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7267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家具封边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同步提高,人们对居家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必备部分,家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对家具的美观及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美观,家具在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封边、修边处理。封边、修边处理,通常是采用厚度小于1. Omm的封边条进行,封边条通常为塑胶材料或者其它材料。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封边、修边处理时,往往会出现封边条崩边或者掉角等不良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封边条的质量不能满足封边或者修边的需要。表征封边条封边性能的直接参数之一就是封边条的抗冲击性能,因此,准确检测封边条的抗冲击性能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悬臂梁检测设备或者简支梁检测设备对封边材料进行抗冲击性能检测。这些设备需要采用固定的专用模具制样,检测不方便,而且价格较贵。更重要的是,采用专用模具制样的样品不同于最终进行封边或者修边程序中使用的封边条,样品需要经过加工后才能成为封边条。由于加工过程会对封边条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通过样品检测出的样品抗冲击性能来表征封边条的抗冲击性能是不精确的。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检测封边条的抗冲击性能的检测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该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能够准确检测封边条的抗冲击性能。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设置有马达、传动装置、载样装置、冲击座、控制装置、 和壳体;所述马达、所述传动装置、所述载样装置、所述冲击座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端与所述马达连接;所述马达设置有马达轴;所述载样装置设置有旋转轴及固定机构,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旋转轴;所述传动装置设置有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所述主动轮与所述马达轴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皮带驱动所述从动轮;所述冲击座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下部。进一步的,上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通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通过螺帽和螺栓固定。进一步的,上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旋转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更进一步的,上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旋转轴一体成型。优选的,上述冲击座焊接于所述壳体。更优选的,上述冲击座设置为长方体状的冲击座。更优选的,上述冲击座的长度L设置为12 14cm,所述冲击座的宽度D设置为2 4cm,所述冲击座的高度H设置为3 6cm。进一步的,上述抗冲击座的长度L设置为13cm,所述冲击座的宽度D设置为3cm, 所述冲击座的高度H设置为km。另一优选的,上述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还设置有一壳体罩,还设置有一壳体罩,所述壳体设有开口,所述壳体罩罩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进一步的,上述壳体罩与所述壳体通过活页枢接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设置有马达、传动装置、载样装置、冲击座、控制装置、和壳体,所述马达、所述传动装置、所述载样装置、所述冲击座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端与所述马达连接,所述马达设置有马达轴,所述载样装置设置有旋转轴及固定机构,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旋转轴,所述传动装置设置有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所述主动轮与所述马达轴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皮带驱动所述从动轮,所述冲击座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下部。 本发明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可以将封边条直接夹在载样装置的固定机构,通过传动装置将马达的动力传递带动旋转轴旋转,在马达的高度旋转下,旋转轴将带动固定于其上的封边条高速旋转,封边条将不断撞击旋转轴下部的冲击座,在冲击座的作用下,会使封边条产生一些破损或者变形,在一定的测试时间内,根据封边条的情况即可判断封边条的抗冲击性能。本发明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能够对直接切样的封边条样品进行检测,因此,检测准确。


