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4836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电路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逐渐向超小、超薄、可弯曲、可折叠、功能多、安全性好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其对应的电路板必须密度高、柔性好、安全性好。

由于柔性电路板厂生产工艺的原因,生产出的柔性电路板总是存在像虚焊、短路、铜箔厚度不够导致的阻抗差异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市场上的两线测试机对柔性电路板进行测试的效率过低,且柔性电路板在传送的过程中效率较低且不稳定,容易发生柔性电路板张拉或过紧或松以及对柔性电路板夹合不紧的情况。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传送效率、柔性电路板放置稳定性高、高测试精度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包括具有进料放置台的进料机构、传送机构、CCD对位机构、测试机构和具有出料放置台的出料机构;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夹板托盘,用于放置从所述进料机构移送过来的柔性电路板;

移动平台,用于固定夹紧所述夹板托盘上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并将所述柔性电路板传送至所述CCD对位机构和所述测试机构进行相应的对位和测试;

所述移动平台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两侧的第一Y向导轨、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Y向导轨上的两条第一X向导轨和锁住所述第一X向导轨于所述第一Y向导轨上的锁紧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X向导轨上的四个夹子;一个所述夹子通过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一X向导轨固定连接,另外三个所述夹子通过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一X向导轨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夹子包括:

气缸,

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夹板前端的前部、设置在所述固定夹板中端的中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夹板后端且用于固定放置所述气缸的后部;

活动夹板,所述活动夹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夹板前部的上方,所述活动夹板包括一活动夹板本体、自所述活动夹板本体两侧朝向推块方向伸出的侧部;

所述推块,所述推块设置在所述活动夹板和所述气缸之间,所述推块由所述气缸驱动且用于带动所述活动夹板与所述固定夹板前部进行夹紧或松开配合;

夹头,包括上夹头和下夹头,所述上夹头设置在所述活动夹板本体的底端,所述下夹头设置所述固定夹板前部的顶端,二者相互配合,所述上夹头和下夹头的用于直接夹紧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夹面为锯齿状;

其中,所述夹子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杆和两个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上部通过第一转轴连接于所述推块和所述活动夹板的两侧部后端,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下部通过第二转轴连接于所述固定夹板的中部前端,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上部通过第三转轴连接于所述活动夹板的两侧部中端,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下部通过第四转轴连接于所述固定夹板的前部后端;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的两端均通过可拆卸的卡止片分别连接于所述活动夹板的侧部后端外壁、连接于所述固定夹板的中部前端外壁、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上部外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下部外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动夹板还包括一由所述活动夹板本体和两所述侧部围成的镂空部,所述推块包括连接于所述气缸的推块本体以及凸出于所述推块本体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伸入所述镂空部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活动夹板的两侧部和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杆设置在所述凸起部的两侧且设置在所述镂空部内;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上部两侧面分别与所述凸起部和所述活动夹板的侧部内壁贴合,所述第二连杆的上部侧面与所述活动夹板的侧部外壁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夹板中部的两侧朝竖直方向设置有阶梯状的挡板,两所述挡板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并导向所述推块水平移送的限位空间;

其中,所述推块本体设置在所述限位空间内,且所述推块本体的两侧面贴合于所述挡板的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夹板后部上设置有一用于安装所述气缸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后端上方设置有一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支撑条;

其中,所述支撑条的竖直面与所述定位槽的后端面齐平,所述气缸的后端面抵靠所述支撑条的竖直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X向导轨上还设置有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包括于所述第一Y向导轨滑动的第一Y向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X向导轨两端且用于固定所述第一Y向滑块的倒“L”型的滑块固定块;所述锁紧部件包括一星型结构的锁紧旋钮、设置于所述锁紧旋钮底部的连接丝杆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丝杆底部的顶块;

其中,所述锁紧旋钮设置在所述滑块固定块横向部分的上表面,所述连接丝杆穿过所述滑块固定块的横向部分并与所述滑块固定块的横向部分螺纹连接,所述顶块设置在所述第一Y向导轨的正上方且用于抵住所述第一Y向导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放置台和进料机械臂,所述进料放置台包括:

限位部件,用于将放置于放置平台上的所述柔性电路板调整为居中于所述放置平台,设置在第二Y向滑块和第二X向滑块上,所述限位部件穿过且凸出于所述放置平台;

所述放置平台,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构的上方,所述放置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限位部件移动的开口;

固定平台,设置在所述放置平台的下方且通过固定柱与所述放置平台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第二Y向滑块,滑动安装在位于所述固定平台纵向方向中部的第二Y向导轨上,用于带动所述限位部件沿所述第二Y向导轨滑动;

两个所述第二X向滑块,滑动安装在位于所述固定平台横向方向中部的第二X向导轨上,用于带动所述限位部件沿所述第二X向导轨滑动;

Y向电机,通过用于带动所述第二Y向滑块滑动的Y向丝杆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Y向滑块,所述Y向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的边缘且位于所述第二Y 向导轨的延伸方向;

X向电机,通过用于带动所述第二X向滑块滑动的X向丝杆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X向滑块,所述X向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的边缘且位于所述第二X 向导轨的延伸方向;

其中,所述限位部件为挡板,所述开口呈“十”字形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CCD对位机构包括用于对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每个测试MARK点进行拍照且上下相对设置的两组CCD对位单元组成,所述CCD 对位单元包括:CCD摄像头、连接于所述CCD摄像头的物象远心镜头、用于固定所述物象远心镜头的镜头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镜头固定部件内且能使入射光偏转90°的直角棱镜;

