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芯打压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5567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芯打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社会的能源日益减少,传统能源所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源,具有能量高、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贮存寿命长等优点。随着当代人对能源以及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动力锂电池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的损害较小。相比传统的铅酸电池具有很大优越性,随着汽车废气的排放引发环境问题的加剧,动力锂电池还可以代替燃油成为汽车使用的新能源。

动力锂离子电池在汽车上的使用越来越多,技术也更加成熟,电动汽车将给传统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对电池的生产加工要求也更高,现有的测试气密性装置是安全性能低,操作难度大、压力控制不准确、工作效率低、故障率高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芯打压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操作便捷、成本低、故障率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敞口状的流转盒体以及与流转盒体相配合的盖板,所述的流转盒体内盛装有水及空电池,所述的空电池放置在电池架上并通过夹具夹紧,所述的夹具包括夹具本体、设置在夹具本体上的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的进气管与外部的氮气气源相连,所述的出气管与空电池上设置的注液口相连。

所述的电池架为截面呈回字形的中空架体,所述的出气管穿过电池架,且出气管的底端与空电池的注液口相抵靠并连通。

所述出气管的底端为尖口结构。

所述的出气管与电池架之间为螺纹配合,所述的出气管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电池架上设有与出气管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的出气管上焊接有垂直于出气管设置的压紧杆。

所述的进气管与减压阀相连,所述的减压阀设置在流转盒体的外部,且减压阀的进口与氮气气源相连,所述减压阀的出口通过软管与进气管相连,所述的减压阀上还设有压力表。

所述的空电池为由铝壳盖板焊接而成的空心壳体。

所述的盖板为亚克力板。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流程清晰,且所采用的氮气对人体不会产生伤害,保证人身安全,提高检测的合格率,同时确保周围环境的清洁,减少检测人员与工装的直接接触且有效的避免工伤,操作方便,更好的满足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芯打压测试装置,包括敞口状的流转盒体1以及与流转盒体1相配合的盖板2,流转盒体1内盛装有水3及空电池4,空电池4放置在电池架5上并通过夹具夹紧,夹具包括夹具本体6、设置在夹具本体6上的进气管7以及出气管8,进气管7与外部的氮气气源相连,出气管8与空电池4上设置的注液口相连。

进一步的,电池架5为截面呈回字形的中空架体,出气管8穿过电池架5,且出气管8的底端与空电池4的注液口相抵靠并连通。

进一步的,出气管8的底端为尖口结构。

进一步的,出气管8与电池架5之间为螺纹配合,出气管8上设有外螺纹,电池架5上设有与出气管8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出气管8上焊接有垂直于出气管8设置的压紧杆9。即通过压紧杆9的转动,可调整出气管8在电池架5上的高低位置,以实现与空电池4的松开或夹紧。

进一步的,进气管7与减压阀10相连,减压阀10设置在流转盒体1的外部,且减压阀10的进口与氮气气源相连,这里的氮气是指可压缩至高压溶于水且不会对人员造成伤豁的氮气,减压阀10的出口通过软管11与进气管7相连,减压阀10上还设有压力表12。减压阀10可以将高压调节至合适压力,保证减压阀10阀后的其他元件不被高压所破坏,同时还可以保证出口压力的稳定。

进一步的,空电池4为由铝壳盖板焊接而成的空心壳体,这里的空电池是指不含电芯的空心壳体。

进一步的,盖板2为亚克力板。亚克力板可以更直观地检测气密性且保证测试人员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先将铝壳盖板通过激光焊焊接成空电池4后放入电池架5内,拧紧压紧杆9,使出气管8的底端尖部对准空电池4的注液口,将夹好空电池4的夹具和电池架5放入已经加入水3的流转盒体1内,接入氮气,氮气通过软管11进入夹具的进气管7,此时可通过减压阀10控制压力,并通过盖板2观测空电池4的气密性,并同时观察压力表12中显示的防爆压力值。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