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鉴定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的作物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13019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鉴定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的作物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鉴定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的作物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小麦是世界上和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超过35%的人口以小麦为主粮。不仅提供了人类必须的热量和蛋白质,同时是多种矿质营养元素的供应者。

植酸又称肌酸、环己六醇六全-二氢磷酸盐,它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根干和茎中。植酸是人类和单胃动物的“抗营养因子”,具有很强的鳌合能力,摄入体内的植酸与各种食物中摄入的fe、zn、ca等营养元素形成不溶性的盐类;同时还可与蛋白质形成复合体,使体内内源性消化酶的活性受到抑制,甚至失活。这些无法被人和单胃动物所吸收利用的植酸复合物,最终被排出体外,严重降低了微量元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生物有效性(raboy1997;lott等2000);由此可见,植酸不但影响了食物源中微量元素的利用度,同时还阻碍了内源性微量元素的再吸收。同时,由于植酸磷生物有效性的下降,大量不能被人和单胃动物吸收的植酸磷以粪便形式排泄到环境,造成水体中磷素的富营养化等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raboy2001;oltmans等2005)。植酸酶能将磷酸残基从植酸上水解下来,因此破坏了植酸对矿物元素强烈的亲和力,所以说植酸酶能增加矿物元素的营养效价。因此,选育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品种是提高营养品质一个重要途径。

植酸含量及植酸酶活性测定有多种方法,有的方法操作繁琐,有的需要昂贵的仪器,因此不适宜育种中大量材料的筛选。同时,多数育种家要么只从降低植酸含量角度着手,要么从增加植酸酶活性角度出发,并没有同时考虑植酸含量和植酸酶活性,并且建立一套完整快速的评价方法。因此,建立一种准确、快速、且考虑全面的筛选植酸含量低植酸酶活性高的方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技术背景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鉴定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的作物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能够快速预测小麦材料中植酸含量、植酸酶活性状况,综合评价小麦籽粒抗营养因子状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鉴定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的作物材料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植酸含量比色卡;植酸含量比色卡是指一组由颜色深浅不同的色带制成的卡片,同时颜色深浅用数值标示,数值大小反映植酸含量高低;颜色越深、数值越小反映植酸含量越低;

(2)根据步骤(1)制作的植酸含量比色卡,测出作物中植酸含量等级值x1;

(3)制作植酸酶活性比色卡;植酸酶活性比色卡是指一组由颜色深浅不同的色带制成的卡片,同时颜色深浅用数值标示,数值大小反映植酸酶活性高低;颜色越深、数值越大反映植酸酶活性越高;

(4)根据步骤(3)制作的植酸酶活性比色卡,测出作物中植酸酶活性等级值x2;

(5)结合步骤(2)测出的植酸含量等级值x1及步骤(4)测出的植酸酶活性等级值x2,将p定义为综合评价值,根据公式p=x2/x1计算出综合评价值;

(6)作物等级按照如下数值范围进行划分,p取值6.0~5.0为一等,p取值5.0~3.0为二等,p取值3.0~1.5为三等,p取值<1.5为四等,根据步骤(5)计算的综合评价值得出等级,根据等级可获得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的作物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快速鉴定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的作物材料的方法在小麦材料上的应用。

上述的快速鉴定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的作物材料的方法在小麦材料上的应用,它包括以下步骤:

(1)植酸含量比色卡的制作:

s1:称取0.22g无水磷酸二氢钾定容于500ml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a;

s2:依次量取不同体积的溶液a,量取的体积量分别为1ml、1.5ml、3ml、4.5ml、6ml和8ml,将不同体积量的溶液a分别置于规格相同的离心管中,将含有1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1号离心管,将含有1.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2号离心管,将含有3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3号离心管,将含有4.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4号离心管,将含有6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5号离心管,将含有8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6号离心管,每个离心管内用去离子水补充至10ml;

s3:将s2中每个编号的离心管内依次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5%的硫酸联氨溶液8.0ml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钼酸钠稀硫酸溶液2.0ml,然后于100℃加热10min后冷却至常温,用去离子水稀释至30ml,根据各个离心管中颜色,拍照,打印,制作比色卡,1号离心管中颜色最浅,设置数值最高,为6.0,2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5.0,3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4.0,4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3.0,5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2.0,6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1.0;

