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工况采油管杆系统摩擦磨损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4861发布日期:2019-10-09 01:2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拟工况采油管杆系统摩擦磨损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试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模拟工况采油管杆系统摩擦磨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过程中,主要的耗材为油管、抽油杆、抽油杆接箍等几类产品。而对于以上所述产品,最大的消耗为摩擦磨损破坏。现有的检验检测方法只能对产品进行摩擦系数检测,与实际应用情况偏差较大。非标准的摩擦磨损设备多数为单侧摩擦磨损,与实际寿命预测又有较大的区别。因此,需要一种模拟工况采油管杆系统摩擦磨损试验装置对抽油杆或油管进行摩擦,确定其摩擦磨损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模拟工况采油管杆系统摩擦磨损试验装置,运行可靠,试验稳定,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的对管杆摩擦磨损进行有效的评价。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油管弧度调整装置、支撑架、张紧装置、抽油杆、油管、驱动装置、底座,在底座的下部安装有驱动装置,在底座的上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在支撑架的中部设有螺纹孔,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油管弧度调整装置,在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的左端分别设有固定管,通过两个固定管将油管套装焊接固定,在油管的中心为抽油杆,抽油杆的下部连接到驱动装置,抽油杆的上部连接到张紧装置,张紧装置焊接在上支撑杆上的固定头上,抽油杆在油管内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的油管弧度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杆、调整头、调整套管,调整杆的左侧一体连接调整套管,调整杆的右侧一体连接调整头,调整头与调整杆之间设有第一挡板,调整头的右侧设有第二挡板。

优选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直径大于调整头的直径,调整头通过螺纹与支撑架上的螺纹孔固定连接,调整头向右拧紧调节油管的弧度,调整套管套装在油管的中部。

优选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驱动盘、偏心旋转轴、连杆、固定轴,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到驱动轴,驱动轴的外侧一体连接有驱动盘,驱动轴位于驱动盘的中心,在驱动盘上设有偏心旋转轴,偏心旋转轴偏离驱动盘的中心,偏心旋转轴连接连杆,连杆通过固定轴与抽油杆的底部焊接固定。

优选的,上支撑杆向上倾斜,下支撑杆向下倾斜。

优选的,张紧装置为弹簧或其他弹性装置,张紧装置张紧力为0-100千牛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其运行可靠,试验稳定,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的对管杆摩擦磨损进行有效的评价,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将圆周运动变往复运动,使抽油杆上下往复运动,使抽油杆与油管进行摩擦,使抽油杆达到与油管持续摩擦磨损的效果,通过张紧装置提供拉力及回位,油管弧度调整装置通过拉力的调整,在支撑架的支撑下,改变管的弧度,用于模拟井斜角度,避免现有检验检测方法只能对产品进行摩擦系数检测,与实际应用情况偏差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油管弧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油管弧度调整装置1、支撑架2、张紧装置3、抽油杆4、管5、驱动装置6、底座7、固定管8、调整杆1.1、调整头1.2、调整套管1.3、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1.5、上支撑杆2.1、下支撑杆2.2、螺纹孔2.3、驱动轴6.1、驱动盘6.2、偏心旋转轴6.3、连杆6.4、固定轴6.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油管弧度调整装置1、支撑架2、张紧装置3、抽油杆4、管5、驱动装置6、底座7,在底座7的下部安装有驱动装置6,在底座7的上部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包括上支撑杆2.1和下支撑杆2.2,在支撑架2的中部设有螺纹孔2.3,通过螺纹孔2.3螺纹连接有油管弧度调整装置1,在上支撑杆2.1与下支撑杆2.2的左端分别设有固定管8,通过两个固定管8将管5套装焊接固定,在管5的中心为抽油杆4,抽油杆4的下部连接到驱动装置6,抽油杆4的上部连接到张紧装置3,张紧装置3焊接在上支撑杆2.1上的固定头上,抽油杆4在管5内上下往复运动。

其中,所述的油管弧度调整装置1包括调整杆1.1、调整头1.2、调整套管1.3,调整杆1.1的左侧一体连接调整套管1.3,调整杆1.1的右侧一体连接调整头1.2,调整头1.2与调整杆1.1之间设有第一挡板1.4,调整头1.2的右侧设有第二挡板1.5,通过油管弧度调整装置,改变油管的弧度,油管可调整范围为水平位移0-500毫米,用于模拟井斜角度。

另外,第一挡板1.4与第二挡板1.5的直径大于调整头1.2的直径,调整头1.2通过螺纹与支撑架2上的螺纹孔2.3固定连接,调整头1.2向右拧紧调节管5的弧度,调整套管1.3套装在管5的中部,调整头向右拧紧调节油管的弧度,用于模拟井斜角度,通过调整套管套装在油管的中部,实现对油管的受力。

另外,驱动装置6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6.1、驱动盘6.2、偏心旋转轴6.3、连杆6.4、固定轴6.5,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到驱动轴6.1,驱动轴6.1的外侧一体连接有驱动盘6.2,驱动轴6.1位于驱动盘6.2的中心,在驱动盘6.2上设有偏心旋转轴6.3,偏心旋转轴6.3偏离驱动盘6.2的中心,偏心旋转轴6.3连接连杆6.4,连杆6.4通过固定轴6.5与抽油杆4的底部焊接固定,通过偏心旋转轴将圆周运动变往复运动,使抽油杆上下往复运动,使抽油杆达到与油管持续摩擦磨损的效果,通过张紧装置提供拉力及回位,实现复位,驱动电机驱动,往复速率可调,可调范围为0-100次/分钟。

还有,上支撑杆2.1向上倾斜,下支撑杆2.2向下倾斜,上支撑杆、下支撑杆与支撑架形成三角形,使油管固定更加牢靠。

还有,张紧装置3为弹簧或其他弹性装置,张紧装置3张紧力为0-100千牛顿,通过张紧装置提供拉力及回位,实现复位。

所述的管5为油管。

本实用新型,其运行可靠,试验稳定,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的对管杆摩擦磨损进行有效的评价,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将圆周运动变往复运动,使抽油杆与油管进行摩擦,使抽油杆达到与油管持续摩擦磨损的效果,通过张紧装置提供拉力及回位,油管弧度调整装置通过拉力的调整,在支撑架的支撑下,改变管的弧度,用于模拟井斜角度,避免现有检验检测方法只能对产品进行摩擦系数检测,与实际应用情况偏差较大的问题。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管5为套管、筛管、内衬管、方管等物体,或者两段或多段管连接,中间加装管箍。

还有,所述的管5,底部使用密封装置密封,管5外部设有加热带,加热带通过控制装置恒温加热内部溶液,加热带温度可调范围25-200摄氏度,油管底部使用井口密封装置密封。

选取管5为9米长,通过油管弧度调整装置,调整垂直距离300毫米。

通过驱动装置6,带动9.5米的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开始磨损,张紧装置3提供拉力50千牛,用于抽油杆4的张紧及复位。

在管5内加入原油采出液,打开管5外侧加热带加热至70摄氏度,油管可通过加热带加热到70度,实现油管的加热。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将管5外侧加热带加热至50摄氏度。

选取管5为8.7米长油管,通过油管弧度调整装置,调整垂直距离200毫米。

通过驱动装置6,带动9米的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开始磨损,张紧装置3提供拉力80千牛,用于抽油杆4的张紧及复位。

在管5内加入清水,打开管5外侧加热带加热至50摄氏度,油管可通过加热带加热到50度,实现油管的加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