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树枝状Fe2O3@Au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59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树枝状Fe2O3@Au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直径4 mm的玻碳电极依次用1.0 μm、0.3 μm、0.05 μm氧化铝抛光粉依次做抛光处理,用超纯水冲洗干净;

(2)滴涂6 μL、浓度为2 ~ 4 mg/mL的抗体Ab1捕获基底材料Fe2O3@Au/Ab1溶液至电极表面,4 °C晾干;

(3)滴加3 μL、质量分数为1 ~ 3%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以封闭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活性位点,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溶液冲洗电极表面,4 °C晾干;

(4)滴加6 μL、一定浓度的待测物抗原,4 °C下孵化0.5 ~ 2 h,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溶液冲洗电极表面,4 °C晾干;

(5)滴涂6 μL、浓度为2 ~ 4 mg/mL的二抗Ab2标记物Pd-graphene/Fe3O4 -Ru(bpy)32+/Ab2溶液,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溶液冲洗电极表面,4 °C晾干后,制得一种基于树枝状Fe2O3@Au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树枝状Fe2O3@Au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体捕获基底材料Fe2O3@Au/Ab1溶液制备步骤如下:

(1)将0.05 ~ 0.20 g的铁氰化钾固体溶于5 ~ 50 mL超纯水中,用0.001 ~ 0.02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0.0 ~ 12.0,继续搅拌1 ~ 15 min,将混合溶液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在60 ~ 150 °C下反应6 ~ 24 h,将产品在6000 ~ 8000 rpm下离心分离并用无水乙醇和超纯水分别洗涤三次,放入真空干燥箱,30 ~ 60 °C下干燥2 ~ 5 h,制得砖红色的树枝状Fe2O3

(2)将40 ~ 100 mL、质量分数为0.001 ~ 0.010%的氯金酸溶液煮沸,加入1 ~ 3 mL、质量分数为0.1 ~ 1.0%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加热回流5 ~ 20 min,待溶液颜色变成酒红色,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制得金纳米粒子溶液,4 °C下避光保存;

(3)将0.5 ~ 3 mg的树枝状Fe2O3分散到1 mL超纯水中,加入0.5 ~ 1.5 mL金纳米粒子溶液,将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振荡12 ~ 32 h,离心分离,除去过量的金纳米粒子,制得Fe2O3@Au,将产物Fe2O3@Au重新分散到1 mL超纯水中,制得基底材料Fe2O3@Au溶液;

(4)在1 ~ 3 mL、浓度为2 ~ 4 mg/mL Fe2O3@Au溶液中,加入100 ~ 400 μL、浓度为10 μg/mL的待测物抗体Ab1溶液,在4 °C下振荡孵化24 h,离心除去过量的待测物抗体Ab1,将产物分散到1 mL、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溶液中,制得抗体捕获基底材料Fe2O3@Au/Ab1溶液,储存在4 °C下备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树枝状Fe2O3@Au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抗标记物Pd-graphene/Fe3O4-Ru(bpy)32+/Ab2溶液制备步骤如下:

(1)将0.1 ~ 2 mL、浓度为12 mol/L盐酸溶液加入到5 ~ 30 mL的超纯水中,随后向溶液中加入0.5 ~ 6.0 g三氯化铁固体和0.5 ~ 6.0 g氯化亚铁固体,在持续搅拌下,将混合溶液逐滴地加入到100 ~ 500 mL、浓度为0.5 ~ 5.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4000 ~ 8000 rpm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分离,用超纯水洗涤三次,之后向沉淀中加入200 ~ 600 mL、浓度为0.01 ~ 0.04 mol/L的盐酸溶液,在6000 ~ 9000 rpm的转速下离心分离5 ~ 15min,弃去上清液,加入超纯水进行超声得到黄色的Fe3O4纳米溶胶;

(2)将1 ~ 5 mL Fe3O4纳米溶胶加入到40 ~ 200 mL、浓度为1.0 ~ 3.0 mg/mL氧化石墨烯分散悬液中,在搅拌下,加入0.10 ~ 0.60 g亚硫酸氢钠固体,在80 ~ 160 °C下反应2 ~ 6 h,冷却后用超纯水透析一周,经冷冻干燥后可得到graphene/Fe3O4

(3)将0.06 ~ 0.20 g四氯钯酸钠固体和0.06 ~ 0.20 g柠檬酸钠固体溶于10 ~ 100 mL超纯水中,向溶液中加入0.1 ~ 4.0 mL、浓度为0.005 ~ 0.020 mol/L硼氢化钠溶液,持续搅拌30 ~ 90 s,制得黑色的Pd纳米粒子溶液;

(4)将1 ~ 3 mL、浓度为2 mg/mL的graphene/Fe3O4溶液与1 ~ 3 mL的Pd纳米粒子溶液混合,避光振荡24 ~ 48 h,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分散到1 mL超纯水中,与1 ~ 3 mL、浓度为1×10-3 mol/L的Ru(bpy)32+溶液混合振荡24 ~ 48 h,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分散到1 mL超纯水中,制得Pd-graphene/Fe3O4-Ru(bpy)32+溶液;

(5)在1 ~ 3 mL、浓度为2 ~ 4 mg/mL Pd-graphene/Fe3O4-Ru(bpy)32+溶液中,加入100 ~ 400 μL、浓度为10 μg/mL的待测物抗体Ab2溶液,在4 °C下振荡孵化24 h,离心除去过量的待测物抗体Ab2,将产物分散到1 mL、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溶液中,制得二抗标记物Pd-graphene/Fe3O4-Ru(bpy)32+/Ab2溶液,储存在4 °C下备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一种基于树枝状Fe2O3@Au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待测样品的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待测样品的电化学检测步骤如下:

(1)使用电化学工作站的三电极体系进行测试,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所制备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为工作电极,将电化学工作站和化学发光检测仪连接在一起,将光电倍增管的高压设置为800 V,循环伏安扫描电位范围为0 ~ 1.2 V,扫描速率为0.1 V/s;

(2)在10 mL、pH 6.4 ~ 8.4的含浓度为35 ~ 65 mmol/L三乙胺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发光系统,检测对不同浓度的待测物抗原产生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绘制工作曲线;

(3)将待测样品溶液代替待测物抗原进行检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树枝状Fe2O3@Au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物抗原选自下列肝癌标志物之一:甲胎蛋白AFP、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5-3。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