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2392发布日期:2019-07-27 10:3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在对轴孔类零件进行检测时,大多采用手动作业方式,将量具插入轴孔内,以此通过人工作业的方式,判定零件是否合格,以此方式作业效率低,劳动量大,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的轴孔检测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孔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架设于所述工作台的机械手、倾斜摆放于所述机械手两侧的料盘、设置于所述料盘一侧的光纤传感器、架设于所述机械手正前方的测试机构、紧固于所述测试机构一侧的废品回收盒、以及架设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下方用于控制所述机械手及所述测试机构工作的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光纤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测试机构包括测试架、埋设于所述测试架横梁顶面的测试轴、以及与所述测试架及所述测试轴相配合用于待测工件定位的定位机构。

其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架设于所述测试架的横梁下方的驱动气缸、与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杆垂直紧固的驱动板、与所述驱动板的上表面垂直紧固的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以及水平紧固于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上端面的定位座。

其中,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分别与贯穿开设于所述横梁的通孔滑动配合。

其中,所述定位座上表面的中部贯穿设置有与待测工件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测试轴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且与所述定位孔同轴设置。

其中,所述定位孔的边缘架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电控装置电连接。

其中,所述工作台的台面还架设有三色报警器,所述三色报警器与所述电控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孔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架设于所述工作台的机械手、倾斜摆放于所述机械手两侧的料盘、设置于所述料盘一侧的光纤传感器、架设于所述机械手正前方的测试机构、紧固于所述测试机构一侧的废品回收盒、以及架设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下方用于控制所述机械手及所述测试机构工作的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光纤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测试机构包括测试架、埋设于所述测试架横梁顶面的测试轴、以及与所述测试架及所述测试轴相配合用于待测工件定位的定位机构。以此结构设计的轴孔检测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轴孔检测装置的轴测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孔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架设于所述工作台1的机械手2、倾斜摆放于所述机械手2两侧的料盘3、设置于所述料盘3一侧的光纤传感器4、架设于所述机械手2正前方的测试机构5、紧固于所述测试机构5一侧的废品回收盒6、以及架设于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下方用于控制所述机械手2及所述测试机构5工作的电控装置7,所述电控装置7与所述光纤传感器4电连接;所述测试机构5包括测试架51、埋设于所述测试架51横梁顶面的测试轴58、以及与所述测试架51及所述测试轴58相配合用于待测工件定位的定位机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架设于所述测试架51的横梁57下方的驱动气缸52、与所述驱动气缸52的驱动杆垂直紧固的驱动板53、与所述驱动板53的上表面垂直紧固的第一导杆54和第二导杆55、以及水平紧固于所述第一导杆54和第二导杆55上端面的定位座56,所述第一导杆54和第二导杆55分别与贯穿开设于所述横梁57的通孔滑动配合,所述定位座56上表面的中部贯穿设置有与待测工件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测试轴58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且与所述定位孔同轴设置,所述定位孔的边缘架设有位置传感器59,所述位置传感器59与所述电控装置7电连接。此外,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还架设有三色报警器8,所述三色报警器8与所述电控装置7电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轴孔检测装置,通过机械手将待测试零件从料盘中取出,并自动套设于待测试轴上,之后再通过传感器反馈回的数据,判定待测零件是否测试合格,以此方式作业,检测效率高,测试方便快捷。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