(2)小麦材料中植酸含量等级值x1的测定:

s1:称取500mg磨碎的小麦籽粒,向小麦籽粒中加入浓度为0.4mol/l的盐酸溶液5ml,于温度40℃下过夜处理;

s2:量取s1过夜处理后的上清液500μl,向上清液中加入5.5ml的反应液,静止反应2小时,然后根据步骤(1)制作的植酸含量比色卡,测出相应植酸含量等级值x1;所述反应液是由6mol/l硫酸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钼酸铵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抗坏血酸溶液和去离子水制成,反应液是由6mol/l硫酸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钼酸铵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抗坏血酸溶液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1:2;

(3)植酸酶活性比色卡的制作:

s1:称取0.2126g磷酸二氢钾定容于500ml的乙酸缓冲液中,得到溶液a;

s2:依次量取不同体积的溶液a,量取的体积量分别为1ml、1.5ml、2ml、2.5ml、3ml和3.5ml,将不同体积量的溶液a分别置于规格相同的离心管中,将含有1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1号离心管,将含有1.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2号离心管,将含有2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3号离心管,将含有2.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4号离心管,将含有3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5号离心管,将含有3.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6号离心管,每个离心管内用ph=5.5的醋酸钠溶液补充至4ml;

s3:将s2中每个编号的离心管内依次加入4ml钒钼酸铵终止液,混合摇匀,转速4800rpm下离心10min,根据各个离心管中颜色,拍照,打印,制作比色卡,1号离心管中颜色设置数值最低,为1.0,2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2.0,3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3.0,4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4.0,5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5.0,6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6.0;所述钒钼酸铵终止液是由浓度为500g/l硝酸溶液b、浓度为100g/l钼酸铵溶液c和浓度为2.35g/l钒酸铵溶液d按照质量比为2:1:1制成;

所述硝酸溶液b的配制:将纯硝酸与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1:2配制;

钼酸铵溶液c的配制:先将10g钼酸铵溶于100ml容量瓶中,接着向100ml容量瓶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氨水1.0ml,最后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刻度;

钒酸铵溶液d的配制:称取0.235g钒酸铵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浓度为500g/l硝酸溶液b2ml,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刻度;

(4)小麦材料中植酸酶活性等级值x2的测定:

s1:称取3.0g磨碎的小麦籽粒,将小麦籽粒溶于20mlph=5.5的醋酸钠溶液中,于温度40℃下振荡12h,在转速9000rpm下离心10min后收集上清液;

s2:取上清液5ml,向上清液中加入5mm/l的植酸钠溶液2ml,于温度为37℃下保温1h,然后加入4ml钒钼酸铵终止液,混合摇匀,在转速9000rpm下离心10min后,根据植酸酶活性比色卡测出相应植酸酶活性等级值x2;

(5)根据步骤(2)测出的小麦材料中植酸含量等级值x1及步骤(4)测出的小麦材料中植酸酶活性等级值x2,将p定义为综合评价值,根据公式p=x2/x1计算出综合评价值;

(6)作物等级按照如下数值范围进行划分,p取值6.0~5.0为一等,p取值5.0~3.0为二等,p取值3.0~1.5为三等,p取值<1.5为四等,根据步骤(5)计算的综合评价值得出等级,根据等级可获得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的小麦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测量简便、快捷、准确,同时综合效应好,能够快速预测小麦材料中植酸含量、植酸酶活性状况,综合评价小麦籽粒抗营养因子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植酸含量比色卡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植酸酶活性比色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快速鉴定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的作物材料的方法在小麦材料上的应用,它包括以下步骤:

(1)植酸含量比色卡的制作:

s1:称取0.22g无水磷酸二氢钾定容于500ml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a;

s2:依次量取不同体积的溶液a,量取的体积量分别为1ml、1.5ml、3ml、4.5ml、6ml和8ml,将不同体积量的溶液a分别置于规格相同的离心管中,将含有1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1号离心管,将含有1.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2号离心管,将含有3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3号离心管,将含有4.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4号离心管,将含有6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5号离心管,将含有8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6号离心管,每个离心管内用去离子水补充至10ml;

s3:将s2中每个编号的离心管内依次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5%的硫酸联氨溶液8.0ml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钼酸钠稀硫酸溶液2.0ml,然后于100℃加热10min后冷却至常温,用去离子水稀释至30ml,根据各个离心管中颜色,拍照,打印,制作比色卡,1号离心管中颜色最浅,设置数值最高,为6.0,2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5.0,3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4.0,4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3.0,5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2.0,6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1.0;植酸含量比色卡的制作结果详见图1;

