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的残余应力盲孔检测法

文档序号:6246678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构件的残余应力盲孔检测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件的残余应力盲孔检测法,本发明的盲孔法就是在工件上钻一小通孔或不通孔,使被测点的应力得到释放,并由事先贴在孔周位的应变计测得释放的应变量,再根据弹性力学原理计算出残余应力来。钻孔的直径和深度都不大,不会影响被测构件的正常使用。并且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应用比较广泛。
【专利说明】构件的残余应力盲孔检测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构件的残余应力盲孔检测法。

【背景技术】
[0003]通常讲,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和外力矩作用、温度达到平衡、相变已经终止的条件下,其内部仍然存在并自身保持平衡的应力叫做内应力。按照德国学者马赫劳赫提出的分类方法,内应力分为三类:
第I类内应力是存在于材料的较大区域(很多晶粒)内,并在整个物体各个截面保持平衡的内应力。当一个物体的第I类内应力平衡和内力矩平衡被破坏时,物体会产生宏观的尺寸变化。
[0004]在工程上通常所说的残余应力就是第I类内应力。到目前为止,第I类内应力的测量技术最为完善,它们对材料性能和构件质量的影响也研究得最为透彻。
[0005]除了这样的分类方法以外,工程界也习惯于按产生残余应力的工艺过程来归类和命名,例如铸造应力、焊接应力、热处理应力、磨削应力、喷丸应力等等,而且一般指的都是第I类内应力。
[0006]机械零部件和大型机械构件中的残余应力对其疲劳强度、抗应力腐蚀能力、尺寸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适当的、分布合理的残余压应力可能成为提高疲劳强度、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从而延长零件和构件使用寿命的因素;而不适当的残余应力则会降低疲劳强度,产生应力腐蚀,失去尺寸精度,甚至导致变形、开裂等早期失效事故。
[0007]