其中,所述CCD摄像头、物象远心镜头和镜头固定部件同轴线且呈水平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镜头固定部件包括;

固定部,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物象远心镜头;

容纳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容纳部内部并用于容纳所述直角棱镜的容纳腔和设置在所述容纳腔顶部并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

连接部,自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伸出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容纳部;

观察部,用于观察所述物象远心镜头的固定情况,由所述固定部、连接部和容纳部围成;

光源接收部,用于接收外界的光线,设置在所述开口处且凸出于所述容纳部;

其中,所述物象远心镜头穿过所述固定部和观察部,并伸入所述容纳部的容纳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测试机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测试单元,所述测试单元包括:

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设置有第三X向导轨和用于驱动第一滑动平台于所述第三X向导轨上移动的第一滑动平台驱动部件;

所述第一滑动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三X向导轨上且通过第一滑块于所述第三X向导轨滑动连接,包括固定设置在背向所述固定平台一面上的第三Y向导轨;

第二滑动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三Y向导轨上,所述第二滑动平台通过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三Y向导轨滑动连接;

Y向微调子单元,用于根据CCD对位机构计算的Y向偏差对测试治具进行相应微调,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平台背对所述第三Y向导轨的一面上;

转角微调子单元,用于根据CCD对位机构计算的转角偏差对所述测试治具进行相应微调,固定设置在夹具固定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测试单元还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测试治具上下移动的升降子单元,穿过所述固定平台、第一活动平台和第二活动平台,且连接于所述夹具固定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升降子单元包括:

升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测试治具上下移动;

电机支架,包括设置所述电机支架顶部的上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下方的下固定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稳定柱,所述升降电机固定于所述上固定板上;

底座,设置在所述电机支架的下方,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底座内且贯穿所述底座的呈阶梯状的容纳空间;

稳定板,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和所述底座之间,且与所述下固定板之间存有间距;

测试机头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测试机头连接块的纵向截面为倒“凸”状;

滚珠丝杆,用于带动第一花键轴上下移动,连接于所述升降电机且穿过所述稳定板并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第一花键轴,用于带动所述测试机头连接块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稳定板和所述测试机头连接块之间且固定于所述稳定板的外周侧,所述第一花键轴穿过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测试机头连接块;

第二花键轴,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二花键轴穿过所述稳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

第一花键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花键轴且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和测试机头连接块的顶部;

第二花键套,套设于所述第二花键轴且固定于所述稳定板的顶部;

其中,所述第一花键轴和第二花键轴分别设置在以所述滚珠丝杆为中心轴的两个不同圆的圆周方向上,且所述第一花键轴和第二花键轴交替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通过移动平台的设置,提高了柔性电路板的传送效率;通过夹子的设置,提高了柔性电路板在放置时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柔性电路板的传送效率低和放置时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BB截面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的移动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的移动平台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夹子处于原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的夹子处于咬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A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的进料放置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的CCD对位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的上测试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的升降子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沿CC截面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16为图14沿DD截面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17为图12中的转角微调子单元、夹具固定板和测试机头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侧视结构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的四线测试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BB截面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100包括具有进料放置台11的进料机构、传送机构、CCD对位机构、测试机构和具有出料放置台51的出料机构。传送机构包括夹板托盘21和移动平台22。

其中,夹板托盘21用于放置从进料机构移送过来的柔性电路板60,夹板托盘21设置在进料放置台11和出料放置台51之间;移动平台22用于固定夹紧夹板托盘21上的柔性电路板60并将柔性电路板60传送至CCD对位机构和测试机构进行相应的对位和测试。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100的固定支架下方设置有一主Y向导轨和用于驱动移动平台22于该主Y向导轨上滑动的主电机,该固定支架的上方设置有一第一主X向导轨和与第一主X向导轨平行且设置在第一主X向导轨后方的第二主X向导轨,第一主X向导轨上滑动安装有 CCD对位单元30,第二主X向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测试单元40;进料放置台11、夹板托盘21和出料放置台51的并排的水平设置。

另外,夹板托盘21的面积小于柔性电路板60的面积,放置柔性电路板60 时,柔性电路板60的四周均超出于托盘的四周边缘,便于移动平台22中的夹子224夹住柔性电路板60。“夹子224”后面有说明。

如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的移动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的移动平台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移动平台22包括设置在移动平台22两侧的第一Y向导轨221、滑动安装在第一Y向导轨221上的两条第一X向导轨222和锁住第一X向导轨222于第一Y向导轨221上的锁紧部件223、安装在第一X向导轨222上的四个夹子 224;一个夹子224通过固定部件226与第一X向导轨222固定连接,另外三个夹子224通过驱动部件225与第一X向导轨222滑动连接;其中一个固定安装的夹子224和一个滑动安装的夹子224设置在一第一X向导轨222上,另外两个滑动安装的夹子设置在另一个第一X向导轨222上。

其中,可选的,固定部件226为一螺丝钉,夹子224通过该螺丝钉固定于第一X向导轨222上。当然,于本优选实施例中,固定部件225并不仅配置于一个夹子224,还可以配置于另外三个滑动连接的夹子224,这样用户就可以灵活的选择任一夹子224为固定设置在第一X向导轨222上的夹子224。

