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润滑滑动轴承的高带油量的新型油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3812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下挡板74的外侧端之间的最小距离g,使得吸油毡75的上下端面在油槽7处于底端和顶端位置时不足以挡住上通孔77和下通孔710,使得底端位置储油和顶端位置出油更加顺畅(本实用新型中的底端位置可以称为6点位置,即时钟上的6点,顶端位置可以称为O点或12点位置,以下出现此种叫法于此类似),同时为了使得吸油毡75可以移动但不能翻转,吸油毡75的长度不过太小,本实用新型的吸油毡75的长度d只需稍微小于g的值即可。
[0018]吸油毡75的宽度e大于边缘处的上通孔77和在方形空间的宽度方向与该上通孔77距离较远侧的最大距离h且小于方形空间的宽度b,使得吸油毡75在其宽度方向移动时时刻能保证其可以堵住上通孔77,因上挡板73和下挡板74形状结构相同(只是摆放方位不同而已),因此吸油毡75在其宽度方向移动时也能时刻能保证其可以堵住下通孔710。
[0019]吸油毡75的高度f小于方形空间的高度C,但为了加强吸油毡75的储油能力,同时使得在会泄油的某些位置泄露的油量尽可能的减少,本实用新型的吸油毡75的高度f只需稍小于方形空间的高度c即可,整个吸油毡75可以轻易在方形空间内移动。
[0020]吸油毡75的相对的两个角上设有沿其宽度方向的弧形缺口78,靠近上通孔77的弧形缺口 78位于直槽72内侧,靠近下通孔710的弧形缺口 78位于直槽72外侧,所述弧形缺口 78的半径r为吸油毡75的长度d的1/4?1/3,由于吸油毡75为倾斜设置,因此无论是进油还是出油都会有一段方向朝上的笔直斜坡段,造成进油和出油效率低下,弧形缺口 78的设置使得其笔直斜坡段的长度减小,同时弧形缺口 78自身的坡度使得进油和出油更为顺畅,弧形缺口 78的半径r设计合理,不会造成吸油毡75的倾倒现象发生(当r设计过大时,吸油毡75的上下端面过小,不足以支撑吸油毡75)。
[0021]当本实用新型的油环本体4为如图2中所示且逆时针旋转时,当油环本体4的油槽7位于6点位置时(如图3所示),两个吸油毡75均抵靠在下挡板74上且吸油毡75的侧壁抵靠在直槽72的外侧内壁,此时上喇叭口槽76、上通孔77、下通孔710和下喇叭口槽79形成进油通道将油储存在油槽7内,同时吸油毡75自身也储存大量的油。当油槽7位于3点位置时(如图6所示),此时位于下方的吸油毡75的端面抵靠在上挡板73上且吸油毡75的侧壁抵靠直槽72的外侧内壁,即吸油毡75堵住上通孔77,位于上方的吸油毡75的端面抵靠下挡板74且吸油毡75的侧壁抵靠直槽72的内侧内壁,即吸油毡75堵住下通孔710,两个直槽72均不能出油,使得油槽7在3点位置时不会泄油。当油槽7位于O点位置时(如图7所示),两个吸油毡75均抵靠在上挡板73上且吸油毡75的侧壁抵靠直槽72的内侧内壁,此时下喇叭口槽79、下通孔710、上通孔77和上喇叭口槽76导通将油泄出送入轴瓦2和转轴3之间的间隙。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油槽7在处于I点位置附近时会有油的泄露,但由于吸油毡75的缓冲作用,且油槽7在I点位置附近时会很快达到O点位置进行泄油,因此还能有大量的油用于润滑冷却,而现有技术的T型油槽则在3点位置时就泄露了超过一半的存油,从3点位置到O点位置后的油更是所剩无几。本实用新型的油环本体4为顺时针旋转时原理相同,在此不做介绍。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用于自润滑滑动轴承的高带油量的新型油环,包括油环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环本体(4)的内壁周向均布油槽(7),所述油槽(7)包括连通的梯形槽(71)和直槽(72),所述直槽(72)连通油环本体(4)的内壁,所述梯形槽(71)的上底上设有对称的两个方形的直槽(72),两个直槽(72)均倾斜设置且形成V字形结构,直槽(72)上设有上下分布的封堵住直槽(72)的相同的方形的上挡板(73)和下挡板(74),所述上挡板(73)和下挡板(74)平行设置且上挡板(73)和下挡板(74)均与直槽(72)垂直分布,上挡板(73)的靠近直槽(72)外侧的上端面设有上喇叭口槽(76),所述上喇叭口槽(76)的大径端位于上挡板(73)的上端面,上喇叭口槽(76)的小径端连通位于上挡板(73)的靠近直槽(72)外侧的下端面的多个上通孔(77),所述下挡板(74)的靠近直槽(72)内侧的下端面设有下喇叭口槽(79),所述下喇叭口槽(79)的大径端位于下挡板(74)的下端面,下喇叭口槽(79)的小径端连通位于下挡板(74)的靠近直槽(72)内侧的上端面的多个下通孔(710),所述上挡板(73)和下挡板(74)之间形成长a、宽b、高c的方形空间,所述方形空间内设有长d、宽e、高f的方形的吸油毡(75),所述吸油毡(75)的长度d小于下通孔(710)和下挡板(74)的外侧端之间的最小距离g,吸油毡(75)的宽度e大于边缘处的上通孔(77)和在方形空间的宽度方向与该上通孔(77)距离较远侧的最大距离h且小于方形空间的宽度b,吸油毡(75)的高度f小于方形空间的高度C,吸油毡(75)的相对的两个角上设有沿其宽度方向的弧形缺口(78),靠近上通孔(77)的弧形缺口(78)位于直槽(72)内侧,靠近下通孔(710)的弧形缺口(78)位于直槽(72)外侧,所述弧形缺口(78)的半径r为吸油毡(75)的长度d的1/4?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润滑滑动轴承的高带油量的新型油环,包括油环本体,油环本体的内壁周向均布油槽,油槽包括梯形槽和直槽,直槽上设导通的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形成方形空间,方形空间内设可移动的吸油毡,吸油毡的相对的两个角上设有沿其宽度方向的弧形缺口。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润滑滑动轴承的高带油量的新型油环的带油量大,降低了摩擦产生的温升。
【IPC分类】F16C33/10
【公开号】CN205350078
【申请号】CN201620144235
【发明人】张苏敏, 张新华, 鲁志康, 沈红卫, 何绍木, 卢丽娟, 陈小萍
【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