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漂移自动对中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657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漂移自动对中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大漂移自动对中连接器。



背景技术:

射频连接器的电气性能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连接器之间的接触,连接器连接后的运动等都对连接器的电气性能产生影响。射频连接器用在对板端连接器的对配测试连接中时,由于安装精度或可能移动的因素,导致射频连接器的连接具有一定的漂移量,因此,需要一种测试连接器来对板上的连接器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对中且能用于测试其它连接器的大漂移自动对中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大漂移自动对中连接器,包括:主体以及套设在所述主体上的法兰盘,所述主体内设置有中心导体,其中,所述法兰盘的内孔与所述主体外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一用于限制所述法兰盘的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的设置有第一导向面,所述法兰盘的内孔端面设置有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导向面对应;还包括一弹性机构用于保持向所述限位台阶的方向上推动所述法兰盘的弹性推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面为圆弧形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为锥形面。

优选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一套设在所述主体上的第一弹簧以及一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限位环套,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限位环套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所述法兰盘上。

优选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一套设在所述主体上的滑动块、第一弹簧以及一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限位环套,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限位环套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所述滑动块上,所述滑动块抵接在所述法兰盘上。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与所述限位环套间的两相对端面距离为0~2.5mm,所述第一弹簧的可压缩距离大于等于2.5mm。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与所述限位环套间的两相对端面距离为1.9mm,所述第一弹簧的可压缩距离大于等于1.9mm。

优选的,所述中心导体的末端设置有一可轴向活动的中心针,所述中心针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中心针连接。

优选的,所述法兰盘的内孔与所述主体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为0.1~0.4mm。

优选的,所述法兰盘的内孔与所述主体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为0.3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面为锥形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为圆弧形面。

本发明由于射频连接器的主体与法兰盘之间留有间隙,主体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法兰盘的限位台阶,限位台阶上设置有第一导向面,所述法兰盘的内孔端面设置有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导向面对应,还设置有一弹性机构用于保持向所述限位台阶的方向上推动所述法兰盘的弹性推力,这样,使得法兰盘在静态时可以在弹性推力的作用下自动对中,在动态或者具有偏移的被测连接器的连接中,通过间隙可以在径向保持一定的漂移量,从而确保连接的可靠性,该射频连接器可用于对板上的连接器进行测试,测试其在一定漂移量以及静态作用下的电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连接器外部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连接器剖面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连接器轴向可连接距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连接器可径向漂移的范围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连接器径向漂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为一种大漂移自动对中连接器,包括:主体1以及套设在所述主体1上的法兰盘2,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中心导体8,其中,所述法兰盘2的内孔与所述主体1外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一用于限制所述法兰盘2的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的设置有第一导向面11,所述法兰盘2的内孔端面设置有第二导向面21与所述第一导向面11对应;还包括一弹性机构用于保持向所述限位台阶的方向上推动所述法兰盘2的弹性推力。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法兰盘2的内孔与所述主体1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为0.30mm,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间隙的大小可根据其径向漂移量进行设定。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面11与所述第二导向面21对应的意思是在所述弹性推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导向面21向限位台阶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导向面11受到第二导向面21的限制而在第一导向面11的导向下移动(第一导向面11与第二导向面发生相对移动)。由于第一导向面11以及第二导向面21以及弹性推力的作用,使得法兰盘2在静态时可以在弹性推力的作用下自动对中,在动态或者具有偏移的被测连接器的连接中,通过间隙可以在径向保持一定的漂移量,从而确保连接的可靠性,该射频连接器可用于对板上的连接器进行测试,测试其在一定漂移量以及静态作用下的电气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面11为圆弧形面,所述第二导向面21为锥形面。圆弧形面与锥形面之间的接触尽可能的接近点接触,减少了两个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两个面之间的移动更加顺畅,在径向或轴向漂移时,可以更好的保持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机构包括一套设在所述主体1上的第一弹簧4以及一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1上的限位环套7,所述第一弹簧4的一端顶在所述限位环套7上,所述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顶在所述法兰盘上。限位环套7与第一弹簧4可以很好的保持对法兰盘2的轴向推力。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弹性机构还包括一套设在所述主体上的滑动块3,第一弹簧4的一端顶在所述限位环套7上,所述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顶在所述滑动块3上,所述滑动块3抵接在所述法兰盘2上。利用滑动块3可以保持更精确的轴向移动,避免法兰盘2在轴向移动时出现过大的径向偏离。

如图3所示,滑动块3与所述限位环套7间的两相对端面距离可以为0~2.5mm,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弹簧4的可压缩距离大于等于2.5mm。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块与所述限位环套间的两相对端面距离为1.9mm,所述第一弹簧的可压缩距离大于等于1.9mm。也就是说,两个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距离可在1.9mm的范围内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导体8的末端设置有一可轴向活动的中心针6,所述中心针6通过第二弹簧5与所述中心导体8连接。这样可以避免中心针6与被测连接器17之间发生硬性接触。

如图4-图5所示,所述法兰盘2的内孔与所述主体1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可设置为0.1~0.4mm。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法兰盘2的内孔与所述主体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为0.3mm。也就是说,主体1可在0.3mm的范围内发生径向偏移。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第一导向面11为锥形面,所述第二导向面21为圆弧形面。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