显而易见的是,移动平台22中的固定安装的夹子224夹住柔性电路板60 的一角固定不动,三个滑动安装的夹子224分别夹住柔性电路板60的三个其他角,接着夹子224便开始分别向着朝向固定不动角的相反方向进行张拉调整,使得柔性电路板60更为平整且整体的张力稳定平衡,不会出现过紧或过松的情况,影响后续的对位和检测的工序。

需要理解的是,在移动平台22对柔性电路板60进行夹紧之前,是需要先根据柔性电路板60的尺寸大小对移动平台22的固定安装的夹子224的位置进行预先设定。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夹子224包括气缸2241、推块2242、活动夹板2243、固定夹板2244和夹头2245。

固定夹板2244包括设置在固定夹板2244前端的前部、设置在固定夹板 2244中端的中部、以及设置在固定夹板2244后端且用于固定放置气缸2241的后部;

活动夹板2243设置在固定夹板2244前部的上方且与固定夹板2244前部进行夹紧或松开配合,活动夹板2243包括一活动夹板本体2243a、自活动夹板本体2243a两侧朝向推块2242方向伸出的侧部2243b;

推块242设置在活动夹板2243和气缸2241之间,推块2242由气缸2241 驱动且用于带动活动夹板2243与固定夹板2244进行夹紧或松开配合;

夹头2245包括上夹头2245a和下夹头2245b,上夹头2245a设置在活动夹板本体2243a的底端,下夹头2245b设置固定夹板2244前部的顶端,二者相互配合,上夹头2245a和下夹头2245b的用于直接夹紧柔性电路板60的夹面为锯齿状;

其中,夹子224还包括两个第一连杆2246a和两个第二连杆2246b,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246a的上部通过第一转轴2247a连接于推块2242和活动夹板 2243的两侧部后端,两个第一连杆2246a的下部通过第二转轴2247b连接于固定夹板2244的中部前端,两个第二连杆2246b的上部通过第三转轴2247c连接于活动夹板2243的两侧部中端,两个第二连杆2246b的下部通过第四转轴 2247d连接于固定夹板2244的前部后端;第一转轴2247a、第二转轴2247b、第三转轴2247c和第四转轴2247d的两端均通过可拆卸的卡止片分别连接于活动夹板2243的侧部2243b后端外壁、连接于固定夹板2244的中部前端外壁、连接于第二连杆2246b的上端外侧面、连接于第二连杆2246b的下端外侧面。

活动夹板243还包括一由活动夹板本体2243a和两侧部2243b围成的镂空部2243c,推块2242包括连接于气缸2241的推块本体2242a以及凸出于推块本体2242a的凸起部2242b,凸起部2242b伸入镂空部2243c并通过第一转轴 2247a与活动夹板2243的两侧部2243b和第一连杆2246a连接,两个第一连杆 2246a设置在凸起部2242b的两侧且设置在镂空部2243c内;其中,第一连杆 2246a的上部两侧面分别与凸起部2242b和活动夹板2243的侧部2243b贴合。

另外,固定夹板2244中部的两侧朝竖直方向设置有阶梯状的挡板,两挡板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并导向所述推块水平移送的限位空间22441;其中,推块本体2242a设置在限位空间22441内,且推块本体2242a的两侧面贴合于挡板的侧面。

当夹子224处于原始状态时,推块2242的推块本体2244a设置在限位空间 22441的后端内,活动夹板2243靠近限位空间22441,第一转轴2247a处于凸起部2242b第一位置,上夹头2245a与下夹头2245b斜对应且远离下夹头2245b;

当夹子224处于咬合状态时,推块本体2242a前移并处于限位空间22441 的前端,活动夹板2243远离限位空间22441,第一转轴2247a前移并处于凸起部2242b的第二位置,上夹头2245a位于下夹头2245b的正上方且与下夹头 2245b咬合。

其中,推块2242的凸起部2242b设置有一供第一转轴2247a上下移动的缺口2242c,第一转轴2247a穿过缺口2242c与活动夹板2243的两侧部2243b连接,而上述的第一位置即为第一转轴2247a位于缺口2242c的顶端,而第二位置即为第一转轴2247a位于缺口2242c的底端。

具体的,在夹子224从原始状态趋向咬合状态的过程中,气缸2241推动推块2241水平前移,推块2242同时推动第一转轴2247a和活动夹板2243向前方向移动,而这时,由于连接于活动夹板2243的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 的下端可转动的固定于固定夹板2244的两侧,因此活动夹板2243同时通过第一连杆2246a以第二转轴2247b为转点以及通过第二连杆2246b以第四转轴 2247d为转点向下方移动,与此同时,第一转轴2247a从缺口2242c的顶端逐渐向缺口2242c的底端移动,直至上夹头2245a咬合住固定不动的下夹头2245b 为止。也就是说,随着推块2242的前推,活动夹板2243不断的同时向前和向下移动。

显而易见的,通过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的共同设置,使得夹子224可以进行双连杆协同作用,提高了夹子224咬合的稳定性。

因为当采用单一连杆(比如第二连杆2246b)进行咬合时,活动夹板2243 虽然可以向下咬合,但由于第二连杆2246b与活动夹板2243的连接点为两个点,构不成一个面的结构,因此使得活动夹板2243的咬合并不稳定;而采用双连杆的设置,即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由于两个连杆与活动夹板2243 的连接点为四个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面结构,因此使得活动夹板2243更为稳定的整体下移进行咬合。