制。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
图1是本发明的-图2是本发明的-图3是本发明的-图4是本发明的-
-种抗冲击性能检测设备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种抗冲击性能检测设备的传动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种抗冲击性能检测设备的旋转轴与冲击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种抗冲击性能检测设备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2、图3和图4中,包括壳体100、马达200、
传动装置300、 载样装置400、 第一固定板421、 冲击座500、
马达轴210、 主动轮310、 从动轮320、 皮带330、 旋转轴410、 固定机构420、 第二固定板422、 控制装置600、
壳体罩700、活页710。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设置有壳体100、马达200、传动装置300、 载样装置400、冲击座500、控制装置600、电源、开关以及罩盖700。壳体100用于承载马达200、传动装置300、载样装置400、冲击座500和控制装置 600。控制装置600与电源连接,开关设置于电源与控制装置600之间。控制装置600 设置在壳体100的一侧位置,其控制端与马达200连接,用于控制马达200的转速以及马达 200的工作时间等。通过控制装置600来控制马达200的转速以及工作时间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马达200、载样装置400、冲击座500和传动装置300装配于壳体100的内腔。壳体100设有开口,壳体罩700罩设于壳体100的开口,壳体罩700通过活页710与壳体100 枢接连接,因此,壳体罩700可以随时打开或者盖住,这样,当该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进行样品检测时,一方面能够防止部分样品的碎片由于乱飞或者乱溅而造成一些不安全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也能够起到降低噪音的效果。传动装置300设置在壳体100的侧壁,用于将马达200的转动传递给载样装置400。马达200设置有马达轴210。载样装置400设置有旋转轴410及固定机构420,旋转轴410设置于壳体100,固定机构420固定于旋转轴410并随旋转轴410转动。固定机构420包括第一固定板421和第二固定板422,第一固定板421固定于旋转轴410,通常第一固定板421焊接于旋转轴410。 第一固定板421设置有通孔,第二固定板422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板421的通孔对应的通孔, 第二固定板422与第一固定板421之间通过螺帽和螺栓固定。待检测的样品就安装在第一固定板421与第二固定板422之间,安装时,将待测的样品置于第一固定板421,然后将第二固定板422与第一固定板421的通孔对准,然后通过螺帽和螺栓来固定即可将样品固定于载样装置400。通过调节螺帽与螺栓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灵活适应待测样品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待测样品即封边条是固定于固定机构420,并随着旋转轴410 的旋转而进行冲击检测的,因此,第一固定板421与旋转轴410之间需要牢固结合,为了具有较好的结合牢固性,可以在制造时,将第一固定板421与旋转轴410通过一体成型方式制备。如图2所示,传动装置300设置有主动轮310、从动轮320和皮带330,主动轮310 与马达轴210连接,从动轮320与旋转轴410连接,主动轮310通过皮带330带动从动轮 320。其工作原理是马达200的转动带动马达轴210旋转,马达轴210带动主动轮310转动,在皮带330的带动下,从动轮320也随着转动,使得与从动轮320连接的旋转轴410也随之转动,旋转轴410将带动固定于其上的待测样品旋转。冲击座500设置于旋转轴410下部并焊接于壳体100。冲击座500设置于旋转轴 410的下部位置,冲击座500底部所在的平面与旋转轴4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根据所测试的封边条样品尺寸而设定,通常二者之间的距离为16 20cm,以适应封边条样品测试的需要。冲击座500用于对随着旋转轴410转动的样品形成撞击,冲击座500设置为长方体状的冲击座500。通常,冲击座500的长度L设置为12 Hcm,冲击座500的宽度D设置为 2 km,冲击座500的高度H设置为3 6cm,以适应封边条测试。通常,封边条在旋转中, 不断撞击冲击座500,对于不同材质的封边条,在一定的测试时间和检测速度下,有些会出现局部纵向裂开或者局部横向裂开,更甚者甚至会出现测试样品从中部断掉的情况,因此, 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判断待测样品的撞击情况。由于旋转轴410带动样品进行旋转,使样品在旋转过程中不断撞击冲击座500,进而测试样品的抗冲击性能,因此,需要确保旋转过程中冲击座500能够有效撞击测试样品,确保冲击座500撞击测试样品的力度和幅度适中。 因此,冲击作500与旋转轴410的位置关系进行了特别设置,如图3所示,冲击座500设置于旋转轴410的切线位,S卩冲击座500的由长度L和高度H构成的侧面与旋转轴410的轴心线平行,且冲击座500的由长度L和宽度D构成的侧面与旋转轴410的轴心线也平行,同时,冲击座500的由长度L和高度H构成的两个侧面中靠近旋转轴410的一个侧面与旋转轴410的外壁面的交线与旋转轴410的轴心线平行。这种设置,可以使得样品在每圈的旋转过程中,撞击冲击座500时的力度适中,能够防止测试样品断裂等缺陷,有利于样品测试的准确性。本发明的一种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将需要检测的封边条,直接切成需要的样品尺寸制得待测样品。将待测样品安装于载样装置400的固定机构420,通过螺栓和螺母调节将样品夹紧。开通电源,通过控制装置600设置马达200的转速和测试时间,然后打开开关,马达200开始转动。