(2)小麦材料中植酸含量等级值x1的测定:

s1:称取500mg磨碎的小麦品种山955159籽粒,向小麦籽粒中加入浓度为0.4mol/l的盐酸溶液5ml,于温度40℃下过夜处理;

s2:量取s1过夜处理后的上清液500μl,向上清液中加入5.5ml的反应液,静止反应2小时,然后根据步骤(1)制作的植酸含量比色卡,测出相应植酸含量等级值x1为1.5;所述反应液是由6mol/l硫酸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钼酸铵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抗坏血酸溶液和去离子水制成,反应液是由6mol/l硫酸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钼酸铵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抗坏血酸溶液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1:2;

(3)植酸酶活性比色卡的制作:

s1:称取0.2126g磷酸二氢钾定容于500ml的乙酸缓冲液中,得到溶液a;

s2:依次量取不同体积的溶液a,量取的体积量分别为1ml、1.5ml、2ml、2.5ml、3ml和3.5ml,将不同体积量的溶液a分别置于规格相同的离心管中,将含有1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1号离心管,将含有1.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2号离心管,将含有2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3号离心管,将含有2.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4号离心管,将含有3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5号离心管,将含有3.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6号离心管,每个离心管内用ph=5.5的醋酸钠溶液补充至4ml;

s3:将s2中每个编号的离心管内依次加入4ml钒钼酸铵终止液,混合摇匀,转速4800rpm下离心10min,根据各个离心管中颜色,拍照,打印,制作比色卡,1号离心管中颜色设置数值最低,为1.0,2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2.0,3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3.0,4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4.0,5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5.0,6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6.0;所述钒钼酸铵终止液是由浓度为500g/l硝酸溶液b、浓度为100g/l钼酸铵溶液c和浓度为2.35g/l钒酸铵溶液d按照质量比为2:1:1制成;

所述硝酸溶液b的配制:将纯硝酸与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1:2配制;

钼酸铵溶液c的配制:先将10g钼酸铵溶于100ml容量瓶中,接着向100ml容量瓶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氨水1.0ml,最后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刻度;

钒酸铵溶液d的配制:称取0.235g钒酸铵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浓度为500g/l硝酸溶液b2ml,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刻度;植酸酶活性比色卡的制作结果详见图2;

(4)小麦材料中植酸酶活性等级值x2的测定:

s1:称取3.0g磨碎的小麦品种山955159籽粒,将小麦籽粒溶于20mlph=5.5的醋酸钠溶液中,于温度40℃下振荡12h,在转速9000rpm下离心10min后收集上清液;

s2:取上清液5ml,向上清液中加入5mm/l的植酸钠溶液2ml,于温度为37℃下保温1h,然后加入4ml钒钼酸铵终止液,混合摇匀,在转速9000rpm下离心10min后,根据植酸酶活性比色卡测出相应植酸酶活性等级值x2为5.5;

(7)根据步骤(2)测出的小麦材料中植酸含量等级值x1=1.5及步骤(4)测出的小麦材料中植酸酶活性等级值x2=5.5,将p定义为综合评价值,根据公式p=x2/x1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为3.7;

(8)作物等级按照如下数值范围进行划分,p取值6.0~5.0为一等,p取值5.0~3.0为二等,p取值3.0~1.5为三等,p取值<1.5为四等,根据步骤(5)计算的综合评价值得出等级为二等,根据等级可获得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的小麦材料。

对比例1

已有采用化学比色方法测定成熟期山955159籽粒植酸含量为1.25%,见《journalofcerealscience》57(2013)437-443,表明山955159为低植酸含量品种,与本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表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实施例2

一种快速鉴定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的作物材料的方法在小麦材料上的应用,它包括以下步骤:

(2)植酸含量比色卡的制作:

s1:称取0.22g无水磷酸二氢钾定容于500ml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a;

s2:依次量取不同体积的溶液a,量取的体积量分别为1ml、1.5ml、3ml、4.5ml、6ml和8ml,将不同体积量的溶液a分别置于规格相同的离心管中,将含有1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1号离心管,将含有1.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2号离心管,将含有3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3号离心管,将含有4.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4号离心管,将含有6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5号离心管,将含有8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6号离心管,每个离心管内用去离子水补充至10ml;

s3:将s2中每个编号的离心管内依次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5%的硫酸联氨溶液8.0ml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钼酸钠稀硫酸溶液2.0ml,然后于100℃加热10min后冷却至常温,用去离子水稀释至30ml,根据各个离心管中颜色,拍照,打印,制作比色卡,1号离心管中颜色最浅,设置数值最高,为6.0,2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5.0,3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4.0,4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3.0,5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2.0,6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1.0;植酸含量比色卡的制作结果详见图1;