进一步的,由于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杆2246a与活动夹板2243的侧部内壁贴合,竖直设置的第二连杆2246b与活动夹板2243的侧部外壁贴合,使得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与活动夹板2243的连接点形成于同一水平面中的等腰梯形,而显而易见的,于力学的角度上,等腰梯形架构的稳定性高于平行四边形的架构。因此这样的设置,使得活动夹板2243在进行咬合的过程中,更为稳定。

另外,第一连杆2246a的上部两侧面分别与凸起部2242b和活动夹板2243 的侧部2243b内壁贴合,第二连杆2246b与活动夹板2243的侧部外壁贴合的设置,使得当推块2242带动活动夹板2243时,避免第一连杆2246a于活动夹板 2243的镂空部2243c中出现偏移,从而带动活动夹板2243偏移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活动夹板2243与固定夹板2244前部咬合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因为稳定咬合的夹子,上下夹头(2245a、2245b)的夹面上的锯齿相互交错咬合,一旦活动夹板2243出现偏移,很可能导致设置在活动夹板本体2243a 底端的上夹头2245a的锯齿与下夹头2245b的锯齿出现对顶的现象,即上下夹头的锯齿之间没有进行错位咬合,而使得上下夹头的咬合不稳,故第一连杆 2246a的上部两侧面分别与凸起部2242b和活动夹板2243的侧部2243b贴合,第二连杆2246b与活动夹板2243的侧部外壁贴合的设置,避免了上述的现象。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的下部侧面均匀固定夹板2244贴合。

更进一步的,由于上下夹头的夹面为锯齿状,当活动夹板2243与固定夹板 2244出现细微的偏差而使得在咬合的过程中,上夹头2245a的锯齿尖头落于下夹头2245b的锯齿斜边部或者下夹头2245b的锯齿尖头抵住上夹头2245a的斜边部,而不能精准的落于下夹头2245b的锯齿之间的槽底,而夹面为锯齿状的设置,而锯齿的斜边部具有导向作用,可以将上夹头2245a的锯齿完全导入下夹头2245b锯齿之间的槽中,进而紧密咬合。

另外,卡止片的设置,便于第一转轴2247a、第二转轴2247b、第三转轴2247c和第四转轴2247d的更换拆卸和安装。

其中,具体的是,在夹子224处于原始状态时,第一,优选的,缺口2242c 的高度稍大于上下夹头2245a、2245b的夹面于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与第一转轴2247a的厚度之和。因为当活动夹板2243在下压的过程中,使得上夹头2245a 的夹面与下夹头2245b的夹面相互咬合时,正好第一转轴2247a于缺口2242c 中竖直移动的距离等于上夹头2245a于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而为了使得上下夹头2245a、2245b对柔性电路板60的咬合更紧,因此第一转轴2247a于缺口2242c中竖直移动的距离稍大于上夹头2245a于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缺口2242c的高度稍大于上下夹头2245a、2245b的夹面于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与第一转轴2247a的厚度之和。需要说明的是,稍大的这部分距离满足上下夹头 2245a、2245b于咬合中的竖直方向的形变距离。

第二,优选的,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的高度均相等。因为如果当第一连杆2246a的高度高于第二连杆2246b时,在夹子224处于咬合状态,活动夹板2243于水平方向的平面呈一朝向下夹头2245b方向倾斜的斜面,使得上夹头2245a和下夹头2245b的咬合处集中于彼此的最前端,一方面导致柔性电路板60的夹紧有效面积缩小从而降低了夹紧度,另一方面导致咬合集中处容易磨损,降低上下夹头2245a、2245b的使用寿命;如果当第一连杆2246a的高度低于第二连杆2246b的高度时,在夹子224处于咬合状态,活动夹板2243 于水平方向的平面呈一朝向第二转轴2247b方向倾斜的斜面,使得上下夹头 2245a、2245b彼此不能咬合;因此当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的高度均相等时,活动夹板2243于水平方向的平面为一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这就便使得上下夹头2245a、2245b的夹面进行面与面的咬合,增加了咬合面积,提高了咬合的紧密度的同时提高了上下夹头2245a、2245b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的高度为:第一连杆2246a的上下端分别与活动夹板2243和固定夹板2244的连接处之间的高度、以及第二连杆2246b的上下端分别与活动夹板2243和固定夹板2244的连接处之间的高度。

第三,优选的,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的轴线均垂直于固定夹板2244于水平方向所在的平面,因为当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的轴线垂直于固定夹板2244于水平方向所在的平面,使得活动夹板2243相对于固定夹板2244的高度最高,便于活动夹板2243快速从后上方向前下方移动的同时,使得下夹头2245b与上夹头2245a的水平距离最远以便柔性电路板60顺畅地搭接于下夹头2245b上。

当然在满足柔性电路板60能顺利搭接于下夹头2245b上的前提下,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各自的轴线与固定夹板2244于水平方向所在的平面的朝向下夹头2245b的夹角可以小于90°。

