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674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秸秆排水体、抽真空系统、体变测试装置和常水头渗透装置,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侧板,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别与所述侧板连接,构成用于容置所述秸秆排水体的秸秆室,所述秸秆室为一个封闭的空间;所述秸秆排水体包括弹性结构、第一秸秆接头和第二秸秆接头,所述弹性结构包括用于放置秸秆的容置腔和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秸秆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秸秆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秸秆接头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所述第二秸秆接头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所述常水头渗透装置包括第一水罐和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罐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体变测试装置包括第二水罐、第二管道和用于称量所述第二水罐质量的称量装置,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水罐和所述秸秆室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抽真空系统包括抽真空装置、真空罐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真空罐连通,所述真空罐上设置有抽真空装置和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侧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侧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渗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侧板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秸秆接头和所述第二秸秆接头为“T”字形,所述第一秸秆接头和所述第二秸秆接头的宽边端与所述弹性结构卡接,所述第一秸秆接头和所述第二秸秆接头的细端为带螺纹的杆状,所述细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秸秆接头套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二秸秆接头套设有第二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内侧均设置有第二防渗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罐还设置了第二溢流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罐上还设置了气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秸秆形态调整杆,所述秸秆形态调整杆与所述侧板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的地方设置有防渗件。

10.一种秸秆渗透系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是利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秸秆渗透系数测试装置进行的,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容置腔内装入质量为m0的秸秆,装入秸秆后的所述容置腔高度为h0,直径为d0;将所述秸秆排水体安装在所述秸秆室后,打开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二水罐中的水经过所述第二管道将所述秸秆室加满水后关闭所述第二阀门,记录称量装置上所述第二水罐的重量为M1;打开所述抽真空装置,当所述称量装置的示数趋于稳定时,记录所述第二水罐的重量为M2,然后关闭所述抽真空装置;接着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往所述第一水罐持续加水,所述第一水罐的水头高度一直保持为h1,当所述真空罐中的水上升到所述第一溢流口时水头高度为h2;同时,将由所述第一溢流口流出的水收集,当相等时间内出水的体积一定时,记录间隔时间T内的出水体积VL,秸秆的初始体积为V0=π*d02*/4,秸秆的初始密度为ρ0=m0/V0,秸秆的总体积变化量为△V=(M1-M2)/ρ,V=V0-△V,稳定时所述秸秆排水体的密度ρ=m0/V,秸秆的渗透系数K=VL*h02/[T*V(h1-h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