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注油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965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注油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油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注油工具。



背景技术:

在用电负荷高峰时,农村配电变压器出现故障频繁发生,而在检修变压器时的第一道作业工序就是给变压器取油,最后检修完毕时,还需要给变压器注油,而由于变压器都放在较高的台墩或台架上,使用传统的取油方法非常不便于工作,而且效率低下,给检修带来很多不便,现在一种针对具有放置较高的变压器内注油的一种工具,其结构是使用一个带有侧挡板的漏斗组成,但是在农村变压器安装地点难免会存在杂物,如树叶、沙粒等,如果随油进入变压器里,污染了变压器油,如果及时发现还可以重新更换,但没有被发现,就会造成变压器额外的损耗,另外现有的注油工具只能拿到高空使用,无法从地面上直接进行注油操作。故此,设计一种省时省力、应用广泛的变压器注油工具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弥补和改善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提高效率、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一种变压器注油工具,可以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压器注油工具,包括基座、柱塞筒及注油动力装置,柱塞筒和注油动力装置固定于基座上,注油动力装置包括支撑架、往复运动齿条框、支撑板及不完全齿轮,支撑板固定于支撑架底部,不完全齿轮通过齿轮轴安装于支撑板顶部的轴承座上,不完全齿轮与往复运动齿条框的齿条啮合,往复运动齿条框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导杆,导杆位于支撑架的圆孔内;往复运动齿条框右侧的导杆通过连接杆与柱塞筒内的活塞杆连接,活塞杆与活塞连接,柱塞筒侧面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进油管和出油管上设有单向阀,进油管与抽油软管连接;出油管通过导油软管与注油桶的进液管连接,注油桶包括底座和圆形桶,圆形桶顶部设有桶盖,桶盖上方设有漏斗,漏斗通过加液管与桶盖连接,圆形桶内设有过滤网筒,过滤网筒底部设有磁铁吸盘,过滤网筒和磁铁吸盘通过卡环安装于圆形桶内,过滤网筒上方设有进液管,圆形桶底部设有加油管,加油管、进液管及加液管上设有球阀。

所述的磁铁吸盘上设有均布的过油孔。

所述的出油管位于活塞的左侧。

所述的不完全齿轮的齿轮轴与摇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提高效率,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在给变压器注油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变压器进行注油,第一种是将该注油工具放置在地面上,将抽油软管插入油桶内,通过旋转摇柄使注油动力装置带动柱塞筒内的活塞实现往复运动,将油桶内的油抽出,并通过导油软管输送至注油桶内,油通过过滤网筒将杂质过滤再流经磁铁吸盘后由加油管进行注油,磁铁吸盘可以吸附油中的铁沫或铁屑;第二种是将导油软管拆下,只使用注油桶进行注油,关闭进液管上的球阀,打开加液管上的球阀,通过向漏斗内倾倒油液实现注油,第二种方式适用于注油量小和作业高度低的维修维护现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柱塞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注油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图,一种变压器注油工具,包括基座8、柱塞筒5及注油动力装置,柱塞筒5和注油动力装置固定于基座8上,注油动力装置包括支撑架1、往复运动齿条框2、支撑板4及不完全齿轮3,支撑板4固定于支撑架1底部,不完全齿轮3通过齿轮轴安装于支撑板4顶部的轴承座上,不完全齿轮3与往复运动齿条框2的齿条啮合,往复运动齿条框2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导杆6,导杆6位于支撑架1的圆孔内;往复运动齿条框2右侧的导杆6通过连接杆7与柱塞筒5内的活塞杆503连接,活塞杆503与活塞502连接,柱塞筒5侧面设有进油管505和出油管501,进油管505和出油管501上设有单向阀504,进油管505与抽油软管506连接;出油管501通过导油软管11与注油桶10的进液管103连接,注油桶10包括底座105和圆形桶108,圆形桶108顶部设有桶盖111,桶盖111上方设有漏斗101,漏斗101通过加液管102与桶盖111连接,圆形桶108内设有过滤网筒110,过滤网筒110底部设有磁铁吸盘104,过滤网筒110和磁铁吸盘104通过卡环109安装于圆形桶108内,过滤网筒110上方设有进液管103,圆形桶108底部设有加油管107,加油管107、进液管103及加液管102上设有球阀106;所述的磁铁吸盘104上设有均布的过油孔;所述的出油管501位于活塞502的左侧;所述的不完全齿轮3的齿轮轴与摇柄9连接。

在给变压器注油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变压器进行注油,第一种是将该注油工具放置在地面上,将抽油软管506插入油桶内,通过旋转摇柄9使注油动力装置带动柱塞筒5内的活塞502实现往复运动,将油桶内的油抽出,并通过导油软管11输送至注油桶10内,油通过过滤网筒110将杂质过滤再流经磁铁吸盘104后由加油管107进行注油,磁铁吸盘104可以吸附油中的铁沫或铁屑;第二种是将导油软管11拆下,只使用注油桶10进行注油,关闭进液管103上的球阀106,打开加液管102上的球阀106,通过向漏斗101内倾倒油液实现注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提高效率,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