第四,优选的,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均为跑道状,其中二者均由上下段为半圆状、中间段为矩形状的构成,且上下段的顶点分别与活动夹板2243的顶面和固定夹板2244的底面齐平,并第一连杆2246a的上下段分别与活动夹板2243和固定夹板2244的连接处的中心设置于半圆状上下段的圆心处,第二连杆2246b的上下段分别与活动夹板2243和固定夹板2244的连接处的中心设置于半圆状上下段的圆心处。这样的设置,使得活动夹板2243和固定夹板2244进行咬合过程中的同时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进行相应的转动,而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的上下段的顶点始终分别与活动夹板2243的顶面和固定夹板2244的底面齐平,降低了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在转动的过程中触碰到外置物件而影响咬合的可能性。当然于本实用新型中,二者上下段的顶点相应的并不限于与活动夹板2243 的顶面和固定夹板2244的底面齐平,也可以是上顶点低于活动夹板2243的顶面,下顶点高于固定夹板2244的底面。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杆2246a 的上部包括了第一连杆2246a的上段和部分中间段,第一连杆2246a的下部包括了第一连杆2246a的下段和部分中间段;第二连杆2246b的上下部同样第一连杆2246a的上下部的结构相同。

另外,为了便于第一转轴2247a于缺口2242c中移动,优选的第一转轴2247a 为圆柱状,缺口2242c为由上下两端为半圆状、中间端为矩形状构成的跑道状,且第一转轴2247a的直径等于缺口2242c中间端的宽度以及第一转轴2247a的外周面与缺口2242c的上下端契合。

另外,推块本体2242a的两个侧面与限位空间22441的两挡板相互贴合的设置,使得推块本体2242a在移动的过程中,始终紧贴着两挡板内壁移动,从而提高了推块2242移动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固定夹板2244后部上设置有一用于安装气缸2241的定位槽,该定位槽的后端上方设置有一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支撑条;其中,该支撑条的竖直面与该定位槽的后端面齐平,气缸2241的后端面抵靠该支撑条的竖直面。

显而易见的是,当气缸2241推动推块2242从而带动活动夹板2243和固定夹板2244进行咬合时,当活动夹板2243和固定夹板2244咬合的瞬间,由于第一连杆2246a和第二连杆2246b的作用,使得活动夹板2243瞬间止住时,活动夹板2243会间接的对气缸2241产生一个反向推力,导致气缸2241受到反向力的作用,当使用的时间长了之后,便会导致气缸2241出现松动,进一步的影响活动夹板2243进行咬合的稳定性。而支撑条的设置,便是为了加强气缸2241 对反向力的承受度,以确保气缸2241的稳定性。

而另一方面,限位空间22441两侧阶梯状挡板的设置,其中,两挡板靠近气缸2241一端的高度高于靠近活动夹板2243一端的高度,且靠近气缸2241 一端为后端,远离气缸2241的一端为前端。这样设置,当夹子224处于原始状态时,推块2242的推块本体2242a处于限位空间22441的后端,而与凸起部 2242b连接的活动夹板2243的部分处于限位空间22441的前端上部。因此采用阶梯状挡板的设置,使得整个夹子224的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降低的夹子224 的尺寸,节省了安装空间。

另外,镂空部2243c的设置,使得活动夹板2243自身的重量大大减轻,从而减轻了气缸2241的提供的驱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凸起部2242b与镂空部 2243c的配合设置,不但节省了推块2242与活动夹板2243连接的空间,而且使得推块2242对活动夹板2243的推动更为稳定。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X向导轨222上还设置有滑块组件227,如图8,滑块组件227包括于第一Y向导轨221滑动的第一Y向滑块227b、固定连接于第一X向导轨222两端且用于固定第一Y向滑块227b的倒“L”型的滑块固定块227a;锁紧部件223包括一星型结构的锁紧旋钮223a、设置于锁紧旋钮223a 底部的连接丝杆223b以及设置在连接丝杆223b底部的顶块223c;

其中,锁紧旋钮223a设置在滑块固定块227a横向部分的上表面,连接丝杆223b穿过滑块固定块227a的横向部分并与滑块固定块227a的横向部分螺纹连接,顶块223c设置在第一Y向导轨221的正上方且用于抵住第一Y向导轨 221。

具体的,滑块固定块227a的竖直部分固定连接于第一X向导轨222的两侧端,其横向部分上连接有锁紧部件223,而第一Y向滑块227b设置在锁紧部件223的后方并固定于滑块固定块227a的横向部分的底部。

可选的,顶块223c由软性材料制成,比如橡胶、尼龙等,因此当需要将第一X向导轨222固定时,锁紧部件223进行锁紧的过程中,顶块223c便不会压伤第一Y向导轨221;可选的,锁紧部件223为4个,当然,本优选实施例中锁紧部件223的个数可以不限于4个,比如大于4个。其中,柔性顶块223c 的设置,避免了顶块223c压损第一Y向导轨2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放置台11和进料机械臂 12,其中,如图9,进料放置台11包括固定平台111、放置平台112、第二Y 向导轨114a、第二X向导轨115a、第二Y向滑块114b、第二X向滑块115b、 Y向电机114d、X向电机115d和限位部件116。

其中,限位部件116用于将放置于放置平台112上的柔性电路板60调整为居中于放置平台60,设置在第二Y向滑块114b和第二X向滑块115b上,限位部件116穿过且凸出于放置平台112;放置平台112设置在进料机构的上方,放置平台112上设置有用于限位部件116移动的开口112a;固定平台111设置在放置平台112的下方且通过固定柱113与放置平台112固定连接;