(3)小麦材料中植酸含量等级值x1的测定:

s1:称取500mg磨碎的小麦品种鲁麦14籽粒,向小麦籽粒中加入浓度为0.4mol/l的盐酸溶液5ml,于温度40℃下过夜处理;

s2:量取s1过夜处理后的上清液500μl,向上清液中加入5.5ml的反应液,静止反应2小时,然后根据步骤(1)制作的植酸含量比色卡,测出相应植酸含量等级值x1为1.1;所述反应液是由6mol/l硫酸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钼酸铵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抗坏血酸溶液和去离子水制成,反应液是由6mol/l硫酸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钼酸铵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抗坏血酸溶液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1:2;

(3)植酸酶活性比色卡的制作:

s1:称取0.2126g磷酸二氢钾定容于500ml的乙酸缓冲液中,得到溶液a;

s2:依次量取不同体积的溶液a,量取的体积量分别为1ml、1.5ml、2ml、2.5ml、3ml和3.5ml,将不同体积量的溶液a分别置于规格相同的离心管中,将含有1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1号离心管,将含有1.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2号离心管,将含有2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3号离心管,将含有2.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4号离心管,将含有3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5号离心管,将含有3.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6号离心管,每个离心管内用ph=5.5的醋酸钠溶液补充至4ml;

s3:将s2中每个编号的离心管内依次加入4ml钒钼酸铵终止液,混合摇匀,转速4800rpm下离心10min,根据各个离心管中颜色,拍照,打印,制作比色卡,1号离心管中颜色设置数值最低,为1.0,2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2.0,3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3.0,4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4.0,5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5.0,6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6.0;所述钒钼酸铵终止液是由浓度为500g/l硝酸溶液b、浓度为100g/l钼酸铵溶液c和浓度为2.35g/l钒酸铵溶液d按照质量比为2:1:1制成;

所述硝酸溶液b的配制:将纯硝酸与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1:2配制;

钼酸铵溶液c的配制:先将10g钼酸铵溶于100ml容量瓶中,接着向100ml容量瓶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氨水1.0ml,最后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刻度;

钒酸铵溶液d的配制:称取0.235g钒酸铵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浓度为500g/l硝酸溶液b2ml,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刻度;酸酶活性比色卡的制作结果详见图2;

(4)小麦材料中植酸酶活性等级值x2的测定:

s1:称取3.0g磨碎的小麦品种鲁麦14籽粒,将小麦籽粒溶于20mlph=5.5的醋酸钠溶液中,于温度40℃下振荡12h,在转速9000rpm下离心10min后收集上清液;

s2:取上清液5ml,向上清液中加入5mm/l的植酸钠溶液2ml,于温度为37℃下保温1h,然后加入4ml钒钼酸铵终止液,混合摇匀,在转速9000rpm下离心10min后,根据植酸酶活性比色卡测出相应植酸酶活性等级值x2为5.5;

(9)根据步骤(2)测出的小麦材料中植酸含量等级值x1=1.1及步骤(4)测出的小麦材料中植酸酶活性等级值x2=5.5,将p定义为综合评价值,根据公式p=x2/x1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为5.0;

(10)作物等级按照如下数值范围进行划分,p取值6.0~5.0为一等,p取值5.0~3.0为二等,p取值3.0~1.5为三等,p取值<1.5为四等,根据步骤(5)计算的综合评价值得出等级为一等,根据等级可获得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的小麦材料。

对比例2

《麦类作物学报》2013,33(1):123-128,称取小麦籽粒全粉溶于0.4mol/lhcl,离心后取上清,加联吡啶,测定519nm处吸光值,然后计算小麦籽粒中植酸含量。其中测定鲁麦14籽粒植酸含量为1.10%,表明鲁麦14为低植酸含量品种,与本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表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实施例3

一种快速鉴定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的作物材料的方法在小麦材料上的应用,它包括以下步骤:

