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61737阅读:来源:国知局
2的前端部221始终与第一挡圈部31的电磁元件部2侧的轴向端面抵接。
[0043]电磁元件部2具有:接受电流的供给而产生磁力的筒状的电磁线圈20;包围电磁线圈20的筒状的罩构件21;被支承为能够沿着电磁线圈20的中心轴C进行轴向移动并向滑阀3施加移动力的轴22;通过在电磁线圈20产生的磁力对柱塞24进行吸引的作为磁性体磁心的芯构件23;相对于罩构件21及芯构件23进行轴向移动的柱塞24。罩构件21、芯构件23及柱塞24由磁性体构成,构成电磁线圈20产生的磁通的磁路G。
[0044]电磁线圈20收容于在罩构件21形成的环状的线圈收容空间21a内,且通过由树脂构成的线轴20a封固。电磁线圈20从在罩构件21的外周固定的连接器部201接受励磁电流的供给而产生磁通。
[0045]如图2所示,罩构件21—体地具有将电磁线圈20的外周侧覆盖的外侧筒部210、将电磁线圈20的与套筒4相反侧的端部覆盖的第一底部211、夹设于电磁线圈20的第一底部211侧的端部与柱塞24之间的内侧筒部213、比内侧筒部213向径向内侧突出地形成且与柱塞24沿轴向相对的第二底部214。在第二底部214设有沿着轴22向柱塞24侧突出的环状的突部215。在向电磁线圈20的非通电状态下,柱塞24的第二底部214侧的端面24c与突部215的前端面215a抵接。
[0046]如图3A所示,内侧筒部213的内周面213a与柱塞24的外周面24a直接相对。在此,直接相对是指在内外周面间不夹设其他的构件而两周面直接面对。柱塞24的外周面24a与罩构件21的内侧筒部213的内周面213a之间的间隙设为Hl时,在柱塞24的外径为1mm左右的情况下,111为例如0.21111]1。
[0047]芯构件23—体地具有:在中心部形成有供轴22插通的插通孔231a的圆筒部231;将圆筒部231与罩构件21的外侧筒部210连结的凸缘部232;从圆筒部231的与凸缘部232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周缘部沿轴向突出而形成的突缘部233。圆筒部231夹设于轴22与电磁线圈20的径向之间,且与柱塞24及罩构件21的内侧筒部213在轴向上相对。
[0048]如图3B所示,突缘部233是其内周面233a与柱塞24的外周面24a直接相对的圆筒状。将柱塞24的外周面24a与芯构件23的突缘部233的内周面233a之间的间隙设为H2时,H2为例如0.1mm。
[0049]突缘部233的内周侧的空间形成作为供柱塞24的轴向上的套筒4侧的端部241嵌入的凹部234。在芯构件23的圆筒部231与罩构件21的第二底部214的轴向之间形成有收容柱塞24的收容空间2a。
[0050]柱塞24外嵌于轴22,能够与轴22—起进行轴向移动地收容在收容空间2a内。在柱塞24形成有沿轴向贯通于中心部的贯通孔24b,在该贯通孔24b内压入轴22。
[0051 ]轴22由在芯构件23的圆筒部231形成的第一轴承部51和在罩构件21的第二底部214形成的第二轴承部52支承为能够轴向移动。在此,轴22的表面硬度设定得比第一轴承部51及第二轴承部52的表面硬度大。由此,轴22顺畅地滑动。
[0052]轴22插通芯构件23的圆筒部231的插通孔231a,其轴向上的滑阀3侧的前端部221从芯构件23的凸缘部232侧突出。从芯构件23的凸缘部232突出的轴22的前端部221与滑阀3的一端抵接,将滑阀3沿着其中心轴C向轴向的一侧按压。由此,向滑阀3施加轴向的移动力。
[0053]而且,在轴22的外周固定有缓和柱塞24与芯构件23抵接时的冲击的间隔件220。
[0054]第一轴承部51以芯构件23的圆筒部231在轴向的一部分处与轴22的外周面22a进行滑动接触的方式向径向内侧突出形成,其突出部的内表面形成作为与轴22的外周面22a进行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面51a。第一轴承部51的内径形成得比轴22的外径稍大。
[0055]第二轴承部52通过在罩构件21的第二底部214设置滑动孔214a而形成,该滑动孔214a将从柱塞24突出的轴22保持为滑动自如。而且,第二轴承部52的内周面形成作为与轴22的外周面22a进行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面52a。该滑动孔214a沿轴向贯通罩构件21的第二底部214而形成,从柱塞24突出的轴22贯通滑动孔214a,轴22的基端部222从罩构件21向外方露出。第二轴承部52的内径形成得比轴22的外径稍大。
[0056]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孔214a的内表面包含环状的突部215的内表面,突部215的内表面成为第二轴承部52的滑动接触面52a的一部分。即,第二轴承部52包含突部215,呈以滑动孔214a为内周面的圆筒状地从第二底部214突出形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轴承部52的长度形成为第二底部214的厚度与突部215从第二底部214突出的高度相加的长度。
