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和发动机齿轮传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1927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齿轮和发动机齿轮传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齿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发动机齿轮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齿轮是依靠齿的啮合传递扭矩的轮状机械零件,通过与其他齿状机械零件传动,例如但不限于,齿轮、齿条或蜗杆,可实现改变转速与扭矩、改变运动方向和改变运动形式。
[0003]通常多个齿轮组合运动形成齿轮系,例如但不限于发动机齿轮传动装置。在齿轮之间的齿隙为理论值的情况下,齿轮系能够自由转动并且转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剧烈振动,当然也就不会产生噪声污染。然而,在齿轮系的安装过程中,很难将齿轮的齿面之间的齿隙控制为恰到好处。通常为了防止齿隙过小而发生干涉,需要在组装过程中将齿隙的安装标准放宽,从而导致组装完成后的齿隙大于理论值,结果会在齿轮运行过程中,由于齿隙过大产生剧烈的噪声,该噪声严重影响工作环境,甚至遭到客户抱怨。
[0004]上述发动机齿轮传动装置中,两个齿轮副的侧隙的尺寸链涉及曲轴、机体、齿轮室壳体、空压机壳体、空压机曲轴、三个齿轮等零件的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配合公差等许多因素。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做法是减小上述尺寸链中涉及到的各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配合公差,从而将齿隙降到合理范围内,以降低或消除噪声。然而,由于上述尺寸链很复杂,只要有一个尺寸公差变差都会对齿隙产生影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随之还有可能产生其他技术问题,例如但不限于装配困难,生产效率下降,加工和检测成本升高等。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以能够将啮合齿轮之间的齿隙进行精确地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该齿轮能够准确地控制啮合齿轮间的齿隙。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其中,所述齿轮的轮齿的齿面上设置有易磨损层。
[0008]优选地,所述易磨损层至少设置在所述齿轮的齿廓工作段上。
[0009]更加优选地,所述易磨损层的硬度小于所述轮齿的硬度。
[0010]具体地,所述易磨损层的材料为铝、铜或铅。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易磨损层的材料为聚合物。
[00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齿轮传动装置,其中,所述发动机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为曲轴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曲轴齿轮啮合。
[0013]优选地,所述易磨损层均匀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轮齿上的所述易磨损层的厚度分别相同。
[0014]更优选地,所述易磨损层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的齿隙。
[0015]更加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轮可旋转地设置在传动轴上。
[0016]优选地,所述发动机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曲轴齿轮和第三齿轮的第一支架和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齿轮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两侧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包括与所述传动轴的轴端匹配的滑槽,所述轴端固定在所述滑槽内。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齿轮包括轮齿以及设置于所述轮齿齿面上的能够磨损掉的易磨损层,通过该易磨损层能够精确地将齿轮间的齿隙控制到合适值。
[00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齿轮的轮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动机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I轮齿2易磨损层
[0024]3曲轴齿轮 4第二支架
[0025]5第三齿轮6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7]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顺序词如“第一、第二”限定的部件并无主次之分,只是为了对不同部件进行区分,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其中,所述齿轮6的轮齿I的齿面上设置有易磨损层2。参照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制造齿轮6的过程中或者在齿轮6安装前,可以在轮齿I的齿面上均匀设置覆盖层,该覆盖层能够在齿轮系组装前固定在轮齿I上。一旦齿轮啮合,在啮合齿轮的啮合点处的能够引起齿轮干涉的覆盖层便会从齿面上脱落,在齿轮6上形成的容易脱落的覆盖层称为易磨损层。当组装齿轮系的时候,可以将该带有易磨损层2的齿轮6与普通齿轮进行无齿隙安装(所述易磨损层2的厚度弥补两个啮合齿轮的齿隙)。当齿轮转动时,啮合点处的易磨损层2会脱落,从而不会影响齿轮之间的啮合。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组装齿轮系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啮合齿轮之间的无齿隙安装,当该易磨损层2脱落后,齿轮间的齿隙的大小为易磨损层2的厚度,即通过控制易磨损层2的厚度可以准确地控制啮合齿轮之间的齿隙的大小。
[0029]继续参照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易磨损层2至少设置在所述齿轮6的齿廓工作段上。需要说明的是,齿廓工作段为齿轮传动过程中,齿廓参与啮合的部分。当然,齿轮6可以设置为在整个轮齿I上都形成易磨损层2,也可以在整个齿轮6上都形成易磨损层2。
[0030]为了能够使啮合齿轮正常运行,防止啮合齿轮之间出现干涉现象,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易磨损层2的硬度小于所述轮齿I的硬度。在齿轮啮合过程中,易磨损层2受到啮合齿轮的挤压后,啮合点处的易磨损层2脱落,从而使齿轮6的齿廓工作段内的齿面暴露,齿轮实现啮合。易磨损层2可以选择由金属材料构成,优选地,所述易磨损层2的材料为铝、铜或铅,也可以为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硬度小于轮齿I硬度的合金,在此不再赘述。
[0031]除此,易磨损层2也可以选择由非金属材料构成,优选地,所述易磨损层2的材料为聚合物,例如但不限于塑料、橡胶或纤维,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非金属材料,在此不再赘述。只要形成易磨损层2的材料能够附着于轮齿I的齿面上,且具有一定硬度,在齿轮啮合过程中能够很容易地脱落,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例如但不限于聚合物,聚合物从轮齿I上脱落后不会对齿轮之间的润滑造成影响。为了进一步保证易磨损层2脱落后不会对齿轮之间的润滑造成影响,进一步地可以增加过滤装置以增强润滑系统中对杂质的过滤功能。
[0032]易磨损层2可以采取将轮齿I浸入式沾取的方式(即将整个轮齿I进入到上述材料中)形成,也可以采取使用刷子直接涂抹的方式形成,当然,如果是金属材料还可以采用电镀的方式形成易磨损层2,不同的形成方式可以使得易磨损层在轮齿I上的附着面的面积不同。例如但不限于,当采用浸入式沾取的方式形式时,可以在整个轮齿I上都形成易磨损层2,也可以在整个齿轮6上都形成易磨损层2。
[003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齿轮传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