【发明内容】

[0008]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较高测量精度的构件的残余应力盲孔检测法。
[0009]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构件的残余应力盲孔检测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检测器材:静态应变仪,三根信号线,一根信号补偿线,打孔装置,钻头、手持式磨光机,直角应变片,瞬间黏合剂(502或406),乙醇清洁剂,棉球,粗砂皮,精细砂纸,剪刀,镊子,电烙铁,接线端子,稳压电源,数据记录卡,示意图绘制卡,常用工具箱;
2)调整工件位置及整理现场环境,保证检测试验的精度;
3)选择应力测试点,一般选6?10个点;
4)打磨测试点。先用砂轮进行表面粗加工,再用粗砂皮打磨,最后用细砂纸精打磨,确保表面光滑;
5)用乙醇清洁剂清洁测试点; 6)使用瞬间黏合剂粘贴应变片并按紧,贴片后在示意图卡上绘出工件上各点位置;(每个测试点分开贴两个应变片,分两组检测,振前测试第一组测试点中的一个应变片,振后测试第二组)
7)将测试线轻轻拉起,不能拉断,使测试线不与构件接触;
8)粘贴接线端子(每点三个方向);
9)将测试线焊于接线端子上0°、45°、90°(每个角度有两根测试线);
10)将剩余的测试线剪断,接数据线:0°接在CHl上的A、B,45°接在012上的4、8,90。接在CH3上的A、B,补偿线接在另外某一点的A、B ;
11)电烙铁焊接数据线将:0°,45°,90°数据线焊于对应的测试点,接线端子上,将补偿线暂时焊接在一快不用的接线端子上(当测试此点时,将补偿线换一位置焊好);
12)将静态应变仪清零,通道1,2,3,(单点平衡);
13)将打孔装置接入到稳压电源24伏,手持钻枪保持平衡、匀速的钻入(须钻在测试片中心);
14)钻孔同时由助手观察并记录,静态应变仪记录振前值。依次记录每个孔的振前应变值;
15)起振,对被测工件进行振动时效处理;
16)处理完毕,再对各点的第二组应变片进行打孔检测数值;
17)记录振后应变数值;
18)全部实验数据与测量结果均应列表表示,按公式计算残余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19)将数据线拆除,清理现场;
20)将数据输入电脑进行软件换算,得出振前、振后的应力变化表;
21)拟定盲孔法残余应力检测报告。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盲孔法就是在工件上钻一小通孔或不通孔,使被测点的应力得到释放,并由事先贴在孔周位的应变计测得释放的应变量,再根据弹性力学原理计算出残余应力来。钻孔的直径和深度都不大,不会影响被测构件的正常使用。并且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应用比较广泛。
[00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3]一种构件的残余应力盲孔检测法的一种实施方式,
1)准备检测器材:静态应变仪,三根信号线,一根信号补偿线,打孔装置,钻头、手持式磨光机,直角应变片,瞬间黏合剂(502或406),乙醇清洁剂,棉球,粗砂皮,精细砂纸,剪刀,镊子,电烙铁,接线端子,稳压电源,数据记录卡,示意图绘制卡,常用工具箱;
2)调整工件位置及整理现场环境,保证检测试验的精度;
3)选择应力测试点,一般选6?10个点;
4)打磨测试点。先用砂轮进行表面粗加工,再用粗砂皮打磨,最后用细砂纸精打磨,确保表面光滑;
5)用乙醇清洁剂清洁测试点;
6)使用瞬间黏合剂粘贴应变片并按紧,贴片后在示意图卡上绘出工件上各点位置;(每个测试点分开贴两个应变片,分两组检测,振前测试第一组测试点中的一个应变片,振后测试第二组);
7)将测试线轻轻拉起,小心拉断,使测试线不与构件接触;
8)粘贴接线端子(每点三个方向);
9)将测试线焊于接线端子上0°、45°、90°位置(每个角度有两根测试线);
10)将剩余的测试线剪断,接数据线:0°位置接CHl上的A、B,45°位置接CH2上的A、B,90°位置接CH3上的A、B,补偿线接在另外某一点的A、B ;
11)电烙铁焊接数据线将:0°,45°,90°数据线焊于对应的测试点,接线端子上,将补偿线暂时焊接在一快不用的接线端子上(当测试此点时,将补偿线换一位置焊好);
12)将静态应变仪清零,通道1,2,3,(单点平衡);
13)将打孔装置接入到稳压电源24伏,手持钻枪保持平衡、匀速的钻入(须钻在测试片中心);
14)钻孔同时由助手观察并记录,静态应变仪记录振前值。依次记录每个孔的振前应变值;
15)起振,对被测工件进行振动时效处理;
16)处理完毕,再对各点的第二组应变片进行打孔检测数值;
17)记录振后应变数值;
18)全部实验数据与测量结果均应列表表示,按公式计算残余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19)将数据线拆除,清理现场;
20)将数据输入电脑进行软件换算,得出振前、振后的应力变化表;
21)拟定盲孔法残余应力检测报告。
【权利要求】
1.一种构件的残余应力盲孔检测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检测器材:静态应变仪,三根信号线,一根信号补偿线,打孔装置,钻头、手持式磨光机,直角应变片,瞬间黏合剂,乙醇清洁剂,棉球,粗砂皮,精细砂纸,剪刀,镊子,电烙铁,接线端子,稳压电源,数据记录卡,示意图绘制卡,常用工具箱; 2)调整工件位置及整理现场环境,保证检测试验的精度; 3)选择应力测试点,一般选6?10个点; 4)打磨测试点; 先用砂轮进行表面粗加工,再用粗砂皮打磨,最后用细砂纸精打磨,确保表面光滑; 5)用乙醇清洁剂清洁测试点; 6)使用瞬间黏合剂粘贴应变片并按紧,贴片后在示意图卡上绘出工件上各点位置; 7)将测试线轻轻拉起,小心拉断,使测试线不与构件接触; 8)粘贴接线端子; 9)将测试线焊于接线端子上O。、45°、90°; 10)将剩余的测试线剪断,接数据线:0°接在CHl上的A、B,45°接在CH2上的A、B,90。接在CH3上的A、B,补偿线接在另外某一点的A、B ; 11)电烙铁焊接数据线将:0°,45°,90°数据线焊于对应的测试点,接线端子上,将补偿线暂时焊接在一快不用的接线端子上; 12)将静态应变仪清零,通道1,2,3; 13)将打孔装置接入到稳压电源24伏,手持钻枪保持平衡、匀速的钻入; 14)钻孔同时由助手观察并记录,静态应变仪记录振前值; 依次记录每个孔的振前应变值; 15)起振,对被测工件进行振动时效处理; 16)处理完毕,再对各点的第二组应变片进行打孔检测数值; 17)记录振后应变数值; 18)全部实验数据与测量结果均应列表表示,按公式计算残余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19)将数据线拆除,清理现场; 20)将数据输入电脑进行软件换算,得出振前、振后的应力变化表; 21)拟定盲孔法残余应力检测报告。
【文档编号】G01L1/00GK104296894SQ201410609162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4日
【发明者】尚修鑫 申请人:苏州精创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