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吡啶-3-磺酰氯含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46257阅读:19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学分析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吡啶-3-磺酰氯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吡啶-3-磺酰氯(PYRIDINE-3-SULFONYL CHLORIDE,式1所示化合物)是一种常用医药中间体,其为无色透明液体,遇水极不稳定,易水解生成吡啶-3-磺酸和盐酸,使其失去反应活性。现有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将吡啶-3-磺酰氯中加衍生化试剂反应后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或用气相色谱法采取直接进样的方式,或直接用核磁共振波谱检测。气相色谱法检测存在的弊端主要为:1)衍生化的程度不好控制;2)吡啶-3-磺酸也可以与衍生化试剂反应,与吡啶-3-磺酰氯衍生化产物一样,会干扰检测的准确性;3)由于吡啶-3-磺酰氯有强腐蚀性,采用直接进样的方式会对色谱柱及仪器的管路造成腐蚀,且重现性差。综上所述,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准确度、专属性及重现性均不好。核磁共振波谱检测的弊端主要为:吡啶-3-磺酸会干扰检测,使专属性、准确度均不好。且对核磁共振波谱仪的要求较高,不适合实际应用。

因此,目前测定吡啶-3-磺酰氯含量的方法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测定吡啶-3-磺酰氯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准确性强、操作简便快速,可实现了吡啶-3-磺酰氯含量的准确检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吡啶-3-磺酰氯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测定条件包括:(1)称取样品,加有机溶剂溶解,配制成样品储备液;(2)量取样品储备液,加碱性溶液,加水稀释,滴加硝酸溶液,用第一滴定液进行电位滴定,计算总氯量;(3)量取样品储备液,加水稀释,滴加硝酸溶液,用第二滴定液进行电位滴定,计算游离酸量;(4)计算样品中吡啶-3-磺酰氯的含量。采用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样品中吡啶-3-磺酰氯的含量。该检测方法专 属性强、精密度高、准确性强、操作方便,可有效控制吡啶-3-磺酰氯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测定吡啶-3-磺酰氯含量的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和/或乙腈,优选为丙酮。由此可以得到最佳溶解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和/或氢氧化钾溶液,优选为氢氧化钠溶液。由此可以确保样品完全水解使所有氯游离为氯离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碱性溶液的浓度为1.5mol/L~2.5mol/L,优选为1.5mol/L。由此既可以使所有氯游离为氯离子,也可以减少氢氧化钠用量,更加节能环保。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碱性溶液的加入量为所述样品储备液的20~50体积%,优选20体积%。由此可以使样品中所有氯游离为氯离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滴定液和第二滴定液均为0.1mol/L硝酸银滴定液。由此可以准确的滴定出样品中氯的含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加水稀释后进行磁力搅拌分解,由此可以加快样品中的所有氯游离为氯离子。进一步的,发明人经过试验研究发现,采用分解时间5~10min就可以使样品中的所有氯游离为氯离子,并且大大节省了检验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步骤(2)也可以换用方法:加水稀释后进行恒温水浴,保温,由此可以加快样品中的所有氯游离为氯离子。进一步的,发明人经过试验研究发现,恒温水浴温度为55~65摄氏度,保温时间为5~10min就可以使样品中的所有氯游离为氯离子。

发明人经过对比研究发现,采用磁力搅拌分解和恒温水浴两种方式,均可获得合格的测定结果。但2种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后者的滴定结果虽在正常范围内,但较前者偏低,分析原因为恒温水浴中的加热环节导致样品水解生成的氯化氢挥发掉,从而造成总氯量较前者的方法偏低。因此,为了获得更加精准的测定结果,我们优选采用磁力搅拌分解的办法。由此可阻止样品水解生成的氯化氢以气体的形式挥发,使滴定结果更准确。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步骤(3)进一步包括:所述稀释所用的水的温度为0摄氏度,进一步的可保持至滴定结束。由此可阻止样品水解生成游离的氯离子,使滴定结果更准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硝酸溶液浓度为10体积%,由此既可以中和待测的供试溶液中过量的碱性溶液,还可以使待测的供试溶液呈酸性,并能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更节能环保。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硝酸溶液的滴加量均为经过加水稀释后混合溶液的5~20体积%,优选8体积%。由此可保证待测供试溶液的pH值呈酸性,使滴定突越更明显。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含量的计算方法为吡啶-3-磺酰氯的含量=总氯量-游离酸的量。由此可以排除供试品溶液中作为杂质的游离酸的量,获得活性吡啶-3-磺酰氯的真正含量,使方法的专属性、准确度更强。