两个第二Y向滑块114b滑动安装在位于固定平台111纵向方向中部的第二Y向导轨114a上,其用于带动限位部件116沿第二Y向导轨114a滑动;两个第二X向滑块115b滑动安装在位于固定平台111横向方向中部的第二X向导轨115a上,其2用于带动限位部件116沿第二X向导轨115a滑动;

Y向电机114d通过用于带动第二Y向滑块114b滑动的Y向丝杆114c连接于两个第二Y向滑块114b,Y向电机114d设置在固定平台111的边缘且位于第二Y向导轨114a的延伸方向;X向电机115d通过用于带动第二X向滑块 115b滑动的X向丝杆115c连接于两个第二X向滑块115b,X向电机115d设置在固定平台111的边缘且位于第二X向导轨115a的延伸方向;

其中,限位部件116为挡板,放置平台112上还设置有用于该挡板移动的开口112a。四个开口112a呈“十”字布置于放置平台112上,但四个开口112a 之间并不相连。

当放置平台112上放置有柔性电路板60时,Y向电机114d和X向电机115d 开启并分别驱动Y向丝杆114c和X向丝杆115c转动,而Y向丝杆114c和X 向丝杆115c分别带动Y向滑块114b和X向滑块115b于第二Y向滑轨114a 和第二X向导轨115a上同时向固定平台111的中心移动,与此同时,挡板116 跟随Y向滑块114b和X向滑块115b向放置平台112的中心移动,使得放置平台112上的柔性电路板60居中于放置平台112上,然后通过进料机械臂12将放置平台112上的柔性电路板60吸住并移动至夹板托盘21。这样,便可保证柔性电路板60放置的一致性,提高了精度也提高了整个检测过程中的效率。

另外,由于限位部件116的长度相对较长,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限位部件116调整柔性电路板60位置的稳定性,考虑到这个问题,于本优选实施例中,限位部件116于背向柔性电路板60的一面通过一直角三角撑板分别与Y 向滑块114b和X向滑块115b的顶部固定连接,其中三角撑板的两个直角边部,一个边部固定于限位部件116,另一直角边部固定于对应的Y向滑块114b和X 向滑块115b。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CCD对位机构包括用于对柔性电路板60 上的每个测试MARK点进行拍照采集且上下相对设置的两组CCD对位单元30 组成。

如图10和图11,CCD对位单元30包括CCD摄像头31、连接于CCD摄像头31的物象远心镜头32、用于固定物象远心镜头32的镜头固定部件33、设置在镜头固定部件33内且能使入射光偏转90°的直角棱镜34。

其中,CCD摄像头31、物象远心镜头32和镜头固定部件33同轴线且呈水平放置。

于本优选实施例中,由于直角棱镜34的设置,使得CCD对位单元30可以水平设置于第一主X向导轨上,使得CCD摄像头31的水平视野通过直角棱角 34转化为垂直视野,从而节省了竖直方位上安装空间。

另外,上下两组CCD对位单元30分别于两个第一主X向导轨方向上移动,移动平台22于主Y向导轨上移动,两者组合构成CCD对位系统,CCD对位系统对柔性电路板60的每个测试单元上的MARK点进行拍照计算位置偏差。

具体的,如图10,镜头固定部件33包括固定部331、容纳部332、连接部 333、观察部334和光源接收部335。

固定部331用于固定连接物象远心镜头32;容纳部332设置在固定部331 的一侧,其包括一设置在容纳部332内部并用于容纳直角棱镜34的容纳腔和设置在容纳腔顶部并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332a;连接部333自固定部331的一端伸出并固定连接于容纳部332;观察部334用于观察物象远心镜头32的固定情况,其由固定部331、连接部333和容纳部332围成;光源接收部335用于接收外界的光线,其设置在开口332a处且凸出于容纳部332。

其中,物象远心镜头32穿过固定部331和观察部334并伸入容纳部332 的容纳腔。由于物象远心镜头32穿过固定部331并伸入容纳部332,物象远心镜头32在伸入容纳部332中时,与容纳部332的前端壁固定连接,因此物象远心镜头32经过了双重的固定,提高了物象远心镜头32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CCD对位单元30还包括一用于放置直角棱镜34的方状套筒,直角棱镜34固定于套筒内,套筒的顶部设置有一连通套筒内部的缺口,该缺口正对光源接收部335,该套筒设置在容纳部332内部,且套筒内的直角棱镜34正对着设置在直角棱镜34一侧的物象远心镜头32和设置直角棱镜34上方的缺口。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2,测试机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测试单元40,测试单元40包括固定平台41、第一滑动平台42、第二滑动平台43、 Y向微调子单元44、升降子单元45、转角微调子单元46、夹具固定板47和测试治具48。

固定平台41上设置有第三X向导轨41a和用于驱动第一滑动平台42于第三X向导轨41a上移动的第一滑动平台驱动部件41b;第一滑动平台42设置在第三X向导轨41a上且通过第一滑块于第三X向导轨41a滑动连接,其包括固定设置在背向固定平台41一面上的第三Y向导轨42a;第二滑动平台43设置在第三Y向导轨42a上,第二滑动平台43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三Y向导轨42a 滑动连接;

