩擦损失少。而且,第一及第二辅助齿轮构件无需绕着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 的内齿轮构件进行公转。因此,驱动齿轮装置的结构简单,能够容易进行小型化。
[0025]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内齿轮构件形成有外齿。所述驱动齿 轮装置具备:(a)双重构造电动机,配置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 之间,具有两端向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侧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侧突出的内转子和两 端向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侧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侧突出的外转子,所述第一行星齿 轮机构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外齿太阳齿轮构件同轴结合于所述内转子的所述 两端,所述外转子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侧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内齿轮构件 同轴结合;(b)第三辅助齿轮构件,与所述外转子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侧同轴结合,且 具有内齿;及(c)第四辅助齿轮构件,同轴地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内齿轮 构件的所述外齿啮合的第一外齿和与所述第三辅助齿轮构件的所述内齿啮合的第二外齿, 且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所述双重构造电动机的所述内转子作为所述结合构 件发挥功能。所述双重构造电动机的所述外转子、所述第三辅助齿轮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辅 助齿轮构件作为所述反向旋转构件发挥功能。所述双重构造电动机作为所述控制用电动机 发挥功能,且作为驱动所述结合构件旋转的驱动用电动机发挥功能。
[0026] 这种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使驱动齿轮装置小型轻量化。
[0027]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内齿轮构件形成有外齿。所述驱动齿 轮装置具备:(a)第五辅助齿轮构件,同轴结合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内齿轮构件 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侧,且具有内齿;(b)第六辅助齿轮构件,同轴地形成有与所述第 一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内齿轮构件的所述外齿啮合的第一外齿和与所述第五辅助齿轮构 件的所述内齿啮合的所述第二外齿,且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及(c)驱动用电 动机,配置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之间,具有两端向所述第一 行星齿轮机构侧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侧突出的内转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 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外齿太阳齿轮构件同轴结合于所述内转子的所述两端。所述第一 对构件是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外齿太阳齿轮构件。所述 驱动用电动机的所述内转子作为所述结合构件发挥功能。所述第五辅助齿轮构件及所述第 六辅助齿轮构件作为所述反向旋转构件发挥功能。
[0028]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少反向旋转构件彼此的啮合部位,能够简化结构。而且,能够 减小径向的尺寸。
[0029]优选的是,所述结合构件将作为所述第一对构件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 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外齿太阳齿轮构件同轴结合。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第 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内齿轮构件形成有外齿。所述驱动齿轮装置具备反向旋转电动机单 元,所述反向旋转电动机单元具有第一输出轴及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及第二输出 轴同轴配置,彼此向相反侧突出且彼此被向反方向驱动旋转,在所述第一输出轴及所述第 二输出轴同轴地结合有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内齿轮 构件的所述外齿啮合的第一外齿齿轮及第二外齿齿轮。所述反向旋转电动机单元作为所述 反向旋转构件及所述控制用电动机发挥功能。
[0030] 这种情况下,反向旋转构件的组装变得容易。
[0031] 优选的是,所述结合构件将作为所述第一对构件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及所述 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外齿太阳齿轮构件同轴结合。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内齿 轮构件的所述内齿包括向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侧延长的内齿延长部分。所述第二行星齿 轮机构的所述内齿轮构件的所述内齿包括向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侧延长的内齿延长部 分。所述驱动齿轮装置具备:(a)第一辅助齿轮构件,同轴地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 构的所述内齿轮构件的所述内齿延长部分啮合的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且以旋转自如的 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及(b)第二辅助齿轮构件,同轴地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辅助齿轮构件的 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和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内齿轮构件的所述内齿 延长部分啮合的第四齿轮,且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辅助齿轮构件 及所述第二辅助齿轮构件作为所述反向旋转构件发挥功能。
[0032] 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内齿轮构件不形成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