本发明所述的测定方法,可以依照以下方法实现:

(1)取待测样品适量,用丙酮稀释,配制成每1ml含12mg的样品储备液。

(2)精密量取样品储备液10ml,置100ml烧杯中,加1.5mol/L氢氧化钠溶液2ml,加50ml水稀释,在磁力搅拌下分解5~10min后,滴加10体积%硝酸溶液5ml,用0.1mol/L硝酸银滴定液采用电位滴定法滴定至终点,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计算样品溶液中总氯量;

(3)另精密量取样品储备液10ml,置100ml烧杯中,加冰水混合物至80ml,在磁力搅拌下,用0.1mol/L硝酸银滴定液采用电位滴定法滴定至终点,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计算样品溶液中游离酸的量(以盐酸计);

(4)将步骤(2)的计算结果减去步骤(3)的计算结果即为样品中吡啶-3-磺酰氯的含量。

首先,本发明选择化合物分子中的氯为检测点,由此可以排除初始物料及杂质吡啶-3-磺酸的干扰;另外作为杂质的游离酸的含量在最终计算中被扣除,由此得到真正的吡啶-3-磺酰氯的含量,因此本方法的专属性和准确度好。其次,本发明选择的有机溶剂优选为丙酮,对吡啶-3-磺酸的溶解性很好,可以使样品完全溶解,从而使样品均匀分散于待测供试溶液中,使得滴定的结果更准确、可靠。第三,本发明的样品的预处理过程简单,耗时短,从而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通过利用银量法结合电位滴定法,可快速、准确、可靠的检测出样品中吡啶-3-磺酰氯的含量及杂质游离酸的含量。

而普通的电位滴定法仅可检测总氯,最终含量结果未减去游离酸的量,存在较大偏差,且方法中常用的1,4-二氧六环溶剂对吡啶-3-磺酰氯的溶解性较差。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吡啶-3-磺酰氯购于上海米修化工有限公司。

吡啶-3-磺酰氯的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实施例1

称取本品约0.6g,精密称定,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丙酮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样品储备液。精密量取样品储备液10ml,置100ml烧杯中,加1.5mol/L氢氧化钠溶液2ml,加50ml水稀释,在磁力搅拌下分解5~10min后,滴加10%硝酸溶液5ml,用0.1mol/L硝酸银滴定液采用电位滴定法滴定至终点,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计算样品溶液中总氯量;另精密量取样品储备液10ml,置100ml烧杯中,加冰水混合物至80ml(以保持待测供试溶液0摄氏度至滴定结束),在磁力搅拌下分解5min,用0.1mol/L硝酸银滴定液采用电位滴定法滴定至终点,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计算样品溶液中游离酸的量(以盐酸计)。

计算公式1:

式中:V10------空白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V11------样品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C-------硝酸银滴定液的浓度,mol/L;

17.76------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吡啶-3-磺酰氯的量,mg/ml;

m------样品的称样量,mg。

计算公式2:

式中:V20------空白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V21------样品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C-------硝酸银滴定液的浓度,mol/L;

3.598------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盐酸的量,mg/ml;

m------样品的称样量,mg。

结论:按上述方法试验发现,丙酮能完全溶解样品,使样品均匀分散于待测供试溶液中,使检测更准确;同时在不影响滴定准确度的情况下降低了氢氧化钠和硝酸的用量,更加经济环保;并且样品的预处理过程简单、耗时短,从而大大缩短了检验时间,使检验工作更高效快捷。