Y向微调子单元44用于根据CCD对位机构计算的Y向偏差对测试治具48 进行相应微调,设置在第二滑动平台43背对第三Y向导轨42a的一面上;升降子单元45用于驱动测试治具48上下移动,其穿过固定平台41、第一活动平台42和第二活动平台43且连接于夹具固定板47;转角微调子单元46用于根据CCD对位机构计算的转角偏差对测试治具48进行相应微调,固定设置在夹具固定板47的一侧;测试治具48通过夹具固定在夹具固定板47背向第二滑动平台43的一面上。

另外,夹具固定板47面向测试治具48的一面上的中部区域设置有一凸台,凸台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夹具的凹槽,测试治具48通过两个夹具固定于凸台上。

其中,上下测试单元40根据CCD对位体统计算的位置偏差分别做对应的微调,然后上下测试治具48同时朝柔性电路板60压合,保证测试治具48在运动时上下测试治具48同时接触柔性电路板60。上下测试单元40于第二主X向导轨上移动,移动平台22于主Y向导轨上移动,从而构成整个测试系统,对柔性电路板60上的每个测试单元进行测试。

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3至图16,升降子单元45包括升降电机451、电机支架452、底座453、稳定板454、测试机头连接块455、滚珠丝杆456、第一花键轴457a、第二花键轴458a、第一花键套457b和第二花键套458b。

其中,升降电机451用于驱动测试治具48上下移动;

电机支架452,包括设置电机支架452顶部的上固定板452a、设置在上固定板452a下方的下固定板452b以及固定连接于上固定板452a和下固定板452b 的稳定柱452c,升降电机451固定于上固定板452b上;

底座453设置在电机支架452的下方,其包括一设置在底座453内且贯穿底座453的呈阶梯状的容纳空间;稳定板454设置在下固定板452b和底座453 之间,且与下固定板452b之间存有间距;测试机头连接块455设置在底座453 的下方,测试机头连接块455的纵向截面为倒“凸”状;滚珠丝杆456用于带动第一花键轴457a上下移动,连接于升降电机451且穿过稳定板454并伸入容纳空间内;

第一花键轴457a用于带动测试机头连接块455上下移动,其设置在稳定板 454和测试机头连接块455之间且固定于稳定板454的外周侧,第一花键轴457a 穿过底座453连接于测试机头连接块455;第二花键轴458a固定于下固定板 452b和底座453之间,第二花键轴458a穿过稳定板454固定连接于底座453;第一花键套457b套设于第一花键轴457a且分别固定于底座453的顶部和测试机头连接块455的顶部;第二花键套458b套设于第二花键轴458a且固定于稳定板454的顶部。

其中,第一花键轴457a和第二花键轴458a分别设置在以滚珠丝杆456为中心轴的两个不同圆的圆周方向上,且第一花键轴457a和第二花键轴458a交替设置。

滚珠丝杆456转动连接于稳定板454,因此升降电机451驱动滚珠丝杆456 转动,滚珠丝杆456带动稳定板454做上下运动,此时,固定连接于稳定板454 的第一花键轴457a随稳定板454做上下运功,而第一花键轴457a则带动测试机头连接块455做升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花键套457b和第二花键轴458a固定设置,分别给对应的第一花键轴457a和第二花键套458b起导向作用,使得测试治具48上下运动时更为平稳且具有较大的刚性。另一方面,第一花键轴457a和第二花键轴 458a分别均匀的于圆周方向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平衡了二者对整个升降子单元的受力,从而提供了升降运动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于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花键轴457a有四个,第一花键套457b有八个,第二花键轴458a有四个,第二花键套458b有四个。四个第一花键轴457a同一圆周设置,四个第二花键轴458a同另一圆周设置,且第一花键轴457a和第二花键轴458a交替设置。这样的设置,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稳定板454和底座453 的刚性损失,以确保升降过程中,升降子单元45的刚性。

当然,可选的,第一花键轴457a和第二花键轴458a的数量均并不限于四个,可以大于四个小于四个,比如三个、六个等等。

另外,底座453外周侧的中部设置有一限位块,该限位块围绕着底座453 外周侧方向设置,该限位块面向稳定板454的一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平台43,第二滑动平台43套设于底座453的外周侧。

除此之外,在进行柔性电路板60测试的过程中,测试治具48上的多个测试针同时对柔性电路板60的测试点进行测试,如若测试治具48不可转动,那么比如当两个测试针需要同时对两个测试点进行测试,而两个测试点与两个测试针在经过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微调之后,只能确保一个测试针对应其中一个测试点进行准确的对位测试,而另外的一个测试针始终无法与另一个测试点进行准确的对位测试,因此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在本明中的测试单元40中设置有一转角微调子单元46。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7和图18,夹具固定板47上有转角微调子单元46的一侧设置有一转角导轨,转角微调子单元46包括于转角导轨滑动的转角滑块461、与转角滑块461并排设置且用于驱动转角滑块461 滑动的转角电机462、转动连接于转角滑块461的转角调节块463;

其中,转角调节块463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横部463a和固定于横部463a一侧且竖直设置的纵部463b,转角滑块461的一侧通过一转角滚珠丝杆464与转角电机462连接,转角滑块461的顶部通过一转角调节轴465与转角调节块463 的横部463a转动连接,转角调节块463的纵部463b固定连接于测试机头连接块455的外周侧。

其中,为了方便转角调节块的拆卸,横部463a和纵部463b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为了方便转角微调子单元46的安装,夹具固定板47面向测试机头连接块455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转角微调子单元46的定位槽。