马达轴210带动主动轮310转动,在皮带330的带动下,从动轮320也随着转动,使得与从动轮320连接的旋转轴410也随之转动,旋转轴410将带动固定于其上的待测样品旋转,待测样品在每周旋转过程中都会撞击马达轴410下部的冲击座500,待测时间结束后,观察样品的损裂情况判断样品的抗冲击性能。本发明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通过载样装置400的固定机构420固定样品,因此,可以将需要检测的封边条切成样品直接进行检测,所检测的结果直接反映了原封边条材料的特性。且该固定机构420通过螺栓和螺母的调节方式,可以装配不同厚度的样品,可以检测厚度1. Omm及1. Omm以下的样品,故适应不同封边条的厚度。本发明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可以直接将封边条切样制得待测样品,因此,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制样,故,制样方便简单。本发明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通过控制装置600调节马达200转动,因此,控制简单,而且检测一个样品的检测时间通常不足10秒,因此,检测效率高。此外,样品的抗冲击性能可以直接观察,因此,观察判断较直观,便于操作。此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设备,本发明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的载样装置400设置的固定机构 420并不仅仅局限于该实施例中的一套,也可以设置为两套,以便提高检测效率。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和使用环境灵活设置固定机构420的数量。需要说明的是,冲击座500的尺寸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尺寸,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和使用环境灵活设置。实施例2一种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如图4所示,设置有壳体100、马达200、传动装置300、 载样装置400、冲击座500、控制装置600、电源和开关以及罩盖700。壳体100用于承载马达200、传动装置300、载样装置400、冲击座500和控制装置 600。控制装置600与电源连接,开关设置于电源与控制装置600之间。控制装置600 设置在壳体100的一侧位置,其控制端与马达200连接,用于控制马达200的转速以及马达 200的工作时间等。通过控制装置600来控制马达200的转速以及工作时间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马达200、载样装置400、冲击座500和传动装置300装配于壳体100的内腔。壳体100设有开口,壳体罩700罩设于壳体100的开口,壳体罩700通过活页710与壳体100 枢接连接,因此,壳体罩700可以随时打开或者盖住,这样,当该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进行样品检测时,一方面能够防止部分样品的碎片由于乱飞或者乱溅而造成一些不安全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也能够起到降低噪音的效果。传动装置300设置在壳体100的侧壁,用于将马达200的转动传递给载样装置400。马达200设置有马达轴210。 载样装置400设置有旋转轴410及两套固定机构420,旋转轴410设置于壳体100, 两套固定机构420固定于旋转轴410的两侧并随旋转轴410而转动。每套固定机构420包括一块第一固定板421和一块第二固定板422,第一固定板421固定于旋转轴410,通常第一固定板421焊接于旋转轴410。第一固定板421设置有通孔,第二固定板422与第一固定板421的通孔对应设置有通孔,第二固定板422与第一固定板421之间通过螺帽和螺栓固定。待检测的样品就安装在第一固定板421与第二固定板422之间,安装时,将待测的样品置于第一固定板421,然后将第二固定板422与第一固定板421之间的通孔对准,然后通过螺帽和螺栓来固定即可将样品固定于载样装置400。通过调节螺帽与螺栓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灵活适应待测样品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待测样品即封边条是固定于固定机构420,并随着旋转轴410 的旋转而进行冲击检测的,因此,第一固定板421与旋转轴410之间需要牢固结合,为了具有较好的结合牢固性,可以在制造时,将第一固定板421与旋转轴410通过一体成型方式制备。传动装置300设置有主动轮310、从动轮320和皮带330,主动轮310与马达轴210 连接,从动轮320与旋转轴410连接,主动轮310通过皮带330带动从动轮320转动。其工作原理是马达200的转动带动马达轴210旋转,马达轴210带动主动轮310转动,在皮带 330的带动下,从动轮320也随着转动,使得与从动轮320连接的旋转轴410也随之转动,旋转轴410将带动固定于其上的待测样品进行旋转。冲击座500设置于旋转轴410下部并焊接于壳体100。冲击座500设置于旋转轴 410的下部位置,冲击座500底部所在的平面与旋转轴4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根据所测试的封边条样品尺寸而设定,通常二者之间的距离为18cm,以适应封边条样品测试的需要。冲击座500用于对随着旋转轴410转动的样品形成撞击,冲击座500设置为长方体状的冲击座500。通常,冲击座500的长度L设置为13cm,冲击座500的宽度D设置为3cm,冲击座 500的高度H设置为km,以适应大部分封边条的测试。通常,封边条在旋转中,不断撞击冲击座500,对于不同材质的封边条,在一定的测试时间和检测速度下,有些会出现局部纵向裂开或者局部横向裂开,更甚者甚至会出现测试样品从中部断掉的情况,因此,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判断待测样品的撞击情况。