实施例2

称取实施例1所用样品约0.6g,精密称定,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乙腈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样品储备液。精密量取样品储备液10ml,置100ml烧杯中,加2.5mol/L氢氧化钠溶液5ml,加50ml水稀释,在磁力搅拌下分解5~10min后,滴加10%硝酸溶液10ml,用0.1mol/L硝酸银滴定液采用电位滴定法滴定至终点,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计算样品溶液中总氯量;另精密量取样品储备液10ml,置100ml烧杯中,加冰水混合物至80ml,在磁力搅拌下,用0.1mol/L硝酸银滴定液采用电位滴定法滴定至终点,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计算样品溶液中游离酸的量(以盐酸计)。

计算公式1:

式中:V10------空白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V11------样品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C-------硝酸银滴定液的浓度,mol/L;

17.76------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吡啶-3-磺酰氯的量,mg/ml;

m------样品的称样量,mg。

计算公式2:

式中:V20------空白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V21------样品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C-------硝酸银滴定液的浓度,mol/L;

3.598------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盐酸的量,mg/ml;

m------样品的称样量,mg。

结论: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所用样品用本实施例所述方法检测的含量为98.39%。

实施例3

称取实施例1所用样品约0.6g,精密称定,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丙酮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样品储备液。精密量取样品储备液10ml,置100ml烧杯中,加1.5mol/L氢氧化钠溶液2ml,加50ml水稀释,在55℃~65℃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取出烧杯,冷至室温,滴加10%硝酸溶液5ml,用0.1mol/L硝酸银滴定液采用电位滴定法滴定至终点,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计算样品溶液中总氯量;另精密量取样品储备液10ml,置100ml烧杯中,加冰水混合物至80ml,在磁力搅拌下分解5min,用0.1mol/L硝酸银滴定液采用电位滴定法滴定至终点,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计算样品溶液中游离酸的量(以盐酸计)。

计算公式1:

式中:V10------空白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V11------样品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C-------硝酸银滴定液的浓度,mol/L;

17.76------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吡啶-3-磺酰氯的量,mg/ml;

m------样品的称样量,mg。

计算公式2:

式中:V20------空白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V21------样品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C-------硝酸银滴定液的浓度,mol/L;

3.598------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盐酸的量,mg/ml;

m------样品的称样量,mg。

结论:按上述方法试验发现,恒温水浴中的加热环节导致样品水解生成的氯化氢部分以气体形式挥发掉,从而造成总氯量较按实施例1所述方法检测结果为偏低。

对比实施例1

称取实施例1所用样品约0.6g,精密称定,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1,4-二氧六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样品储备液。精密量取样品储备液10ml,置100ml烧杯中,加2.5mol/L氢氧化钠溶液1ml,在70℃~80℃恒温水浴中保温20min,取出烧杯,冷至室温,用20%硝酸将溶液调成中性,加水至80ml,用0.1mol/L硝酸银滴定液采用电位滴定法滴定至终点,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计算样品溶液中总氯量;另精密量取样品储备液10ml,置100ml烧杯中,加冰水混合物至80ml,在磁力搅拌下,用0.1mol/L硝酸银滴定液采用电位滴定法滴定至终点,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计算样品溶液中游离酸的量(以盐酸计)。

计算公式1:

式中:V10------空白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V11------样品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C-------硝酸银滴定液的浓度,mol/L;

17.76------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吡啶-3-磺酰氯的量,mg/ml;

m------样品的称样量,mg。

计算公式2:

式中:V20------空白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V21------样品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C-------硝酸银滴定液的浓度,mol/L;

3.598------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盐酸的量,mg/ml;

m------样品的称样量,mg。

结论:按上述方法试验发现,1,4-二氧六环不能完全溶解样品,供试品溶液浑浊,不能保证样品均匀的分散于待测供试溶液中,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另外样品预处理采用加热的方式可能会使样品中水解生成的氯化氢部分以气体形式挥发,使样品按本实施例操作后检测的结果偏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 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