基于上述的结构,为了保证后续更为精确的计算和角度调节,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夹具固定板47通过交叉滚子轴环471与测试机头连接块 455转动连接。

当转角微调子单元46进行微调时,转角电机462驱动转角丝杆464转动,转角丝杆464带动转角滑块461移动,此时,由于转角调节块463固定连接于固定不动的测试机头连接块455,而转角滑块461转动通过转角调节轴465可转动连接于转角调节块463,而且测试机头连接块455通过交叉滚子轴环471 与夹具固定板47转动连接,因此转角滑块461移动时,使得与转角微调子单元 46固定连接的夹具固定板47进行以交叉滚子轴环471为中心旋转的转角角度调节,从而使得固定于夹具固定板47上的测试治具48进行转角角度的调节。

另外,于本优选实施例中,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100为双线作业模式,可选的,比如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100具有两个传送机构,因此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100具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主Y向导轨,使得两个传送机构可以交替作业,提供检测效率。

比如,当一移动平台22进行放板、取板和CCD对位时,另一移动平台22 正在将柔性电路板60送至测试单元40下方进行测试。

于本优选实施例中,出料机构包括出料放置台51和出料机械臂52,出料放置台51包括一出料PASS放置台和与出料PASS放置台并排设置的出料 FALL放置台。

另外,为了提高本优选实施例对柔性电路板60的检测的精准度和适用范围,本优选实施例的测试方式包括双线测试和四线测试,其中,如图19,四线测试电路包括:电源、第一馈线电阻R1、第二馈线电阻R2、电流表、待测线路电阻Rpcb、第三馈线电阻R3、第四馈线电阻R4、电压表。其中,电源、第一馈线电阻R1、待测线路电阻Rpcb、第二馈线电阻R2、电流表依次相连接形成一个电流供给回路;第三馈线电阻R3、待测线路电阻Rpcb、第四馈线电阻R4、电压表依次相连接形成一电压测定回路。

V≒I1x Rpcb(因I2(小电流)再乘上小电阻得到更小的压降),因电压表的内部阻抗非常高(MΩ级),远远大于电压测定回路的馈线电阻R3和R4(Ω级),使得几乎全部的电流流经过Rpcb,流经电压表的电流I2几乎为零,故所量到的电压也几乎是Rpcb本身的压降,馈线电阻完全可以忽略,使所测得的Rpcb几乎近似于Rpcb本身,由此可精确测定被测电路板之微小阻值,其四线测试的测试精度可达到mΩ级。

本优选实施例对柔性电路板60的检测步骤如下:

首先,进料放置台11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做上下运动,将柔性电路板60送至固定的高度,进料机械臂12通过伺服电机带动移动至进料放置台11的放置平台112的上方;与此同时,移动平台22移动至初始位后,夹板托盘21从移动平台22的中部穿过上升至柔性电路板60的放置位;

接着,进料机械臂12通过真空吸盘将柔性电路板60吸取并放置到已经升至放置位的夹板托盘21上后;夹板托盘21下降至移动平台22的夹紧位,这时移动平台22的四个夹子224将柔性电路板60的四个角夹紧,柔性电路板60 夹紧后,一个夹子224固定不动,其余三个夹子224向着朝向固定不动的夹子 224相反的方向张紧,将柔性电路板60夹平;

然后,夹板托盘21继续下降至初始位,移动平台22移动至上CCD对位单元30和下CCD对位单元30之间,通过CCD摄像头31对柔性电路板60上每个测试单元的MARK点进行拍照,计算其位置偏差;

其次,移动平台22移动至上测试单元40和下测试单元40之间,根据CCD 对位系统计算出的偏差,上下测试单元40的测试治具48分别做相应的微调,然后上下测试治具48同时运动,向柔性电路板60压合,上下测试治具48压合时需同时接触到柔性电路板60,上下测试治具48接触到柔性电路板60后即开始两线或者四线测试,通过测试治具48和移动平台22的运动,对柔性电路板 60上的每个测试单元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移动平台22移动至取板位置;

最后,出料机械臂52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并移动至取板位置,通过真空吸盘将测试完成的柔性电路板60吸取,然后放置对应的测试结果平台出料FALL 放置台或者出料PASS放置台。

这样便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测试过程。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柔性电路板测试机通过移动平台的设置,提高了柔性电路板的传送效率;通过夹子的设置,提高了柔性电路板在放置时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柔性电路板的传送效率低和放置时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尽管已经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阅读和理解将会想到等价变型和修改。本公开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并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特别地关于由上述组件(例如部件、单元等)执行的各种功能,用于描述这样的组件的术语旨在对应于执行所述组件的指定功能(例如其在功能上是等价的) 的任意组件(除非另外指示),即使在结构上与执行本文所示的本公开的示范性实现方式中的功能的公开结构不等同。此外,尽管本公开的特定特征已经相对于若干实现方式中的仅一个被公开,但是这种特征可以与如可以对给定或特定应用而言是期望和有利的其他实现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组合。而且,就术语“包括”、“具有”、“含有”或其变形被用在具体实施方式或权利要求中而言,这样的术语旨在以与术语“包含”相似的方式包括。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实施例前的序号,如“第一”、“第二”等仅为描述方便而使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顺序不造成限制。并且,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