由于旋转轴410带动样品进行旋转,使样品在旋转过程中不断撞击冲击座500,进而测试样品的抗冲击性能,因此,需要确保旋转过程中冲击座 500能够有效撞击测试样品,确保冲击座500撞击测试样品的力度和幅度适中。因此,冲击作500与旋转轴410的位置关系进行了特别设置,如图3所示,冲击座500设置于旋转轴 410的切线位,即冲击座500的由长度L和高度H构成的侧面与旋转轴410的轴心线平行, 且冲击座500的由长度L和宽度D构成的侧面与旋转轴410的轴心线也平行,同时,冲击座 500的由长度L和高度H构成的两个侧面中靠近旋转轴410的一个侧面与旋转轴410的外壁面的交线与旋转轴410的轴心线平行。这种设置,可以使得样品在每圈的旋转过程中,撞击冲击座500时的力度适中,能够防止测试样品断裂等缺陷,有利于样品测试的准确性。本发明的一种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将需要检测的封边条,直接切成需要的样品尺寸制得待测样品。将待测样品安装于载样装置400的固定机构420,通过螺栓和螺母调节将样品夹紧。开通电源,通过控制装置600设置马达200的转速和测试时间,然后打开开关,马达200开始转动。马达轴210带动主动轮310转动,在皮带330的带动下,从动轮320也随着转动,使得与从动轮320连接的旋转轴410也随之转动,旋转轴410将带动固定于其上的待测样品进行旋转,待测样品在每周旋转过程中都会撞击马达轴410下部的冲击座500,待测时间结束后,观察样品的损裂情况判断样品的抗冲击性能。本发明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通过载样装置400的固定机构420固定样品,因此,可以将需要检测的封边条切成样品直接进行检测,所检测的结果直接反映了原封边条材料的特性。且该固定机构420通过螺栓和螺母的调节方式,可以装配不同厚度的样品,可以检测厚度1. Omm及1. Omm以下的样品,故适应封边条的厚度。本发明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可以直接将封边条切样制得待测样品,因此,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制样,故,制样方便简单。本发明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通过控制装置600调节马达200转动,因此,控制简单,而且检测一个样品的检测时间通常不足10秒,因此,检测效率高。此外,样品的抗冲击性能可以直接观察,因此,观察判断较直观,便于操作。此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设备,本发明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马达、传动装置、载样装置、冲击座、 控制装置、和壳体;所述马达、所述传动装置、所述载样装置、所述冲击座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端与所述马达连接;所述马达设置有马达轴;所述载样装置设置有旋转轴及固定机构,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旋转轴;所述传动装置设置有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所述主动轮与所述马达轴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皮带驱动所述从动轮;所述冲击座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旋转轴,所述第-固定板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通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通过螺帽和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旋转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旋转轴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座焊接于所述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座设置为长方体状的冲击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座的长度L设置为12 Hcm,所述冲击座的宽度D设置为2 km,所述冲击座的高度H设置为3 6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座的长度L 设置为13cm,所述冲击座的宽度D设置为3cm,所述冲击座的高度H设置为k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一壳体罩,所述壳体设有开口,所述壳体罩罩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罩与所述壳体通过活页枢接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设有马达、传动装置、载样装置、冲击座、控制装置、电源、开关和壳体,马达设有马达轴,载样装置设有旋转轴及固定机构,旋转轴设于壳体,固定机构固定于旋转轴,传动装置设有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主动轮与马达轴连接,从动轮与旋转轴连接,冲击座设置于旋转轴下部,控制装置与电源连接,开关设于电源与控制装置之间,控制装置控制端与马达连接。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旋转轴,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通过螺帽和螺栓固定。本发明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能够直接对封边条检测,故检测准确。
文档编号G01N3/32GK102262024SQ20101018969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6日
发明者谢志昆, 谭洪汝 申请人:东莞市华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