[0057]第一轴承部51及第二轴承部52的内径设定为大致同等,在轴22的外径为4mm左右的情况下,第一轴承部51及第二轴承部52的内径与轴22的外径之差为例如0.02mm。
[0058]在此,在将第一轴承部51的滑动接触面51a的轴向距离LI的中间点即轴向中心位置设为01、将第二轴承部52的滑动接触面52a的轴向距离L2的中间点即轴向中心位置设为02时,如图2所示,轴向中心位置01及轴向中心位置02的中间点即轴承间中心位置M处于凹部234的轴向范围内。在此,轴向范围内是指芯构件23的圆筒部231的轴向的从柱塞24侧的端面231b到突缘部233的前端部为止的轴向距离L的范围内。端面231b形成作为凹部234的
/? dn。
[0059 ]接下来,对电磁阀I的动作进行说明。当向电磁线圈20供给电流时,如图1A及图2所示,形成磁通通过罩构件21、芯构件23及柱塞24的磁路G。
[0060]该磁路G中的磁通的路径成为芯构件23的凸缘部232—罩构件21的外侧筒部210—罩构件21的第一底部211—罩构件21的内侧筒部213—柱塞24的外周部—芯构件23的突缘部233—芯构件23的圆筒部231的外周部—芯构件23的凸缘部232。
[0061]与通过这样形成的磁路G的磁通对应而产生电磁力,通过该电磁力将柱塞24向轴向上的套筒4侧吸引,轴22按压滑阀3。并且,滑阀3如图1A所示向筒部45侧轴向移动,因此供给端口 41与输出端口 42的连通由滑阀3的第二挡圈部32隔断,输出端口 42与排出端口 43经由滑阀3的细径部33的外周侧而连通。
[0062]另一方面,当停止向电磁线圈20供给电流时,滑阀3如图1B所示向电磁元件部2侧移动,因此供给端口 41与输出端口 42经由细径部33的外周侧而连通,另一方面,输出端口 42与排出端口43的连通由滑阀3的第三挡圈部34隔断。即,电磁阀I通过滑阀3的轴向移动,来切换供给端口 41、输出端口 42及排出端口 43之间的连通状态。
[0063]这样,电磁阀I通过使供给端口41与输出端口42之间的工作流体的流路面积、及输出端口 42与排出端口 43之间的流路面积变化,来控制通过电磁阀I的工作流体的压力。
[0064]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作用及效果。
[0065](I)电磁阀I的轴22由形成于芯构件23的第一轴承部51和形成于罩构件21的第二底部214的第二轴承部52支承,因此与例如日本特开2014-105726号公报记载的电磁阀那样具备第一及第二轴承套筒的情况相比,能减少径向的尺寸误差,能抑制柱塞24及轴22的松动。由此,能够减小柱塞24的外周面24a与芯构件23的突缘部233的内周面233a之间的气隙。即,能够确保柱塞24及轴22的顺畅的滑动性,并能够实现电磁阀I的小型化。
[0066](2)第二轴承部52通过在第二底部214侧设置滑动孔214a而形成,因此能够防止例如日本特开2014-105726号公报记载的电磁阀那样配置于罩构件与柱塞之间的第二轴承套筒夹设于供磁通通过的磁路上而引起的磁通密度的下降,能够减少磁阻。由此,能够抑制电磁阀I的大型化。
[0067](3)轴向中心位置01及轴向中心位置02的中间点即轴承间中心位置M处于凹部234的轴向范围内,因此能够使作用于柱塞24的端部241的磁吸引力产生的向轴22的载荷大致均等地分散于第一轴承部51及第二轴承部52。由此,能防止柱塞24及轴22的径向的松动,并确保轴22的轴向的顺畅的滑动性。
[0068](4)罩构件21的内侧筒部213的内周面213a与柱塞24的外周面24a直接相对,因此与例如在内侧筒部213与外周面24a之间夹设有日本特开2014-105726号公报记载的第一及第二轴承套筒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罩构件21与柱塞24之间的气隙。即,能够实现电磁阀I的小型化。
[0069]接下来,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图4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阀I的电磁元件部2及其周边部的构成例。
[0070]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阀除了其第二底部214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底部214的形状不同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阀I同样地构成。在图4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要素实质上具有同样的功能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0071]在本变形例的第二底部214A形成有收容从滑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