(3)植酸含量比色卡的制作:

s1:称取0.22g无水磷酸二氢钾定容于500ml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a;

s2:依次量取不同体积的溶液a,量取的体积量分别为1ml、1.5ml、3ml、4.5ml、6ml和8ml,将不同体积量的溶液a分别置于规格相同的离心管中,将含有1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1号离心管,将含有1.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2号离心管,将含有3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3号离心管,将含有4.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4号离心管,将含有6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5号离心管,将含有8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6号离心管,每个离心管内用去离子水补充至10ml;

s3:将s2中每个编号的离心管内依次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5%的硫酸联氨溶液8.0ml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钼酸钠稀硫酸溶液2.0ml,然后于100℃加热10min后冷却至常温,用去离子水稀释至30ml,根据各个离心管中颜色,拍照,打印,制作比色卡,1号离心管中颜色最浅,设置数值最高,为6.0,2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5.0,3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4.0,4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3.0,5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2.0,6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1.0;植酸含量比色卡的制作结果详见图1;

(4)小麦材料中植酸含量等级值x1的测定:

s1:称取500mg磨碎的小麦品种洛麦21籽粒,向小麦籽粒中加入浓度为0.4mol/l的盐酸溶液5ml,于温度40℃下过夜处理;

s2:量取s1过夜处理后的上清液500μl,向上清液中加入5.5ml的反应液,静止反应2小时,然后根据步骤(1)制作的植酸含量比色卡,测出相应植酸含量等级值x1为1.0;所述反应液是由6mol/l硫酸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钼酸铵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抗坏血酸溶液和去离子水制成,反应液是由6mol/l硫酸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钼酸铵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抗坏血酸溶液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1:2;

(3)植酸酶活性比色卡的制作:

s1:称取0.2126g磷酸二氢钾定容于500ml的乙酸缓冲液中,得到溶液a;

s2:依次量取不同体积的溶液a,量取的体积量分别为1ml、1.5ml、2ml、2.5ml、3ml和3.5ml,将不同体积量的溶液a分别置于规格相同的离心管中,将含有1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1号离心管,将含有1.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2号离心管,将含有2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3号离心管,将含有2.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4号离心管,将含有3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5号离心管,将含有3.5ml溶液a的离心管定义为6号离心管,每个离心管内用ph=5.5的醋酸钠溶液补充至4ml;

s3:将s2中每个编号的离心管内依次加入4ml钒钼酸铵终止液,混合摇匀,转速4800rpm下离心10min,根据各个离心管中颜色,拍照,打印,制作比色卡,1号离心管中颜色设置数值最低,为1.0,2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2.0,3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3.0,4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4.0,5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5.0,6号离心管中的颜色设置为数值6.0;所述钒钼酸铵终止液是由浓度为500g/l硝酸溶液b、浓度为100g/l钼酸铵溶液c和浓度为2.35g/l钒酸铵溶液d按照质量比为2:1:1制成;

所述硝酸溶液b的配制:将纯硝酸与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1:2配制;

钼酸铵溶液c的配制:先将10g钼酸铵溶于100ml容量瓶中,接着向100ml容量瓶中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氨水1.0ml,最后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刻度;

钒酸铵溶液d的配制:称取0.235g钒酸铵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浓度为500g/l硝酸溶液b2ml,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刻度;植酸酶活性比色卡的制作结果详见图2;

(4)小麦材料中植酸酶活性等级值x2的测定:

s1:称取3.0g磨碎的小麦品种洛麦21籽粒,将小麦籽粒溶于20mlph=5.5的醋酸钠溶液中,于温度40℃下振荡12h,在转速9000rpm下离心10min后收集上清液;

s2:取上清液5ml,向上清液中加入5mm/l的植酸钠溶液2ml,于温度为37℃下保温1h,然后加入4ml钒钼酸铵终止液,混合摇匀,在转速9000rpm下离心10min后,根据植酸酶活性比色卡测出相应植酸酶活性等级值x2为5.2;

(11)根据步骤(2)测出的小麦材料中植酸含量等级值x1=1.0及步骤(4)测出的小麦材料中植酸酶活性等级值x2=5.2,将p定义为综合评价值,根据公式p=x2/x1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为5.2;

(12)作物等级按照如下数值范围进行划分,p取值6.0~5.0为一等,p取值5.0~3.0为二等,p取值3.0~1.5为三等,p取值<1.5为四等,根据步骤(5)计算的综合评价值得出等级为一等,根据等级可获得低植酸含量高植酸酶活性的小麦材料。

对比例3

已有采用化学比色方法测定植酸含量、植酸酶活性见《作物学报》2014,40(2)329-336,表明洛麦21为植酸含量较低、植酸酶活性较高品种,与本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表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采用其它现有技术方法也可以用于佐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