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5827发布日期:2019-11-05 22:2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件测试、制造装置,不够集成化,需要通过多项工序来实现多项检测才能判定产品的合格率,现有技术中对于多项工序进行的操作传统工业采用的是流水线式的测试方式对工件进行测试然后打标,这样既占用厂房的生产空间,又占用多项人力资源,造成产品制造效率低下,同时,在人工操作毕竟不能像机器一样高效、长时间运行,人工操作流水线操作导致产品测试误差,影响产品合格率,增加质检负担,造成产品损耗。

而在工件测试、制造装置中如何有效地对工件中的零件安装位置和安装姿态进行检测,是相关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现有的工件中的零件安装位置和安装姿态采用的人工用肉眼检测,每个人的检测标准均有差异,同时人工操纵太过繁琐,而传统的检测设备是将放置工件的治具板设置在弹簧检测装置上,然后对安装在治具板内的工件,进行弹性检测,通过不断地取放治具板中的工件,进行批量检测,工序繁琐,也不能有效地与其他工序配合。

因此,有必要研发出一种高效、便捷的弹簧检测装置,通过传送治具板,从而依次将工件传送至弹簧检测装置的操作工位上,对工件上安装的弹簧的位置与姿态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高效、便捷的弹簧检测装置,通过传送治具板,从而依次将工件传送至弹簧检测装置的操作工位上,对工件上安装的弹簧的位置与姿态进行检测。

因此,本实用新型现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检测装置,弹簧检测装置70安装在工作台2上,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转盘机构,所述转盘机构上设置有放置工件25的治具板24;弹簧检测装置70包括安装在所述工作台2上的弹簧检测支架71,弹簧检测支架侧面设置有弹簧检测器74,弹簧检测器74包括CCD镜头741以及位于CCD镜头741的尾部连接的数据线插孔742和电源线插孔743。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弹簧检测支架71包括在工作台2垂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柱711、第二支撑柱712、第三支撑柱713,且第一支撑柱711、第二支撑柱712、第三支撑柱713与工作台2连接点形成三角形排列;所述第一支撑柱711、第二支撑柱712、第三支撑柱713分别通过连接件714和支杆搭接,且第一支撑柱711位于三角形顶端,第二支撑柱712、第三支撑柱713位于三角形底边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柱711上设置有支撑台72。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第一支撑柱711正对弹簧检测工位7上定位检测装置23的位置上设置有CCD镜头741。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第二支撑柱712或/和第三支撑柱713上设置有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转盘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2上的转盘21,转盘21上同心设置有定盘22,转盘21上设置有放置工件25的治具板24;定盘22上设置有与弹簧检测装置70对应的定位检测装置23。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连接件714是抱箍,所述抱箍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穿设孔,所述穿设孔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端设置有紧固螺丝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抱箍两端的穿设孔在各自的平面上平行,且是十字交叉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一种弹簧检测装置;通过将治具板24上的工件25传送至弹簧检测装置70的操作工位上,就能对治具板24上的工件25进行弹性检测。提升了弹簧检测装置70的适应性能,便于投产使用,有效提升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盘转动实现工件的传送,当治具板24上的工件25传送至弹簧检测装置70的操作工位上,定盘22上对应弹簧检测装置70设置的定位检测装置23检测到工件25,弹簧检测装置70开始工作。弹簧检测装置70中的照明装置对工件25补光,然后通过CCD镜头741对工件25进行拍照,拍摄的工件25的姿态照片通过数据线插孔742连接的数据线传送给检测工控电脑进行姿态判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弹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弹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转盘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转盘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示意图二;

其中, 2-工作台,21-转盘,22-定盘,23-定位检测装置,24-治具板,25-工件,26-辅助支撑杆,261-辅助转轮,27-驱动电机,271-电机,272-分割器机构;

7-弹簧检测工位,70-弹簧检测装置,71-弹簧检测支架,711-第一支撑柱,712-第二支撑柱,713-第三支撑柱,714-连接件,715-支撑柱底座,72-支撑台,74-弹簧检测器,741-CCD镜头,742-数据线插孔,743-电源线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簧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工作台2上的弹簧检测装置70,工作台2上设置有转盘机构,转盘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2底部的驱动电机27,驱动电机27包括电机271,与电机271电气连接的分割器机构272,分割器机构272用于精确定位,转盘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2上用于支撑转盘21的辅助支撑杆26,辅助支撑杆26枢转连接有辅助转轮261;工作台2上设置有由驱动电机27驱动的转盘21,转盘21上同心设置有定盘22,转盘21上设置有放置工件25的治具板24;定盘22上设置有与弹簧检测装置70对应的定位检测装置23;弹簧检测装置70包括安装在工作台2上的弹簧检测支架71,弹簧检测支架侧面设置有弹簧检测器74,弹簧检测器74包括CCD镜头741以及位于CCD镜头741的尾部连接的数据线插孔742和电源线插孔743。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如图1~图4所示,弹簧检测支架71包括在工作台2垂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柱711、第二支撑柱712、第三支撑柱713,且第一支撑柱711、第二支撑柱712、第三支撑柱713与工作台2连接点形成三角形排列;所述第一支撑柱711、第二支撑柱712、第三支撑柱713分别通过连接件714和支杆搭接,且第一支撑柱711位于三角形顶端,第二支撑柱712、第三支撑柱713位于三角形底边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柱711、第二支撑柱712、第三支撑柱713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支撑台72。具体的,第一支撑柱711正对弹簧检测工位上定位检测装置23的位置上设置有CCD镜头741;第二支撑柱712、或/和第三支撑柱713上设置有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如图1~图4所示,连接件714是抱箍,所述抱箍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穿设孔,所述穿设孔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端设置有紧固螺丝孔。具体的,抱箍两端的穿设孔在各自的平面上平行,且是十字交叉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工件测试和打标的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治具板24上的工件25传送至弹簧检测装置70的操作工位上,定盘22上对应弹簧检测装置70设置的定位检测装置23检测到工件25,弹簧检测装置70开始工作。弹簧检测装置70中的照明装置对工件25补光,然后通过CCD镜头741对工件25进行拍照,拍摄的工件25的姿态照片通过数据线插孔742连接的数据线传送给检测工控电脑,通过检测工控电脑进行姿态判断。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